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勢主義-Offensivism

攻勢主義社團專屬論壇
現在的時間是 2024年 12月 21日, 21:06

所有顯示的時間為 UTC + 8 小時




發表新文章 回覆主題  [ 7 篇文章 ] 
發表人 內容
 文章主題 : 【國別史】神、自由與民主:聖克勞茲自由民主共和國
文章發表於 : 2009年 7月 23日, 19:48 
離線

註冊時間: 2008年 4月 1日, 22:23
文章: 449
圖檔
聖克勞茲自由民主共和國﹝Saint Crowse Liberal Democratic Republic﹞

國  花:黃色鬱金香
國  歌:神的真理﹝God’s Truth﹞
首  都:史卓克﹝Strock﹞
國家格言:願神與我們同在﹝May god be with us﹞
國家代表色:黑色

國際地位:列強


【領土範圍】
967年,聖克勞茲領土
圖檔



【簡史】

古雅格雷納:
今日的聖克勞茲本土在古代被稱之為雅格雷納,不過這是阿蒂提亞人對於這塊地區的稱呼,當地原住民在上古時代對這片土地的稱呼已不可考。如同許多人所熟知的一般,阿蒂提亞大陸是人類最早發展出文明的地區之一,雅格雷納雖然因為地形隔絕而與阿蒂提亞大陸其他地方交流不便,但也沒有自外於這個趨勢,早在紀元前數千年便已進入農業時代,並進而發展出許多部落或城邦。可是不同於阿蒂提亞大陸上香提地區和舍唐地區的狀況,雅格雷納地區並未出現一個大一統王國,而是呈現許多小王國與城邦間相互混戰的狀態,這狀態直到阿蒂提亞帝國成立並對此地發動軍事征服為止都沒發生改變。

大西征:
在紀元一世紀時,阿蒂提亞帝國由羅闍羅闍婆羅•瑪尼庫瑪領軍開始大舉入侵雅格雷納地區,由於雅格雷納地區只有眾多小王國與城邦存在,因此對於阿蒂提亞的反抗顯得頗為無力;雖然當地諸國也曾組建數個軍事聯盟來抗衡阿蒂提亞,但在阿蒂提亞帝國的分化下仍被各個擊破,最終雅格雷納全境被阿蒂提亞順利征服。而領軍征服雅格雷納地區的羅闍羅闍婆羅•瑪尼庫瑪也被阿蒂提亞皇帝封為雅格雷納大君,自此雅格雷納正式成為阿蒂提亞帝國的一個封邦,瑪尼庫瑪家族也從此統治雅格雷納直到紀元八世紀。

雅格雷納大君國:
雅格雷納在被阿蒂提亞帝國征服後,雖然在文化上逐漸遭阿蒂提亞同化,但卻仍保留下許多本土文化;譬如說在雅格雷納實行的察圖瓦納制度就與阿蒂提亞本土不同,其「布哈塔」〔戰士〕階級並不由奴隸組成,而更近似於貴族,同時異教信徒雖然被禁止傳教但也被認為是「布哈塔」。另外由於羅闍羅闍婆羅•瑪尼庫瑪本身是希瓦教水派〔性力派〕信徒,也因此在雅格雷納地區主要傳播的是源自舍唐地區的水派希瓦教,而非鄰近地區主要信仰的火派〔傳統派〕希瓦教。同樣地,瑪尼庫瑪家族也在長久世襲統治雅格雷納下漸漸當地化起來;甚至連婚姻中雖然正妻仍然遵守察圖瓦納的族內婚制度,可是妾室卻常常並不遵守察圖瓦納規範而從較低階級中迎娶。就這樣在瑪尼庫瑪家族與阿蒂提亞本土漸行漸遠的情況下,阿蒂提亞帝國隨著大北征的不成功慢慢衰弱了起來,於是雅格雷納越來越像一個宗主是阿蒂提亞皇帝的獨立國家、而不是一個阿蒂提亞帝國的組成部分。於是在希菲爾第一次十字軍時代,十字軍們也將與阿蒂提亞不太同調的雅格雷納稱之為是雅格雷納大君國;然而由於雅格雷納多半只是對阿蒂提亞皇帝的命令陽奉陰違,所以阿蒂提亞皇帝在找不到討伐瑪尼庫瑪家族的大義名分下,也只能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聖克勞茲渡海:
聖克勞茲所屬的聖昆丁修士會乃是在大航海時代開始後,在接受特瑞希瓦爾特王聯雙十字正教影響後於梅茵蘭大陸成立的宗教改革組織,由於聖昆丁修士會受雙十字正教影響規定神職人員需穿黑色服裝,因此在梅茵蘭大陸上又被稱作黑衣修士會。而不同於一般的修會組織,聖昆丁修士會是使用類似於近代軍隊的組織方式組織起來的。另外聖昆丁修士會因為在仔細研究教會歷史後發現,實際上各地的十字教教會常常會採取因地制宜的措施以讓當地民眾更易於接受十字教,故而他們主張教義綜攝主義、為方便傳教可以彈性接受當地民族的風俗習慣;但這點也讓聖昆丁修士會於漢密斯王國內受到排擠,並且已經開始有著要將整個修會視為是異端實行破門的聲音。同時聖昆丁修士會也非常推崇科學的發展,認為科學發展到最後定能發現真理與上神之存在;甚至於許多修士們本身就有科學相關學識,聖克勞茲便是這類修士中的一人。

當聖克勞茲於紀元700年渡海來到雅格雷納時,雅格雷納面臨的局勢並不太樂觀。由於在希菲爾第一次十字軍運動中,各地土邦對於阿蒂提亞皇帝詔令聽調不聽宣的情況十分顯著;於是當希菲爾十字軍被擊敗後,阿蒂提亞帝國中央便開始了中央集權化,許多桀傲不遜的土邦逐漸被阿蒂提亞中央一一消滅,剩餘的土邦不是君王只保留頭銜但實權由中央所派官員掌握、就是已經被列入了阿蒂提亞帝國中央下一波要征討的對象。面對如此局面,不願交出雅格雷納實權的瑪尼庫瑪家族只能整軍備武,於是腦中帶有著更先進火器技術前來傳教的聖昆丁修士會受到了瑪尼庫瑪家族的歡迎;聖克勞茲更是以讓其下屬幫助雅格雷納鑄造火器為條件,獲得了雅格雷納大君的自由傳教許可。但很快地,一個大家都沒預料到的大轉折發生了。

大瘟疫:
被後世認為是從紀元709年開始流行的阿蒂提亞大瘟疫,其發源地便是在雅格雷納地區;雖然迄今仍不知道造成這場大瘟疫的究竟是傷寒還是霍亂,但可以確定其一開始是在阿蒂提亞與雅格雷納軍隊對峙處爆發的,而後隨著雙方軍隊的撤離傳染到整個阿蒂提亞大陸。

在這場大瘟疫期間,聖昆丁修士會在具有醫學背景的聖克勞茲領導下迅速將其信仰傳播到了整個雅格雷納地區,所憑藉的就是宣稱聖昆丁修士會具有治療瘟疫的方法。而這所謂的方法其實在現代來看十分簡單;首先是聖克勞茲本身在閱讀科學家們使用新近發明的顯微鏡發現細菌的相關論文後,堅信由此延伸出的細菌傳染學說,為此主持了嚴格的病患隔離作業;接著是聖昆丁修士會自梅茵蘭大陸上的德列塔尼亞王國進口許多已被證實臨床上對抗瘟疫有效的藥用啤酒,然後在加入少許鹽份後給病患及信眾服下,在治療瘟疫的同時預防佔據病患最大死因的脫水。結果這些方法確有奇效,許多病患都因此成功痊癒,並最終使雅格雷納的王公貴族們全部受洗成了聖昆丁修士會的信徒。

與此同時,聖昆丁修士會在漢密斯王國所受到的壓迫越來越重,並最終被宣布為異端遭到迫害。於是聖克勞茲憑藉著自己治療瘟疫有功,向雅格雷納大君阿提羅貞陀羅一世請求允許聖昆丁修士會信眾移民來此避難;而此時已身為聖昆丁修士會信徒、且正為如何補充瘟疫中損失人口及兵力煩惱的阿提羅貞陀羅一世對此欣然應允,並且許可這些梅茵蘭移民以成為「布哈塔」在戰時參軍為代價開墾境內荒地。就這樣,一場大規模的移民潮開始了,此後的二十多年間將有數十萬梅茵蘭裔移民過來。

另一方面,阿蒂提亞帝國卻被大瘟疫給擊垮了。原先的中央集權制度因為平民的逃離與官員的病死而逐漸崩壞,眾多皇室成員的病死也讓爭奪帝位十分頻繁,同時許多土邦趁機奪回了自己的封建權力、將軍們也紛紛成為軍閥。阿蒂提亞帝國自此可以說是名存實亡,陷入了戰爭頻仍的內戰年代。

