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勢主義-Offensivism

攻勢主義社團專屬論壇
現在的時間是 2024年 3月 19日, 12:09

所有顯示的時間為 UTC + 8 小時




發表新文章 回覆主題  [ 1 篇文章 ] 
發表人 內容
 文章主題 : 【國別史】孤立的南方堡壘:亞斯蘭多合眾國
文章發表於 : 2017年 5月 22日, 18:09 
離線
頭像

註冊時間: 2016年 1月 3日, 22:11
文章: 20
圖檔
亞斯蘭多合眾國

國花:君子蘭
國歌:啦,亞斯蘭多人! Ra Ra Ras Elias Lando!
首都:亞爾堡
國家格言:告訴你我的信心何在——我只相信自己的力量。
國家代表色:軍綠

國際地位:獨立國家



【領土範圍】
967年,亞斯蘭多合眾國本土
圖檔

【簡史】
◇ 亞斯蘭多簡史

「六個區域、四個民族、三種語言、二種宗教、一個國家」可以用這樣的一段順口溜來形容亞斯蘭多這個國家。

在古時代,由於地理位置遠離各大陸,且位置深為南方大陸的南方末端,且與安地列比亞之間有著天然的山地與河流,可以說是與世隔絕。根據殘存的文獻,亞斯蘭多數百年來的歷史是當地住民在蒙塔羅帝國與祖卡夏帝國之間生存的歷史。他們時而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時而成為兩個帝國的附庸、有時又成為帝國雇傭的戰士或戰爭的受害者。

667年,來自梅茵蘭大陸的冒險家布魯托‧倫迪哥船長與尼尼微號的船員,登陸上了亞斯蘭多的峽灣,並在東岸建立起殖民據點亞爾堡,並依當地土著的語言將此地命名為亞斯蘭多,這也是亞斯蘭多這個詞首次出現在史書之中。倫迪哥船長與尼尼微號帶回了許多當地的土產品,大大刺激了人們前往南方大陸探索的慾望。

大量的梅茵蘭人開始移民進入亞斯蘭多地區,隨著移民的增加、殖民地據點不斷擴張,移民開始與當地住民發生衝突,原本與原住民的和平相處逐漸變成武力爭奪水源、獵物以及可耕地。最終,移民與原住民間的衝突演變成戰爭。在一次梅茵蘭移民在河口毛皮處理所慘遭原住民屠殺之後,漢密斯王國正式介入了,馮‧科羅奧薩澤男爵帶領了2500名士兵登陸,透過分化挑撥離間、短期結盟以及遠交近攻等方式將亞斯蘭多地區的四大原住民部落徹底擊敗,也將蒙塔羅以及祖卡夏等外部勢力完全逐出,並掠奪了大量的財富,馮‧科羅奧薩澤男爵因此獲得了『征服者』的稱號。

在此之後,漢密斯王國正式將亞斯蘭多納入管理,設立了總督區,馮‧科羅奧薩澤男爵成為初代總督。亞斯蘭多成為漢密斯的殖民地,在馮‧科羅奧薩澤男爵的統治下,自亞斯蘭多出產的礦物、金、銀等物資被大量的運回漢密斯。大量的王國投資者在亞斯蘭多建立礦場、染坊以及熱帶莊園,這些人以及王國派駐的官員在當地建立了上流社會,成為金字塔的頂端,被奴役的原住民是主要的勞動力,只有少部份的原住民可以獲得莊園主跟貴族的信賴成為管理人員或低階幕僚人員,但他們的處境也相當艱辛。梅茵蘭的投資者以及貴族不斷的壓榨著原住民來替他們累積財富,並持續了一百多年。

聞名全世的希爾戰爭期間,大量的物資被運回王國,而為了支持戰爭所提高的稅收也讓原住民的處境雪上加霜,上層壓榨變的更加嚴重,物價也不斷上漲。對漢密斯不滿的原住民發動叛亂,殖民者與被殖民者之間的關係形同水火。

不少在亞斯蘭多出生的梅茵蘭人(他們是征服後的土生世代,被稱為半島人)因為在亞斯蘭多長大,所以在當地的認同遠比對母國漢密斯的認同度高,這些第一代雖然貴為梅茵蘭人並在總督府、軍隊以及許多官方單位任職,但卻十分同情原住民,願意為他們發聲,爭取權益。

希爾戰爭結束後,梅茵蘭大陸爆發了革命,亞斯蘭多的許多漢密斯駐軍被抽調回去鎮壓革命。隨著武力威脅的降低,原住民的反殖民情緒高漲,自舊大陸前來貿易的商人也帶來了革命的思想,感化了那些半島人。819年5月6日,亞斯蘭多西部的重要港口格蘭堡的原住民(他們大多是碼頭工人)爆發了叛亂,民團司令官半島人安德列‧達比受命鎮壓,但他卻反而支持叛亂,其他地區如新登堡、高地堡以及新漢密斯等地區也發生了叛亂,這些叛亂都受到了半島人的支持,這幾個地區組成了同盟,稱為卡拉揚自由區,宣布獨立,反抗漢密斯的殖民統治。而漢密斯王國也派出效忠王室的當地正規軍前往鎮壓。

由於亞斯蘭多地形複雜多變,而道路又非常缺乏,這使得在殖民地內交通非常糟糕。這讓王國駐軍移動十分困難。漢密斯正規軍在戰場上皆能擊敗半島人民兵及原住民組成的部隊,但他們人數太少、經不起消耗,且因為糟糕的交通環境疲於奔命,儘管贏得了大多數的戰鬥,但王國能直接控制的地區越來越少,許多地方都加入了卡拉揚的同盟。821年,漢密斯王國決定將重心移回鞏固梅茵蘭本土,宣佈從亞斯蘭多正式撤軍,不再干涉。同一年,亞斯蘭多共和國正式成立,半島人民團領袖安德列‧達比獲選成為第一任總統,5月6日也成為亞斯蘭多的獨立紀念日。821年8月14日,憲法草案通過,亞斯蘭多共和國改名為亞斯蘭多合眾國,憲法中著名的永不為奴條款,保障不將蒙塔羅人視作奴隸並保證其境內的自由。

