攻勢主義-Offensivism

攻勢主義社團專屬論壇
現在的時間是 2024年 12月 22日, 20:37

所有顯示的時間為 UTC + 8 小時




發表新文章 回覆主題  [ 3 篇文章 ] 
發表人 內容
 文章主題 : 【官方設定區】王家蠟像館:各國軍服、制服、歷史衣裝、傳統民族服飾集中區
文章發表於 : 2012年 8月 13日, 18:30 
離線

註冊時間: 2008年 4月 1日, 22:25
文章: 831
漢密斯王國展覽室

圖檔

"包心菜"的時代

漢密斯王國自從罐頭戰爭的教訓之後,便迅速放棄了曾經是王國軍驕傲的紅色制服,並改採綠色的野戰服。在那之後又經過雙王戰爭的教訓,而廢棄了華而不實的錐刺盔,改採具有優良避彈與防爆風效果的後緣護耳式頭盔---或著用漢密斯士兵們的俚語來說,"包心菜盔",成為了10世紀中葉以後漢密斯軍隊的象徵。

不僅是作為漢密斯軍隊的象徵,這頂鋼盔與其搭配的Y帶式野戰裝具,也伴隨著戰火的沿燒擴大而逐步輸出往那些漢密斯的盟友或是殖民地去,而形成了一個遍及全世界的軍裝系統。時至今日依然有許多國家受到漢密斯的影響而採用類似設計的頭盔、制服或是單兵裝備。

960年代的正規軍步兵

當時的王國軍步兵裝備,可說是相當平均的世界水準。步兵大多數配備著栓式槍機的卡爾式步槍、操作著當時相當流行可是在稍後的大戰中被證明是無用之物的反坦克步槍、配備著傳統的棒型手榴彈。然而、衝鋒槍與通用機關槍這兩件新兵器的導入卻大幅度地改變了王國步兵單位的面貌。配備著"皮諾"9mm衝鋒槍的王國軍步兵班大幅增強了近戰的壓制力,而隨時能夠切換雙腳架與三腳架,自由變換成輕機槍或重機槍的雷文通用機槍,亦使得王國軍步兵班的火力得到了飛躍性的發揚,卻又顧及了機動性與靈活性。

王國的山岳獵兵

作為精選過的菁英步兵,王國山岳獵兵們自豪地戴著他們的山地帽而非步兵的鋼盔,背負著沉重的輜重與滑雪橇行走在群山間。王國山岳獵兵配備了較一般步兵為多樣化的新銳輕兵器,包括以反戰車步槍改裝來的狙擊槍、可以折疊的短步槍以及更多的自動武器。為了行動方便,山岳獵兵多半都穿著短統戰鬥靴打綁腿,而不喜歡穿著一般步兵的皮製長筒軍靴;他們的單兵裝備也使用較多耐寒的布製品而非皮件。後來王國山岳獵兵較為樸實的裝備風格,也影響到了其他王國殖民地部隊、民兵武裝的裝備風格。

空軍降下獵兵

降下獵兵身為空軍地勤與山岳獵兵的雜交混種,既混合了山岳獵兵的裝備風格,卻又身穿空軍的深藍色野戰常服,在外頭身披一件可以內外兩用穿的降下獵兵罩衫,頭戴漢密斯帽,這樣的衣著風格成為了王國軍空降部隊的招牌特徵。降下獵兵罩衫將白襯一面穿在外頭時可以作為雪地迷彩來用,當把內裡的三色迷彩翻過來穿時又成了夏季迷彩服。雖然這套厚重的罩衫因為穿起來相當保暖,多數士兵並不喜歡在夏季穿著它當迷彩服使用,但多口袋與機能性的設計仍然頗受好評。

王國軍憲兵

身著漆黑軍服、頸掛金色胸牌的這支黑衣鐵衛,可說是王國軍中惡名昭彰又叫人敬畏的勁旅。王國憲兵蛻變自希爾戰爭時代的督戰騎兵,原先是專門負責傳令與押隊阻止士官兵逃亡,因而備受王室重視,精選了許多體格、家世與忠誠心都毫無缺點的士兵擔任這份沉重的工作。儘管數量不多,但是憲兵因為擁有可以攔檢任何他們看到的王國三軍官兵進行調查的權限,甚至還有無搜索票便可逕行展開搜察行動的司法特權,因此遭到所有王國軍人甚至是百姓的忌諱。但是憲兵也擁有王國第一流的武裝水平,王國自帝國進口並仿製的第一批突擊步槍,也是撥交給憲兵部隊使用,由此可見王室與軍部對於憲兵隊的依重之深。

王國軍戰鬥工兵

在王國軍部隊基層裡流傳著這樣的一句玩笑:"倘若是戰車也打不過的敵人,就呼叫工兵來收拾!"由此不難得知,這些甚至是比鋼鑄鐵打的坦克車更被看重的血肉之軀,其擔負的任務與受期待的地位有多麼崇高了。王國軍戰鬥工兵是敵火下作業的專家,他們除了跟其他國家的工兵一樣擅長架橋開路之外,更專精於縱火、爆破、攻堅戰鬥與詭雷排除等軍事任務。頭戴護目鏡、背負火燄放射器、手提炸藥包與破壞剪的這群人說是王國陸軍中的精銳也並不為過。

王國軍龍騎兵

自從開始導入機械化裝備之後,重裝騎兵、胸甲騎兵、槍騎兵、驍騎兵等王國陸軍中既存的騎兵單位都陸續遭到了撤裁的命運。然而,唯有乘馬步兵性質的龍騎兵、與肩負偵查任務的輕騎兵單位被保留下來,作為運輸車輛載具不足下,偵查單位與快速反應部隊的一種應急代替品。這些騎兵的裝備與他們的步兵伙伴相比並無不同,但是馬匹的負載重量使他們能夠攜帶更多彈藥與糧食,進行更長時間的深入行軍。同時大多數還會騎馬的漢密斯士兵都是出身西北邊境的克薩爾裔或是開拓士族子弟,他們的體格與槍法通常也較那些生長於南方都市與鄉村間的尋常漢密斯步兵要更強健。

王國軍腳踏車騎兵

相較起維持費用方面還是頗為驚人的騎兵,腳踏車騎兵便顯得更是一種可以接受的投資。王國軍有相當多運用腳踏車在基層進行傳令、偵查等任務的例子,但在戰爭中期以後由於卡車、摩托車等載具的產量不足,而臨時徵調腳踏車又無法滿足大規模部隊的行軍所需。於是,配備著制式腳踏車的專門部隊,腳踏車騎兵也就應運而生了。腳踏車騎兵單位與龍騎兵單位不同,他們不具備騎馬戰鬥的能力而真正是一遭遇敵人就必須跳車臥倒,當成一般步兵來戰鬥的機動步兵。

王國南方殖民地的軍服

在潮濕燥熱的南方大陸,王國與其盟友的軍服也做出了更多因應情況的修改。這包括了作為殖民地部隊招牌的短褲與長筒襪、看起來像是童子軍們所戴的牛仔帽、或是去掉了折耳構造的漢密斯帽,以及較多仿山地獵兵裝備的帆布製裝具與短筒戰鬥靴。實戰中甚至也有人拍攝下,漢密斯軍隊在殖民地打著赤搏、腳穿布鞋或涼鞋行軍的照片。大體上來說屬於民兵和地方義勇軍性質的州兵會戴著牛仔帽、而派駐南方大陸的正規軍,或是榭黎斯王國軍則會戴著漢密斯帽以示區別。不過、同樣是有少量配發了鋼盔的部隊,儘管南方大陸的環境下,就算配發了鋼盔也很少看到有人戴起來使用。

法蘭妮派遣的參戰軍

這些褐膚黑髮又語言不通的異國戰士,即使披上了漢密斯式的軍服,手持漢密斯製造的武器也依然難掩他們來自另一個國度的身份,同時也吸引著敵我雙方的目光。

大抵上法蘭妮大公國在戰爭中派出的陸軍可以粗略地概分為兵奴軍與解放奴隸兵兩大類,兵奴是法蘭妮大公國傳統的武士階級,他們誕生於兵奴家庭中,從小便離開雙親進行嚴酷的集中營式軍事訓練,當他們為大公服完20年的軍役而於35歲退休時,才獲得了娶妻生子的權利。儘管如此,大多數的兵奴在結婚後依然留在軍中,為軍旅生涯奉獻出下半輩子的血汗,只因他們沒有除了戰鬥以外別種的謀生技巧可言。兵奴戴著高高的筒帽並裝飾上華麗的羽毛,將所有勳章和賞賜的獎牌與寶石都別在胸前或帽子上,藉此來向他們的敵人炫耀自己的武勳。不過、做為其對手的聯邦軍更喜歡宣傳的是,"法蘭妮兵奴會割下戰敗者的首級回去領賞"此一時代脫節的流言。