雅格雷納擴張:
眼見阿蒂提亞帝國陷入了衰弱與混亂之中,雅格雷納自然不會放棄這麼一個向外擴張的天賜良機;雅格雷納大君國很快便公然宣布自阿蒂提亞帝國獨立,同時在梅茵蘭移民的幫助下訓練出了一隻採用近代教範的新式軍隊,而後便開始對外擴張。但雅格雷納軍隊雖然在野戰中面對阿蒂提亞傳統軍隊無往不利,可是卻很快發現由於其需穿越馬其連山脈才能對外擴張,因此缺乏攻城所需但卻無法翻山越嶺的重型火砲,結果只要一遇到攻城戰便無能為力;於是雅格雷納的對外擴張戰爭很快就成了拉鋸戰,並最終給予了希菲爾發動第二次十字軍的機會。

聖克勞茲自由地成立:
隨著時光流逝,當老一輩的人們逐漸逝去後,梅茵蘭移民的後代們卻對自己所處的政治環境越加不滿;明明自己在前線捨生忘死地奮戰,可卻沒有什麼晉升高級官員的機會。於是開始有人出走,自行組成武裝團體向外冒險尋找機會;也有留在雅格雷納的人醞釀發動政變,以使梅茵蘭移民擁有參政權。其中由於這些自行組成的武裝團體素質參差不齊,不僅少有人成功、還破壞了梅茵蘭移民的形象,甚至最後促成了瑟拉菲諾的成立。而對於留在雅格雷納等待時機主導局面的那部份人,機會正逐漸到來。

自紀元750年開始,梅菲斯特帝國趁著阿蒂提亞帝國陷入衰弱之機,渡海發動了第二次希菲爾十字軍運動;而梅菲斯特帝國十字軍在成功建立橋頭堡後,很快就進入到雅格雷納大君國新近擴張的勢力範圍內;於是在紀元751年,雙方爆發了席夫普里會戰。在席夫普里會戰之中,梅菲斯特帝國軍僅有約5000人左右的兵力,而雅格雷納軍卻有著高達18000人的兵力,似乎勝敗已分;但雅格雷納軍卻有著一些致命的弱點而本身未察。其一是騎兵戰力貧弱,雖然雅格雷納軍有著帳面上約3000名騎兵的兵力,但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動員附屬勢力而來的傳統騎兵、在線列戰術時代基本上只剩下了偵察和追擊功能,真正符合線列戰術要求的騎兵僅有雅格雷納自身翻山越嶺而來的約500名騎兵;其二是砲兵火力不足,這其實是雅格雷納軍的傳統問題了,畢竟重砲很難通過高山峻嶺運輸,因此帳面上雅格雷納軍雖有60門火砲,可是這些都只是輕型的3磅砲、無法與梅菲斯特軍那20餘門6磅及6磅以上的火砲相比;其三是雅格雷納軍主將考慮到軍隊內梅茵蘭裔士兵的忠誠度已有問題,故而將其軍內全由梅茵蘭裔士兵組成的一整個旅近4000人派遣去後方守衛輜重,只留下在其他部隊中手持線膛槍擔任輕步兵的梅茵蘭裔士兵隨部隊一起上戰場。於是出乎大家意料之外地,席普夫里會戰以雅格雷納軍的大敗和梅菲斯特軍的慘勝告終,雅格雷納軍中的阿蒂提亞裔部隊近乎全軍覆沒、損失高達8000人,全靠後衛的梅茵蘭裔部隊不管輜重傾巢而出才讓雅格雷納軍能重整態勢,以相對完整的方式退出戰場。

這一結果對雅格雷納大君來說是致命的,經此一戰後雅格雷納軍兵力銳減,僅能滿足本國與被征服地區的守備需求、可謂捉襟見肘;而且雅格雷納大君國中的阿蒂提亞裔「布哈塔」青壯近乎死傷殆盡,軍隊中的梅茵蘭裔官兵人數首次多於阿蒂提亞裔官兵。於是時任大君阿提羅貞陀羅二世只能從平民中招募新兵,承諾他們在服完役期後將被提升為「布哈塔」,以此來提升軍隊人數且防範梅茵蘭裔可能發起的政變。但這一措施最終被證明無效,因為當梅茵蘭裔部隊在752年於約翰‧C‧坎普頓帶領下發動政變時,這些新兵不只並無戰意、還在政變部隊保證他們服完兵役可獲取參政權後倒戈相向。最後阿提羅貞陀羅二世只得與約翰‧C‧坎普頓談條件,可是約翰‧C‧坎普頓在忠於大君的軍隊隨時可能返回鎮壓政變的情況下也不敢逼迫太甚;所以在最終達成的協議中,所有雅格雷納王族及貴族都獲准保留頭銜,且他們的封地也都被視為私有土地獲得保留、甚至所有的無主地也被視為是雅格雷納大君的私有地,雅格雷納大君只須交出整個雅格雷納的主權和治權即可。

而後在約翰‧C‧坎普頓的號召之下,雅格雷納各地的梅茵蘭裔居民都派遣代表前往原王都阿金奇阿塔拉舉行會議,然後在這場阿金奇阿塔拉會議中,眾人決議廢棄雅格雷納之名、改以聖克勞茲為名以紀念已去世的聖克勞茲,而且全土所有地名皆應進行梅茵蘭化;同時為免瑪尼庫瑪家族有機會反撲,眾代表們同意將全土分為九州,並且削弱中央權力、讓九州高度自治。

最後這場會議的成果便是《聖克勞茲九州同盟及永久聯合條款》,其重要內容有:將新成立的國度命名為聖克勞茲自由地、各州皆擁有獨立主權惟將其一部分主權讓渡與自由地中央進行管理、自由地各州與中央應設立評議會、自由地評議會應每年聚集各州代表於固定日期開會、若有重要事項需討論但自由地評議會未開會時可在經九州中任六州代表同意後召開緊急會議、各州應指派一名代表參加評議會實行各州州長之一票投票權、各州為永久軍事同盟、各州之外交權讓渡與自由地進行統一管理、各州擁有自己的軍隊且以各州州長為最高指揮官「將軍」並有權在經各州評議會同意後任命准將及以下軍官、自由地可擁有自己的軍隊且在戰時經自由地評議會同意後有權徵召各州軍隊加入自由地軍隊、評議會有權任命各州州長以外者為「將軍」作為自由地軍隊的指揮官且該「將軍」亦有權任命自由地軍隊中准將及以下軍官、只有自由地有發行貨幣權但民眾可在自備材料並付出成本後要求自由地鑄造貨幣予該民眾、各州境內有貴金屬礦者應每年提供總共足鑄50萬枚銀幣之礦產予自由地鑄幣充實國庫而自由地需返還其中5萬枚銀幣予提供原料之各州作為工本費、自由地每年支出若超過該45萬枚銀幣則有權要求各州以各州土地價值均攤支付超出部分、當各州間發生衝突時應由自由地評議會進行調解或裁決、自由地民眾之選舉權限定為在自由地境內擁有地產者、自由地民眾若有貴族頭銜者可在交付證明及手續費後獲得全境承認但並無特權、關於此條款之修正或廢除皆需自由地評議會同意與各州評議會同意。於是在紀元752年,改行共和制度的聖克勞茲自由地成立了,而這也是聖克勞茲作為國名出現之始。

方氏渡海:
方氏一族本是神州朱朝的貴族、號稱「靖海侯」,世襲統領朱朝東方水師與東方海防,依此靠著與外國走私貿易逐漸富可敵國。但在紀元744年,方氏卻遭受到了一場有針對性且奇怪的政治鬥爭,最終悍然造反,成為了朱朝東方為禍十數年的海寇。不過當紀元761年原方氏族長方修鑭過世、由其孫方炎山〔本名方厚爗,炎山實為字〕繼任族長後,僅有17歲的方炎山並無足夠威望可以統領各海寇;於是方炎山在召集各首領前來開會後,先是公布全集團之財寶如何公平分配,進而宣布整個海寇集團就此解散、大家各奔東西,看是要繼續為寇或是受朝廷招安都隨各自選擇;至於方炎山自己則只帶領忠於自己且願意離鄉背井的親兵家丁和分配到的財物,前往薩爾梅特列王國,而後購置洋船渡海來到無人知曉方氏的聖克勞茲自由地。

方炎山在到來聖克勞茲之初,其實引發了一陣騷動;因為這是一支打著沒人認識之旗號的船隊,一開始還讓船隊抵達的史卓克港以為是敵人入侵,幸而最終誤會解開沒釀成衝突。但接著方炎山卻做出了一個讓當時聖克勞茲民眾百思不得其解的決定,那就是購買了大量無價值的濕地以及鄰近山坡地;實際上這與方炎山隨船帶來的作物種子有關,很快方炎山及其部眾就將濕地開墾成了稻田、山坡地開墾成了茶園。同時方炎山還在聖克勞茲各海港販賣蜜餞,宣稱這是可以對抗壞血病的秘方,於是方氏家族便在減少聖克勞茲水手死亡率的同時賺進了許多銀幣。很快地,一個讓方氏登上聖克勞茲政治舞台的機會在紀元764年到來了。