亞斯蘭多合眾國建立後依然維持由當初卡拉揚自由區所組成的同盟形式,各成員區有自己區域的管理權,各自為政。在最大的敵人漢密斯離開以及安德列‧達比死後,各地區、各民族的領袖之間的權力鬥爭導致政局不穩,導致外交策略無法被有效的制定,不穩定的時局令外國資本也不願意進行投資。獨立後的亞斯蘭多缺乏人才、資本以及技術,無法進行工業革命,只好延續與依賴過去殖民時期的莊園農業及採礦業等一級產業,也孕育出了新一代的亞斯蘭多大地主,他們擁有大量的莊園及礦坑,成為新的上流階級。

而亞斯蘭多畢竟是許多個體組成的聯邦式國家,體制一直存在著爭議,對國體的爭論始終沒有停止過。從獨立以來,國家分成了兩派,一派是認為中央政府應該握有最高權力並實施中央集權的中央集權派,以及希望維持卡拉揚時代就保有的地方分權的合眾國派。兩派的鬥爭在890年代激烈化,演變成一場內戰,最終合眾國派獲得勝利,亞斯蘭多合眾國的國體才被確實的鞏固下來。

900年代,內戰英雄、德高望重的奧古斯圖.拉蒙.卡利契特將軍獲選為總統,亞斯蘭多的局勢逐漸平穩,加上梅茵蘭以及希菲爾地區先後爆發了戰爭,國家開始獲得外資的投入,成功的實施了現代化,這段時期被稱為『卡利契特時代』,是亞斯蘭多發展最為迅速的時代。道路不斷鋪設、連接城市與鄉村,鐵路的里程數不斷增加,在港口以及原產地間運送著各種貨物,使貿易蓬勃發展。各種如學校、郵局、醫院或工廠等設施不斷的被建立,豐富了國家的實力。那些迂腐貪汙的官僚受到肅清,由受過教育以及訓練的專業人員取代。而隨著工業化,原先民兵風氣偏重的軍隊也在外國顧問的改革逐漸成為一支可禦敵的職業勁旅。在經過50多年的耕耘後,960年代的亞斯蘭多已經煥然一新,成為下南方大陸不可忽視的國家之一。


◇ 拉格蘭人
亞斯蘭多的主體原住民族,信奉的仍舊是其獨特傳統的信仰,族群遍佈於高山地區集中於,拉.拉.拉格蘭與多尼亞家邦,其領導階級與組成的自治政府負責,由如過往移民的白人與領導階級通婚,做為拓荒時的維穩政治婚姻延伸,由這些人代表國內的黑人權益,與亞斯蘭多政府溝通。

拉.拉.拉格蘭與多尼亞邦部分山區是禁止史地考察團進入的,因此拉格蘭人目前仍是一團謎,己知疑是類母系社會的結構,不存在文字僅有石板畫記錄,據信是來自遠古蒙塔羅人的分支,褐色皮膚。

◇ 多尼亞人
蒙塔羅人與平民拉格蘭人祖先通婚的後裔,多居住於山腳與海邊,擅長捕魚與紡織,其豐富且強勁的編織工藝為當地帶來大量的財富,族群分佈在奧洛穆克邦地區。

◇ 半島人
亞斯蘭多出生的白人,他們是移民者土生世代,儘管以漢密斯裔為大宗,但在亞斯蘭多的白人族群們被統稱稱為半島人。

因為在亞斯蘭多長大,所以在當地的認同感遠比對母國與原先族群的認同度高,這些白人族群並在總督府、軍隊以及許多官方單位任職、或成為社會中產階級,集中於都市地區。

◇ 南羅特人

南羅特,在過去的亞斯蘭多語中有著賤民的意味,是特瑞希瓦爾特人飄泊的移民者與蒙塔蘿人所產下並大量繁衍的混血後代,在偏梅蘭茵文化的亞斯蘭多的社會中產生許多的衝突問題,但是在新政的齊頭式平等下,已經有顯著的改善。

多從事搬運工、占卜、歌舞等出賣肉體的職業,南羅特人也因為流浪與貧窮的生活所演化出的特殊生活方式與求生方法而長期遭受歧視。

南羅特人犯罪率的確較高,至今有許多人對其族群仍保有極其反面的印象,認為他們是乞丐、扒手、妓女或賣國賊。

不是擠身於社會的低層與蒙塔蘿人求生存,就是努力下翻身成為了中產階級。

值得一提的幾點就是,南羅特人的傳統銅匠工藝十分優秀,此外南羅特人結婚較早,不少女性在未滿16歲時就已成婚。

此外南羅人的音樂與舞蹈,著重使用高音符以及音符之間大跨度的滑動,歌唱與動作以其情感豐富而著稱。

【國體政治】
亞斯蘭多採取聯邦制, 聯邦共和國體制, 議會共和制, 一黨制,最高領袖為總統,統領聯邦軍政府。特點是使亞斯蘭多為一高度中央集權國家,亞斯蘭多各州雖有自己的政府、憲法和法律,但其權力受到制約,各州部會僅為聯邦軍政府的下層機構,僅負責管理地方事務,軍聯邦政府則負責軍事、外交等事務,並可以在必要時干預地方,推翻各州政府的決定。

最高權力機關為「聯邦人民議會」聯邦議會(現有60席),負責制定法律、審核政府預算及開支、監察政府等,議員由各州選出。在各州內亦設有區議會,在各邦內擔當類似聯邦議會的職責。

無論個州彼此人口與經濟地位,代表人數皆相同,因此可視為亞斯蘭多以齊頭式平等的權力保障與聯邦制政體來解決民族問題的選擇。

圖檔
主要行政區:
6蘭多州(東南部) 首都亞爾堡
5亞斯州(東北部) 首府布勒奇港
4卡拉揚州(東南部) 首府多比安納
1愛文納州(西南部) 首府士高比鎮
2奧洛穆克邦(西北部) 首府亞克堡
3拉.拉.拉格蘭與多尼亞自由邦(中部) 首府格蘭堡

