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of Tanks坦克大決戰(OLG)最近這一陣子被友人拖下水,一頭栽進這個無底坑裡。
這個遊戲是一家白俄羅斯的工作室開發的對戰型網路遊戲,目前封測(CB)中,遊戲型態是15VS15的奪旗/殊死戰。不瞭解的話,可以便宜地解釋為「地上版的NavyField」。
與NavyField類似的是,本遊戲雖然有國籍之分(目前確定有德蘇兩國,美國有科技樹但還沒放出戰車),但實戰時是混在一起不分軸心同盟的亂鬥。同時,因為採取了類似NF水手制的車組制,除了賺錢換坦克升裝備之外,累積車組經驗來獲得特殊能力和開發點數也是很重要的。
雖然說是坦克大決戰,但實質上參戰的車輛包括了WW2的戰車、驅逐戰車、自走砲三大類型,是個涵蓋多種類AFV的遊戲,各種AFV之間的相生相剋也有所不同。
遊戲中戰車的本體載台需要花費開發點數研發之後才能花錢買,購入載台之後,上頭會附贈有該型車<初期型>的基本裝備:例如德國的三號戰車就是配備37mm短砲身主砲,基礎的引擎、無線電和窄履帶。
不過如果開發並購買了新的強化裝備搭載上去,就能利用舊載台逐步升級為後期型的車種。例如50mm長砲身、75mm榴彈砲、改良砲塔與大出力發動機等裝備,只要開發過一次,不同車種之間的共通裝備是可以拆裝互換的,比方說20mm機關砲可以裝在二號戰車上,反過來也能安裝在三號或農業拖拉機上。
裝備一共分為五大類:主砲、引擎、履帶、砲塔、無線電。
主砲很容易理解,更換了不同的主砲就能改變戰車的火力,不過遊戲中是把貫穿力和傷害分開計算的,舉例來說在差不多重量的蘇聯57mmZIS-2高速戰車砲與76mmZIS-3野砲之間,前者因為擁有絕高初速而在蘇聯系砲種中享有優越的貫穿傷害,甚至可以打穿虎式的側裝甲───然而、如果不是打中彈藥庫或履帶之類的弱點,損害幾乎可以忽略。反之,76mm砲雖然貫穿力較差,但榴彈的破壞力非常驚人,皮薄的德國戰車幾乎是一擊就完蛋了,究竟是要求高貫穿還是高威力,兩者之間是各有取捨的。
引擎則是戰車的心臟,雖然引擎沒辦法提高太多戰車的極速,但卻可以提高變速與爬坡的反應能力。打個比方,100匹馬力的38(t)反應會慢得像鼠式戰車,但是200匹馬力的38(t)卻擁有足夠跟以高速聞名的BT戰車纏鬥的加速性。越重的戰車就需要越高檔的引擎,遊戲中常常可以見到升級了最高檔砲塔與主砲,把四號戰車底盤裝上豹式砲塔作假老虎的玩家,但是這種四號礙於引擎出力的問題,如果沒有升級引擎的話反應速度會比真老虎還要悲劇呢。
履帶同樣不能提高極速,但可以提高轉向的速率和越野性能。對戰車而言或許沒什麼大不了,但是對於驅逐戰車而言迴轉速度就等於生命,是最重要的裝備。一但被火砲直擊履帶,會導致履帶脫鏈而暫時喪失機動力,需要過10秒左右的搶修後才會恢復行動,但轉向的反應速度將會永遠的損害。小型輕車輛面對驅逐戰車或重戰車時,就常用射擊履帶的方式以小搏大。
砲塔則是只有戰車才能升級的裝備,驅逐戰車與自走砲是沒有砲塔可以換裝的。反過來說,這也代表著驅逐戰車與自走砲能裝載「負重量以內全部的砲」,而戰車卻不行───若想升級大口徑高初速的砲,也要跟著換裝容量夠大的砲塔才行。高防禦力的砲塔能夠提升裝甲與耐久度,換上更大口徑的主砲,但卻也會拖累速度。有些砲塔雖然降低的裝甲但卻有利於提高視野或提高迴轉速度,這也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
最後一項比較難以理解的概念就是無線電,但這卻也是遊戲中最昂貴的裝備之一。無線電的通訊距離以公尺計算,越高檔的無線電通訊距離越遠,而通訊距離意味著「與友軍共享視野的距離」。
遊戲中的地圖尺寸並不大(大概兩公里平方左右?),實際上在視野好的高地,75mm砲的等級就夠從地圖頭砸到地圖尾。然而礙於戰車糟糕的視線,能發現敵軍戰車的距離通常不會超過幾百公尺───如果是驅逐戰車蹲在草叢或廢墟裡,恐怕直到對方開火之前都不會曉得藏在哪!一但被目視確認的敵軍,就會被標示出紅框的輪廓,並且透過無線電分享給所有<通訊範圍內的友車>知道。
於是,就會出現二號戰車或BT戰車這些高速輕車輛,快速穿越火網殺入敵陣中偵查,引誘敵方開火找出驅逐戰車和砲兵的位置,然後長射程的我方砲兵再予以一一遠程撲殺的戰術運用。倘若無線電性能不足的話,就無法分享友軍的視野,很容易遭到敵軍奇襲或各個擊破,是非常重要的一項裝備。
操作方式是WASD前後左右,R/F前進檔與倒進檔,滑鼠迴轉砲塔,數字鍵123分別用來裝填穿甲彈、特殊穿甲彈、榴彈,滾輪用來縮放視野,右鍵自動鎖定目標(視野內的)而左鍵開火。
整體而言,本遊戲是個很容易上手,操作也比NavyField要簡單(應該吧)的遊戲。玩戰車的玩家甚至可以單純就交給自動瞄準,不需要去特別練習手動抓前置量───但驅逐戰車與自走砲就沒辦法這麼輕鬆了。
