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勢主義-Offensivism

攻勢主義社團專屬論壇
現在的時間是 2024年 3月 28日, 22:56

所有顯示的時間為 UTC + 8 小時




發表新文章 回覆主題  [ 144 篇文章 ]  前往頁數 12345 ... 10  下一頁
發表人 內容
 文章主題 : 【國別史】花落怎能怨風吹,斷雲長櫻有餘哀:珀明王國(附:鶴島御譽特別地區、後松葉汗國)
文章發表於 : 2009年 8月 7日, 22:08 
離線

註冊時間: 2009年 1月 11日, 19:22
文章: 959
【設定前提】
本篇許多細緻的設定都來自Vanmor兄的構想、指點,感謝他的慷慨相助!珀明設定的核心印象,是「概括的東北亞感」,它包括了東北亞不同民族的元素。就像其它國家的人看待中華文化一樣,中華料理一般讓外國人想到炒飯跟小籠包,但是這些不是中華文化的全部,只是被抽樣起來運用的題裁,被外國朋友複製在影視娛樂作品當中。如果要切實的尊重東北亞的每一個民族,珀明設定至今累積的內容,都不夠原汁原味,因為珀明還包括了很多中國跟印度的東西。不同文化的拼湊和整合,本身不包涵意識型態的批評,只是展現一種新的可能性的樂趣。




珀明王國(Hubagenggiyen Wangt-gurun)
漢:Königreich Uwazien
王聯:Королевство Юважиния
索:Royaume d'Ouvagée
圖檔
國  花:安濃山櫻
首  都:朝京(Santici,御所.兼為督道府)
國家格言:命運帶領我們前進不二(運命者至于此行,離者此乃能之非)。珀明文言
民間格言:虛偽是萬惡之首,憂患由怠惰而生(Holo serengge tumen ehe i den, jobolon heoledere ci banjimbi)。Gurun gisun
國家代表色:R65-G112-B66(國旗綠色)
國  歌:〈玉樹長春〉by biassus
32356-3121253-321---5---6---712- 32356-3121253-321---5---71243-32
1712-1712-171261767- 1712-1712-171261767-
67132-122-5-3- 531-6-67123-437-
231---2---32171- 5-6---67133-----2-7-------
32356-3121253-321---5---6---712- 32356-6173671- 217快6-------1---7---1------(4-3----)



【國家象徵】
◇旗幟
國旗940s-
圖檔
珀明在940年代修改國旗,以符合民族國家的國家認同取向,而非王室認同。王室家徽的星紋山櫻取消,改為象徵自由民權的三山櫻,國旗配色也改成神州色彩「天與金」,象徵珀明是神州體系的一員。

◇國歌
珀明的國歌〈玉樹長春〉原本是在年輕貴族子弟間流傳的小調,由於古代珀明實行蔭官制,貴族子弟在22、23歲的時候,會被轉派各地任官實做。〈玉樹長春〉表達了貴族子弟謝恩並即將遠行的心情,原本的歌詞有三段,以安秋語演唱,以下為第一段:

百姓普化、萬邦協和
Tanggu halai irgen leksei wempi tumen gurun uhe i huwaliyapi
廣德開張、神功高貴
Erdemu deserepi amba badarafi, ferguwecuke gung den wesihun
錦雲霞、明月昕
Eguletu alha, saradai keire
叩謝聖羲恩鑑
Abkai kesi be baire jalin de hengk ilere babe
潁悟稱奇
Sure ulhisu de seme maktahabi
桃園共醉
Tooro yafam i soktome omicaha
可以了,出發吧、我們出發吧
Ohui yawe, mes yafkiye
上馬一起去了
Morin yaler sasari geneki
(餘略)

850年代以後,珀明暫以羲王御極時的典禮曲做為代國歌,但是一直沒有入詞。880年代,伴隨民謠採集的音樂民族主義工作,〈玉樹長春〉也被重新整理,完成了構擬的副歌段,成為完整的曲子。900年代珀明民主化運動勃興,民間要求能在公開場合有代表國家的音樂,開始有大量的音樂人提出國歌方案,但不能被王室接受。920年代以後,民選政府提出使用〈玉樹長春〉做為國歌的妥協方案,在王室的默認下進行行政命令公告,但當時仍然以安秋語歌詞演唱,並填完了整首曲的歌詞。由於官方語言事實上是神州語,為了符合國歌官定的性格,在王室典禮機構的杯葛下,相關格式化部門勉強拼湊出古代詩詞的神州語句子,在932年以當時咸禮大臣吉公望的名義發佈。從此之後,珀明國歌的法律問題就一直被擱置不再討論,國歌本身做為沒有版權的音樂作品,允許民間流用。在正式典禮和王室出席場合中,視情況演奏〈玉樹長春〉或其它王室古樂;不過950年代以後,基本上都只演奏〈玉樹長春〉。

人祖開河冑,表裡山河壯王猷,欽範弘,巍莫與儔。
永受天懷祐,萬壽無疆薄海謳,天業播,輝煌日月侔。
聖域地、莊嚴國,光動綺羅香阡陌,
西風擴、草雲若,賦懷天老志無惰。
覺者輩出,陽複深處,金界松映,鐘暖征音霄外溯。
胸崔嵬,雖不勝百枯,然斗旋,極星不遠值年宿。
人祖開河冑,表裡山河壯王猷,欽範弘,巍莫與儔。
魏聲名望,國風靈遞彩萬觴,清韻長,澤無罔。



【領土範圍】
967年,珀明王國本土與附屬特別地區、無建制領地:
圖檔



【簡史】
◇總論
國、族得名由來:「珀明」意謂像琥珀一樣清明。珀明族的祖先亞斯特齊坎族(Astaecikan)是與諸多洋系東方民族有複雜血緣聯繫的遊牧民族,在第一次「克薩爾征服」時代臣屬於烏爾多斯堤琴汗國(御宮汗國),隨軍來到神州西北,平定所謂「季嘉七明」的西北黃種遊牧部落,轉封至此。待克屬玄族軍閥從北島撤退,直到克薩爾的衰而復興而復衰,亞斯特齊坎人都與「七明」持續融合,參與了與玄族、與克薩爾戰國各國的戰鬥。隱約形成的新民族改用一種克薩爾.北嶺語詞、文法構成的語言,但是語音上保留了梅茵蘭.漢密斯特色。農氏磐基穩固後,取「像琥珀一樣清明」的名字做國號──上承七個「明」國的傳統,於是主導統一的國部集合開始有「珀明」這樣的統一稱謂。神國半島(神州西北)統一以前,本區曾經自稱:神國、白山。神國半島人們一般自稱安秋民族,因為半島中央有安濃、安武兩山系。