自由地的困境:
這個危機實際起源於自由地成立之初,由於自由地財務實際上仰賴於各州支援以維持對外征服戰爭,但各州對於維持跨越馬其連山脈的對外擴張意見卻有很大分歧;這是因為幾個沿海州希望與梅菲斯特帝國進行貿易,但在和梅菲斯特帝國發生戰爭的情況下這顯然無法達成,而且陸上征服也只有利於跟馬其連山脈有接壤的那幾個州,所以沿海州並不願意將這場戰爭繼續下去。同時當年約翰‧C‧坎普頓為免夜長夢多對瑪尼庫瑪家族的讓步也開始逐漸顯現其後果,首先是將大君所擁有的財產全部視為是瑪尼庫瑪家族的私產,結果導致聖克勞茲自由地雖盛產銀礦、但自由地卻並不擁有任何一座銀礦場,大量白銀掌握在瑪尼庫瑪家族手中而且自由地還得近乎無償地幫瑪尼庫瑪家族把這些白銀鑄造成銀幣,這使得瑪尼庫瑪家族越來越有可能用這筆鉅額財富收買平民;再來是無主荒地也被視為是瑪尼庫瑪家族的財產,於是只要瑪尼庫瑪家族不肯販賣土地,那麼許多荒地就不可能獲得開墾;同時本意是要限制阿蒂提亞裔平民選舉權的地產限制,也在此刻成了自由地的絞索,這導致自由地若要兌現退伍軍人可獲得參政權的諾言,就只能購買土地發放給退伍軍人,可是自由地本身卻無公有地也無足夠錢財。

本來在約翰‧C‧坎普頓仍在世時,他還可以運用其個人威望從各州要到財政支援或是從一些大地主手上購得荒地分發給退伍軍人;但在其於紀元762年去世後一切都變得糟糕了起來,各州對於自由地評議會的財政支援請求開始延遲付款甚至直接欠款,自由地評議會內也無足夠威望的領導者能請求地主們或甚至瑪尼庫瑪家族出售荒地〔雖然自由地評議會也沒錢買〕。結果自由地為維持戰爭需求只得優先發餉給前線將士,駐守本國的軍隊則只能領取半餉等待退伍時再一次性領取所欠款項;可是當許多駐守本國的士兵於紀元764年即將退伍時,卻發現自由地仍然無錢發放給他們,甚至連說好的土地都只有一張欠條;再加上自由地評議會為防止瑪尼庫瑪家族以賤價出售土地給予平民換取大量平民投票支持,開始考慮對選舉權做更進一步限制,打算必須得擁有地產超過一定價值者才有選舉權。於是這些待退軍人的不滿直接爆發,發起叛亂並集結起來朝著剛搬遷到史卓克的自由地評議會進發。

自由地評議會很快便陷入了慌亂之中,雖然他們下令給前線部隊要求派軍回援,但這很明顯是緩不濟急;而史卓克此時忠於自由地評議會的守軍僅有不到1000人,面對高達3000人的叛軍顯然實力不足,況且這些守軍也是半餉政策的受害者因此士氣低迷。就在這場混亂中,方炎山表明願意率領自己的部眾組成一支規模同樣為3000人左右的民兵,然後出城迎擊叛軍;已無其他良策的自由地評議會很快就通過這個提議,同時任命方炎山為「將軍」負責平叛。隨後方炎山便率領部眾來到他所選定的戰場、也是叛軍必經之路的柯洛弗河旁一處無名草地預作準備,接著等待叛軍到來。

當叛軍到達戰場後,他們非常訝異地發現面前的軍隊完全異於他們所見識過的軍隊;許多士兵拿著的是火繩槍而非燧發槍,一部分士兵似乎是無槍可拿而拿起了長矛,甚至還有手持弓箭的部隊;叛軍隨即意識到這可能是群臨時徵召的民兵,而且其作戰方式甚至不符於近代標準。於是叛軍自信地排好陣列前行到這群民兵前方,而後齊射兩輪排槍,並且在看到民兵向後退去時也不疑有他,上好刺刀後就發動衝鋒追去。但這其實是方炎山預先布置好的計謀,當叛軍追擊到一半時,方炎山便引爆了許多埋藏已久的地雷,造成叛軍重大殺傷以及短暫的呆愣;然後方炎山的士兵們很快便反身衝擊,先是弓箭疾射殺傷叛軍,再是火繩槍齊鳴使叛軍震懾,最後是長矛兵衝入與叛軍肉搏。很快這場被稱為柯洛弗會戰的戰鬥就以叛軍的潰敗結束了,但因為方炎山缺乏騎兵,所以叛軍在敗退後仍可重整出2000人的軍勢繼續威脅自由地評議會,只是叛軍因士氣低落暫時駐足不前。

最終在方炎山的出面談判下,自由地評議會和叛軍間達成了談判結果:自由地評議會應將叛軍家屬無傷送進叛軍營地中、叛軍將於此後帶著家眷在自由地軍隊監視下離開自由地、離境前叛軍的欠餉與行軍費用由方炎山幫自由地代墊。而叛軍也確實遵守諾言,在家眷到來後便行軍翻越馬其連山脈離開聖克勞茲;同時方炎山也正式登上聖克勞茲的政治舞台,並且成為自由地評議會的債權人。

這次事件還給自由地評議會的聲望帶來重大打擊,此後各州越來越不把自由地評議會當一回事,九州各自的分離主義傾向也越來越嚴重。同時由於自由地付不出軍隊的薪餉,各地豪強便也學習方炎山的套路幫自由地代墊費用,於是聖克勞茲的軍閥化和私兵化現象也越來越嚴重。尤其在780年與梅菲斯特帝國及阿蒂提亞邦聯〔此時阿蒂提亞古帝國已經覆滅〕和談、聖克勞茲軍隊完全退回本土後,自由地評議會迫於財政困難不得不選擇解散陸軍、只保留海軍,導致大量退伍老兵不是被各州軍隊吸收、就是被各地豪強收買成為其私兵。至此聖克勞茲自由地差不多已近乎分崩離析,若非其尚能用海軍維護商船航行安全以及協調各州矛盾,加上各州間並無重大衝突,恐怕聖克勞茲自由地早已解散。就在這種情況中,一些豪強家族在方家的帶領之下,逐漸與原大君的瑪尼庫瑪家族親近,開始謀求改變現狀。

希爾戰爭:
紀元812年,基本上塑造了現代世界格局的希爾戰爭爆發,梅菲斯特帝國在遭受漢密斯王國入侵的情況下決定向周遭各國求援,其中就包含了希望聖克勞茲自由地派出海軍加入聯合艦隊的請求。不過或許出乎於梅菲斯特帝國意料之外,聖克勞茲自由地在方家、瑪尼庫瑪家族以及其他一些家族的運作之下,不僅決定派出海軍支援梅菲斯特帝國,還決議派出陸軍前往梅菲斯特帝國助戰;而領軍的「將軍」則任命給了方家來到聖克勞茲後的第二代家主方伯濟,同時自由地評議會還賦予了方伯濟特命大使的身分以更好地跟希菲爾聯軍協調作戰。至於這些謀求聖克勞茲改變的家族為何決意參戰,其主要原因有四點:一是可以依此藉口將各州常備軍大量調入遠征軍之中,如此領軍的方伯濟就可以有機會說服這些士兵在回國後支持改變;二是這樣各家族也可以派出大量部眾加入遠征軍之中獲得歷練,使得這個政治聯盟在軍事力上可以壓倒反對派;三是漢密斯王國入侵威脅到聖克勞茲與藍寶石同盟間的商貿往來,這會極大地影響聖克勞茲經濟;四是趁此機會在聯軍各國中多多露臉,換取未來改變聖克勞茲政局時各國不致介入。

而方伯濟則超越了此政治聯盟各家族的預期:在其率領及運作之下,聖克勞茲遠征軍不僅戰果豐碩、威名遠播,還被視為是希菲爾聯軍中一股十分重要的力量,甚至在希爾戰爭結束後成為了有權主導戰後國際秩序的「列強」之一。於是當方伯濟帶領著聖克勞茲遠征軍於紀元814年回國時,整個遠征軍無不服膺在其領導之下;改變聖克勞茲政局的條件成熟了。