相對地、解放奴隸則是法蘭妮的新建軍隊,這支廣開大門向平民與賤民招募成員的軍隊更有些近代國民軍隊的性質,儘管做為代價的是,他們也少了些兵奴軍那樣古典濃烈的武人氣質和組織性,並留下了"所過之處雞犬不留"的掠奪暴行紀錄。儘管缺乏榮譽感與訓練,但在前線打滾磨出了血的經驗後,法蘭妮的新軍也很快證實了他們的戰鬥力,絲毫不遜於白人宗主的堅強性質。

沙諾和聯邦展覽室

圖檔

從混亂走向統一

大戰爆發使得聯邦六國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沌情況之中。原本就處於爭議中而遭擱置的統合軍備計畫才做到一半,各國軍隊都有各自的裝備與服制,後勤系統與度量衡單位的不協調,凡此種種均使得沙諾和聯邦於開戰的前幾個月落入了官找不著兵、兵找不著槍、槍找不著彈的絕望境界。但是、血的教訓比任何東西都更能警醒人心,六國領袖很快決定放下岐見,在此生死存亡之秋,敲定了"聯邦軍"的新式編成與裝備系統。武器、彈藥的規格很快一項項的統一,軍備生產步上軌道,這帶來的成果便是聯邦軍成功在塞德威站穩了他們的後腳跟,並展開了接下來的大反攻。

早期的聯邦軍步兵

當唯一有在認真備戰的索別瑞爾人丟光了他們手裡最好的手牌---國境守備軍---在那之後聯邦各國不得不以非常窘迫的形勢拼湊出新的一支生力軍以對抗王國的侵略。封存軍火的舊倉庫被打開,槍管裡浸滿黃油等著以噸為單位海運外銷的老步槍被翻出來發配給部隊,920年代生產的飛碟盔被發下去重新列裝,甚至就連手榴彈的產量都短缺到不得不制式採用了布製黏彈的悲慘程度。但也就是靠著這些他們爺爺輩用過的老掉牙武器,英勇的聯邦公民們踴躍參軍並擊退了王國軍的裝甲先鋒。縱使配備著上一個世代的兵器,但聯邦各國動員起來的國土防衛隊步兵仍然配備有列強水準的輕兵器,反戰車步槍、輕機槍、步槍也是一應俱全。

後期的聯邦軍步兵

伴隨著反攻的腳步展開,由六國志願兵混成編組的第一集團軍組建起來,這支新建且配備有最新銳裝備的生力軍很快勢如破竹地將戰火燒回了王國的本土。新頭盔與醫護包成為人手一件的普遍裝備,可以連射的半自動步槍蘭格特,取代了舊式的M38栓式步槍,持續火力更為威猛的克羅埃斯機槍也逐步淘汰掉了裝彈數有限的納克自動步槍,更甚至連可以對抗王國坦克的火箭筒也被量產配發下去。對王國軍來說,966年以後的聯邦步兵無疑成為了惡夢的代名詞---相對於重視機關槍、輕視步槍兵角色的王國軍,聯邦軍加強了每個步槍兵的火力與彈藥量,當王國軍只配發給他們的士兵一人60發步槍子彈時,聯邦軍卻是給每一個步槍兵攜帶15個彈莢片共150發子彈的攜彈量。雖然大量重裝備加強了聯邦軍的戰鬥力,可是負重量的增加卻也使得聯邦步兵越來越依賴他們的運兵車,寧可呼叫砲火支援而拒絕下車步行與王國軍展開近距戰鬥。

聯邦軍的後方單位---工兵、砲兵、鐵路兵、輜重兵與駕駛兵

相對於擁有第一流裝備的機械化步兵,事實上工業產能也並非無限的聯邦軍將大量被汰換下來的二線裝備,發配給不必上前線戰鬥的二線兵員手中。也因此,工兵、砲兵等二線單位官兵得到了前線汰換下來的飛碟盔,但是對於不常進行實戰與射擊訓練的這些非戰鬥人員來說,通常遭受到前線粗暴對待於是品況不佳的老古董M38式步槍、以及後座力太強勁的納克自動步槍,無疑不是他們擅長操作或是方便放在卡車駕駛座旁的護身武器。而也隨著王國軍空降獵兵等特種部隊的滲透攻擊頻發活潑化,使得二線部隊有了得自己保護自己的具體需求。在這樣的情況下,原先預定優先撥交給空降部隊裝備的連發卡賓槍與微型衝鋒槍被追加產量,撥交到二線部隊手中。儘管是聯邦軍的"二流"水準,但放在世界列強之中火力也仍然是不折不扣的"超一流"。

多彩多姿的特種部隊:雷貝馮突擊隊、厄錫安傘兵第一師

雖然遭到王國搶先一步奪取了世界最初投入實戰空降部隊的頭銜,但與王國同步平行開發空降作戰的聯邦,在空降戰術方面下的苦心與準備都更多且更好。經過折疊後可以讓士兵在跳傘時攜帶的短管連發卡賓槍,以及負重量與操縱性更佳的降落傘具,令聯邦軍不必使用脆弱的滑翔機來開闢空降場,而能在第一波空降便投入傘兵部隊實施對高強度戰區的強襲突擊。在這其中,以在芬納多初次亮相的厄錫安第一空降師"紅鬍子",以及在此前多次對王國佔領區執行後方破壞工作、稍後在蘭法茲投入首度大規模實戰的雷貝馮空中突擊旅"紅扁帽"等部隊,最能代表聯邦空中突擊力量的具現化。由於是以突擊作戰為主要作戰型態,這些聯邦空降兵配備了比正規步兵更高比率的自動武器,衝鋒槍與卡賓槍的配發率接近到了一比一的水平,取而代之的是重武器如重機槍、戰防砲的大幅度削減,以火箭砲或無後座力砲擔任第一線的支援火器角色。

奪回失土的第一陣:聯邦海軍陸戰隊與海軍步兵

由於參與登陸戰後便不再深入內陸、而是迅速撤收回艦隊等待下一波登陸戰的性質,聯邦海軍陸戰隊與海軍步兵長期以來一直受到王國與聯邦雙方的戰史家刻意或無意的忽視。然而,作為聯邦軍唯一有配備迷彩制服、擁有編成合理且高自動化程度火器的編裝、堪稱大戰期間聯邦軍裝備最優越的精銳部隊,陸戰隊不論是裝備的質量或是兵員的數量,都是不可忽視的關鍵一群。聯邦陸戰隊的前身是964年起因為艦隊毀滅而喪失了可歸之艦的索別瑞爾水兵,這些來不及登船出海的水兵於是端起了鎮暴用的散彈槍或是老式步槍,簡單地在身上纏了彈帶、在腰際插幾顆手榴彈便衝出去與王國步兵展開了殊死巷戰,並一路在撤退中戰遍了大江南北。這些海軍步兵在塞德威戰役打響後,由於前線的膠著泥沼化而第一次有機會停下來喘口氣,這些海軍步兵於是又歸建回海軍,並活用他們豐富的陸戰經驗與熟悉水性的特色,經過6個月整訓成為了蘭奧亞登陸戰時,打頭陣的海陸第一師之骨幹種子。

遠赴他鄉的外籍志願旅團:阿卡加國際縱隊

除了正規軍外,活躍於王國佔領區最大的抵抗勢力莫過於國際縱隊。這隻由無產階級志願者組織的兵團係由海外的共產國際激進份子所號召,這些革命家視王國的侵略為封建勢力試圖恢經濟支配的先聲。為了自由與更進步的未來,受到煽動的共產黨員們紛紛搭上往阿卡加的運輸船,並以國際縱隊的名義參加對王國的戰爭。儘管他們只接受過聯邦外派教官很粗淺的基礎訓練,這些語言不通的志願者憑著奇妙的凝聚力和法蘭妮士兵對壘。國際縱隊往往以語言障礙為藉口在戰場上獨斷行動,他們憑藉著游擊隊特有的靈活性到處破壞交通或補給線,甚至一度滲透王國軍野戰機場和調車場,對王國軍造成了很大的妨害。偶爾國際縱隊的特立獨行也會帶給聯邦軍困擾。為此各國領袖好幾次向阿卡加政府抱怨過他們對國際縱隊的支持。國際縱隊並沒有正式制服,除了阿卡加政府發派給公務員的老舊灰色大衣外,他們習慣上以紅領巾來識別彼此。國際縱隊使用手邊能取得的任何武器作戰,包括M38步槍、警用轉輪手槍、擄獲的卡爾和皮諾,以及土造的燃燒瓶和爆破管。他們尤其喜歡挖取王國或聯邦的戰防雷來改造反戰車用的木桿地雷。一般認為大戰後的共產革命浪潮和國際縱隊有關,正是阿卡加政府這個錯誤的決策使一批擁有豐富實戰經驗的激進份子在戰後散播到世界各地,並間接造成了王聯的崩潰。