【人口分布】
965年的人口統計資料是約2100萬人,當中以400萬左右的漢密斯白人後裔為該國的統治族群,其他被統治人口由原住民蒙塔羅人與極少數外來移民輔成。

人口主要集中在東北、東南和西南部三個大都會區,其他區域人口分佈在東部平原的農村小鎮;西北部山區則人口稀疏,只有少數位於平地和隘口的城鎮有較多居民。

【貨幣及語言】
亞斯蘭多第納爾為亞斯蘭多法定貨幣,但聯邦達勒在大城市通常也會被接受。

亞斯蘭多官方語言為聯邦語,但一種以漢密斯語為主、混合了聯邦語的語言(被非正式地稱為”亞斯蘭多語”)亦在廣泛使用,亦在廣泛使用,街頭難以避免看到宗主國的文化影響力與遺跡。

【宗教】
儘管合眾國政府不推崇宗教信仰,但保障國民自由選擇信仰,多數的蒙塔羅人仍信奉自己的傳統宗教,一些地區則信奉獨立教派,當造成社會危害的宗教出現時,會視情況予以處分,公開槍決或將這些人驅逐出境。

【進出口】
進口:石油、民生家電、奢侈品、工業加工製品。
出口:礦產、糧食、紡紗、成衣。

【外交現況】
亞斯蘭多的地理位置遠離各主要國家,對於各列強(除王國外)一般皆保持友善中立的政策。在此之外亞斯蘭多為南方大陸少數的共和國之一,加上與前宗主國王國的關係一直不佳,而王國和其盟國及附屬在南方大陸仍擁有相當勢力,因此主要採取親聯邦的立場,借助聯邦的勢力保障自己的安全。

聯邦視亞斯蘭多為南方大陸少數共和民主國家,亞斯蘭多與聯邦皆注重雙方的盟誼,同時亞斯蘭多是聯邦很好的原物料產地與供應地,亞斯蘭多市場也合進口聯邦的加工製品。

戰時除要求增加原物料供應,也會有聯邦商人投資設置原物料加工廠,非戰時聯邦會固定派敦睦艦隊拜訪。

967戰時只要求增加原物料供應並未要求投入軍隊支援聯邦或是對南方大陸親漢密斯勢力敵對,然而亞斯蘭多自966年與安什納帝國處於戰爭狀態。



【國力評比】
工業技術
★★★☆☆重工業
由於擁有相當多的礦產,又位處南方大陸盡頭,亞斯蘭多政府一直致力引進各種工業,輕工業相當發達,產量和品質行銷南方大陸,重工業相對較弱,但基本上足以自給自足。

冶金
★★★☆☆能自行煉鋼
亞斯蘭多具有煉鋼的能力,在煤礦和鐵礦的配合下有著相當產量,但仍然未能處理自產的稀有金屬而必須先行出口再引進成品。

化學
★★☆☆☆化學肥料
亞斯蘭多的化學並不發達,可以自行生產肥料應付國內需求,但更進一步的產品則仍然不可能。

物理
★★☆☆☆現代力學
儘管政府致力推動,亞斯蘭多的科技發展仍然緩慢,所掌握的科技多數為海外引進,自行研究的成果並不多。

航空技術
★☆☆☆☆自製不可能、只能維修
由於國土山區丘陵地遍佈,航空業在亞斯蘭多的發展相當緩慢,國家的山區鐵路和地方公路網絡的足已滿足國家需求。民用僅以各主要城市有小型機場、部份遠離發展地區的所在僅設有軍機場,亞斯蘭多對於航空並無投注於太大的心力。

雖然空運發展遲緩,但亞斯蘭多的飛機工業僅支持軍方與民間維修需求。在聯邦和聖國的協助下,亞斯蘭多僅達到了自行維修保養飛行器。最近藉著引進威西尼亞技師,結合本身的汽車引擎製造技術,驗證試製了幾架輕航機,大規模生產航空用引擎和設計國產飛機,但似乎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造船
★☆☆☆☆驅逐艦
亞斯蘭多的造船工業擁有一定水平,可以自行建造各式中小型的民用船舶與海軍的驅逐艦或是砲艇等,並逐步的完善使用經驗,增加海軍遠洋航行驅逐艦的設計和建造能力,大戰期間亞斯蘭多持續向上的出口經濟成長,輔以政府補助船商訂購國產輪船,也讓亞斯蘭多的民間船廠欣欣向榮。

車輛
★★★★☆中戰車
亞斯蘭多擁有南方大陸首屈一指的汽車生產、製造的技術與產業。以授權生產為開始,在過去引進外國技師和技術轉移下,各式型的車輛製造已經有相當的實績,在政府的全力推動下,已經掌握住了鐵道等重型車輛的製造能力,並逐步轉為軍事用途。

軍火
★★☆☆☆輕機關槍、衝鋒槍
亞斯蘭多的軍工廠有製造國產輕兵器的能力,品質也足堪軍方需求,但未能製造大口徑火炮,軍艦等使用的火炮均需進口。

民生
★★☆☆☆貧窮落後吃得飽、部份有國民教育﹝報紙﹞
由於孤立於大陸最南端且缺乏外敵,長年處於和平的狀態,讓亞斯蘭多的經濟保持穩定的發展,在政府獨厚漢密斯裔白人族群的教育與民生資源分配下,亞斯蘭多的白人享有相當好的生活水準。原住民族的蒙塔羅黑人近年來由於戰爭經濟的繁榮,勤奮工作下也已能獲得溫飽,但仍舊缺乏教育跟醫療等資源,離開部落後也只能在白人社會的底層努力求生,也有落干人選擇加入軍隊雜役,用十年的光陰換取更好的生活與公民身份。


【重要城市】

亞爾堡
亞斯蘭多合眾國的首都
亞斯蘭多的首都。亞爾堡是漢密斯殖民者在亞斯蘭多建立的第一個殖民聚落,並在百年的時間裡逐漸發展成全國最大的城市與第一大港。亞爾堡無論在政治與經濟中,都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高地堡
拉.拉.拉格蘭與多尼亞自由邦(中部) 的行政首府高地堡
高地堡是卡拉揚自由區過去同盟的一份子,如其名是位於高地的一座城市,是拉.拉.拉格蘭與多尼亞自由邦的交通樞紐,平地的鐵路到達這裡後,轉往支線得以前往更高的山區,其壯麗的高山景色非常有名。

亞克堡
不計過去遠古的成果,但看現代衣產業,在亞克堡這個城市已有4、50年的發展歷史,堪稱亞斯蘭多紡織工業的大本營。60年代為亞克堡紡織業的全盛時期,無論是男女用的成衣服飾、配件、襪子,甚至小到玩偶的衣服襪子,亞克堡周邊的織衣工廠一應俱全。