聖克勞茲自由民主共和國成立:
如同以往一樣,當聖克勞茲遠征軍回國後,自由地評議會仍然付不出錢來進行復員,甚至其實整個遠征軍出征的所有費用都是由瑪尼庫瑪家族所墊付;於是在方伯濟以及各家族的默許之下,原遠征軍士兵開始在自由地評議會與各州評議會外進行示威抗議,要求獲得復員費用與土地發放;同時方伯濟、瑪尼庫瑪家族和其他家族也同時發難,要求自由地償還長久以來積欠的欠款。就這樣在「自發組織的武裝民眾和平示威遊行」之下,自由地與各州評議會通過了方伯濟的提案,將聖克勞茲自由地從紀元815年開始重組,成為更加中央集權的聖克勞茲自由民主共和國。

相比於聖克勞茲自由地,聖克勞茲自由民主共和國的權力明顯更加強大;譬如說各州的法令現在不能違背自由民主共和國中央的法令,同時各州相互之間的釐金也被廢除。但更重要的是在方伯濟與瑪尼庫瑪家族協商過後,時任雅格雷納大君、也是瑪尼庫瑪家族族長的羅闍羅闍婆羅四世,同意將其手上大部分未開發荒地交付予共和國中央成為公有地;代價是自此之後,聖克勞茲本土每年的土地稅都要將其中百分之一轉交給瑪尼庫瑪家族,以此作為當初雅格雷納大君遭受政變下台以及將大量荒地交給共和國中央的補償。同時自由民主共和國中央還將關稅收歸中央所有、讓整個聖克勞茲成為一個關稅共同體,並且各州所收取的土地稅現在也需要給共和國中央固定分成;於是聖克勞茲自由民主國擁有了大量固定財源,確保其不會走上聖克勞茲自由地的老路。另一個改變是原本的選舉權地產限制被取消,代之以僅有識字者與退伍士兵有選舉權;不過這兩項選舉權限制後來隨著國民教育的普及而逐漸失去意義,最終遭到廢除。而自由民主共和國也改變了自由地全面使用梅茵蘭式地名的政策,將使用阿蒂提亞式地名或梅茵蘭式地名的選擇權交由當地居民投票決定。

黃金時代:
在紀元815年的第一次聖克勞茲自由民主共和國評議會選舉過後,方伯濟不出意料地被選為評議會議長,成為聖克勞茲的國家元首。隨後聖克勞茲在方伯濟的領導之下,步入了後世稱為黃金時代的時期。

在這段時期內,聖克勞茲搭上了工業革命的頭班車,迅速從原本的農業國變為工業國。同時隨著818年的大陸革命戰爭爆發、820年代的梅菲斯特帝國馬鈴薯病以及之後的阿蒂提亞內戰越演越烈,使得大量難民開始移民進聖克勞茲;於是政府手中剛自瑪尼庫瑪家族獲取的大量公有荒地,被以低廉價格出售給移民中較有財力者,這些荒地便被大量開發為農地和後來成為聖克勞茲特色之一的經濟作物種植園;而大量移民的湧入也為正方興未艾的各工廠帶來許多廉價勞工,為聖克勞茲的工業化帶來堅實基礎。

同時聖克勞茲也開始重新對外擴充影響力,不只在大陸革命戰爭爆發後支援沙諾和聯邦成功獨立,還趁著阿蒂提亞內戰在阿蒂提亞邦聯內部扶植了幾個聖克勞茲的代理勢力;其中最著名者便是俗稱灣岸兩小國的穆克塔與米薩怛共和國,這兩國內部的共和派在獲得聖克勞茲援助推翻原王室後,就成為了聖克勞茲的勢力範圍並讓聖克勞茲得以控制米薩怛海峽這一海運重要門戶。而聖克勞茲也不僅只在阿蒂提亞大陸和梅茵蘭大陸活動,其在紀元850年代還逼迫神州的蒼蘭開國,並且成功將蒼蘭發展成為共和勢力在神州地區的代言勢力之一。

不過隨著方家在聖克勞茲內部越來越舉足輕重,逐漸成為了聖克勞茲境內非阿蒂提亞裔居民的代言人;於是其和瑪尼庫瑪家族間有著越來越不同的政治理念,最終導致此一創建自由民主共和國的政治聯盟分崩離析。在這之後,以方家為領袖的政治派系成立了自由黨、瑪尼庫瑪家族的派系也不落於人後隨之成立自由民主黨,聖克勞茲早期的兩黨政治開始了。但方伯濟仍舊靠著他個人的巨大聲望始終連任評議會議長,直到他在紀元855年宣布不再競選連任為止;此後由於方伯濟沒有兒子,所以他將方氏族長和自由黨領袖交由自己的養子兼女婿福爾‧萊特繼承,隨後於紀元856年去世、死後被評議會追尊為國父。而福爾‧萊特在繼承了方伯濟的地位後,仍然沿續了方伯濟的政策,並將自家的姓氏改為複姓方—萊特,直到他在紀元865年卸任議長後退出政壇為止。

紡織泡沫:
雖然一般來說是以紀元865年福爾‧方—萊特卸任議長作為聖克勞茲黃金時代的結束時間點,但其實造成黃金時代結束的癥結早已出現。當沙諾和聯邦獨立之後,由於沙諾和聯邦境內當時工業化不彰,因此許多沙諾和聯邦出產的原物料只能送往聖克勞茲加工成產品後再運回沙諾和聯邦;這實際上讓沙諾和聯邦成為了聖克勞茲的經濟附庸。所以沙諾和聯邦為了擺脫對於聖克勞茲的經濟依賴,自紀元830年代後期開始大力發展工商業,並在紀元860年代成為一個有著數倍於聖克勞茲經濟規模的巨大經濟體。而這帶來的後果,是沙諾和聯邦出產原物料優先考慮送往本國工廠、逐漸減少送往聖克勞茲的輸出量;同時沙諾和聯邦也在愛用國貨口號號召下減少了對聖克勞茲商品的購買量,造成聖克勞茲商品的市場份額逐漸降低。雖說聖克勞茲也有意無意地意識到這種情況,並且以對外擴充影響力譬如逼迫蒼蘭開國的方式嘗試擴充市場,但卻都成效不彰。

於是在紀元873年,俗稱紡織泡沫的經濟危機席捲了聖克勞茲;聖克勞茲境內許多紡織工廠在缺乏原物料與外銷市場的情況下紛紛倒閉,並波及了其他行業,造成失業潮與極大的恐慌。所幸在瑪尼庫瑪家族出面下,許多位在聖克勞茲北部的種植園轉而種植菸草,然後將菸草出售給瑪尼庫瑪家族資助的雪茄工廠與新式紙煙工廠,大量加工成雪茄和香煙出口外國。於是在菸草工業的蓬勃發展下,失業潮得到了緩解,最終平復了這場經濟危機。

白銀時代:
在經歷紡織泡沫後,由於九世紀後半的方—萊特家族族長皆不願深入參與政治,因此開始了由瑪尼庫瑪家族及自由民主黨主導聖克勞茲政治的時代;因為這是聖克勞茲第二個經濟蓬勃發展的時代,因此又被稱為是白銀時代。

在白銀時代中,聖克勞茲的菸草加工業逐漸享譽全球,使得癮君子們以吸食聖克勞茲出產的雪茄或香煙為時尚。同時鑒於各地豪強家族對於地方事務的影響越來越重,聖克勞茲開始將政府機構的觸角深入地方,並且展開12年國民教育使青年學子們能夠離鄉看看外面的世界、而非一生都在自己的家鄉鄰里間打轉;不過為了籌措12年國教所需的教育預算,聖克勞茲只能向人民加徵一項新稅種:所得稅。而聖克勞茲也在瑪尼庫瑪家族的領導下重新拓展殖民地,作為恢復被紡織泡沫所打擊之國民信心與國際威望的手段;但這個擴張殖民地的政策卻也讓聖克勞茲與其他殖民強權發生衝突,尤其以跟特瑞希瓦爾特王國聯合間的衝突為熾。

特聖戰爭:
聖克勞茲和特瑞希瓦爾特王國聯合間的殖民衝突,最終在紀元924年發展成為戰爭。戰爭初始階段,由於王聯殖民地駐軍的贏弱,所以是由聖克勞茲殖民地駐軍大獲全勝告終的;不過王聯很快就做出了新計畫,那就是派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艦隊「黑色詩篇」載滿士兵,直搗聖克勞茲本土。結果在海戰之中,聖克勞茲海軍近乎全滅、僅有數艘巡洋艦能夠逃離戰場回到本國;而後王聯艦隊上的陸戰部隊,便登陸了聖克勞茲北方重要港口林茲堡附近海岸。面對數百年來聖克勞茲本土的首次遭受入侵,聖克勞茲只能派出為數不多的陸軍前往迎戰,並且動員各州國民兵、甚至民間組織的民兵支援陸軍投入戰鬥;終於在經過血腥的戰鬥之後,雖然聖克勞茲軍未能清除掉王聯在岸上的橋頭堡,但也勉強遏制了王聯陸戰部隊擴大橋頭堡的意圖,使陸戰局面陷入了僵持。