梅菲斯特帝國展覽室

圖檔

史上最大戰爭的開幕

儘管長期以來一直準備著,但當這個惡夢真正打響時,沒有任何人有辦法說"我已經做好準備了"。對於梅菲斯特帝國而言,與王聯之間再一次的戰爭便屬於這種避無可避的惡夢般劇本。起初始於曼沙尼亞平定戰這個幾乎沒有人會放在心上的插曲,從而成為沿燒至整個希菲爾大陸、甚至波及全世界的大戰爭,這種規模的戰鬥實在是超乎任何人乃至任何國家的設想。但也就在這樣的壓力下,梅菲斯特帝國的軍隊被迫在這幾年的戰爭中,砥礪自己日新月新,以成為一支不畏以一當百的勁旅。

開戰當初的帝國軍步兵一如當時的世界列強:在漫長的軍備假日中處於停滯狀態、官兵們配備著爺爺輩拿過的老式步槍與打不穿坦克的反坦克步槍,例如儘管經過許多改良但本質仍然不變的德菲爾改良型踏上戰場。但是在與王聯軍交手過後,這一切都被擊碎並迅速地改變了。帝國軍部迅速拋棄了靠庫存裝備打贏希菲爾戰爭的天真想法,而開始投入經費,欲從本質上改造他們的步兵裝備。結果是到了大戰結束時,梅菲斯特帝國陸軍已經擁有了唯一一批,能夠有資格被稱為"現代化步兵"的先進裝備。

帝國擲彈兵

做為首個全軍換裝迷彩並配發突擊步槍的國家,梅菲斯特帝國在戰術上的改革決心可見一番。全面以新槍汰換舊槍,連子彈也跟著一併更換的大膽決定雖然造成了不小的後勤陣痛期,但帶來的結果卻是帝國軍擲彈兵在戰線各地,面對王聯軍的人海戰術都發揮了一騎當千的驚人戰力,浴血拼殺將他們趕回攻擊發起點上。魯梅尼格機關槍的驚人壓制力、搭配上薩沙突擊槍的瞬發火力,帝國軍一個步兵班擊退連級規模的王聯步兵攻勢乃是毫不稀奇的日常生活。儘管龐大的彈藥消耗量也持續壓迫著帝國即將崩潰的戰時經濟,但最終帝國軍還是撐到了勝利之日的到來。

帝國空降獵兵

從海對岸的漢密斯吸收經驗,成立於希菲爾戰爭後期的這支空中突擊武力,雖然與範本的漢密斯降下獵兵同樣受限於運輸機不足、空優掌握能力日漸低落而無用武之地的陰霾;但是帝國軍決定不再重蹈漢密斯人的覆徹---他們將這支精銳的空降兵部隊,拆散成為小規模的特種部隊來使用。以10人、20人的小規模,實施一或兩架次運輸機的夜間空降,配備了改良過的傘具後,使帝國空降獵兵能夠配備火力強大的折托版薩沙突擊步槍,以及無後座力榴彈發射器等重裝備深入敵後戰場。在"花崗岩"作戰期間,帝國軍於戰線南翼進行的裝甲反擊中,有許多重要的道路、橋樑、檢查哨均被帝國空降獵兵的夜襲給無力化,為這場大規模反擊打下了勝利的基礎。此後一戰打響威名的帝國空降獵兵,亦在戰線各處進行著低調的小規模滲透、破壞、偵查、戰俘救出、戰果評估等任務,成為日後帝國軍系特戰部隊的始祖。

帝國戰鬥工兵

梅菲斯特長期與特瑞希瓦爾特人進行著國境沿線的小規模衝突下來,使得兩國都沿著國境線構築了堅固的永久要塞工事設施群。帝國參謀本部預計將來有朝一日將對王聯挑起預防性的先制攻勢,因此積極培訓一批精銳的特種攻堅步兵以期攻克國境上的要塞防線---這也就是梅菲斯特帝國的突擊戰鬥工兵緣起。與一般部隊架橋開路的尋常工兵不同,帝國戰鬥工兵將會是戴上防毒面具與防彈胸甲,在攻勢發起時在友軍的催淚瓦斯彈砲擊支援下,突入要塞內部以火燄放射器和衝鋒槍掃蕩守軍的職業突擊兵種。儘管後來戰爭是王聯而非帝國率先所挑起,但帝國戰鬥工兵的堅強戰力依然在奪回國境要塞群的連串激戰中得到了驗證。

帝國軍的支援火器

若要談論起步兵戰的領域,這個星球上恐怕沒有國家能比梅菲斯特帝國更能聲稱自己是投入最多心血的一方。考慮到梅菲斯特帝國對面的特瑞希瓦爾特王聯擁有著世上最大、人數幾達天文數字水平的常備軍與後備軍---則要帝國步兵光憑步槍與刺刀和血氣之勇與之抗衡,顯然實在不是個現實的想法。為此,帝國陸軍長年以來的重心一直放在如何提高基層步兵的火力,以鋼鐵的彈雨抗衡血肉的人海。在這種思維下帝國軍開發並採用了許多別出心裁的步兵支援火器,例如75mm的輕型步兵砲---雖然這種短管火砲因為裝藥不多初速低落,無法對戰車造成威脅,射程甚至也不如幾款大口徑迫擊砲。然而、它的大口徑榴霰彈卻使得帝國步兵擁有了足以粉碎王聯步兵密集刺刀衝鋒的武器,再加上低後座力輕量便於野戰運用等特性,這款"口袋砲兵"於是也成為帝國步兵基層信賴的輕型火砲。28mm重反戰車槍亦是這種"口袋砲兵"觀念的發揚,使用4發彈匣裝填的28mm重反戰車槍事實上是一種"小型戰防砲",但它高初速且具連射能力的特性,使得它成為一款能在短時間內噴出威猛砲火粉碎王聯裝甲車、輕戰車突襲縱隊的裝甲殺手。儘管它的威力面對戰爭中後期的王聯重型坦克已經不起任何作用,但由於長射程且準確的特性,28mm重反戰車槍依然被帝國步兵拿來對視距內的王聯軍指揮官、砲兵與機槍等高威脅目標逐一點放擊殺之用。甚至就連迫擊砲都相當別出心裁,帝國軍刻意使用了較王聯對手的81mm要大一點點的82mm口徑,以便利自軍使用擄獲的王聯砲彈,王聯軍卻無法使用擄獲的帝國砲彈。

特瑞希瓦爾特展覽室

圖檔

巨人的後腳跟

在966年希菲爾戰爭爆發之際,特瑞希瓦爾特王聯向梅菲斯特帝國發怖宣戰通告,並下達動員令集結後備部隊的那一瞬間,全世界都為之震撼了。平時便已經擁有400萬常備軍的王聯,一口氣擴充成了擁有2000萬不可思議規模人力的巨大陸軍。然而、就在當世人屏息以待等著坐視梅菲斯特帝國遭到王聯的"鋼鐵壓路機"碾碎時,王聯軍最高指揮部卻相當清楚他們實際上指揮的是一群怎麼樣水準的部隊。

相對於2000萬此一令人頭暈目眩的兵力數字,當時王聯皇家兵工廠估算全國在政府掌握之下的武庫一共擁有450萬挺現役的2號步槍,就算把已經退役完畢封存在倉庫裡等著出清販售給海外盟邦的舊式1號步槍啟封重新列裝,也不過是增加了600萬挺而使全國的步槍數目湊滿了一千萬挺略多些的數目。即使一千萬挺步槍大概是足夠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打完世界大戰都用不光的武庫存量,但是對王聯來說,這甚至是只夠武裝半數的兵員而已。

即使從960年起王聯軍方就已經有意識地開始擴建軍需工廠,但是槍砲數量的嚴重不足、被服的普遍缺乏、武裝與載具的耗材零件供應短缺、各種零組件的製造工藝低落及公差不合規格...凡此總總的問題均嚴重限制了這個世界巨人,致使他們在這個薄弱的後腳跟拖累下無法使勁揮出那全力的一拳。儘管巨人就算只是輕輕揮一巴掌都足夠讓矮子狼狽地滿地找牙,王聯開戰序盤投入了最精銳的常備軍與近衛軍,一舉突破了帝國國境要塞而獲得最初的勝利;但是隨後的戰爭中,彈藥補給的龐大消耗量、鉅額的戰費支出、慘烈的傷亡數字均迅速使得王聯軍開始將那些裝備不齊的二線動員兵也派上了前線。然而王聯最高指揮部相信,只要這個世界的物理規則不變,則堅忍的特瑞希瓦爾特民族終將贏得這場莊嚴的復仇聖戰。