遊戲的流程大致上是紅藍兩軍的各十五輛AFV,分為兩邊捉對廝殺,先全滅敵軍者,或是在敵人基地花費一百秒升旗的隊伍就獲勝了。貢獻值高的玩家就能獲得較多的經驗和資金收入;貢獻值不只是擊毀敵軍戰車而已,而包括了發現敵軍單位的偵查分數、還有佔領敵軍基地的升旗分數這三種一起合計。似乎小型車輛下剋上也有不錯的加分。不過,與友車相撞或是誤擊都會導致TK,是會扣分的。
高速的輕戰車在序盤穿梭敵陣,幫助自走砲標定敵軍陣地,並伺機鑽入防線後方,以機關砲或小口徑砲屠宰那些防護薄弱的敵方自走砲。但如果輕戰車沒能打開局勢,就會演變成中戰車與重戰車突擊敵陣,試圖從驅逐戰車的防線上撕開戰線的正面衝突,驅逐戰車則一邊獵殺坦克,又邊打邊撤的更換陣地以免被反砲擊。戰鬥到最後就會演變成朝敵方的基地前進,以達到奪旗條件結束戰鬥的局面。
戰車講評
德國系似乎在全世界都是德國戰車人氣比較旺。所以,選德國戰車的玩家也多,特別是走戰車路線,開三號四號直衝虎豹動物的玩家特別多。
然而德國戰車一路走來可說是無盡的血淚史,除了無線電、裝填速度、火砲精度這些隱性數據比蘇聯車要稍微好一點之外,實際上火力裝甲速度全部都輸人,需要靠愛與勇氣和根性去克服…
農業拖拉機沒什麼好說的,一次大戰水平的坦克。配備37mm迴旋砲,機動力爛,爬坡時你會擔心它熄火,裝甲事實上是無,換了引擎或機砲都不會有任何起色,唯一的優點就是被打爛不用付維修費,是純粹練經驗用的奶粉車。但是,非得開這台爛車才能練出之後的各種升級。
一號重自走步兵砲配備150mm榴彈砲的一號戰車,是德軍路線最早的一款自走砲。火力威猛裝填緩慢,一擊可以撲殺新手場上任何坦克,沒有裝甲,而且很顯眼,唯一守護好自己的方法就是找個好地方躲起來───然後隨時換位置藏身。
一號驅逐戰車搭載50mmPak的一號戰車。裝甲很可憐,不要期待它能擋的下最弱的20mm機砲,但是火力中等,速度也是新手驅逐戰車中算不錯的貨色(對比蘇聯的AT-1的話)。
二號戰車搭載20mm機關砲的高速輕戰車。挾其優異的高速性能,強大的無線電,和行進間射擊一樣有威脅性的機關砲,快速射殺那些薄皮車輛順便為友軍探路,令人意外的是正面裝甲乃新手車中德蘇最厚,比35(t)還厚,(看運氣)有希望擋住37mm砲的正面直擊。
35(t)輕戰車搭載37mm砲的中量級輕戰車。速度雖然慢了些,但總合性能稱得上是新手車中的王者,擁有裝甲.火力.速度的均衡結合,但是拿來當重坦克開會被當罐頭開的很難看。我不能理解為什麼會有人把它裝上20機砲當偵查車用,這不合理啊…
蘇聯系大家似乎都發現了蘇聯戰車的營養之處,因此最近有著人氣升溫的趨勢。蘇聯戰車普遍擁有優異的攻守走三拍平衡,同級車款中能裝的砲硬是比德國的大,跑的速度也比德國車快,裝甲也比德國車厚。
那究竟為什麼會有人選德國車呢?除了中二之外還是有實際的理由,因為蘇聯車通訊差命中差裝彈更差───這些理由常導致蘇聯系的戰車空有強大性能,但卻在近距交鋒中因為那一兩秒的裝彈時間差而慘遭屠殺。對於熱愛牢不可破的聯邦的祖國防衛戰戰士們來說,這是絕對要注意的弱點。
MS-1輕戰車肉。跟農業拖拉機在同一條起跑線上,但速度更差一點,裝甲沒有比較厚實,主砲一樣糟,開著它作戰不會有希望的,快點升級吧。
BT-2輕戰車神。擁有看不見車尾燈的神奇速度,甩尾之王,正常來說沒有人能夠阻止一輛全速奔馳著的BT衝進自家後院裡拍照留念,因為根本打不中───反過來說在那種速度下的BT開火通常也不會打中任何東西。裝甲很可憐,經常火燒車。
T-26輕步兵戰車神。裝甲.火力.速度的均衡結合,各方面都能跟35(t)平起平坐的好車,機動力似乎更好一些。不過、砲的威力不怎麼樣。
AT-1驅逐戰車至尊。事實上是T-26的無砲塔版,但這乖乖巄的冬可以裝上57mm高速砲與76mm野砲,這也太靠北的營養了,根本是新手驅逐戰車中的王者。76mm榴彈就能讓35(t)當場變成一團火球了,更別說可以打穿虎豹以下全部戰車的57mm高速砲…
Su-18自走砲沒開過所以我也不知道。但感覺應該是跟一號自走步兵砲同級的對手?
From this day to the ending of the world、
從今天開始直到世界末日,
But we in it shall be remembered;
我們永遠會被記住。
We few、we happy few、
我們這一小撮,幸運的一小撮,
we band of sisters;
我們是一群緊緊相依的姐妹。
For she to-day that sheds her blood with me
誰今天與我一起浴血奮戰,
Shall be my sister.
誰就是我的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