不過聖克勞茲知道這只是暫時阻止了王聯的侵攻而已,王聯有能力也隨時都有可能組織起第二次登陸,到時本土已無可戰之兵的聖克勞茲就只能舉手投降了。於是聖克勞茲開始主動向王聯提出和談,但明顯已佔據上風的王聯自然不肯上談判桌。可是隨後爆發的雙王戰爭讓王聯改變了想法,願意與聖克勞茲和談以用全力應對梅菲斯特帝國的挑戰;甚至為了避免夜長夢多,還給予了對聖克勞茲而言不算太過苛刻的條件。最後這場戰爭以聖克勞茲失敗告終,聖克勞茲不只需要割讓系爭殖民地給特瑞希瓦爾特王國聯合,還要向王聯支付一筆賠款。

而這也為之後10年間聖克勞茲的國策定下基準,那就是向特瑞希瓦爾特王國聯合雪恥復仇。於是聖克勞茲在短短10年間就重建出了一支不容人小覷的海軍,並且也大為擴充陸軍規模;甚至還要求所有青年男性於年滿18歲後進行半年軍訓,以在戰時作為補充兵。最終聖克勞茲參加了於紀元934年爆發的貿易戰爭,成功向王聯復仇成為了戰勝國。

大迷走:
在擊敗特瑞希瓦爾特王國聯合之後,聖克勞茲卻失去了其國策目標,似乎沒有人知道聖克勞茲的未來該走向何方;作為聖克勞茲影響力最大的方—萊特和瑪尼庫瑪兩大家族也逐漸淡出政壇,加上聖克勞茲有許多已經百年未改的政治及法律制度,使聖克勞茲陷入了政治混亂之中。而在這種情況下,經濟大蕭條又重創了聖克勞茲,讓聖克勞茲民眾的失落感更加嚴重;雖然漁民戰爭的勝利證明聖克勞茲仍是列強,但這並無助於聖克勞茲民眾的失落感。同時這也讓民族主義正大行其道的阿蒂提亞新帝國感覺看到了機會,興起了想要挑戰聖克勞茲列強地位統一灣岸兩小國的念頭……



【國體政治】
國家領袖:
評議會議長


政治體制:
內閣制


國會:
評議會共63席,其中27席係由每州各選出3名〔含州長〕,另外36席則是由全國進行不分區投票以政黨名單比例代表制方式選出。


行政區劃:
九個州,分別為史卓克、斯拉萬、聖塔克魯茲、三角洲、林茲堡、格林、烏魯奇、克拉克、巨岩。各州之下設有郡,郡之下視狀況分別設有區、鎮、堂區。而在區、鎮、堂區等三級行政區之下,又視情況分別設置了社區、村、種植園等地方自治單位。


聖克勞茲所實行的政治體制為內閣制,其政府皆由評議會從議員中選出六個委員會之委員所組成,此六個委員會分別為內政委員會、軍事委員會、外交委員會、交通委員會、教育委員會與幸福安心委員會﹝932年增設﹞;各委員會皆設有委員長一名與委員六名,由於法律僅規定議長與各委員會委員長不可兼任其他委員會委員長,因此常有一名議員同時擔任多個委員職的狀況﹝如方伯濟便是在擔任議長的同時還是其他五個委員會的委員之一﹞。

各州州長理論上也是屬於評議會中的議員,但由於各州事務繁忙,州長們通常都是使用指派代表在評議會中代他們行使議員職權。評議會每年開會時間為二月到五月間,不過可以在會期最後一週表決是否延長會期以及延長多久;而若是在評議會休會期間有特殊情況,則可經議長和任意三名委員長同意後召開特別會期。另外,評議會每五年改選一次。



【人口】
964年人口普查結果為本土60404352人、含殖民地為91995096人。其中本土人口中,有約48%為阿蒂堤亞裔、28%為希菲爾裔、21%為梅茵蘭裔、3%為其他。



【語言】
聖克勞茲以南梅茵蘭語〔即聯邦語,但有些許不同〕為其官方語言。不過由於聖克勞茲國內阿蒂提亞裔國民甚多,因此聖克勞茲多數國民都能運用阿蒂提亞語為其第二語言。



【貨幣】
1提勒﹝Tiller﹞=100分〔Cent〕
目前提勒對沙諾和聯邦達勒的匯率約為10提勒:1達勒。

提勒紙鈔之面額:50提勒紙鈔、30提勒紙鈔、20提勒紙鈔、10提勒紙鈔、5提勒紙鈔、1提勒紙鈔
提勒硬幣之面額:1提勒銀幣、50分銅鎳幣、20分銅鎳幣、10分銅鎳幣、5分銅鎳幣、1分不鏽鋼幣



【宗教】
聖克勞茲有宗教自由,目前以十字教的聖昆丁修士會信仰為其最大宗。



【進出口】
進口大宗:化石燃料、橡膠、食物、棉花等

出口大宗:鋼材、船隻、軍火、香煙、雪茄、菸葉、魚、鐵砂、貴金屬等



【外交現況】
聖克勞茲的外交持親沙諾和聯邦立場,這導致在梅茵蘭大陸戰爭爆發後,雖然聖克勞茲宣布中立,可是與鄰國梅菲斯特帝國間的關係卻仍受到影響。目前因東方的阿蒂堤亞帝國民族主義情緒高漲、宣稱要統一在其北部的穆克塔與米薩怛兩國以恢復古阿蒂堤亞帝國的榮光,故使得聖克勞茲與阿蒂堤亞的關係緊張。



【國力評比】
工業技術
★★★☆☆
聖克勞茲的工業可謂是以北中南為分區分佈的。其中南部因為有不少鐵礦,因此是重工業的主要分佈地;中部則是綜合工業區;北部則因有大量的煙草田,所以以煙草加工業為主。而目前聖克勞茲雖已從聯邦引進生產流水線的技術,但仍然不普及。

冶金
★★★☆☆
聖克勞茲所煉出的鋼品質雖然在世界上屬於名列前茅者,但在各種合金的技術上遇到瓶頸;迄今雖然已可煉出數種合金,但品質一般。

化學
★★★☆☆
由於煙草農業消耗地力頗大,因此聖克勞茲的化肥工業十分發達。而近年來聖克勞茲也已可成功製造出合成塑膠。

物理
★★★☆☆
聖克勞茲在物理學上並不十分先進,唯獨電磁學十分發達。

航空
★★★☆☆
聖克勞茲國內只有一家飛機製造公司、即蘭寧飛行器公司,目前蘭寧飛行器公司可以自行設計製造現代戰鬥機和現代中型轟炸機。另外雖然聖克勞茲國內已成功製造出火箭引擎和噴射引擎,但尚未被整合至飛機上。

造船
★★★★☆
聖克勞茲的造船業以威爾造船廠為龍頭,目前只有威爾造船廠有著可建造萬噸以上船舶的能力;而聖克勞茲國內雖然有著為數不少的其他造船廠,但其中最大的也只能建造數千噸大小的中型船舶。

車輛
★★★☆☆
如同飛機製造業一樣,聖克勞茲可自行設計生產車輛的公司亦只有蘭寧汽車公司。蘭寧汽車公司已為聖克勞茲軍方生產了為數眾多的卡車和輕戰車,目前則正在自行設計中戰車中。

軍火
★★★★☆
聖克勞茲的軍火工業在世界上亦頗為著名,小至手槍、大至機械化重砲皆可自行量產。

民生
★★★☆☆
聖克勞茲國內之各種公共建設皆十分普及,許多家庭皆擁有自己的收音機並且有自來水和電力可用;而聖克勞茲也實行12年國民教育,電影院與咖啡廳等娛樂場所雖然在鄉村不多、但在城市中亦是隨處可見。惟汽車擁有率雖說還算頗高、但是其中不少為農家所使用之卡車或便宜的國民三輪車,因此目前聖克勞茲民眾在長途旅行時仍舊以使用各種大眾運輸工具為主。



【貴族】
聖克勞茲與大多數現代共和國不同,其認可一切古代遺留或外國所封貴族頭銜,只要該名貴族能提出貴族身分相關證明並付出一筆註冊費,即可成為聖克勞茲官方認可的貴族;這也導致聖克勞茲實際上並沒有成制度的貴族體系,根本是世界貴族頭銜大雜燴。不過擁有貴族頭銜在聖克勞茲只剩下榮譽意義,畢竟貴族在聖克勞茲並無任何特權。但是聖克勞茲流行家族政治,所以幾乎所有有政治影響力的家族若非本來就有貴族身分,那麼也透過長年來與移民來聖克勞茲的落魄貴族聯姻獲得貴族身分。而在聖克勞茲有兩大貴族頭銜不得不加以介紹,因為這兩個頭銜代表了聖克勞茲兩個影響力最大的家族族長;同時這兩個頭銜也是聖克勞茲不論實務上或名義上的最高頭銜,並沒有人持有比這兩個頭銜更高階的爵位。