王聯動員軍/農奴步兵

即便擁有世界最大規模的造船廠、煉鋼廠、軍火工廠等工業設施,但是眾人卻經常忽略希菲爾戰爭中的王聯,仍是個農業人口佔去85%的農業國家。其中有9成以上的農民,均是依附在世襲領主下承租國有地或私有地,繳交沉重田租之際想盡辦法養家糊口的佃農,或著用更通俗的王聯語名詞來說,農奴。王聯農奴忍受了超過六百年以上的苛酷重稅與嚴刑竣法,貴族長年的統治與傳統之束縛,卻溫順地甘心接受這種不公平的對待而毫無怨言,使得這種只存在於中古世紀的依附農業形式一直持續到了近代。

雙王戰爭的結果是徹底改變了王聯農奴的命運。在這場首度的"近代消耗戰"中,王聯陸軍初次嘗到了正規軍無兵可用的慘烈戰況,而開始計畫要動員這廣大無窮盡的農奴人力,補充正規軍流血過多的虛弱狀態。儘管新組建的農奴軍還未有機會投入戰場,戰爭就已經停火休戰;可是數百年來不變的王聯社會,卻從此開始了翻天覆地的巨變。王聯開始推動成男一年徵兵制,全國的農奴壯丁均在接受過短期軍事訓練後成為了現成的可戰之兵,儘管由於裝備的缺乏,以及王聯貴族對於農奴起義的潛在恐懼,他們之中大多數人在新訓時是用洗衣桿代替步槍、馬鈴薯代替手榴彈,以吶喊代替砲聲進行著小孩子遊戲般的訓練。

希菲爾戰爭初期的勝利鼓舞了特瑞希瓦爾特人的民族自信心,宣傳機關的反覆灌輸使得民眾回想起了當年希爾戰爭的光榮歷史,甚至就連動員步兵的軍帽也是仿自當年希爾戰爭時代的戰列步兵圓盤帽,農奴們滿懷著信心接受鄉親歡呼搭上火車,前往軍營武裝起來準備開上前線戰場,就算等待著他們的是極為殘酷的命運。有將近一半的王聯動員兵因為等不到武器,而扛起了鏟子與斧頭,手推獨輪車成為了土木工兵或是代馬輸卒---相對於王聯龐大的總兵員數,這個國家甚至是連運輸輜重用的馬匹與騾子都顯欠乏,唯有人力是特瑞希瓦爾特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產。甚至是在967年2月於南部戰線上,王聯第二後備軍團司令發怖了他那留名歷史的戰前演說:"...當前面的士兵倒下、後面的士兵就拾起他的槍,繼續進攻!"儘管只是為了激勵士兵鬥志所進行的演講,但隨後這樣的發言竟成為了真實,許多戰壕中的帝國步兵震撼地看著手無寸鐵的王聯動員兵在機槍與迫擊砲的交叉彈幕中仆倒在地。

王聯正規軍步兵

相較於悲慘的連步槍都要兩人爭一把的動員軍,王聯常備陸軍的補給優先順位一向排在前列,這些被軍方認定為真正主力的正規部隊裝備齊全、被服整齊、彈藥供應永遠充足。王聯常備兵的步兵班擁有強大火力:反坦克步槍、衝鋒槍、輕機槍一應俱全,當面對他們的帝國對手時,王聯正規步兵往往可以在正面交火中佔得上風。甚至就連被服裝備也都比動員兵要好,王聯正規軍擁有人人一雙靴子,甚至還有兩副毛線襪與熊毛製的防寒帽。

當然,對於這種補給供應充足的福利待遇,反面的也就代表這些正規軍士兵得在艱困的硬仗中打前鋒了。王聯正規軍步兵往往擔負起正面衝擊帝國軍堅強防線的吃力工作,一個齊裝滿員的正規步兵師在一個禮拜以內就被徹底打空,在希菲爾大戰中也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

王聯海軍步兵

即使因為沒有簽署亞斯特洛公約,不受限制發展的王聯擁有世界上最大噸位的主力艦艇編隊陣容;但這樣龐大的海軍卻受限於地理條件而被分割為三個互不支援處於孤立狀態的艦隊,其中的北方艦隊更由於自然氣候上的冬季冰封限制,導致了艦隊水兵長期閒置在港內無法出擊的情形。為了有效活用剩餘的人力資源,也為了避免閒置水兵釀成軍紀問題,因此早在風帆時代,王聯海軍便有輪調各艦隊的水兵,並在大型艦艇內編制艦上陸戰隊員的傳統。

陸戰隊員雖要進行沉重的體能訓練與戰技訓練,但他們的領餉因有特別加給,是一般通常水兵的兩倍以上,而成為海軍內部的"天之驕子",是水兵們爭先恐後希望擠進的一群。也因為薪俸豐厚穩定,訓練精實戰技高超,艦上陸戰隊員的高忠誠度與向心力使他們成為最受軍方信賴的一枚有力棋子。在希菲爾戰爭白熱化之後,這些艦上陸戰隊員也因戰況緊急而被抽調出來,編組成了數個海軍步兵旅。王聯海軍步兵的配備比照陸軍正規步兵,但是戰鬥力卻高上好幾個不同的層次,由於是受訓擔任艦上與軍港警備任務,擅長室內近距離戰鬥與自動輕武器運用的王聯海軍步兵,在城鎮戰、市街戰、要塞攻略戰的環境中成為了戰鬥效能極高的精銳步兵。

王聯荒野哥薩克

在特瑞希瓦爾特東部的荒野凍原上,居住著一群與惡劣自然環境對抗的土著遊牧民集團,這些土著稱呼自己為哥薩克,意即為"自由人"。他們在邊界附近與央帝國進行毛皮貿易,或是侵襲某些防備薄弱的村落,以及和東南方山區的尖耳族進行著小規模的競合對抗。因為長年與大自然和周邊居民的對抗和衝突、使得哥薩克成為了馬術高超的騎手、槍法一流的獵師、堅忍靈巧的潛行者。

王聯軍方也從很早以前就注意到哥薩克的存在,並和他們簽訂契約,雇傭一部份無事可幹的哥薩克,成立著名的"荒野哥薩克軍團"。大致上王聯開給哥薩克士兵的待遇條件十分豐厚:三倍於正規兵的薪餉、由政府全額補助旅費、食宿費,以及全套的制服與裝備。可是哥薩克們並不以此為滿足,他們無視了王聯的軍規,從家鄉帶著自己的愛馬、祖父傳下來的馬刀與長矛,用熊皮製成的黑色毛氈皮帽驕傲地踏上了戰場。因為不願失去這些可靠的戰士,王聯軍方竟也追認了哥薩克們的胡來,並允許他們將軍徽飾羽佩戴在熊皮帽上,承認其為正式的軍裝樣式。荒野哥薩克軍團不論是作為馬背上的騎兵、或是下馬的輕步兵,都是強悍、兇猛而殘忍的戰士。對於遭到切斷包圍、戰線崩潰而往後撤退的帝國軍士兵而言,比起王聯的鋼鐵坦克,還是這些揮舞著馬刀與長槍、宛如幽靈般從背後無聲無息出現一舉砍下人頭的東方蠻族騎兵更教人來的心驚膽顫。

王聯肉球部隊(空中突擊隊)

作為這個世界上第一個確立空中突擊戰術的國家,王聯在空降戰史上有著不可磨滅的重要貢獻,儘管大多數現代的軍事學者傾向於忽略這個事實。約莫在954年,王聯將軍伊萬諾維奇.艾布斯塔提出了一個怪異的發想:"為了配合我國的快速戰車以發動機動攻勢,現有的卡車或是履帶車載具是無法令步兵跟上這種快節奏攻勢的。既然如此、我們應當改用飛機來輸送步兵到前線去!"