一年「一秋」,千秋萬世,秋即「時候」,多事之「秋」。庚辛申酉,白虎金「秋」,座西方、總時年,主刑殺、制不朽。古典上說:「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羲和欽天授時,正是「秋」國君主形象,珀明君主就自稱「羲王」,有「羲王之國秋」的說法,不過正式受玄國冊封的國號仍為「珀明」。

◇曆前七明與亞斯特齊坎人
早期的「七明」或「九明」泛指生活在神國半島的眾多部族,實際上,半島上的封國常常超過十數個,但是在御宮汗國(克薩爾大一統時代的汗國)統治以前,又常常有盟主城邦號令一定範圍的地區,因此「七」跟「九」只是外族與神國接觸時,局部認識到的分佈情況。由於這些「明族」在接受全光哲學以前,就採取一種崇拜光明的宗教情懷,因此往往以「有明」自稱,形成各種「明國」。神國半島在央.神文化傳入以前,就建立自己的有文字文明,中央王朝又常常自稱為某某「薩碧」(吉祥),因此各王朝統合起來,就稱為「赫齊義伯南碧薩碧」,意思是親切吉祥的發展時代,一直維持到梅茵蘭開曆。依時間前後,大至上的盟主城邦,西南邊是實元吉國(竹克圖義根格薩碧固倫),東南邊是宏艮吉國(格布阿什濟卡以里函薩碧固倫)。

薩亞克齊布察克、卻爾卡庫帖齊、圖爾古希布察克三部亞斯特齊坎人在御宮汗國擴張時代,驅軍征服了神國半島,被封在這裡,建設攻略北神州和北島的基地。在梅茵蘭曆前300到後200的500年間,雖然統治集團各異,早期部族之間的文化差異也大,但是社會結構和經濟組成的變化卻很緩慢,變易性小。雖然大部份部族採取遊牧制,但是政治中心往往還是河緣農業經濟帶,一直到現在的江後地區,都還存在過農基城邦。城邦遺址內的灰泥牆隔間、中央庭院和獨立水井,說明此一時期的城市獨立生活相當興盛,然而這種生活方式底下的政治、經濟動機仍然未解。從神話、史詩來考察,此一時期以土地和財富為目標的戰爭並不普遍,實物交換的證據卻往往能在下兩層文化期的墓葬中發現,可能以城邦為單位的經濟競合,高過純粹佔有領土、人民的「國家」戰爭,但這也表示這一時期神國半島,各城邦之間沒有緊密的政治聯繫,因此後來被亞斯特齊坎軍輕易的個個擊破,也是其來有自。

從封賞紀錄來看,盟主城邦對其它城邦神職人員的賞賜非常多樣性,表示部族、城邦的關係非常曖昧複雜。以「集體男性」為單位的政治組織普遍存在,一般具有村社級規模,但是也有以整個城池為對象的統治機制,已知「集體男性」的統治者世襲,因此、僅止在一座城池中,也是由大大小小的王公們聯合統治、維持的。專業技工是廣泛流動的一個階層,在御宮汗國亞斯特齊坎時代以前,這種身份的人具有較高社會地位,也不必世守這種職業,只要有對應軍口的保護,技工也可以置產成為自由農民。當時的交易煤介有貴金屬,可以以製成首飾的附加方法增加單位價格,但是可能因為提煉技術的問題或缺乏公定性,一般還是盛行實物交易。亞斯特齊坎時代以後,除了募兵制發展起來,最重要的就是稅收制和監督制的確立,最早也是以克薩爾的《徹格書格齊布察什法律篇》建立法理上的依據。由於缺乏直接證據,曆前七明一直沒有證實是間接民主制度,但是跟後來普遍軍國化的王朝、封國相比,曆前七明的時代依然被追認成自由的時代。另外、軍事與稅收制度的統一性貫穿這整個500多年,在後來的國風王朝制度中,看得到其遺跡。

七明城防多為三重城,保護的相當牢固,有堅長方型、橫長方型等公整格式,土坏磚和紅柳枝間技法相對少,大部份是白色長石壘砌,砌法交錯加強結構性。城池會設銅馬來標明中軸線,宮衙都分成南宮、北宮。專門進行軍事防衛的「錫白丹」工事會建在偏北的位置,在後來的亞斯特齊坎克薩爾時代,都藉由這裡建立新的官署。亞斯特齊坎時代會將內重城析為五個部份,稱為「別斯別力」化,主要是依據部族分工原則進行不同身份的人的居住點的強迫區隔,每個城坊成立對應的管理措施,提高軍事控制的簡易性。亞斯特齊坎時代,鄉野的組織程度隨著戰爭的徵調需要得到加強,農業文明和新的國家性格反而在遊牧領主的監控下自發形成。儘管克薩爾人帶來了全光哲學,諸明本部國族卻仍然信仰自己的神道,家族向心式的普遍宗法制形成,從早期「城邦王公」分衍出來的統治慣性,村社長老和家族長輩主導的鄉里制度普及開來,家長權也因為國家法律實踐上所採取的折衷,得到追認;家族神更加活躍,簡單的守法和紀律原則被用來配套管理家族,以家族、宗族為中心的宗法教育擴大實施,這些現象都促成後來安秋民族的精神氣質。