無論是襪類或各種成衣,亞克堡所生產的產量不僅供應全國,甚至向大陸北方傾銷。城市內更聚集了全國知名服裝品牌的總部,例如:繪榭品、雀兒悅…等,亞斯蘭多的經濟與成衣服業的發展史上,奧洛穆克邦的首府亞克堡佔有重要地位。

【地理及傳統文化】


亞斯蘭多的面紗文化

面紗的歷史太綿長,它的源頭根本無從查起。雖然亞斯蘭多婦女與面紗聯繫緊密,但至少,面紗的利用史可追溯到白人移民登陸半島移民與原住民接觸左右。

有一幅石板畫被考察團發現,上面記述著一個這樣的故事:
傳說從前從前,有一個國王的妻子,她自認為是全世界上最美的女人。
疼愛她的國王也誇口就連大山與太陽神都比不上她貌美。

凡人的自傲引來了女神的憤怒,太陽被黑暗所侵蝕,高山不再流水,土與田地逐漸枯竭。

繁榮的國度,化作荒蕪死地,祭祀的巫姬代替天神降下了神諭,唯有皇后誠心的懺悔與道歉,才能終結苦難。

高傲的皇后拒絕了,痴心於她的國王也揚言向神開戰!

愚蠢的凡人,喪失了贖罪的機會,亞斯蘭多大地不再如同神眷顧之下富饒,成了貧瘠又寒冷的荒土。

而國王被山之神變成岸邊的礁石,日日夜夜被浪潮侵蝕。

美貌的皇后化作了醜陋癩毛蜘蛛…終日躲在暗處與茅草房樑上,被憤恨的人捕殺。

殘存的人們為了表示對女神的敬意,女人們皆將臉藏於布巾後,以免惹來神的忌妒。

也有可能面紗最開始可能是作為一種原住民族特權階級的象徵出現的;掌權者們不需要勞動勞動而戴著高貴的面紗,因為她們不用擔心穿著的實用性,而在乎的是奢華與神秘面紗感。

在過去,神秘面紗已經普及在亞斯蘭多女人的臉上,當一位少女步入她的16歲成年禮時,母親都會贈與親手縫製的面紗作為成為大人的祝賀。與外界猜測的大男人主義相反,面紗根本不是男人征服女人的工具與象徵,相反的,它是平等的象徵。

這樣一來,她們的外表就無需全部暴露在公共場合,任由男人品頭論足。她們不會被討厭的男性追求和煩擾,也不用刻意去區分種族的低賤。也許在亞斯蘭多,多少有著白人歧視,但至少女人們在面紗之下人人皆是平等的。蒙塔羅婦女她們故意以此彰顯自己的國家身份歸屬,在面紗反而是光榮和團結的象徵。

在任何時間與公共場合男人都不應該觸碰或揭開女仕的面紗,是非常嚴重與失禮的行為,根據情節得付出不少代價,甚至負起對方未來餘生的重責大任。雖說只是不成文的規定,但已經是長年以來族群間的共識,官方也會在對於外國的入境者告知並發送須知等冊子。

當合眾國結束內部紛爭,走入蓬勃發展的900年代時,亞斯蘭多中央政府隨著女權運動發展,行文發佈新行政命令,保障婦女的投票、參政、勞動等權益,其中一項即為面紗配戴自由,年輕人之間出現一股拋頭露臉風氣。


亞斯蘭多的頸圈文化 

亞斯蘭多獨特的頸圈文化,常見在亞斯蘭多已婚婦人的頸上,隱晦的藏在面紗之下,一整排亮麗的寶石與琉璃圍繞著頸脖。這就是她的婚戒, 這種頸圈象徵意著婚姻:配偶佩戴它來表明對婚姻承諾與忠貞。

追溯到過去,頸圈反而是奴隸佩戴物品,說直白一些就是身分的枷鎖,這些醜陋帶刺的頸圈,如果奴隸因為偷懶打盹或是壓下頭就會喪扎傷,這樣慘無人道的限制方式來提醒淪為奴隸的他們時時刻刻勞動。

現今的頸圈的含義,要從近代的亞斯蘭多的獨立與革命說起。源於幾百年前的卡拉揚同盟地區,大革命時期,女性與婦人會在脖子上繫著白巾,以此弔念那些死在戰場、絞刑架上的亡夫與志士。
後來的數十年間,佩戴頸部絲帶幾乎成為了一種流行。

到了900晚期,頸帶成為了婚姻的象徵。當時卡利契特將軍,贈與了太太一條綴滿寶石與珍珠的頸帶,以彌補一次差點成功的暗殺,用以遮掩當時脖子留下的傷疤。這一做法讓頸圈成為了一種文化趨勢,就連蒙塔羅人也為之瘋狂,年輕小伙子們,拼死拼活省吃儉用,就為了在情人頸上掙得顆寶石,抱得美人歸。

並且演變出了更多的設計,比如在各式昂貴的布料的基礎上加入鑽石、琉璃,不僅材質多樣,且都俱有是根據愛人的脖子專門定製的意義。頸圈的絲帶也可以簡單地繞在脖子上,也可以以「X」形狀捆綁在肩部和後背,成為內衣的一部份。

過去奴隸般的項圈,現今成為了上流和平民女人才享有的私人奢華。

【服裝文化】

文明的領導者!

在很多正式場合和高級的場所中,女士佩戴手套是一種十分基本的服裝搭配形式,此外,女士外出時都要求時刻佩戴帽子以及手套。

在亞斯蘭多社會文化中,最初人們佩戴手套主要是為了防曬保暖以及在勞動時保護手臂。

而如今文明社會進步,手套具有了更為多樣的用途,比如彰顯身份、衛生禮儀、增強吸引力、服飾搭配等等。

受白人影響的部分蒙塔羅婦女,在日常外出工作的時候,也多少會穿短袖衣服佩戴長手套,在外頭罩上兜帽。

也許亞斯蘭多的白人平民階級沒錢購買高級定製服裝,但他們還買得起面紗或手套。

昂貴精緻的手套符合上流社會,他們喜歡傳統,喜歡蒙塔羅人巧手的工藝,喜歡訂製漂亮、具有美麗細節的小巧物品。外國貴族與上流社會是他們最重要的市場。

一些較為窮困的蒙塔羅婦人靠製作和銷售這些東西挺過了艱困的歲月。


新生活運動!
穿絲襪的女人優雅又高貴!