雅格雷納大君〔Maharaja of Yagaramna〕
由瑪尼庫瑪家族持有的頭銜,代表其曾統治整個雅格雷納(現聖克勞茲)地區的過去,每任雅格雷納大君也都由曾經的大君嫡系繼承人所繼承。而瑪尼庫瑪家族也因為曾經是過去的大君家族,因此在聖克勞茲握有大片土地,因此瑪尼庫瑪家族基本上掌握了聖克勞茲多數的農業生產與農產品相關加工業;並且聖克勞茲的銀礦大多數也是屬於瑪尼庫瑪家族所有,同時加上聖克勞茲本土的土地稅收每年需把其中1%交給大君,都使得瑪尼庫瑪家族富可敵國。不過瑪尼庫瑪家族由於成員眾多,實際上許多產業都因遺產繼承或餽贈而由不同的家族成員打理,但這些成員、尤其是旁系成員並不一定都會遵從大君的意願行事。另外,雅格雷納大君身為曾經的國家元首,所以是聖克勞茲國內唯一可以授予他人貴族頭銜的存在。

靖海侯〔Marquis of Pacifying the Sea〕
由方—萊特家族持有的頭銜,實際上正式全名是「奉天翊衛惟運承恩果毅忠勇宣力武臣靖海侯」,但這全名太長了所以連方—萊特家族自己一般都不使用這個全名。方家最早獲得靖海侯名號是因為在漢朱戰爭中率領朱國水師立下赫赫戰功,由此被賜與世襲靖海侯及世領朱國東方水師的尊貴身分,之後依靠此身分與所謂「東方諸夷」進行走私貿易迅速致富。不過在紀元八世紀中葉,方家卻因不明原因被新即位的中宗皇帝鬥爭倒台,於是方家舉起反旗、但最後不得不遠遁海外來到聖克勞茲。至於方家被鬥爭的原因則眾說紛紜,史學界中最主流的一派是認為方家壟斷走私貿易過甚且富可敵國,因此中宗皇帝為了要進行更進一步的中央集權才拿方家開刀;但是支持者亦不在少數、且在民間流傳甚廣的另一派說法,則根據一連串事件的發生時間點及方炎山父不詳的事實,推測真實原因是中宗之兄穆宗皇帝巡幸東方時臨幸了方修鑭的獨生女,接著卻在西返途中病故、由留在京師監國的弟弟登基為皇是為中宗,之後身為穆宗遺腹子的方炎山出生,於是中宗為鞏固自己皇位才對方家進行鬥爭;當然方—萊特家族從沒有正面回應過這些猜測。而方—萊特家族作為聖克勞茲水稻和茶樹的引進者,雖然也擁有不少土地,可是其重心卻放在了工商業上;實際上聖克勞茲許多為人所熟知的公司行號都有方—萊特家族資金參與、甚至是最大股東,基本上聖克勞茲除了農產品加工相關產業之外的二、三級產業都被方—萊特家族所深深影響。然而不同於瑪尼庫瑪家族,方—萊特家族似乎是受了詛咒般地人丁稀少,甚至於稀少到沒有可稱為旁系的血脈存在;故而方—萊特家族將大半產業都交由他人管理,自己僅作為背後的控股集團存在著。



【聖昆丁修士會】
聖昆丁修士會是由聖昆丁在渡海前往希菲爾大陸取經返回後所組成的,其主張神職人員應主動深入民間講道傳教並激起民眾的熱情。同時在對外傳教時可以綜攝來方便傳教,因此聖昆丁修士會常常會受當地人影響而入境隨俗,甚至彈性解釋教義來納入當地人重視的傳統;舉例來說,當聖克勞茲向雅格雷納大君宣教時,為解決大君後宮與十字教一夫一妻制教義間的衝突,就彈性解釋僅有大君的正妻算是妻、其他妾侍則為情婦;不過這也導致聖昆丁修士會在各地的教會,有著許多因入境隨俗而被其他教派視為離經叛道的行為,畢竟像是讓修女穿著阿蒂提亞傳統服飾確實頗為挑戰其他教派的看法。而聖昆丁修士會還主張人擁有自由意志,所以信教或不信教都是其自由選擇;此教義延伸開來,便是聖昆丁修士會認為神賜予人自由意志,並希望人以其自由意志找尋真理和行善來接近神。另外由於聖昆丁修士會包含聖昆丁本人在內最早的組織者都是退伍軍人,故而聖昆丁修士會內部採用軍事化管理,連神職人員都會有屬於自己的軍階,而且所有神職人員達70歲後都必需屆齡退休。

上將〔General〕
聖昆丁修士會的最高領導人,負責任命修士會中的大多數中高階神職人員,同時也負責發布軍規〔教義最終解釋權〕。而聖昆丁修士會還為上將設置了一名軍階為中將的副手,這名中將除了協助上將處理事務外,還是上將的繼承人。

中將〔Lieutenant General〕
為上將的副手或一個軍團〔等同宗主教區〕的領導人,除上將副手外所有中將都擁有各自軍團內的絕對權威、除非與上將的命令相牴觸;而上將副手僅設有一名,除了為上將分憂解勞外,也是上將的自動繼承人,當上將離任後便會自動繼任為上將。實際上原先中將只設置有身為上將副手的一人,但當聖昆丁修士會向全世界傳教後,便由於世界廣袤不得不設置數個軍團來進行管理;也因此中將們在俗稱之中,常會被借用其他教派的名詞稱為大總主教或宗主教。所有中將則是由各軍團內的少將們互選產生,不過職務為上將副手的中將則是由全世界所有少將和中將互選產生。

少將〔Major General〕
一個師〔等同自治教會〕的領導者,通常負責一個國家或數個國家的教務,擁有極大的權力、甚至有基層神職人員的任命權;俗稱是首席主教、大主教或是督主教。少將為上將從准將中親自選出,同時少將有投票選舉中將的權利。

准將〔Brigadier〕
負責領導一個旅〔等同教省、由複數團組成〕,同時也是該旅中其中一團的領導者,俗稱總主教或都主教;實際上對於旅中各團並無太大權力,僅有監督權而已。每名准將都必需出自上校,而且需在修士會內部服務已至少35年,之後再由上將親自任命而來。

上校〔Colonel〕
上校是聖昆丁修士會中各團〔等同教區、各由複數連所組成〕的管理者,負責該團內的教導、治理和聖化,故而被俗稱為主教。上校是由中校在前任上校退休後直接繼承而成。

中校〔Lieutenant Colonel〕
由於上校一人處理不來繁忙的團務,因此各團都會為上校配置一名副手即中校,讓中校來協助上校處理團務;同時中校也是上校的自動繼承人,當上校屆齡退休後便會自動成為新任上校,所以中校在民間的俗稱為借用其他教派名詞之助理主教。中校的產生方式十分簡單,乃是上校自少校中物色適當人選,而後推薦給上將來進行任命。

少校〔Major〕
少校和中校的職務基本相同,都是協助上校處理團內事務,只不過少校並沒有上校的自動繼承權;因此少校也在俗稱之中被稱為輔理主教。而神職人員若要升為少校,則至少需在修士會內服務滿15年並成為上尉,然後再經由上校推薦給上將同意任命。

上尉〔Captain〕
在聖昆丁修士會中,上尉是負責領導一個連〔等同堂區〕的神職人員,所以在民間也常被用其他教派的類似職務來俗稱為主司鐸或主祭。上尉由已至少服務5年且功績卓越的中尉,經上校向少將推薦同意後升階而成。

中尉〔Lieutenant〕
當神學院學生畢業後,只要未表達不願意升階或不願成為神職人員的意願,那麼就會被自動提升為中尉。中尉通常是各類聖禮的主持者,因此也被俗稱為司鐸、祭司或神父。一般來說,每個聖昆丁修士會教堂都會有一名或數名中尉來協助該教堂的上尉,不過若是一個連內有複數教堂存在時,那些次要教堂就會僅由一名中尉主持;而如果一個連的上尉出缺且暫無富餘上尉可供指派時,有時連也會由中尉主持。

少尉〔Second Lieutenant〕
少尉通常是聖昆丁修士會給神學院學生的軍階,由於這些神學院學生必須前往教堂實習一年才能畢業,因此他們在實習期間常會變成中尉們的助理,所以被人們用其他教派類似職務的執事或助祭來稱呼。不過若是在神學院畢業後不願意升階成為中尉的話,則也可以終身維持少尉軍階來當中尉們的助理。


總軍士長〔Sergeant Major〕
聖昆丁修士會中所有神學院的名譽最高總領導人,同時也是貞潔聖母神學院的院長。實際上只負責管理貞潔聖母神學院,並無任何其他實權。