◇國家形成:100-300年的南北分流
御宮汗國在神國半島的大一統統治維持的時間有限,在對北島戰爭告一段落之後,梅茵蘭曆1世紀中後期,神國半島的事權基本上落入亞斯特齊坎幾個「義斯卡岡」(藩汗)手中。由於政治組織在一定範圍的進一步整合,加上對生產環節的制度性監督大為加強,農業、手工業都比「赫齊義伯南碧薩碧」時代有所進步。「以金鑄幣贖民」的形式發展起來,表示貨幣制度萌芽,等級身份制也比過去制化。從酒器生產遺址來看,早期流人不流物的情況,轉變成手工業生產進一步專業化,物質生產聚點的性質與農業生產聚點性質,都成為城邦存在的理由;神寺祈禱詞資料出現大量「田圍」類型的詞彙,考證指涉地點,表示農業生產也進一步外溢到鄉野鄙。城邦宮城的外圍出現一些排房建築,有計劃的人口流動被組織。到了150年代以後,「封植以籍千畝」成為常態,土地私有化和分配生產工程成為2世紀的常態。另外,對於「亡羊」態度的南北分化,表示南北地區生產基礎也在分化,北神國反而在克薩爾人影響下,採取定牧生產作息。

200年代,御宮汗國解體,神國半島許多藩庭出現「公執兵斤畔」的集體騷動,以「伐盜」為名的城邦戰爭大量出現,最終成為侵略它藩領土的口號,許多藩主「帥國盟於太夜」,調動明族武力從事私戰,明族本族的地位獲得提升。各藩實施「聯邑法」,鼓勵自由身份的契約農民為領主耕作,領主們又加入國家體制,於是全國土地名義上的國有化初見端倪。當時按地徵收的「儲稅」大部份成為軍賦,為了推銷剩餘產品,各藩需要相當於殖民市場的「交埠」,這種經濟思維又往往刺激新一步的土地擴張,這也是因為,單一權力主體需要在長期經濟政策中提高農產品價格,盈實國庫,在經濟成熟度很低的年代,只能不斷透過外部累積擴大經濟收益,因此以經濟為動機的藩間戰爭就在所難免。不過,各藩都重視「公典用田」,行政監督制度必須有法律上的理由和正當性,這也是克薩爾法學的餘緒,重法精神還會在神國半島持續很長的時間。由於不同藩國的勞動比例不同,國家必須招徠新的可剝削人力維持密集生產環節的運作,因此「客民」身份產生,他們沒有地籍和私田,在「公主」的領導下雲動四方,有的時候也組成「外屬部曲」投入戰事,大的「客民」團可以達到3萬男女,這種「集體遊耕」是這時期的現象。雖然說貨幣制度在稍前發展起來,但是北部區的幣值、成色很不穩定,「百靳一將」或「五實靳當」的幣重波動很大。北神國的經濟思維是「因人之情,以制輕重」,操縱貨幣來達到經濟穩定,維持克薩爾式的物價轉換原則。南神國卻在「民不益賦」的經濟思維下發展出聯合採購制,不久、只要跟生產有關的環節都具有商品性,讓商品在時空差異上得到抑制,成為南神國各藩政策的主流,許多貨幣僱用制度,以小的規模的在這個時代跳級出現。南北神國經濟形式的鴻溝,預示著這個國家要走向一段南北分流期。於是約在梅茵蘭曆300年前後,維持名義上整個大西北神州統一的舒淵汗國解體,劃分成北方的松葉汗國和南方沛仰王國,兩方的實際控制範圍又都有限,其中、南方的沛仰進入深受神州影響的國風文化期,進一步採取明族本位政策。

◇南北三朝
約在400-600年代,神國半島分成南方的「丹中南北朝」和北方的白煦王國。「丹中南北朝」具體是真丹王國內亂後,在丹海和中里成立的琛濟、鑑齊兩個王國對峙的情況;再加上翻過許多獨立地區後,北方的轉型制白煦王國,就合稱為「南北三朝」。

白煦王國建立初期仍然是事實上的克薩爾式汗國,中央由上三等王公和宗室的隨員組成侍衛院,再選出內親衛,由「親衛兵部」和方軍、國軍領袖(鎮軍哲內考爾)組成軍事合議庭,後來也都叫樞密院。王附額和王子少師享有部份執政權,是身體國家制的餘緒。

對於國內屬藩,白煦派設「以德古」常設代表,傳進中央與地方事務,輔導藩國支援中央政策,手邊也有一支萬戶監臨軍,加強控制藩國;而藩國實際上只有職貢義務,實際上是獨立的。但是到了梅茵蘭曆460年代以後,白煦中央推行中央千戶制,在地方上編「糾」,把南神國「糾」制的「祥茵」官編入中央體系,給予五到八品不等的散品。另一方面、以勘定貴族私戰為理由,在各地編成「樞密行台」,給舊樞密院成員掛上「統監樞密」銜去地方上直轄,方軍改編成內附鎮軍,等等,漸漸加強中央的直接控制。白煦也有鄉府會試的考選計劃,但是在480年代爆發「貞會之亂」,中央統一制度的建設努力又付諸東流。「貞會之亂」的起因本來只是國王後宮嬪妃各自援引勢力進行宮廷鬥爭,但是軍職臣僚介入後,卻連動到各藩國對於白煦中央政治改革的不滿,各藩共叛、形成動亂。由於改革內容中,對契約農牧民准許「立限放良」的政策,違背當時各藩國從事低利農牧勞動所需的壓榨人力的問題,加上國庫日耗,無法維持整個精緻的政策調幅,給養、供養比在各個階層失調,封軍不封國的構想最終難以落實。但是地籍農業化的趨勢沒有下降,各藩國在進一步自治後,實際上延續了改革的部份內容,加上這一時期「致用坊」融通組織因為靈活性取代領主財政,在操縱貨幣後卻要阻止經濟的流動,這是不可能的,本位面必須回歸到生產基層是什麼的本位面,歷史才能前進。舊克薩爾千戶、萬戶制度的特色是地緣性的重視,人群雖然根據數字原則來編整,實際上在落實幾百年之後,也逐漸沒有辦法和土地領域區別開來。白煦從事中央化──實際上也是神州化的結果,本來就欲蓋彌彰的明族宗法.鄉里制就更加突顯,首先出現依附在克薩爾制度下的「族帳」制度的復活,到「貞會之亂」以後,小鄉里的「穆弘」制跨越等級障礙重建起來,「穆弘」制本來就與克薩爾千戶制並存,這個時候則淡化了千戶一級的角色──「穆弘」大約是以地緣、血緣並具的300戶為單位發展的。「貞會之亂」以後,白煦名下的各藩國成立了以司馬職派出的小三省,成為一個個更加獨立的小王國,北神國也形成天子.藩鎮的小天下,而且總體上進一步跨度到神州制度。