姑且先不論這是不是艾布斯塔將軍在這年年初因為愛妻克莉絲蒂車禍喪生而產生了精神分裂的症狀,954年當時的王聯有夠多的舊式轟炸機可以充當運輸機使用,唯一的問題在於,當時的降落傘科技限制了空降兵無法攜帶步槍一起空降,而得將武器另外分開空投。深知火力即步兵之命脈的艾布斯塔將軍陷入了深深的苦惱,不論是新降落傘與空投方式的開發、或是可折疊傘兵武器的開發都陷入了瓶頸之際,他注意到了在軍事基地附近的小孩子們喜歡玩的危險遊戲---他們會在冬季穿起厚衣服,跳上經過的卡車或戰車以向同伴證明自己的勇敢,當被士兵發現而喝斥時就跳往地上打滾幾圈、平安落地後逃走。這種想法啟發了艾布斯塔將軍的靈感,他計畫複製這種危險的惡作劇,在飛機上這麼運用它。

958年10月的御前演習中,艾布斯塔將軍在萬王與諸國大使、武官面前展示了這支新型部隊:五架轟炸機以超低空密集編隊飛往演習場,就在眾人以為這群轟炸機是要落地降落在演習場上時,從轟炸機的機艙門步出了一群奇裝異服的士兵,攀住機翼上的扶手緩緩爬滿了整面機翼,然後帶隊軍官一聲令下,帶著觀眾們的驚呼聲,這些士兵便鬆手從時速200公里的飛機上滾落在地。照常理來說這些士兵理應都受到了足以致命或癱瘓的重傷,但是因為厚實的衣物與護具,防止頸椎骨折的橡膠頸圈與防撞盔等裝備發揮了功能,再加上事前的緩衝落地姿勢特訓,這些王聯士兵居然都順利的站了起來,解開背囊拿出折疊過的卡賓槍完成了戰鬥準備。

這個成功的"特技表演"震撼了所有在場人士,艾布斯塔將軍隨後受到了萬王的褒揚,參與演習的100名特種兵也都獲頒了勳章。即便這次演習中有7名士兵骨折、21名扭傷或摔傷,但是因為艾布斯塔隱瞞了這個事實,使得他的空中突擊戰術迅速地成為世界上的顯學,其他列強國家也迅速步上了開發自己的空降部隊的不歸路上。這支空中突擊隊在隨後的擴編之際,由於官兵們期望討個好運,希望自己跳下飛機時就像貓從高處落下那樣不會摔傷,因而以貓的腳掌作為隊徽,因此得到了渾名"肉球部隊"。王聯空中突擊隊"肉球部隊"的裝具無疑是世界各國的步兵裡相當奇特的一群,他們身著類似飛行員般厚實的保護服與防撞頭盔,在腹部與後腰部裝備有各一個大型雜物包,於背後揹上一個大型槍袋。能夠有膽子在飛機的翅膀上步行,並且從時速一兩百公里的飛機上鬆手跳機的士兵無疑是藝高人膽大的勇者,這些士兵倘若沒在落地時折斷腿或脖子,那麼也將會是給他們的敵人帶來莫大傷害的菁英戰鬥專家。


普雷斯坦聯合大公國展覽室

圖檔


現代化的序幕


儘管獨立戰爭後經歷了漫長的整合與重建,普雷斯坦由於政體上的獨特性使各州的軍備呈現極端地域化的色彩。在建軍過程中影響最大的是新式步槍的引入,隨著穆哈達大公的手工作坊成功生產了第一隻黑火藥步槍起,普雷斯坦人逐步放棄了標槍和弓箭,學習他們的對手運用火槍來作戰。

燧發槍手最早只是作為散兵運用,盔甲齊全的武士仍然是戰術的主體。儘管火槍要比弓箭強悍得多,但面對南方大陸常見的衝突和襲擾並不是一種有效率的傷敵方式。普雷斯坦人喜歡讓散兵在很長的距離放陰槍,或者讓手持卡賓槍或轉輪槍的騎士在敵人周圍兜圈子。一直到九世紀初重新恢復對外擴張,他們才逐步改變半個世紀以來的游擊戰作法,開始向列強取經訓練現代化的步兵;當然這當中也伴隨著早期工業化、武士豪強的沒落,以及平民階級興起等重要因素。

早期的普雷斯坦步兵

普雷斯坦州步兵是由外國軍事顧問訓練的職業化部隊,由於列強對各州的影響力不同,因此編組方式也各異。比方說早期的阿拉巴斯坦邦和蔓沙尼亞交好,因此部隊呈現靈活機動的色彩;在親帝國的穆比杜拉掌權後,阿拉巴斯坦州軍開始注重分工的專業化與多兵種協同作戰。另外還有像是親王國或威西尼亞的南部州、或者是招來聯邦自由傭兵的西部州,直到強勢的穆比杜拉成為共王後才有能力整頓全國的軍事力量。

穆比杜拉最大的成就是統一了後勤系統,除了完全汰換薩琳特短步槍的阿拉巴斯坦州步兵,各邦軍如今都使用贊塔步槍作戰,大幅減輕了槍彈供應的負擔。但因為兵源和訓練方式仍然掌握在各大公的手裡,因此穆比杜拉始終沒有辦法確保這些部隊的戰鬥力。在玄普戰爭中這些部隊被用在維持戰領區治安、鞏固交通線與防守側翼等次要任務。不過戰鬥力特別突出的亞齊薩卡高地兵就常常擔任主攻配合中央軍進行合圍,而耶尼斯坦州的步兵則是以狂熱和不畏死聞名。


普雷斯坦州步兵

州步兵頭戴舊式的飛碟盔或標誌性的遮陽帽,配備有贊塔步槍和一個充當子彈包的大雜物袋。通常一名士兵會攜帶六十發步槍子彈,而手槍因為不是人人都有所以會依照各團的需求發放。邦軍使用一種需要用燧石引火,綁上木片的火藥罐的簡陋手榴彈,或者是廣受歡迎的燃燒瓶──這種酒精混合汽油的高揮發性液體往往讓玄軍心有餘悸。

阿拉巴斯坦州防步兵

阿拉巴斯坦州防步兵身著適合濕熱環境的短袖制服,頭戴標誌性的遮陽帽,並且會用漂亮的雉雞羽毛作為頭飾。這些擅長在在鹽沼地與季風林裡打滾的兩棲部隊在各邦中擁有最精良的裝備,武器水平完全比照中央軍。差別在於阿拉巴斯坦州軍是以積極攻勢和機動作戰為主體的軍團,因此捨棄了包括火焰噴射器等攻堅用的重火器。除了薩琳特短步槍和標配的槍榴彈以外,州防步兵也攜有突擊芙蓋茲卡賓槍,這讓他們在近距離的作戰中比其他各邦更具優勢。可以說,阿拉巴斯坦州完全是以其他州為假想敵,並且還不考慮在自己的領土上發動戰爭。

耶尼斯坦沙漠步兵與機槍駱駝

位於普雷斯坦古老核心的耶尼斯坦,培養了一隻繼承不朽神軍(Immortals)精神的狂熱衛隊。由於境內大部分的土地是熱帶沙漠,因此沙漠步兵天生適應了在極端氣候下的作戰能力。他們裝備可以在狂風沙下不會卡彈的贊塔步槍,並運用駱駝作為輕機槍的載台。沙漠步兵的頑強讓他們難以被擊潰,即使組織受到破壞他們也會分散成小單位持續對入侵者發動騷擾和破壞。由於受過傳統的肉搏戰訓練,在白刃戰的距離沙漠步兵往往能戰勝使用刺槍術的玄軍--他們至今還維持著突破長矛方陣的技巧,像是翻滾或撲襲,這使得敵軍往往只敢和他們進行射擊戰。

阿蒂提亞帝國展覽室

圖檔

聖克勞茲民主國展覽室

圖檔

奧特蘭議會王國展覽室

圖檔

一觸即發的民族火藥庫

在955年的北方騷動平定之後,奧特蘭王國截至966年12月的赤日事變之前,維持了差不多有十年左右的和平。然而、在這段時間裡,這個位居東方與西方、南方與北方、希菲爾與阿蒂提亞、正教與異教間之交匯點的小國,其氣氛卻也稱不上是平靜的。面對經濟的不景氣日益嚴重,奧特蘭國內的保守右翼勢力與地主資本家階級,在菲爾特教派的旗幟下結合成一利益共同體,開始高喊起應該改變現有的民主議會制度,改採獨裁專制變法圖強,並驅逐異教徒、海外移民與少數民族,建立起一個純正奧特蘭血統民族為主體的奧特蘭民族國家。

奧特蘭王室懼於菲爾特教派的激進行動將使這個多民族國家的台座解體,而採取了較為溫和疏導的手段,一方面限制移入奧特蘭的移民年度人數上限,另一方面在都市中分劃出各民族的居住區,並不斷重申政府堅決捍衛942協議的決心,以維持國家的統一現狀不變。但是菲爾特教派驅逐外夷的積極右翼思想亦相當受到軍中南部出身的貧苦農家子弟支持,而在959年7月10日奧特蘭公主遭到暗殺,讓原本不穩的國內局勢更加惡化。奧特蘭軍方也逐漸意識到了國內已有爆發內戰時,軍隊恐將分裂為二的隱憂。

另一方面、奧特蘭的國策既以和梅菲斯特帝國併肩一致為原則,但奧特蘭面對的局勢亦日益嚴峻,特別是王聯給予的外交壓力也逐步增大。在這種種的思緒之下,奧特蘭軍方開始將重武器有計畫地運往北方山區裡封存,篩選高級將校中的不穩份子,區分忠誠度高與低的單位,並加快對可靠部隊腳步配發新式步槍、頭盔等裝備,計畫在967年1月前完成加入帝國方參戰的準備。然而、就在966年12月的赤日事變中,菲爾特教徒於王都海德豪森蜂起拘禁了國王,由總大主教發怖了政教合一宣言,擁護王太子雷克姆一世即位成為新王。對此早已預先進行了裝備疏散與軍事動員的奧特蘭軍部,在北方的加德蘭建立臨時政府並宣布進入緊急動員勘亂時期,奧特蘭內戰也就此開打。