軍士長〔Master Sergeant〕
各神學院的主持人,等同於神學院院長。由神學院內部選舉而出,並且直屬於上將的領導。

上士〔Staff Sergeant〕
神學院中各系所的主任。

中士〔Sergeant〕
神學院中擁有博士學歷的師資。

下士〔Corporal〕
神學院中擁有碩士學歷的師資。


准下士〔Lance Corporal〕
聖昆丁修士會中無給職的志工。

軍兵〔Private〕
一般信眾。



【地理環境】
由於聖克勞茲本土與阿蒂提亞大陸之間被高聳的馬其連山脈所隔絕,因此有時又被稱為是雅格雷納次大陸。同時聖克勞茲本土因為有北回歸線經過,加上希菲爾大陸高氣壓的影響,所以處於亞熱帶季風氣候中。大致上而言,聖克勞茲本土可以分為北、中和南三部分,這三部分都有不同的風土民情。

北部
聖克勞茲北部是由聖誕節河水系所沖積出來的平原,也是聖克勞茲最主要的農業地帶;同時因為緯度較高,較為適合種植阿蒂提亞傳統作物,故而自古以來直到近代前聖克勞茲北部都是雅格雷納次大陸的主要精華區。因此聖克勞茲北部充滿了大量種植園、也是最主要的菸草產地和穀倉地帶,地主豪族主導地方政治的事在此屢見不鮮;實際上北部亦是瑪尼庫瑪家族的大本營,曾經的雅格雷納大君國王都就位在北部;另外由於早年人口密集,所以聖克勞茲九州中的五州都位在北部。然而聖克勞茲北部沿海地帶因為有著不少活火山,由此造成的自然地帶亦不在少數。

聖塔克魯茲—阿金奇阿塔拉﹝Santa Claus-Ajinkyatara﹞
聖克勞茲北部最大城市,也是曾經的雅格雷納王都所在地;實際上是一座橫跨聖誕節河的雙子市,由北岸的聖塔克魯茲郡和南岸的阿金奇阿塔拉郡所共同組成。在自由地時代這座雙子城市曾一度只以聖塔克魯茲為名,並同屬於一個郡;不過到了共和國時代,在經過當地居民投票和瑪尼庫瑪家族影響後,便依聖誕節河將之劃分為兩郡。其中北岸主要由梅茵蘭系移民聚居的部分維持聖塔克魯茲之名,南岸以阿蒂提亞裔主要居住者、且是雅格雷納大君宮殿所在地的部分,則恢復雅格雷納時代的舊名阿金奇阿塔拉。如今聖塔克魯茲—阿金奇阿塔拉是聖克勞茲的農產品交易中心,同時也是農產加工業和菸草加工業的中心都市。

林茲堡﹝Linzburg﹞
聖克勞茲北部的第二大城兼北部最大海港,是聖克勞茲海軍北方艦隊的主要駐地,同時聖克勞茲的農產加工品和菸草加工品主要亦是從此出口;另外聖克勞茲自馬其連山脈中挖出的黃金白銀若要對外輸出,通常也是在林茲堡上船。


中部
聖克勞茲中部則有由烏爾河水系所構成的沖積平原,但烏爾河並沒有聖誕節河那麼強大的沉積作用,因此中部平原的面積不如北部那麼廣大;而中部因為是馬其連山脈的轉折處,所以有著聖克勞茲本土少見較為和緩的高山地形。聖克勞茲中部也是方—萊特家族的大本營,因而有著不少稻田和茶園;同時由於高山林業的發達,此區域的木材加工業亦十分興盛。聖克勞茲首都兼史卓克州首府的史卓克便位於烏爾河的出海口,得益於其位於全國居中的位置,史卓克成為了聖克勞茲規模最大的綜合工業區,大部分的機械製造業都位在這塊工業區內。不過雖然經過了上百年的移民與人口孳生,聖克勞茲中部早已趕上北部的人口數,但是在早年這邊較為荒蕪的情況使中部只有兩個州。

史卓克﹝Stroker﹞
聖克勞茲首都,同時也是當之無愧的全國第一大城與第一大港。聖克勞茲大部分較有技術含量的產業工廠皆位於此,威爾造船廠同樣位在此處。不過由於史卓克處在烏爾河出海口,過半城區是將烏爾河出海口的潟湖填地而來,因此發生傾盆大雨時時常有部分城區發生積水;同時因為填平潟湖而成的地基並不穩固,每當發生地震時都會讓人對史卓克的建築物感到憂心。

格林伍德﹝Greenwood﹞
從史卓克往烏爾河上游出發,不到一百公里的距離就會來到格林伍德。雖然離史卓克並不遠,但由於烏爾河在此處遇到較大高低落差形成了瀑布,使得鐵路發明前大宗貨物若要經烏爾河河運前往史卓克,都必需在此卸貨再經陸地搬運到瀑布下游的船隻上。時至今日雖說在鐵路發明後烏爾河河運重要性就大減,但格林伍德仍扮演著烏爾河流域農產品集散中心的角色;同時格林伍德也是聖克勞茲中部林業出產木材的交易中心。


南部
和北部與中部不同,聖克勞茲南部充滿了丘陵地形,因此人口主要聚居在沿海及河谷地帶,並且使當地居民只能出海謀生或向山獲取資源。而聖克勞茲南部丘陵中有著豐富的鐵和煤礦藏,這讓聖克勞茲南部充滿了礦場;礦場中粗獷的礦工由此成為聖克勞茲南部一大特色。同樣由於充滿煤鐵,所以聖克勞茲南部是全國最重要的重工業聚集區,許多煉鋼廠都位於此處。因為聖克勞茲南部人口不多,故而九州中也只有兩州位於聖克勞茲南部。

烏魯奇﹝Uruch﹞
聖克勞茲南部第一大城且是南部最大海港,以漁業興盛而聞名,但同時亦是聖克勞茲鋼鐵和鐵礦砂的主要輸出港。聖克勞茲海軍的南方艦隊同樣也將烏魯奇當作母港。



【國防】
不同於許多國家,聖克勞茲僅分有陸軍和海軍兩個軍種,並沒有一個獨立的空軍存在,只有陸軍航空隊與海軍航空隊。同時聖克勞茲各州也有權組建自己的武裝部隊,這些武裝部隊便被稱為國民兵;但是國民兵到了現在已經成為所謂的週末戰士,各州早已不再有常備部隊了。另一點特殊的地方則是聖克勞茲有基本上獨立於陸軍之外的憲兵,雖然憲兵的部署仍然會受陸軍指揮,但憲兵並不受陸軍管轄。另外聖克勞茲允許民兵存在,甚至在各城鎮會設有一名經由當地居民選舉產生的民兵上尉,用來召集和管理當地民兵。


陸軍
聖克勞茲陸軍在其建軍初期一直十分弱小,就算到了紀元十世紀開頭規模也依然不大;不過在特聖戰爭之後,聖克勞茲陸軍的規模便迅速擴充。如今的聖克勞茲陸軍已擁有八個已摩托化的步兵師、一個實際上為裝甲師的騎兵師、兩個機械化師和三個山地師,另外尚擁有其他獨立作戰單位以及陸軍航空隊中六百餘架的各式軍用飛機,員額約有45萬人左右。


海軍
聖克勞茲海軍則是聖克勞茲歷史最悠久的軍種,自從自由地時代便不間斷存續至今;而且不同於陸軍,海軍始終是聖克勞茲最為注重的軍種,所以聖克勞茲海軍的規模始終不小。目前聖克勞茲海軍擁有北方艦隊與南方艦隊兩個作戰艦隊,並將世界海洋劃分為兩區歸屬這兩個作戰艦隊分別指揮;除此之外,聖克勞茲海軍還有著海軍陸戰隊、為數眾多的岸防砲兵單位和海軍航空隊那六百多架各式軍用飛機。目前聖克勞茲海軍的兵員數約有12萬人左右,自從自由民主共和國成立後這是首次在規模上小於陸軍。


憲兵
聖克勞茲武裝力量中最為特殊的存在非屬憲兵不可,實際上這跟憲兵在聖克勞茲國內的特殊地位有關。聖克勞茲憲兵最早是由方伯濟在自由民主共和國成立後所建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繞過評議會周遭不得駐軍、只能有警察的規定,於是專門成立了「憲兵」來讓一支部隊頂著警察的名號駐軍在評議會周遭;不過為了彰顯自己並沒有實行軍事獨裁的野心,同時也是信不過未來的國家領導人,所以將憲兵的最高統帥設計給了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不久之後,為了保持聖克勞茲國內的道路安全,憲兵規模便開始擴大並前往各地消滅匪患,最終國內各地都有著憲兵駐紮作為保安力量;漸漸地,由於憲兵同時具有軍隊和警察雙重身分,故而當聖克勞茲需要海外駐軍時都會優先考慮憲兵。如今聖克勞茲憲兵不只是在國內各地維持治安及偵緝組織暴力犯罪,也有許多獨立野戰單位派駐海外或戍守首都,甚至連邊境巡防都是憲兵的工作;其中聖克勞茲在殖民地的駐軍已經大部分由憲兵構成,海外使館的警衛亦是由憲兵擔任。目前聖克勞茲憲兵的總規模約有7萬餘人,在這當中約有2萬人是殖民地駐軍。