上頭是亞斯蘭多國民健康衛生勞動福利部的宣傳口號。

在官方的建議公告指出:女性應多穿絲襪,除了隔絕髒空氣與沙塵、防止腳底磨擦,也可減緩腿肌下垂與鬆弛。
    
女性不愛穿絲襪,熱衷綁腿布,原因之一是昂貴又容易勾破,但學者指出,穿著絲襪有潛移默化的教化功能。

理由在於,防範絲襪勾破就會注意自己的舉止,養成優雅動作,表現高尚的氣質,也會定期修剪指甲。

公共一般法管制衣著;進入政府機構公共場合應穿著打扮,符合關於衣著的要求。(譬如醫院禁止穿拖鞋進入。)


亞斯蘭多的女性服裝:

通常穿深色系的披巾連衣裙,外罩亞麻圍裙,筒靴,其連衣裙擺繡上了衣釦,這獨特的設計就在於裙邊的洞口,反折起長裙扣上衣釦,便可以縮短收起裙襬,方便日常生活的雜務與如廁,一種充滿小巧斯的設計。

做工紮實又簡單的皮革筒靴是從拓荒時期就留下來的老傳統。

穿不起長襪的窮人會搭配的超長的裹腳綁腿布,很結實,而且也很耐髒,連著穿一周不洗都可以,在缺乏水資源的地區很常見。

但是丈夫回到家後是否受得了,那又是另一回事啦!比起搭配兜帽或淑女帽,蒙塔羅婦女們更愛使用機能性的頭巾和編織草帽。

但若出身富貴人家,那連衣裙的質地與圍裙上精美的繡花便與平民截然不同,裙釦更可能使用了整排的鍍金鈕扣,比起實用性更重於美觀。髮上還會扎紗制手工白頭花,彰顯自己的嬌貴,當然也不可能打著綁腿布。而是穿著亞斯蘭多著名專門縫製高級服飾的品牌所製造的高級品。


【軍事】
◇ 亞斯蘭多軍事
圖檔

在繁華與和平間腐朽

世界的舞台中心之外南方大陸上,亞斯蘭多合眾國處於世界的最角落,與列強風風雨的血戰無關,得益於其政治保守中立與巨資打造的要塞群,亞斯蘭多合眾國擁有漫長的快樂和平時光。

亞斯蘭多合眾國實施募兵制,在戰前總兵員數只有區區二十一萬上下。

然而最讓軍事專家學者擔心的是,亞斯蘭多合眾衛隊自短期內戰過後,便再也無其它的軍事衝突經驗,他們的這份是憂心是對的,在966年亞斯蘭多合眾國在安地列比亞帝國的侵掠戰爭中,付出了慘痛與巨大的代價。

亞斯蘭多合眾衛隊

合眾國的地上主力部隊,優先配屬了最好的武裝與車輛,包含富有其特色的非聯邦陣營規格大口徑重機槍,與最新成立的裝甲部隊!

然而受礙於國防經費的挪用與短少,軍方並不太注重更新單兵個人裝備,一直到960年才開始使用五發彈倉步槍,替換掉那些...單發射擊、單發裝填,過時的古董栓式步槍。

但依然保守進行著聽口令執行:「拉槍栓、上子彈、槍栓歸位、瞄準、射擊!」 式的戰鬥,一直到966年為止軍方仍認為這是能讓步兵有效迅速齊射的訓練,而齊射後往往發起密集突擊隊型衝鋒,也是後世評估合眾國士兵傷亡慘重的原因。

為了彌補步槍兵裝填子彈時的火力空檔,軍方先於955年導入了MR-53K自動步槍,後於962年將MHG-62重機槍制定為步兵排標準裝備,並逐漸發展出以重機槍為核心的戰鬥模式。


要塞守備隊

長期駐守於國境線要塞群防線上,優先承擔敵人的第一擊,雖說要塞守備隊並未擁有太多機動能力,應當承擔著讓龐大的要塞群與防線運作的任務,所也不會離開駐屯地,然而實質上過長的施工期、資金不到位導致的停工等因素,亞斯蘭多計畫上國防線絕大部分都未完工,紙上完美的規劃在現實卻留下了巨大漏洞。

最終實現的部分僅有亞眠邊境一帶,與主要城市的海防要塞,而亞眠要塞更是缺乏現代化大口徑重砲,而將希爾戰爭時期的老砲列為要塞裝備之一,甚至為填補編裝表,特別重鑄這些24、68磅重砲,並搭配上現代砲架外...還有磚木造的碉堡混搭水泥防禦工事等景象,令人哭笑不得窘事。


亞斯蘭多的鐵道部隊

亞斯蘭多的裝甲列車大多可以追溯到最早的北方之牆計劃,當時的合眾國政府嘗試在北方的的國境上建造綿延數千公里的巨大要塞。

當部份區域核心點完工時,很快的一名學者提出現實的報告,內容一針見血的指出,就算有能力完成這項壯舉般的工程奇蹟,合眾國也無人力維持其運作,為了避免成為恥笑般的弊案,政府不得不尋找代替方案。

此時被譽為飛升大建設的環狀鐵路逐漸完工,一個機動版的北方之牆的概念被提出並被政府所接受,亞斯蘭多裝甲列車部隊成立,逐漸的擴大並完善,他們中的許多人在接下來的二十年中實現了現代化,並參加了亞斯蘭多合眾國的大多數軍事衝突。

亞斯蘭多鐵道部隊經過多次重組,現編有兩個裝甲列車營,一營擁有6列的裝甲火車,與5列輔助列車,這些經過現代化的裝甲列車安裝有類似的武裝,兩個88毫米高射砲和四個75毫米火砲與數十挺重型機槍,均是裝甲化保護的砲塔,列車還配備有裝甲車與輕航機。

每列裝甲火車都有自己的供應車廂,包括生活區,廚房,工具車間,醫務車廂和物資,一列裝甲列車(戰鬥和供應)共有200人操作。

並有輔助列車隨行,可以輔助伴隨著裝甲列車進行長期活動,備有鋪設與維修鐵軌的能力,它由:機車頭,補給貨車,彈藥車,工作車,水車和平車組成,搭載了摩拖車與輕型卡車,由51人操作。