奧特蘭正規陸軍步兵

在歷經了953~955年的北方騷動之後,與迪里特爾家族與分離主義者們的戰鬥,對形塑今日奧特蘭陸軍的戰術思想、武器裝備都起到了關鍵性的扭轉作用。意識到除了傳統上"迎擊曼沙尼亞軍隊於國境線要塞"的靜態戰爭想定之外,國內情勢不穩的奧特蘭未來最主要面對的威脅,將會是北方的少數民族與分離主義者等零散的武裝集團,於是奧特蘭陸軍便開始推動了大規模的裝備改制活動。

在955年起的軍事改革中,奧特蘭陸軍認為既有從帝國進口的德菲爾步槍、以及國造改良仿製版的艾德森步槍均不是很能適應北方山地森林環境的武器,因而大膽採用了956年式哈法隆卡賓槍,作為騎兵與步兵的統一裝備。顯然地重量輕巧、槍管縮短,使用可以刺穿厚實冬季被服的錐狀刺刀的哈法隆卡賓槍,是比傳統全尺寸步槍更適合山地戰鬥的武器。

舊式的無袖罩衫實用度也遭到廣泛質疑,新式冬季罩衫的研發更加重視攜行裝備的實用性與耐寒度,而步兵也開始配備了奧特蘭第一款制式研發的平緣鋼盔。這款重視步兵穿戴時便利進行翻滾、撲倒等劇烈低姿勢運動便利性的頭盔,很快成為了奧特蘭陸軍步兵的最大特色---在單兵裝備相差無幾的主教軍與北方政府軍之間,配備了新式鋼盔的北方政府軍、與大多頭戴教士帽的主教軍作戰,成為了內戰時期的奧特蘭最具象徵性的場景。

奧特蘭北方軍獵兵

在955年的北方騷亂結束後,作為內戰敗北側的迪里特爾騎士衛隊、奧茲人部隊等"叛逆賊軍",本應面對的是番號遭到撤裁、官兵也將以叛國罪被起訴處刑的命運,但為了避免造成更大的餘波,曼海爾二世國王決定從輕發落,承認了北方叛軍的官兵在騷亂期間的戰鬥亦是各為其主的正當功績,允其留用迪里特爾家頒賜的各類勳章與榮譽稱號,只言明將功折罪,免除叛國大逆罪名後,編入奧特蘭王國軍裡,納入國王直屬的禁衛軍旗下的"奧特蘭騎士團北方支團"。

國王的從輕發落與寬大處置,以及認可了作為軍人武勳的措舉,均使北方軍人大感振奮而重拾對王室的敬重與忠誠。但是正規軍對於這些曾經作為敵人交手過的北方"叛軍"成為自己的同袍相當不以為然,在兵員補充、裝備撥給等各方面都處處給予刁難,這支名義上是國王禁軍的北方團,也就成為了正規軍淘汰裝備的棄置垃圾場,與問題人物的回收處理中心。但事實總是比小說還離奇,在奧特蘭內戰爆發之後,遷往加德蘭的臨時政府又不得不依賴這支編有大量奧茲人與阿蒂提亞系移民等少數民族、以及政治理念同南方菲爾特教派不能相容的北方分離主義者叛逆殘黨等組成份子,目前唯一可以確定百分之百對王室忠誠的北方軍,作為同主教軍進行內戰的核心骨幹了。

以名義上榮譽指揮官迪里特爾女伯爵之名作為外號,"舒菲麗特的騎士"是一支幾乎全面山岳部隊化的精銳輕步兵武力,他們配備有樣式特異的黑色無袖罩衫,以和那些同他們水火不容的南方正規軍徹底區分。他們除了標準的輕武器之外,亦配備了大量的Pzb.65"拉提"式反戰車步槍---事實上是一門手提式20mm半自動速射砲---使北方軍獵兵成為了內戰期間惡名昭彰的戰車殺手。

帝國教導團步兵

面對奧特蘭陷入內戰,周邊列強也都迅速採取行動介入,對於此一傳統盟友遭到政變顛覆的消息,最感到錯愕的莫過於梅菲斯特帝國。雖然面對王聯的壓力,帝國實無多少餘力擠出人手派往奧特蘭開啟第二戰場,但是站在至少要阻止王聯在此地開啟一個突破口、造成南希菲爾支持帝國的小國家群的骨牌垮台效應之立場,則帝國派出軍事顧問團支援奧特蘭北方臨時政府贏得內戰,以讓曼海爾二世復辟遂成為了最符合帝國利益的選項。

而當主教軍開始同王聯特使磋商軍事援助合同之際,此一行動終於是踩到了帝國的底線,帝國軍方於是應奧特蘭王國駐帝國大使歌特.艾朗之請求,派遣了50名軍事教官與一整列裝甲列車的軍火裝備等物資,越過國境鐵道進入奧特蘭。帝國軍在大戰期間派遣了數千人次的教導團員前往奧特蘭參戰,並提供了約40萬人份的步兵裝備、輕武器與上億發子彈、近一千萬發各式火砲彈藥等武器,給予了奧特蘭北方臨時政府堅定且有力的軍事支持。

而帝國教導團員雖不主動涉入內戰,但在實戰中亦有不少帝國軍官指揮著配備帝國式鋼盔、手持德菲爾步槍或繳獲的莫德羅步槍的奧特蘭士兵英勇戰鬥,並因此丟掉性命的例子。

奧特蘭國民防衛隊

基於歷史上同曼沙尼亞和王聯的矛盾,以及對於這兩個國家非常明顯的實力差距,奧特蘭雖採取對帝國一面倒的外交政策希冀獲得帝國協防支援,但王室與軍方當局也還沒有天真到相信,光靠帝國背書或是外援就能夠挺過危機的這種依賴念頭。因此,奧特蘭便實施國民皆兵的民防制度,除了男性公民有要服兵役1年的義務以外,甚至連女性公民亦要參加民防訓練營,接受操作輕武器和急救等訓練。原本奧特蘭北部和一部份的自由都市便有實施民防團的民兵傳統,這套由曼海爾一世推動的民防制度與奧特蘭民間的尚武傳統很快地結合起來,並在幾次國境的競合衝突中,發揮了對曼沙尼亞的威懾力而收到了實用的效果。

國民防衛隊的訓練課程也隨著時代推移,加入了各式各樣的新要素。例如配合奧特蘭空軍的建立,而從950年建立"青少年飛行協會"來對男女青年進行滑翔機、輕航機訓練以儲備潛在的空軍飛行員,國民防衛隊也接收了一部份的舊式戰車,以軍事屯田的名義訓練預備的戰車兵乘員、卡車駕駛員等人力資源。

然而,在953年的北方騷亂之後,奧特蘭的國民皆兵制度卻遭受到了具體的挑戰與衝擊。在這場實質相當於2年半內戰的北方騷亂中,接受過國民防衛隊訓練的北方居民,都選擇加入了領主迪里特爾的軍隊成為叛軍的一份子,並對前來征討鎮壓的政府軍造成了莫大的困擾。將武裝與戰鬥的技能交給民眾是正確的決定嗎?在內戰的混亂結束後,奧特蘭軍方與王室都開始思考這個問題,最後經過諸多爭論,決定從960年起廢止國民防衛隊的軍事訓練,改為擴大正規軍的常備編制取代古來的民兵系統。

不過已經受過軍事訓練的民眾是不會忘記已經熟練的戰鬥技巧,因此在966年的奧特蘭內戰爆發之初,各地的民眾都紛紛將自己武裝起來,有的人決定加入主教軍,也有的人北上加入北方政府軍,也有的村鎮自行建立起了自衛隊,形成了遍地割據的混亂景象。但與大多數牽涉到民族問題的內戰之陰慘面貌有所不同,因為奧特蘭國民防衛隊重視國土防衛、治安維持與救災治傷的訓練風格,這些奧特蘭民兵自主自發地維持了無政府內戰時期的秩序,抵抗不合理的殘暴政令,並使奧特蘭在內戰時期繼續維持起碼的國民生產力,並未因此發展成民不聊生的混戰情勢。這些奧特蘭國民防衛隊通常穿著著955年改制前的舊制服,配備老式的德菲爾步槍或艾德森步槍,頭戴布製盤帽或是帶有民族風格的大耳帽,並在臂膀上戴起臂章以區別敵我陣營。

曼沙尼亞公國展覽室

圖檔

點燃火藥庫的第一槍

作為希菲爾地區擁有悠久歷史與傳統的古國之一,雖說對於軍火工業頗有自信,但是曼沙尼亞人在967年與帝國開戰之際卻是幾乎毫無準備---當里梅迪公爵帶領議會通過對達法蘭開戰的決議之際,曼沙尼亞的軍方卻是等到事情上了隔天報紙的頭條才開始下達動員令。就在這種倉促、無準備、缺乏組織與目標不明確的混亂中,原本算是擁有不錯武備的曼沙尼亞先是草草出兵達法蘭,又急忙回防本土,最終遭到了梅菲斯特帝國的重擊而告覆滅。