梅茵蘭曆500年代以後,以實物經濟為基礎的農業國家制在神國南北的趨勢統合。北神國的貨幣政策做為控制方式,最終還是讓位給簡單的自然經濟成長模式,北神國在200-500年間的經濟發展,純然是克薩爾軍事統治造成的跳級發展,在大一統國家消失後,旨在調動大範圍資源的制度就沒有意義了。明族本位與神州化成為時代的共識,南北分流的結果,基本上只剩下政治單元的不統一,但是為了成為一個共同的安秋民族,大家都做好了時代性的準備。500-600年代,以農基土地為標準的土地制度、政治制度發展起來,專業軍人形成保護生產的「法更」階級,建立普遍軍功給給的爵官和佔田標準,固定農民供養國家武士,換取「業格」兌現成免役權,最後庸調制度又促成貨幣制度的回歸,於是國家為了控制基層,又形成土地所有權和田面權分離的狀態,以避免受田與租田造成的土地經濟混亂,整個神國半島慢慢發展成後來的樣子。

補充:克薩爾制的貨幣經濟旨在榨賦,反而是僵化的形式。神國半島「國風化」之後,採取的是靈活的實物流動形式,這是神國歷史特色。

◇國風早期制度
≒300-400 沛仰王國
≒400-550 真丹王國

沛仰和真丹是國風文化期開始的兩個「中土(中里)王朝」,在現在珀明的南部偏東,主要是類似於中央政府的這兩個王朝,其它政權則可以比擬成藩鎮,而這個時期,北部、西北部還有克薩爾人的小國家,一直到鄂路察希亞格政權被容氏聯盟攻滅為止。

國風王朝的「廷省制」不同於後來的三省,此外就是負責行政的若干個事務衙門,是職官世守的專業行政家族,但是沒有最高抉策權,但是享有祿邑,可以透過派遣家族成員加入崇政廷,輾轉進入議政廷取得發言權。此外,成立「廣台省」(萊布杜庫儒)掌管對外聯絡事宜,「明學館」(內爾吉塔齊布)培養國家人材。

國風王朝注重世襲,所有官員都從父輩官員胤補而來,稱為「科」,官員累積的「科績」會成為他的嫡子胤補加分的標準;除此之外也實施「品」,基本上是「輩目直取」(鄉品層次),不用再轉報中正官──並沒有這樣的職位──血緣是自然的先決條件。「品」具體分為「舍祇17等」,方法上就是先取「品」,再加「科」。但是「科」可以轉分給其他孩子,成為宿親丁衛的候補標準,國家分成10種親衛職,由骨品家的小孩依「科」取士,二等以下兵丁才用招募、考選。國風早期還沒有官品、職位的分流,散階稱為「秩」,有大匡3秩和幾德11秩,共14秩官。有兼官制,實際上分為京職和方職,例如小京留守需要幾德2秩以上才能補除。地方雜役官是奉議10等「郎」,有類似科舉的轉考制,甄選地方官。普通百姓要晉升宮廷,只能參加術科考試,以才能補進26宮署,當畫師、廚師一類的。

◇近代早期律令國家的發展
梅茵蘭曆≒500-740是「廣義秋國戰國」時代,這包括它所贅續的後期「四國」時代。其中做為律令制度成立的兩個王國,就是鑑齊(≒400-650)和後續的天濟(≒600-750)。鑑齊律令制度的發展,其實是跟它的物業發展息息相關的,主要就是掌管錦綾織造的「內省所」做為流通主導部門獨立出來,中央宮廷為了建立整體經濟的法制管理措施,才從內廷建立「門下」機制,慢慢完成神州三省制的演變。律令制度開始以前的安秋法制充滿原始性格,雖然不講究身體刑,以刑重匯算成罰金,務求實際賠償,但是生命刑卻非常濫用,保留了焚刑一類的殘忍刑罰,連坐也很盛行,司法程序黑暗,常常以細故沒收訴訟費用,抵罪勞動的時間也很長很嚴苛。

鑑齊時代的地政制度與農業公社的發展息息相關,在5世紀,地方官員延續亞斯特齊坎後期的特許自辦原則,稱為「中代取締制」,公事官具有警務特質,中央留守召集每縣耆老擔任「勸農行人」,等於是中央派出的鄉長,他們因為掌握知識,有權分配「米調載書」上的擔額,一般農民則可以用「怨嘆書」的形式呈情,形成「互動民本制」。地政系統是士族集團主義,由附屬大夫、銜方小大夫組成,他們都是本鄉公族,久而久之形成家格,回到地方上實際世襲各種「金穀知道」、「監察知道」。為了方便管理,中央在基層採取「身元取調」,不按照實際資產和他們的土產地等決定賦役,而是以「黨性」決定一個小圈圈的人必須上繳的年貢。這種做法會造成內部團體不公,所以又實施「一條法」規定上繳物資統一折算,賦役主力也像早期軍事那樣採取年輪制。為了安定地方,特許本國公族打擊「惡黨」,俘口和中央對分,充做「底張」(身份職業由主人決定,類似奴隸的自由民)。為了確實掌握地方資源,又建立中央能直轄的「投誠鄉」,派遣中央親衛分出的「徙來宿衛」實行「中央一條」,候旨攤成。

鑑齊早期的制度仍然以人治為基礎,政隨人興、也隨人移,部門設置沒有常制。但具體來說,鑑齊官制是以京都、別京五都為主的地域分權制來實施,有點像Koei遊戲中的軍團分設。中央官大致上以勳貴系統為基底,補進各種幕僚系統和籌備系統中;軍事領袖有另一派的武班世襲,分遣到別京上鎮戍,親衛軍和宿衛軍則從其它軍區擇優補進,或者任用文班子弟蔭補。這種重視軍國機策的制度實在屬於屬人制度,領導者如果老年發聵或後紹無軌,國家制度很容易陷入疲軟狀態。重臣以什麼官職、什麼身份、什麼狀態進輔,也沒有制度化。