亞斯蘭多戰略學說下的裝甲列車長時間以來被認為是最高質量部隊,但隨著坦克在世界上的興起,這些奔持在山間與平原的鐵道巨獸逐漸過時。

“在我們的軍隊中,沒有任何其他單位,戰術和後勤自力更生和自給自足,擁有如此大量不同的裝備和專業(數十個),砲兵,步兵,機關槍,工兵,坦克和急救。聯絡(無線電,電話,信號,飛機),鐵路 - 維修車間,庫存(管理,後勤)“
---964年Nr.12教學裝甲列車的指揮官


‧裝甲列車1號,名"共和"
‧裝甲列車2號,名"塔多科羅‧里‧蔻楫‧阿巴阿巴‧瑪加加‧瑪賈敏‧咯打洽" (取自亞斯蘭多山地原住民各族的名字)
‧裝甲列車3號,名"雷普"
‧裝甲列車4號,名"斐拉"
‧裝甲列車5號,名"邁克‧傑森 將軍號"
‧裝甲列車6號,名"博格將軍號"
‧裝甲列車7號,名"蘿菈‧霍爾"
‧裝甲列車8號,名"死亡"
‧裝甲列車9號,名"派茲里"
‧裝甲列車10號,名"卡坦" (於一次實彈演習中誤擊觀禮的長官機。)

‧教學裝甲列車Nr.11名"蘿拉‧萊肯希諾‧賽克斯號" (紀念開拓先烈婦女,以勇猛著稱。)
‧教學裝甲列車Nr.12,名"漢密斯咖哩香腸號"(此名由公開徵選活動,民眾票選而出,該列車的星期五為香腸日。)


ASHLAND VOLK ARMY 亞斯蘭多國民軍

968年末,亞斯蘭多合眾國發佈全國性質的行政命令,對於14~65歲的公民進行徵召,對於那些從事非必要工作以及之前不符合服役需求的男女均被武裝,為保證部隊的士氣與工作權責問題,由真理部做為指導單位,進行兵源的招募與組織工作,合眾衛隊提供訓練及武器,與自行組建的單獨運作的各地方鄉防軍/自警團不同,國民軍的基本作戰單位是營級,約莫800人~600人不等﹑並由合眾衛隊指揮。

截至終戰協議為止,國民軍組建了超過50個營,這些營從合眾衛隊獲得基本的補給與武器,文件中註記為輕型步兵營,但由於國民軍組建地與當地的志願者會盡可能地堤供協助,實際狀況下的國民軍每個營的武器與裝備供應水平不盡相同。

做為一個全國組織,亞斯蘭多政府試圖為其發放統一的制服,然而在初期大多數人只領到了野戰帽及袖章,國民軍成員往往自行準備服裝,通常是染灰的鄉防軍制服、便服,後期統一發放了灰色繡有國徽的罩衫,袖章除了紅白相間外帶有亞斯蘭多國民軍(ASHLAND VOLK ARMY)的字樣,任何帶有國民軍袖章的人都將被視作戰鬥人員。



亞斯蘭多合眾衛隊: 
12個步兵師
6個山地步兵旅
6個騎兵旅
4個戰車群
4個要塞守備隊(負責國內全境要塞)
2個鐵道列車營。 
12預備步兵師 (新訓兼動員部隊、平時有官無兵僅在戰時動員召集。)

鄉防隊/家庭衛士:
家庭衛士等同於他國警察與消防隊,人數未有統計,為各省行政區籌組。
依民兵法案,家庭衛士與鄉防隊屬於消防與警察機構,多數由退伍軍公職等人員擔當,由各級行政機關自行籌組裝備並運作,最小級別為村。

各民防團隊服勤時均由期所屬行政單位發放制服,並依據機關管理之駐衛民警或編訓之義勇衛士服式標識規定,配戴和穿著。


ASHLAND VOLK ARMY 亞斯蘭多國民軍:
截至終戰協議為止,國民軍組建了超過50個營。


海軍: 兵員4萬,各式28艘艦隻,數餘小型蚊砲艇。
海防第一艦隊
海軍護商艦隊
海軍訓練艦隊
海軍港防艇隊

空中力量:

陸海聯合軍航空隊:4千人,約250架軍機。

亞斯蘭多合眾國陸軍在經過一連串的遊說與議會會期後,最終於962年底決議通過第二七一〇四號法案,該法案以格尚奇准將作為負責人並開始計劃籌組陸軍航空隊,來應對安地列比亞空軍與其伊卡的威脅,同時陸軍於該年8月成立了第一支籌備性質的「亞斯蘭多陸軍志願航空聯隊」來招募志願者加入。因為是新科單位較獲得政府與高層關注之故,報名者一開始便需接受一連串嚴格的身家調查與面試,並限制有前科紀錄的亞斯蘭多人、女性以及留亞的非本籍者的加入資格,即便無前科紀錄的亞斯蘭多人順利通過審查,在後頭等著的將是無數的身體檢查、體能檢查以及繁複冗雜的考試項目,使得最終能通過試驗的亞斯蘭多人寥寥可數,直至10月下旬,募集的志願者仍然未達到指定的名額。

除了人員缺額的問題外,能供他們作戰的飛機也是屈指可數,也可以說是幾乎沒有,雖然亞斯蘭多平時就有向聯邦購置革命家與舊式飛機,但其數量供不應求外,它們的性能與伊卡相比可說是小巫見大巫,人員與飛機的缺乏逐步澆熄著軍方與民眾對空軍的熱情與嚮往,報章雜誌紛紛對於空軍的建立提出了遲疑,更甚者以「牛蠅志願隊」來稱呼負責人格尚奇准將與他的航空聯隊,部分的陸、海軍人士與高層甚至一度想要向政府提出抗議與陳情,要求政府裁撤陸軍飛行教導隊與撤換負責人,但最終這些聲浪全都被合眾國政府強行壓制下來。但這對飛行隊的所有人來說,是一種無比巨大的壓力……負責人格尚奇准將認為再這樣下去,合眾國空軍的最後希望就會如殘燭一般被抹滅,於是決定改變之前的作法與制度頒令「飛行隊徵募修正條款」,除了取消部分不必要的考試科目、面試與身家調查外,更解除嚴格的資格限制讓那些有前科紀錄的亞斯蘭多人、亞斯蘭多女性與非本籍者入伍,並以同一般軍人高出許多的軍餉、軍銜等等手段利誘更多人加入,暫時解決了人員缺額的問題。機體方面,格尚奇利用政府給予的龐大預算與資料前往聯邦與北島工業洽談,製造真正屬於亞斯蘭多的機體。