儘管在希菲爾戰爭的序盤,曼沙尼亞人幾乎是扮演著如同丑角般的過場角色,但是這場戰爭從開始直到結束,卻又不時見到曼沙尼亞人持槍在大陸各處奮戰的身影。因此若要說曼沙尼亞是希菲爾戰爭的影之主役,相信會是很恰當的評論吧。

曼沙尼亞正規步兵

儘管倉促應戰,但是這些裝備精良、訓練完備的職業軍人,仍然在攻擊達法蘭的唯一一場攻勢之中,以及在對抗帝國主力的反擊時,發揮了頑強的戰力。曼沙尼亞對步兵裝具很有一套自己的想法,重視士兵個人防護與生存性的結果是使他們採用了一款具備良好避彈率的異常鋼盔,這也成為了曼沙尼亞正規軍士兵的正字標紀。曼沙尼亞正規軍此時已經換裝了從王聯進口的FT1232步槍,但由於口徑與傳統上使用的莫德羅步槍不同,也與曼沙尼亞軍制式配備的塔蘭托重機槍不相容,因此正規軍與後備部隊的彈藥口徑之差也造成了後勤補給的混亂。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曼沙尼亞正規軍大多數在967年的戰爭中被帝國軍成建制的俘虜或殲滅,他們的裝備也被盡數繳獲,但是曼沙尼亞兵的鋼盔由於做工精良且事實證明防禦力優秀,所以帝國軍撥交了一部份曼沙尼亞式鋼盔給國內的治安警察使用,另也有將這批鋼盔送交奧特蘭作為軍援品使用的紀錄。

曼沙尼亞後備步兵

雖然同大多數近代國家一樣,曼沙尼亞也活用徵兵制度,動員了40歲以下有服役經驗的男子組成了龐大的動員部隊,但是這支總數將近一百萬的動員兵卻幾乎是在沒怎麼打過幾場硬仗的情形下,就已經土崩瓦解了。

最主要的問題,就在於開戰時的準備倉促,使得曼沙尼亞軍方無法按照原定的動員訓練計畫,先讓這些後備步兵領取裝備後經過6週再訓練再派上戰場---許多曼沙尼亞戰俘在接受帝國軍的偵訊審問時,都表示他們被政府召集後不過一、兩天時間便已經派上戰場。他們大多數人連鋼盔甚至單兵裝備都不齊全,只得草草戴上一頂軍便帽方便識別敵我就上了戰場。

曼沙尼亞北部由於和梅菲斯特之間密切的經貿互動關係,因此從開戰後就瀰漫著一股厭戰氣氛也是造成後備軍戰力低落的最主要原因。帝國軍在曼沙尼亞北部的反攻幾乎沒有遭遇到太多阻力,大量的曼沙尼亞後備軍甚至是與帝國軍遭遇後便不發一彈舉手主動投降,此一普遍現象的結果是造成了曼沙尼亞本土防衛作戰計畫的總崩盤。雖然當戰鬥進入曼沙尼亞南部時,一部份曼沙尼亞後備步兵師的戰鬥表現也算可圈可點,但這已經無法挽救整體的必敗頹勢。

曼沙尼亞國境警察

在帝國軍於967年3月展開對曼沙尼亞的第一波反擊時,很多部隊都遭遇到了令他們錯愕的戰況。其中,甚至有帝國軍的戰鬥報告表示他們與身穿希爾戰爭時代制服的曼沙尼亞前膛槍步兵發生了交火!雖然在戰爭期間這個消息被帝國報紙大篇幅轉載報導,與"曼沙尼亞鐵騎朝帝國戰車發動自殺衝鋒"一同成為了世界知名的傳奇,但戰爭結束後據戰史家們的考察,卻發現這其實是帝國軍的情報不足與刻意混淆所造成的又一則戰場迷思。

過去曼沙尼亞為了舒緩對梅菲斯特帝國、奧特蘭王國等鄰國的緊張情勢,而於希爾戰爭結束之後,決定將邊防軍撤裁,改建立一支國境警察部隊用以代替邊防軍。雖然這支國境警察以當時的標準來看,跟邊防軍也基本是換湯不換藥的東西---他們甚至是直接繼承了曼沙尼亞戰列步兵的鮮藍色制服與白褲子,只不過把筒帽上的白羽毛拆了以示區別而已。

但是曼沙尼亞的誠意已經為鄰國所理解,而國境警察的鮮明制服也頗受國民大眾和觀光客好評,因此就一路保留到了966年的近代不變。身負邊境防衛任務的國境警察,雖然手中只有轉輪手槍、步槍、卡賓槍之類的輕兵器,但面對蓄勢待發的帝國軍勢滾滾洪流,他們還是很對得起自己薪水地端起步槍英勇地展開了迎擊,結果是因其鮮明的制服成了帝國侵入者眼中的活靶與時代脫節的笑話。可之後曼沙尼亞國境警察由於他們常年搜捕走私偷渡客和邊境巡防的經驗,當他們記取教訓脫下制服,化整為零潛入邊界山區之後,國境警察的殘餘兵力便與淪陷區的民眾結合,形成了帶給帝國軍不少麻煩的游擊隊武裝。

曼沙尼亞裝甲騎兵

作為一個士紳階級主導的典型貴族議會制國家,曼沙尼亞傳統社會的階級、意識型態與保守主義思想有很多都原封不動地由中世紀持續到了現代,而特權這方面也是一樣。相較起需要服兵役的平民大眾,曼沙尼亞貴族可以免除兵役的義務;但這是因為尚武的曼沙尼亞貴族不屑於與平民為伍---他們不是作為帶隊軍官,便是騎著自家畜養的戰馬作為騎兵在戰場上以主角之姿活躍。

可即使是最古典死板的曼沙尼亞貴族,也都已經接受了工業化時代與火藥時代帶來的變革,也願意使用卡賓槍以代替祖輩的長矛馬刀;然而這與許多帝國軍前線野戰部隊報告的"遭遇到了曼沙尼亞中古騎士的猛烈攻擊"之戰況,顯然是湊合不起來的兩樣情才對啊?這其中必定是有一方撒謊,如此想的曼沙尼亞人與梅菲斯特人於是在戰後彼此隔空叫罵,在戰史雜誌上爭相投稿爭論不休。

然而,在一位少數倖存的曼沙尼亞騎兵軍官出版了他的回憶錄"一個騎兵的馬蹄印"之後,卻完全終止了這方面的爭論。曼沙尼亞人的現代化騎兵、與希爾戰爭風格的重裝騎兵同時出現在戰場上的事實也得到了完全的解釋。根據此書解釋,雖然在戰爭的前期大多數騎兵部隊都活用著牽引砲和自動武器同他們的帝國對手周旋奮戰,但是當機槍耗盡了彈藥、火砲遭到帝國軍機的空襲而被摧毀後,許多曼沙尼亞騎兵也都成為了無用武之地的散兵遊勇而潰散。

相較於那些因為厭戰氣氛漫延而放下武器回家的平民後備軍人,擁有榮譽感與責任心的曼沙尼亞貴族軍官們不願意承受敗北的事實,於是有不少人乾脆要求家裡把曾祖父穿過的盔甲與裝備送來前線,對帝國軍發動最後一次的自殺性衝鋒以維護貴族的榮譽。這並不只是少數個案,而是在戰爭中後期蔚為流行的普遍現象,甚至就連非騎兵的貴族軍官也都寧可選擇自殺,而拒絕向他們的帝國對手投降。

其中也是有少部份的幸運兒,成功地闖入了沒什麼抵抗能力的帝國軍輸送部隊序列中,造成了大混亂,並幾乎毀滅了一個帝國步兵師的後勤系統與司令部,使其進軍癱瘓了差不多一星期之久。帝國軍為了掩飾這樣的失態,而在掃蕩這支突襲小隊之後,編造了"曼沙尼亞派出中世騎士衝擊我軍戰車"的傳說,從此成為廣為運用的新聞宣傳材料。也許、這就是所謂的"真相是戰爭的第一位犧牲者"之最佳印證吧。

納東皇國展覽室

圖檔

圖檔

蒼蘭帝國展覽室

圖檔

在光榮與野心的夾縫間

做為神州霸權的三個最有力競逐者之一,列強大博奕中聯邦在神州利益的代言人,蒼蘭帝國無疑是擁有令周遭國家不得不對其抱持敬畏之意的強大陸海空三軍的。可是如果靠得更近一點仔細觀察,便不難發現這個披著近代國家的皮、實質仍為傳統神州封建宮廷政治之骨的"舊酒裝新瓶"國家,其在政治上所面臨的鬥爭、混亂與不安定,也直接反映在了它的軍備狀態上。