545年,神州的罪臣沈奕重來到安秋,神州遣使與鑑齊交涉,鑑齊接受招諭,上表金冊給神州皇帝,鑑齊王在訪花亭拜封為國王。後來,神州給鑑齊派去的回訪使中有誠信祖師(呂好嶸),帶去了5萬冊的書籍,鑑齊倫熙王奏請挽留,於是誠信祖師就在鑑齊開授神州書道學,成為中里書學的開始。570-650年代是中里的彌松文化期,建立了各種神州風格的石造建築,例如華慈寺、松津王塔,也開啟後來建築的靜玄風格,使用七芒星和九宮格的習慣也是這個時期開始的。594年王室內政變,祉章王把律令所在從白燕山城遷到月含江所抱繞的都彥山城,開啟文化本土化的功聖律令時期。628年的「開武論介」確定了本風書學的基本精神,將書學中的「易」概念賦予宇宙秩序的本體意含,確認從太極到萬物的複合演進過程。本風書學認為意義回向於空無,言說經由解釋,才將人的本心轉發為「智執」。政治實做上的意義就是,確認了外向開發三統:道統、政統、學統的原則,排除政治制度中的人性論,以「仁」做為本體,目標就是要達成實然的世界。後來的《經勘世鑑》將這個時期追認為「集權時期」。「集權時期」在制度上就是完成門下制度的深化,不久、負責尚書事務的左右決允也掛上辨章銜,使比較成熟的多相制也得到運用。不過安秋人在當時,還把這種制度視為舶來品,通常比處內相的最高宰輔及以下官員,仍然使用「比神州辨章」的贅稱。

中里到古磐地區的其它小王國,國家制度的神州化也陸續完成,以北古磐的「禎雋」為例,官僚散階分為「太京五秩」、高等地方官「八壇三秩」、其它地方官自設「命」階。文班領導為「同知宣政.兼總進御史.內相」,統領左右決允、左右諫議少師、知書侍少師等等。武班方面,國王自兼總裁元帥,以下統領中信左右使,諸衛門將等等。

(中略)

天濟王國的制度就在政堂機制完善的前提下,出現律令國家成熟化的特質。由於早期天濟保留貴族骨蔭制特色,聯合貴族制下的王位鬥爭十分激烈,修禮公家與敬穆公家為此常常準備動武爭御,因此在名臣安熙亶的斡旋、規劃下,逐步建立具有近代意義的制度。安熙亶自700年代起「比神州辨章並總知軍國」署理中央政務,發動鎮中原戰爭,攻取北原發護地,趁著輿論四起,又著手收編「邕南藝豪24家」,建立他在朝中的名望。接著他在制度上推行「奉京市易」制,大柢等同於王安石的市易法,國家收構剩餘商品,借貸或販賣給「傳葉保」(行會商人),按例收息。712年王位糾紛解決後,安熙亶又發佈〈武械收容令〉和〈小京整備令〉,確立了京野民分格以及「紫黃赤青黑」五等身份制。安熙亶並不是做身份性的限制,而是將身份等級去種姓和法制化,為將來實現人身自由制(身現視)鋪平道路。接替安熙亶職務的席勖懷又在730年代,發佈了〈冠婚廢止〉等一系列齊民政策,廢除城內行役人的進物義務,推行了稱為「十二藝仕貢」的考試制度,將民族技藝──例如茶道──納入考試正途,建立國家管理農業部份商品的先鋒。透過主業宮寺宣傳節用愛人的思想,匡正社會風氣。

730年代以後的天濟制度於是趨向成熟化,具體的中央部門是:

◆政堂內閣
△左決允(「決」表示依法行政,典出漢代決曹)
節部:人事、考課
號部:農業、財政、稅務、倉儲、酒醴
餘部:文化、學務、宗教
真部:擬旨、宣令、朝覲、宮廷生活
△右決允
照部:軍事後勤
禮部:法務、榮典、紀念;最高司法權併在本部
騰部、森林、水利、道路、建設
仁部:貴族事務、王室資產
以上各部設「卿」,如忠務卿、信務卿
◆門下院
△左辨章事─侍中左常侍、侍中諫議
◆中台院
△右辨章事─內史內詔誥
◆文籍院(備員、貼職機構)
◆五兵十衛

其中「五兵十衛」是軍事部門的總稱,內部組織仍然相當多元,而且隨著戰國戰事不斷進行調整。早期的「衛」以各地「牌所」為中心,各地設有府軍弁台和留守衛台,下轄擬三百戶、副三百戶等單位;後來又在中央增設衛所(但是不是明朝衛所制)。每衛派「新生」輪年上值,負責王陵護衛、別都治安等等。為了建成戰時單位,形成骨蔭的「知勳統監」掌管各衛所,將軍權上收,形成「封軍不封國」的中央封建制,對應的糧食.資源徵調單位稱為「行都台」,散佈在全國各地。早期的軍事位階分開來採取「世官九旗」,「旗」時戰時可編單位權限的稱號,平常則改掛文散階轉做公事官,商辦地方政務,「總旗管事」享有世祿,而且與地方有連結,分成文務「本鄉」和軍務「彖里」,雖然不是直接的土地封建官,但是也有中央封建的特色。

730年代以後,隨著土地制度改革,軍事建制也出現精簡、易調動的特色。在席勖懷處相的後期,將全國地域重劃成12縣,京職五品以上可以兼固郡司首(「守」或「令」之類的)。國家稅務系統分為兩級青丁,18歲時開始繳丁稅,等到他有土地和自生能力,或實在是拖到23歲時,才加收過去累積的「補徹錢」和開始徵收的田畝稅,65歲以上登入老籍,又可以只交丁稅,但是土地要移交給族中勞動人口,過多的土地被國家收回。這種稅法稱為「帳取勝均」,刻意要通融本國,單一宗族會結成大經濟單元的情況,國家不介入宗族內部經濟分配,但是壓抑宗族某對其它宗族的壓迫,同時確保有能力勞動的人能為國家增產報國。軍事方面,730年代晚期從事軍事精簡、精實,將天濟全國分為72宿衛,另外編成兩個滄浪衛(水師),總計74個衛由五大軍府輪番差遣,降低將兵相知相賊的情誼,每個衛下轄5-6個所,每個所有兵400人,所以全國常備總兵力約在16萬左右,再加上各地鄉本自辦「廂隊」,設立各種「准知擬百戶警備指揮」、百戶、三百戶,「准同國師指揮同知」等等,所以也有20-22萬可調兵力。雖然天濟因為後續亡國,只把這個制度延續到750年代,但是對整個安秋史具有影響。