人員、機體都有了門路,唯一還缺少的便是空軍的主要戰術了。由於志願航空聯隊剛成立沒多久,對於戰術方面可說是白紙一張、一竅不通,尚格期淮將認為唯一能夠解決空軍戰術的辦法,就是尋找熟知空軍戰術的外籍人才來擔任顧問,便開始派人向親聯邦的各個國家尋找,最後它們找上了神州的區域強權─蒼蘭帝國。這時一位蘭家旁系的後代孫女:蘭奈華,原本的她曾經是蒼蘭帝國空軍的飛行員,但因為輕微腳傷以及跟上級發生數度摩擦與衝突,而以傷殘軍人身份(上尉銜)退役,休養期間曾經出版《密接支援與戰鬥轟炸之效用》指出戰鬥轟炸機的重要性但未獲重視。而透過其代表得知的尚格奇淮將在看過其出版後,認為這將是亞斯蘭多空軍所需要的空軍戰術,於是尚格奇淮將以空軍上校的職級、月薪1000達勒與一公頃的土地資產禮聘蘭奈華為航空顧問,協助發展亞斯蘭多陸海軍航空隊及訓練飛行員。
(感謝煜月大神協力)


【節慶假日】
8月14日國慶日
一年一度慶祝先祖先烈們的革命日子。不少的山地的村落裡會整村人聚在廣場或是市鎮中心的國慶市集裡一起吃著美食,教會也會向困苦人們配發存糧與一頓大餐,當晚也會有很多歌舞等演唱活動,在當年起義的城市甚至會有扮裝成當年革命軍人的重演戰爭活動,並且在亞斯蘭多合眾國的首都亞爾堡展開一系列的盛大閱兵。

5月6日獨立紀念日/無名戰士紀念日
紀念這塊土地上反抗壓迫的日子,這些戰士的名字無人知曉,但他們的功績將永垂不朽。


【人物】
拉·拉·菈絲涅
來自黑人家邦的一位偏鄉部落公主,是從小立志成為改善黑人待遇的女強人,黑人少數中的少數,有緣接觸到教育的她。毅然決然投入軍旅這個吃力不討好的行業之中,最後成為舉國聞名的英雄。

蘭奈華
蒼蘭帝國空軍上尉(已退役),飛行員,是亞安戰爭時在亞斯蘭多空中作戰的陸海軍志願航空聯隊的指揮官與顧問,有「巴魯莉莉絲」與「南境女飛將」之稱

940年8月出生於淅蘭,為蘭家家族裡某位將軍的女兒,後來太子之亂爆發後,曾經參與叛亂的將軍受到牽連而遭到追捕,使得蘭奈華的童年完全是在逃跑中度過,最後不得已在灣口的某濱海小城中定居下來,這時的蘭奈華已經12歲,已經長成一位漂亮的少女。由於數年來的顛沛流離,原本家境稍微富裕的一家人立刻陷入了窮困之中,昔日的將軍為了避免被朝廷追捕,只能改變名字做些普通且薪資不高的工作,而看著父母如此辛苦的將自己扶養長大,讓這時蘭奈華下定決心從軍減輕父母的負擔。

在不顧父母的反對下,蘭奈華進入了剛成立不久的空軍軍官學校就讀,並以一般的成績畢業並成為空軍飛行員,幾年後升為上尉,但因為一次任務中降落不慎導致左腳輕微受傷,加上曾經數次與上司發生衝突被空軍以傷殘為由退伍,退伍後的蘭奈華開始在家用心鑽研各個國家的空軍資料與作戰技巧,幾年後出版了《密接支援與戰鬥轟炸之效用》指出戰鬥轟炸機的重要性,可惜並未獲得蒼蘭軍方的重視。雖然如此老天卻並沒有放棄她,過沒多久亞斯蘭多陸軍尚格奇淮將找上了她,並以厚利與誠意請求她復出,擔任亞斯蘭多航空聯隊的顧問與指揮官。