雖然因為推行三年徵兵制度,蒼蘭擁有多達三百萬正規軍與最大五百萬人規模的總動員能力,總兵力遠遠凌駕在採行募兵制且年年不斷裁編縮軍的玄武帝國之上;但是現實卻是蒼蘭帝國根本無法編足供其常備三軍足額的槍彈火砲,更遑論那另外五百萬的後備部隊了。

而在這個帝國的武裝部隊之中,更是壁壘分明地劃分成了幾個大氏族的派系武力---蘭氏與慕氏之間的對立,尤為其最大的國內矛盾所在。縱使是有著隨時會爆發內戰的可能性,但在洗雪蒼水會戰之恥的愛國狂熱之下,既為了重拾帝國的光榮,也為了各家之主的政治野心,蒼蘭帝國還是毅然邁出了腳步,跳入了戰爭的漩渦之中。

蒼蘭帝國軍的制服顏色不一,隨各部隊編成的地域和軍種均有所差別,基本上影響制服顏色最大的原因是各地部隊自行訂做軍裝而沒有一個統一的被服廠,導致了同樣一套樣式的軍裝卻因為所用布料不同而出現細微的顏色差別---以963年制定的軍常服來說,最起碼可以確認的變種款式就超過了10種以上,是軍武考證家的一大鬼門關。要辨認蒼蘭士兵最佳的方法,還是由他們頭戴的鴨舌小帽與短袖短褲制服為最大的特徵。

蒼蘭帝國鳳鶴衛隊

作為蒼蘭陸軍三等級制中的禁軍,鳳鶴衛隊集中了最好的配備與武裝,包括從聯邦進口的鋼盔、槍砲與單兵裝具。就算是無法真正地搆及一等列強的戰鬥力,但若說鳳鶴衛隊的編裝勝過玄國陸軍或普雷斯坦陸軍這些二等列強那倒是毫無疑問的。

然而叫人驚訝的是,鳳鶴衛隊實際上卻一次也沒上過戰場的事實。雖說作為禁衛部隊,鳳鶴軍的職責就在於坐鎮京師拱衛帝都,但是世界上其他編有禁軍的王政國家,例如漢密斯、梅菲斯特、玄國與曦國等,都大膽地將編制與裝備最為齊全的禁軍派上最前線,甚至是以皇室子弟擔任名譽指揮官來"親征"激勵國民將士的士氣,同時也是活用這些第一流部隊的精實武備訓練。但蒼蘭卻是在玄普戰爭之中,連在兵力捉襟見肘、戰況最為緊急的溪山戰線將近崩潰之際,也未曾派出鳳鶴衛隊支援前線過。

這支蒼蘭最精銳的禁軍,便只是坐鎮首都,從開戰到終戰都按兵不動。雖然此一保守的運用方針使得蒼蘭帝國在戰後還是可以有一支相當完整的武力以維持國內秩序,同時也保有了再建新軍的種子儲備;但關於蒼蘭軍方是否過於謹慎運用鳳鶴衛隊的話題,乃至於隱藏在優良裝備下,這些精選貴族名流子弟的鳳鶴衛隊是否真的有名副其實的戰鬥力的話題,卻是後世軍事家們議論的對象。

蒼蘭帝國新軍

新軍是於963年整編中建制而成,意圖從傳統的舊制正規軍:衛軍中選出比較精實的志願兵,優先進行裝備換發與新戰術訓練整建而成的一種"廉價版禁軍"。他們配備了同鳳鶴衛隊看齊的輕武器,以及配備機械化或摩托化的車輛與相關的重裝備。新軍部隊重視攻擊作戰與輕武器訓練,且有招收女性官兵從軍,在各方面反映了蒼蘭帝國的進取雄心,並在玄普戰爭開戰之際擔任了蒼蘭軍攻勢的矛頭重任。

但是新軍在展開攻勢之際雖然展現了威猛氣勢,卻在實戰中暴露出了軍士官指揮階層戰術素養有限,以致於不適應教範上沒教過的市街戰、要塞攻防戰、濕地戰等玄國南部的特有地形,隨後更在節節敗退中被無謂地逐步投入在消耗性的防禦戰,而逐步流盡了鮮血。

蒼蘭帝國衛軍

衛軍是蒼蘭帝國的傳統正規陸軍部隊,縱使在新軍建立起來之後有被比下去的勢頭,但是他們仍然是數量上不折不扣的主力軍。這些龐大的傳統步兵部隊雖然沒有什麼機械化能力,待遇裝備食宿也較新軍和禁軍要差,可是仍然在蒼蘭軍中扮演著構成戰線主體的重要角色。蒼蘭衛軍相較於玄國屯田鎮台要有戰力的多,在開戰初期算得上是相當佔優勢,但是在對上玄國的整編鎮台與戍衛部隊時,火力略遜一籌、且欠缺專業特科兵種的缺點也就逐漸暴露出來。雖說如此,衛軍部隊在擔負起靜態防禦的任務上,還是頗有水準的。

蒼蘭後備動員軍

在進攻玄國的攻勢失利、曦國也表態參戰以後,陷入二正面作戰的蒼蘭不得不開始匆忙召集後備部隊試圖重整頹勢,但是這樣的亡羊補牢已經是時機過晚。由於各地戰況告急,後備部隊也欠缺時間去整編訓練和再武裝,於是許多動員兵甚至是提著前膛槍、大刀與長矛去與反攻入蒼蘭境內的敵軍拼殺---當然這樣的結果是帶來了極其悲慘的命運。

蒼蘭憲兵

雖然說是用來維持秩序的軍事警察組織,但也因為高度的機械化與充實的自動火器,使蒼蘭憲兵隊一定程度上承擔了戰場救火隊的快速反應部隊工作,雖然他們極其缺乏重武器,但在坦克與甲車出現不多的神州戰線上,這或許也只是個小問題。蒼蘭憲兵也經常被用來與後備部隊搭配,擔任押陣防止崩潰的督戰任務。

蒼蘭摩托車步兵

在開戰前蒼蘭軍方雖限於手中卡車與履帶運兵車的不足,而打算引進摩托車和民用車輛來擔負快速機動步兵單位的主幹。在此構想之下,蒼蘭大量生產了摩托車投入戰場,雖然叫人疑惑的是他們似乎並沒有大量生產與之配套的邊車的樣子。而摩托車步兵在戰爭爆發後的表現也是教人失望的:燃料缺乏、補給不足、惡劣路況與濕氣天候等條件均嚴重限制了越野能力不足的輪車在南神州地區的戰鬥力。

雖然如此騎在摩托車上的士兵還是被視為精銳士兵而有相當程度的訓練,可以說摩托車步兵是僅次於蒼蘭禁軍單位的精良存在。

蒼蘭陸軍工兵

缺乏砲兵與反戰車武器使得蒼蘭陸軍不得不用血肉之軀來頂替那些兵部尚書忘記採購的武器。蒼蘭工兵使用連桿的高性能炸藥來爆破鐵絲網、沙包、碉堡等障礙物,甚至是用炸藥桿來進行反戰車戰鬥。縱使傷亡慘重,但是蒼蘭工兵的搏命奮戰贏得了不論敵我雙方的一致敬畏。

_________________
作家、史家、專家、戰略研究者;都是場面好聽話,

尼特、軍宅、嘴砲、場外亂入廚;方為吾等真面目。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Re: 【官方設定區】王家蠟像館:各國軍服、制服、歷史衣裝、傳統民族服飾集中區
文章發表於 : 2012年 8月 14日, 07:13 
離線

註冊時間: 2008年 6月 11日, 10:00
文章: 1315
哪天把背景设置到法兰妮战线去吧?(笑)

记得几年前有人搞过一个设定,还做过插图,不过写的好像也是威西尼亚战线的法兰妮师。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Re: 【官方設定區】王家蠟像館:各國軍服、制服、歷史衣裝、傳統民族服飾集中區
文章發表於 : 2012年 8月 21日, 20:21 
離線

註冊時間: 2008年 4月 1日, 22:25
文章: 831
基於有人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的騷擾,我還是很不情願地更新了蒼蘭館。

2012.8.21

_________________
作家、史家、專家、戰略研究者;都是場面好聽話,

尼特、軍宅、嘴砲、場外亂入廚;方為吾等真面目。


回頂端
 個人資料  
 
顯示文章 :  排序  
發表新文章 回覆主題  [ 3 篇文章 ] 

所有顯示的時間為 UTC + 8 小時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


不能 在這個版面發表主題
不能 在這個版面回覆主題
不能 在這個版面編輯您的文章
不能 在這個版面刪除您的文章

搜尋:
前往 :  
cron
Powered by phpBB © 2000, 2002, 2005, 2007 phpBB Group
正體中文語系由 竹貓星球 維護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