◇岡京裕禮國的興亡
國風文化在神國半島取得主導地位後,各國道縣郡因為割據分裂的現實,在不同的「中央」制度主持下,也發展出各異的特色。其中,梅茵蘭曆580年代以後的中予.宿爾地區,出現了中央對下層控制力道很深,而且制度最為神州本位的王國,這就是裕禮。

能表現裕禮社會控制的一個面向就是對物價的掌握。當時的物價表被裁成圓邊的雙疊菱,物品按「行號」分類,以上中下等做為定價標準,並且用官印進行押縫。如果將三等物價和當時的歷史氣候造成的流通量做比較,並且對照官文書記載的歲泉鑄造、流通量,官方控制物價的證據就浮現了。唯一沒有辦法確定的是,物價只能對比出相對標準,物價的實在標準則因為流通用的絹帛來源廣泛,沒有質量對照的參考值,但是物價曲線的波動仍然是跟整個裕禮國運息息相關的。

裕禮的中央集權制度還是透過控制土地所有權和頒發權來確立的。雖然距離城池太遠而理論上無法自耕的土地,事實上都有籍帳證明土地持有的獨立性,而且城池周邊的便利土地因為土地用途和價格決定因素,事實上也不可能班給給平民。但是、由史料證明,裕禮採取戶調形式,支持對家庭手工業的盤剝,口錢只有在政府發給犁牛時做為附加稅來開徵,田租也傾向定額。

裕禮對於軍功貴族也有廣泛的賜額屯田,屯駐塢城基本上是一個戰鬥單位,按照「職皋」將人民分籍管理,實施生產隊生產和生產成果的供養率換算。塢城人口都是徙置而來,追隨特定骨蔭貴族,按照政府指派進行流轉,「堡壁百餘,結盟助堅」,人數大約在6000-7000戶,按照不斷向上組織的原則,集權在國家手中。

國家的中央軍(台納軍、內策軍)就從方軍進行第二次招募,整編成精實化的職業兵衛,同時這種身份也事實上世襲。後來戰事告急,國家於是將骨蔭貴族手中的方軍「兼併」到中央宿衛,另外從中央派出「節將」節制各軍;又從地方上再徵選百姓精壯組成「方鎮行營」,統統劃規中央統制。這種軍事制度逐漸跟生產部門脫節,隨著裕禮亡國,被證明是失敗的;加上制度改革時,中央財政已經孔急,也沒有辦法轉軌到更長期性的制度上。

早期裕禮也透過賜給膏腴的形式來維持勢家統治,雖然由於幾次「大熟糧賤」,加上國家土地擴張需要所促成管理思維的變化,以城、倉為中心的制度被認為不夠靈活,但是事實上實施兩稅以後,仍然必須注重折算、轉運的環節,並且用各種名目稅來維持集體稅收的增加,純貨幣的兩稅法並沒有持續很久,貨幣只能從祀禮錢和酒稅等一些禮儀行為中來加抽,實物經濟和時效流通卷才是賦稅制度的主流。後來,「留州」活耗的兩稅錢日增,國家只能不斷控制商品價值來維持「貨重錢輕」,很多時候是不合人情的,因此當安秋統一戰爭打到裕禮國境時,中央可以調動的資源變得很少很少,加上戰事的不斷失利,造成裕禮的總崩潰。

隨著裕禮進一步的神州化,中予地區的文學發展出自己的體裁,後來就被稱為「予體」。主要是神寺文學體和常規文學體,神寺文學體保留了古安秋語的抽象結句,常規文學體則與一般現實古文很接近了。

◇神寺文學體
「拜覆閣下:西堂綏留,上時返事取由者,召入院共催供,斟酌申候,侯樣流儀,其上可令言上次第,具可記侯,恐恐頓首」(接近北島文言,但是更加抽象)

◇常規文學體
〈答竹敦永〉:「春中分手聊記,可取秋風雁字亦,一室殆而無異,相對為也窮滌。公近勞辭不受,請者多虛雲行,吾黨不幸。言前重寸鐵心,排義曲循自施,聊做荒答一巾,切磋有餘,一讓西東三逕」

〈鄉老成館梁文〉:「百年前事回眸,江山跡留,晴泉古今猶。公來舉湊,是堂重修。時先生年耆,不自支尋,輿之經緯徵通,忘勞父老竭誠董,衣冠表裡門洞,流方教長,可跡士閣治模」

✯裕禮王主璿源譜與地政
  ┌致麒─公濬─開耑┬泰諄
  │ │      └泰詠
略=┤ ├─公澶─開峪(咸清公家)
  │ └─公澤─開峋─泰詮┬光遙
  │           └光迺─淵岱─霖儎─雍磐
  略─┬─公涪─開崧(原陵公家)
    └─公洵─開嶸(河清公家)

567-590 顯祖祐彰儉王主 致麒
591-620 昭宗貞寬治王主 公濬
621-644 穆宗博厚武王主 泰詠
645-651 肅宗璃和寧王主 開峋
652-677 哲宗慶天祐王主 泰詮
678-684 熙宗遠恩願王主 光遙
685-702 德宗盛恩賜王主 光迺
703-724 睿宗寧恩勤王主 淵岱

1王主、3氐公家、5行台禁察司、13行台都書司──點控面、上制下金字塔結構
江門行台禁察司──馨慶(無音譯)
武驪行台禁察司──夷離(古:Rid-Ljiar)
曙畿行台禁察司──仇幾(古:Skhjegw-Tsjad)
實寧行台禁察司──申阿(古:Sthjin-Ad)
希邸行台禁察司──犀軫(古:Siid-Tjien)

┌京─區─街道地面
└─行禁司─行都司─┬督府─里
       │ ├行政縣(重點城市還是會翻譯成「府」)─街道地面
       │ ├座→加─里
       │ └─座──屬┬格間─里
       ├議政行都司→└坊間─里
       └密營

✯國家機構
◆中央政府組成
◇機務殿院
├鑑事廷所
├楔律廷所(立法)
├大度支廷所
╙→秉事廂院諸部(行政)
  └外大理部(行政體系中的獨立部門,相當於台灣的司法院)
  至式輔:主管宮廷庶務。
  仁音勝政:聯絡中央政廳跟地方封建首長、封建將軍的負責人。