國民兵
聖克勞茲的國民兵在某些方面可謂歷史悠久,因為其是由各州的常備軍演變而來的;國民兵最早是在自由民主共和國成立時一起跟著成立的,這是方伯濟對各州代表所作的妥協,即允許各州保留自己的武裝部隊。不過在經過百多年來的長期變遷之後,如今國民兵已經不再有真正意義上的常備部隊了。現在的國民兵按規定皆是由兼職人員志願加入,每年固定從各州政府領取一筆津貼;而且國民兵每年只需進行六週基本教練、甚至可以自行調整為每週訓練一天來達到42天的要求,由此國民兵在今日也常被戲稱為是週末戰士。另外國民兵也可以自行組建海上武裝和空中武裝,但是這些海上國民兵和空中國民兵用的基本上都是陸海軍提供之舊式裝備,譬如空中國民兵所使用之作戰飛機便只有陸軍退役轉交的革命家式戰鬥機;再加上海上國民兵與空中國民兵都只需每年接受42天訓練,這都使得國民兵的海上及空中戰鬥力不被人所看好。可是國民兵由於是兼職加入,這使得帳面上國民兵的員額數似乎十分龐大,約有38萬人左右。


民兵
雖然聽起來很令人詫異,但聖克勞茲確實承認民兵的存在,並且認為組建民兵是項傳統。這個文化的形成最早是從雅格雷納大君國接納梅茵蘭移民開始,當時由於雅格雷納大君要求梅茵蘭移民需要為其服兵役,於是各移民村鎮都會在接到徵召令後讓壯丁自行攜帶火槍前去服役;久而久之,這種徵召開始制度化,所以每個移民村鎮紛紛選舉有軍事經驗者成為民兵上尉,平時由上尉帶領壯丁於農閒時進行操練、戰時便以上尉為領袖讓壯丁們組成一個連上戰場。這套規矩從此就在聖克勞茲延續下來,每個城鎮如今仍然在選舉民兵上尉,而且理論上所有擁有槍枝的公民都屬於民兵。



【殖民地】
理論上來說聖克勞茲並沒有殖民地,只擁有一些保護國;然而由於聖克勞茲對這些保護國派出總督且總督有權干涉保護國內政,因此全世界仍視這些保護國為聖克勞茲的殖民地。不過這些保護國相比其他國家的殖民地而言仍然可以說是高度自治,這是因為聖克勞茲讓這些保護國自行選舉官員來管理自己;雖然說聖克勞茲在保護國內推行的選舉資格限制還是自己在歷史上的那套,亦即僅有識字者和退伍軍人有權投票,但這依然在其他國家殖民地中非常罕見的事。同樣地,聖克勞茲雖在各保護國中駐紮有憲兵,但是仍舊許可這些保護國組建自己的國民兵;而且不同於聖克勞茲本土各州,保護國國民兵是被允許保有常備部隊的。同時保護國國民亦可以報名參加聖克勞茲正規軍,退伍後便能獲得聖克勞茲公民權;當然這也讓聖克勞茲正規軍中處處充斥著來自各保護國的士兵。得益於這些措施,聖克勞茲的殖民地相比許多國家而言十分穩定;雖然各保護國也有獨立聲浪,可是卻很少發生武裝叛亂。



【人物】
方伯濟〔779~856〕
聖克勞茲自由民主共和國的國父,也是希爾戰爭中的名將。方伯濟的父親是方炎山,為神州人與梅茵蘭移民間的混血兒。但是方伯濟雖然是方炎山的嫡子、卻並非嫡長子,原本他尚有數名兄長,不過當這些兄長在793年大地震中遇難後,他便成為方炎山的唯一正統繼承人;當方炎山於799年去世之後,方伯濟便繼承了靖海侯的頭銜並成為方家掌舵人。嗣後方伯濟與瑪尼庫瑪家族及其他家族間組成了政治聯盟,並且成功將聖克勞茲自由地改組為聖克勞茲自由民主共和國。隨後方伯濟又擔任評議會議長40年,還在任內組建了聖克勞茲今日兩個最大政黨之一的聖克勞茲自由黨;而方伯濟擔任議長的那40年,亦被認為是聖克勞茲的黃金時代。

福爾‧萊特〔794~872〕
方伯濟的養子兼女婿,也是聖克勞茲自由民主共和國第二任評議會議長。雖然說是方伯濟的養子,但眾所皆知的秘密是福爾‧萊特其實是方炎山的私生子,其實為方伯濟的同父異母弟。由於方伯濟只有女兒,因此福爾‧萊特在成為方伯濟女婿後,便依靠這一身分和其父系血統成為方家的繼承人;然而福爾‧萊特終生都未改方姓,只是讓其子嗣都使用方—萊特此一雙姓。福爾‧萊特在成為第二任評議會議長後基本上都延續了方伯濟的政策,所以一般都將其離任後視為是聖克勞茲黃金時代的結束。此外福爾‧萊特本人還是早期電磁學家,故而聖克勞茲雖說在物理學上建樹不多、不過電磁學研究卻十分發達。

大衛.培里.方—萊特〔930~〕
方—萊特家族第六任當主之子,目前是聖克勞茲海軍的一名准將、職務為北方艦隊副參謀長兼作戰參謀。大衛.培里.方—萊特在聖克勞茲算是家喻戶曉的戰爭英雄,這是因為他在漁民戰爭中擊落了六架敵機,使他成為聖克勞茲迄今為止唯一一位空戰王牌。此外由於大衛.培里.方—萊特是獨生子,而且方—萊特家族在他這一代並無其他男性成員,因此幾乎可以確定他將會是下一任方—萊特家族的當主;但是大衛.培里.方—萊特目前已經37歲仍然單身且未有留下子嗣,讓人十分擔心方—萊特家族將會在他這一代絕嗣。

_________________
室內空調,你是人類的救星、革命的發明、民族的燈塔、文明的長城!


最後由 張邁可 於 2019年 7月 25日, 10:52 編輯,總共編輯了 10 次。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Re: 【國別史】神、自由與民主:聖克勞茲自由民主國
文章發表於 : 2010年 8月 19日, 19:49 
離線

註冊時間: 2008年 4月 1日, 22:23
文章: 449
更新國力評比與國防。

_________________
室內空調,你是人類的救星、革命的發明、民族的燈塔、文明的長城!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Re: 【國別史】神、自由與民主:聖克勞茲自由民主國
文章發表於 : 2011年 2月 7日, 02:07 
離線

註冊時間: 2008年 4月 1日, 22:23
文章: 449
更新國際地位。

_________________
室內空調,你是人類的救星、革命的發明、民族的燈塔、文明的長城!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Re: 【國別史】神、自由與民主:聖克勞茲自由民主國
文章發表於 : 2013年 8月 23日, 22:33 
離線

註冊時間: 2008年 4月 1日, 22:23
文章: 449
將國民健康福利和國家環境委員會改名為幸福安心委員會。

_________________
室內空調,你是人類的救星、革命的發明、民族的燈塔、文明的長城!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Re: 【國別史】神、自由與民主:聖克勞茲自由民主國
文章發表於 : 2014年 4月 30日, 22:08 
離線

註冊時間: 2008年 4月 1日, 22:23
文章: 449
因應星等調配案修改國力評比之星等。

_________________
室內空調,你是人類的救星、革命的發明、民族的燈塔、文明的長城!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Re: 【國別史】神、自由與民主:聖克勞茲自由民主共和國
文章發表於 : 2014年 8月 4日, 00:06 
離線

註冊時間: 2008年 4月 1日, 22:23
文章: 449
正式更改國名為聖克勞茲自由民主共和國。

_________________
室內空調,你是人類的救星、革命的發明、民族的燈塔、文明的長城!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Re: 【國別史】神、自由與民主:聖克勞茲自由民主共和國
文章發表於 : 2019年 7月 25日, 10:54 
離線

註冊時間: 2008年 4月 1日, 22:23
文章: 449
全面更新聖克勞茲國別史。

_________________
室內空調,你是人類的救星、革命的發明、民族的燈塔、文明的長城!


回頂端
 個人資料  
 
顯示文章 :  排序  
發表新文章 回覆主題  [ 7 篇文章 ] 

所有顯示的時間為 UTC + 8 小時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3 位訪客


不能 在這個版面發表主題
不能 在這個版面回覆主題
不能 在這個版面編輯您的文章
不能 在這個版面刪除您的文章

搜尋:
前往 :  
cron
Powered by phpBB © 2000, 2002, 2005, 2007 phpBB Group
正體中文語系由 竹貓星球 維護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