【現況】
966年3月 就維亞納河改道事件的2個星期後。

安斯納外交部長,召喚亞斯蘭多駐安大使,要求合眾國外長,就「某些帶有政治本質的具體問題」赴安斯納談判。

由於亞斯蘭多方面至8日還尚未答覆,安方進而指責其就河流所改變國境線事件上不夠「積極」。

而亞斯蘭多方面則反駁:「亞斯蘭多把這件事當作一件常事,因此透過正常程序處理。」

亞斯蘭多政府不斷的強調亞斯蘭多地小人少、也有嚴守其中立的原則與立場,不會構成對安帝國的威脅;任何領土上的讓步、在國內駐軍的要求都拒絕。

並且就此河道改變事件,拒絕與安國談論關於互助條約的相關事務。

3月31日,安方嘗試繼續談判,但亞方拒不接受安國的條件,堅稱這是依據雙方議定以河流為界的結果,至此強硬的亞斯蘭多政府不再讓步。

4月13日,亞斯蘭多代表團於4月13日返回亞爾堡,這時亞斯蘭多政府首腦也依舊不認為安安地列帝國真的會攻擊合眾國。

接著幾個天裡,雙方透過廣播中傷與紙上論戰外,兩國間尚處於平靜的狀態。

然而在4月26日,亞斯蘭多早報頭版標題寫著「亞斯蘭多騎兵遠征新領土!合眾國旗幟在飄揚!」

並刊登照片,圖中是一群騎自行車的士兵站在橋上的安國界碑立旗,路旁是一個被推倒而粉碎的安斯納皇帝石像。

世稱「韋納大橋事件」,安斯納帝國要求亞斯蘭多方道歉賠償、並交出兇手,其軍隊也要從國境邊界後撤20到25公里、恢復舊制國境線。

亞斯蘭多否定此訴求,表示其部隊行動並無違反國境河流劃分協議,拒絕了安斯納帝國提出的要求,並提議兩國軍隊同時自邊界撤退20至25公里。

帝國對於合眾國的提議沒有回應,反而於4月28日宣稱因亞斯蘭多政府對安斯納具敵視態度的行動與聲明以及威脅,雙方簽訂的國境協議不再有效。

4月29日,亞斯蘭多大使抵達帝國首府,遞交合眾國方面對於帝國非法廢除條約和無理的撤軍要求回覆時,他被告知安斯納帝國斷絕一切於亞斯蘭多方的外交關係。

5月2日
在亞斯蘭多政府仍寄望與安帝國進行外交協調時,後者早在同年三月前就已進行軍事布署準備入侵⋯⋯

5月10日
上午6點50分 帝國向合眾國發出最後通牒,隨後發出宣戰佈告。

安軍對兩國國境上沿線展開砲擊,僅河道爭議地段就有數百門大砲對亞斯蘭多的邊防部隊陣地進行砲擊,30分鐘後,安國禁衛軍戰車部隊也開始越境入侵。

安國聲稱其入侵並非是以侵略者的身份,而是作為被害者的身份,發動一場自衛反擊戰,他們要對抗的是挾持人民、挑起戰爭的合眾國軍政府。


就在清晨時分,行經原野的途中,突然的的數道閃光,讓眼睛看不見了......

砲彈爆炸了,震波掀翻行軍縱列的步兵,穿透了人類的血肉之軀,也淨化了這些人的靈魂。這一個引爆的時機,完美的讓他們精神與肉体跨越了死亡的界限。
    
     當金屬彈頭穿透了裝甲,射進坦克車內時,它將所有擊中的東西都打碎成四處飛舞的散彈破片。

       他們,總共有三個人座在車裡,現在則兩個人渾身是血的倒在座位上,剩的一個仍坐在燃燒的車裡,與其一起燃燒。

「去他媽的安國!」正在燃燒著的駕駛,他這麼大叫著,這是吉瑪。

「到處都是砲焰。」緊閉著雙眼大叫的這位,是砲手葛森。

「接敵!接敵!。」頭猛烈撞上艙蓋,甩斷頸子陣亡的,是車長杜曼。

然而,他們不過是這失敗反擊的犧牲者罷了。

966年7月上旬,衛河作戰、就在安斯納帝國對南方大上的合眾國亞斯蘭多宣戰後一個月發動。

在第二裝甲旅的近乎盲勇的狀況下,打響了對侵略者的反擊,意圖解放被孤立的城市亞眠。

然而,整場行動是一連串悲劇的產物罷了,拙劣的步戰協同合作、事前砲兵準備的不足、失敗的誘敵深佯攻、車輛缺乏油料、空軍充滿漏洞的掩護。

即使孤軍深入的第二裝甲旅最接近城市時,僅差二十公里這一點之餘⋯整場行動是失敗的,耗盡所有的心力,僅得到的成果只有收容了,突破包圍的亞眠守軍殘部。

至此戰役之後,亞斯蘭多的裝甲部隊僅剩:蒙受不小損失的第二裝甲師,與近乎潰滅第一裝甲師。

亞斯蘭多軍方親手葬送了戰場的主導權,陷入被動防守的困境與僵局。

總歸亞斯蘭多軍的缺失為:

一:拙劣過時的訓練使士氣不足與作戰不力,尤其面對敵方砲兵轟擊過後的刺刀衝鋒攻擊時更明顯。

二:亞軍的機械單位經常分散運用,其餘單位過度依賴陣地防禦。


966年7月底 ,從亞斯蘭多腹地調來的各部隊,陸續底達亞眠地區週邊的前線,第二步兵師收到的命令是盡可能的收容突破包圍的友軍。此外必須負責防衛將近長達100公里的戰線。

縮短漫長的戰線,徵集投入預備隊,為了先前反擊的失敗,現在的一切作為就是替援軍爭取更多的時間,好打贏這場看起來希望渺茫的戰爭。

率先抵達的步兵連是直接由火車送往前線,在沒有攜帶重武器等支援下直接投入戰鬥。

966年8月14日,國慶日當天亞斯蘭多軍政府公開發表了演說,並向前線發佈了772號命令,演講的內容除強烈的指責安斯納帝國的侵略行為外,高調的強化了合眾國所做所為的正當性,鼓勵國民參軍與支持購買國債。

隔日合眾國的各州出現了市民針對祖卡夏人的暴力與迫害行為,安斯納裔的商家被砸毀與搶劫行為,軍警單位不但沒有阻止,而是加入了當街捉補,並就地射殺祖卡夏人,以"淨化"亞斯蘭多合眾國。

在968年的新年亞斯蘭多高層對外與全國發表談話重申徹底的抗戰宣言外,除了滯留在聯邦的志願師外,也正式派出了遠征軍前往聯邦戰線並肩作戰。

合眾國與安斯納帝國的戰爭陷入泥濘化,雙方圍繞著公路網的爭奪互有勝負,帝國軍脆弱的後勤隨著時間消磨殆盡,合眾衛隊付出慘痛的傷亡後成功的阻止了更多城市的陷落。

隨著局勢逐漸穩定,民心也安定了許多雖然戰時戒嚴尚未解禁,大街上也時常看見鄉防隊在巡邏,但已經一掃開戰出的悲觀氛圍。

亞斯蘭多的女權與戰前相比,有著顯住的提升,男人在工作職場上的所有崗位得以看見女人的身影,男女同工同酬制度也是第一次實施。

如今隨著ASHLAND VOLK ARMY的命令發布,全面徵兵制的年齡基準已經放低到14歲,合眾國會如同其名的化作灰燼之地嗎,還是最終贏來苦澀的勝利呢?


回頂端
 個人資料  
 
顯示文章 :  排序  
發表新文章 回覆主題  [ 1 篇文章 ] 

所有顯示的時間為 UTC + 8 小時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3 位訪客


不能 在這個版面發表主題
不能 在這個版面回覆主題
不能 在這個版面編輯您的文章
不能 在這個版面刪除您的文章

搜尋:
前往 :  
cron
Powered by phpBB © 2000, 2002, 2005, 2007 phpBB Group
正體中文語系由 竹貓星球 維護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