  鑑事廷所:岡京裕禮國有2組中書門下機構,裕禮王主欽選2位大臣審理全國管理報告,左右鑑事大臣草擬與駁回詔令
  楔律廷所:下設其專屬的察問支司(法律委員會),將有爭議的法案提交給王主,除此之外,王主本身不兼最高判官、不參與會議
  大度支廷所:進行全國金錢方面的監督,並處理司法體系上訴的經濟、財政、稅務案件
  秉事廂院:等同於其它國家的洋制內閣,設有各部門,由鑑事廷所、楔律廷所、大度支廷所共同推薦來任命;秉事廂院其中1位治書(部長)被賦予內宰(宰相)的職能,直接對王主負責;1位主要內宰,要與另外任命的左右典部權範一同,制訂法令大綱
└以下10個「右司部」常設首長:
 ├左典部ˍ權範:草擬詔令
 ├右典部ˍ權範:駁回或再讀詔令
 ├右大部ˍ治書:處理其它部門不具體負責的中央政務、處理全國地方性稅務
 ├匯大部ˍ治書:處理全國官方文書
 ├禁衛部ˍ治書:負責中央軍,下有全國軍餉總監等等人員
 ├義音部ˍ治書:下屬官員不受地方封建首長控制,「走馬承受」將地方情報記載上陳
 ├馭史部ˍ治書:監管全國法律跟地方財務;不用「御」字
 ├大廂部ˍ治書:處理散佈全國的王室財產
 ├承傳部ˍ治書:處理全國遺產、寺院財產、兼管部份外交事宜
 └內大理部ˍ治書:處理官方法律訴訟,接受人民陳情,管理中央法律制訂

◇京朝律令制度的發展:安秋「近代早期開端」(580-620年代)
在以農村協同勞作,並接受國家徵調為基礎的土地、政治制度上,郡以下的鄉里制形成,大約呈現為鄉3000戶、里300戶的規模。由於「分批籍民」與自由勞動制並存,基層人民支撐國家骨幹的形式也屬多種多樣。一般來說,「民苦以望人」的半官方勞動,例如:驛遞、鄉品、倉司,都由鄉官自行募役。從〈謐王寺記〉的史料來看,官方下達的上一級指示其實是要求地方鄉自行輪配修橋,但是役人害怕遇到狀況「專領其事」,所以陳情,於是官府改用日計傭錢60文的方式,事竟准返其家。當時銀元的幣值很高,相當於後來的六兩,如此推算當時的調役庸錢,也是很高的。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國家透過主持勞役的權力,事實上還有在賺錢,主要是透過坐免賦役非舊的週期性方法,主持均役制,形勢戶子錢到籍就可以免役,所以官方相對僱用了本來就是弱勢團體的貧戶,大家各有所得。其它官府救濟方式和神州都一樣,年免租稅、發倉以貸,等等。

但是這種恤民制度只及於真正意義的自由民。相對的,京朝地區有各種相當於奴隸性質的身份人民,一般都是被沒籍而來的被征服民,或是役身折酬的自鬻民,他們的日傭大約只有10文,負面地位可見一般,他們依不同的身份性,被稱為「底張」、「長調」、「經事人」,另外也有部曲制。由於勞動利息很低(但事實上也有10倍),一般這種二等民男性如果要改變身份,只能加入軍隊充做雜軍,女性就各有各的際遇了。「底張」、「長調」、「經事人」仍然在郡縣登記戶籍,他們在財產法和戶籍法上有一定保障,主人也不得重傷、強殺這種二等民,但是體罰和扣款的懲罰方式仍然普遍。

總體徵收是類似兩稅法的稽徵制度,大概是6月開徵,到9月中結束。上繳物資多半是實物,農器錢免,因為官府真正的田土收獲是絹、穀,而且很大一部份來自於營田、部曲,還有各軍爵領地按成上供的實物、泉貨。「二稅」的情況相對少,因為軍爵領地的收獲就不再由中央主持開徵。農業借貸只能由國家進行。農民繳交給國家的財貨,在年度總結之前可以「暫放」,例如夏天繳交布帛暫放,秋天有收獲的時候,繳交農作實物換回布帛。而且布帛暫放可以生息,藉此增加農民參與國家制度的意願。

部曲民是具有地域集團性的身份,部曲與常設郡縣分開,不實施鄉里自主制,而是被施以軍事化生產隊的組織形式,有縣、處、莊三級。部曲民的來源也是被征服民,或是歸化的遊牧群體,他們有自己的「姓種」,「古籍」在某些特定地方的人,或本來就是部曲的部曲民,即使改變領主,也要保持部曲民的身份,不得隨意轉徙。在京朝地區乃至於西陸各國,所以驛場、鐵場、鹽場、島嶼、要塞等軍事據點,都會設置這種部曲處莊。國家主導兵農器物的制作,在礦山或多水的地方設置「冶部」,駐有「防司」衛隊監督、保護生產。當時的冶鐵還在使用土洗錠鐵、鹽爐的技法,用重覆煉去雜質的方法得到鋼,這種方法在當時神州很普及,但不是最先進的技術。

由於軍事關係的緊張,當時各國也出現了「傳炬數」等遞報軍情的方式,有點類似密碼訊息。第一線的軍事要地會設置「煙台」,守衛軍民會用砲或是號角,每天遞傳不一樣的號聲,另外、一炬舉火後要保證在1個月內抵達國內,但是為了欺敵,每天又有固定的晝煙、暮煙,可以說是多種多樣。承載「傳炬」制度根本的就是國家武士:法更。法更身份發展出所謂的法更道,有必需修養和奉行的士禮,法更的綱常一直以「德」和「性」為內容。透過法更的發揮和犧牲,義理精神得到凝煉,強調「守仁」的境界。所謂「爵有高下,身非變化,士非轉徙,非士遷爵」,法更追求在精神上從世俗脫離出來,一心一意的忠君衛道,「子元氣之寓」。

◇珀明
秩1:四羽正將(徹幾靖啟和範):昂邦章京:≒1萬兵
秩2:四羽少將(多同靖啟和範):副昂邦章京
秩3:三羽正將 (副將)(徹幾武赫和範):梅勒章京:≒2000兵
秩4:三羽少將 (副將)(多同武赫和範):副梅勒章京
秩5:兩羽正將 (參將)(徹幾愛德和範):嘉洛章京:≒500-600兵
秩6:兩羽少將 (參將)(多同愛德和範):副嘉洛章京
秩7:羽官正尉(拜德和範):倪祿章京
秩8:半羽正尉(拓舍和範):百戶章京

1:武爵秩和後來的旗始官不同,可視為早期的散階
2:「章京」指可以管帶的兵額,因為是世族分封制,有時三羽也可以掛昂邦領萬兵

◇京朝律令制度的發展:安秋「近代早期開端」(580-620年代)(續)
◇真旬辜驪國

真旬辜驪國(以下稱真旬)制度設計完全是從軍事調節性著眼的,實施「以城管縣」的點狀控制,城主同時就是一地的軍事、行政、司法、監察長官。城的等級分為「埲(beng)」和「屆」,「屆」長期駐守防守常備軍;「埲」駐守攻守常備軍,需要在不同的「埲」之間移防。「埲」軍移防長官稱為「行軍主簿」,但是他只負責移防、清點、軍需等等事務,實際上的軍事指揮權還是在「埲」城城主的手中。真旬實施大營制,約略以600-700兵編成一營,六個營編成一團,大約是4000人左右。真旬的兵力抽調比例高的不可思議,大約全國男子每5抽1,以大量的軍籍勞動力移動開墾營屯。這樣一來,真旬的地方常備兵力時常維持在2-4萬大軍,不斷的東征西討。

真旬維持安秋式的封建制:封軍不封國,城的經營率由一些文職常務地方官經營,城主本身則在各個城池輪調,手下帶的兵都是自己值營領地時招募、訓練而來的。每個城宛如小朝廷,設有自己的穀部、藥部等等地方性的執行機構。為了不讓地方的草根官僚杯葛輪值城主種種措施,地方文官於是採取貢士考試,讓所有執行文官必須透過中央制度來獲得他的身份,這種做法同時也能得到國家基層的支持,因為身份的晉升是有希望的。城主集團則透過血緣性維持對軍隊的經營權,一個軍團宛如一個大家族,具有相當強的團結力。地方文官組成自己的7級「群階」。在國家權力頂端的就是中央朝廷,在中央也有12級「散階」,以首都藏京(藏璃)為中心自成國中上國,建立自己的中央軍「五緋誓」,大約在2萬人左右。

真旬也是透過國家主導土地分配來維持經濟收入。除了營屯田由軍隊自足以外,田土依循「責實」主義劃分成各種莊園:學田收入歸書院、廨田收入歸官府,一般田地分成國家田和地主田,收入歸國家就是國家田,收入歸地主就是地主田,為國家田勞動的農民相當於國家公務員,為地主田勞動的契約農民則由地主管理,有土地資產的地主可以被薦任成「里佐平」。

基本上,以上簡單、扁平的制度設計是為了因應資源徵調的快捷性,同時讓既得利益集團身份不斷堆疊,確保國家的穩定性。可是這種制度實施越久,身份的良賤差異就越突顯,廣大農民也被漸漸的奴隸化,在隨著時代不斷更新法規時,事實上的農奴制措施就被不斷的追認、成為定法,因此在珀明興起以後,真旬面對珀明的攻勢,社會整體的士氣就越來越低沈。而且當做為軍事總領導的王室越來越缺乏軍事願景、也越來越無法獲得實質的勝利以後,整個軍事體系中的抉策變得越來越難產出和執行,同時圍繞各軍協調和指揮權分配的事宜,內鬥也越來越激烈。表面上整個軍事體系互相鑲嵌、互為表裡,但是正因為凝為一體,反而變得很僵化,面對戰事的失利也無法指出錯囊來及時糾正,軍事貴族之間也因為經濟、血緣的裙帶關係而和諧茍且,基本上註定這樣的組織行為必然遭到失敗。

◇「元代」社會文化
珀明「元代」指的是珀明建國前夕一直到750年代毅宗朝的時期,在這一時期,國風制度持續分解,但具有中世紀特質的封建秩序卻在繼續完善。指標性的時代開頭,是穆宗朝《經濟律令》的完成,製訂了「奉旨施行」的斷案「格例」。在《經濟律令》的800多個條文中,有300多條是照搬神州法制,並且混用諸多神州的前代律。穆宗朝由於開國勳舊掌握大部份軍事發言權,曾經在寒門士人的陳書下「更定學式」,開辦武舉,但是由於守舊派的反對,武舉只被用來當做貴族軍的晉升考試,歷次「入格」的武人,也僅在15人左右保障1個平民解額。

「元代」時期的農業,由於國家主導《典雨例》等計算天象曆辰的學術工作,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例如種籽濕度的掌握,透過一定的經驗性測試完成類科學考察。安秋的精神性物質也在本時期出現了變化,例如在音樂方面,神國本境的古玄琴失傳,改採神州引進的三弦三岑,並依此改造出5弦琵琶、13孔笛等新的本土樂器。

由於神國半島各區域在珀明「元代」進入了各自統合的階段,本土物產的輸出成立了相關的管押機構,各種物產如南天星、茯苓、松子,有計劃的向神州本境打開通路。由於從神國半島到達神州內陸有千里之遙,國家主導的貿易機制提供商旅很大的保障。神國對神州的貿易很大程度上是在朝貢制度的框架下完成的,因此神州帝國視珀明的聯合國表現,出現「三等賜封」的形式,也就是按照珀明羲王的具體功蹟,下賜白山郡王、西安王、侍中珀明王等不等的稱號,並賜授鍍金銀印。

神國具體統一之後,頒行了新的散階:

堂上官:
上銀青光祿大夫(正一品)/銀青光祿大夫(正一品)/上銀赤光祿大夫(從一品)/銀赤光祿大夫(從一品)/上光祿大夫(正二品)/光祿大夫(正二品)/上正議大夫(從二品)/正議大夫(從二品)/上通議先呂(正三品堂上)(東班)/上領軍贊景(正三品堂上)(西班)

東班參上官:
通議先呂(正三品堂下)/上大中先呂(從三品)/大中先呂(從三品)/上中散先呂(正四品)/中散先呂(正四品)/上朝議先呂(從四品)/朝議先呂(從四品)/上朝請先呂(正五品)/朝請先呂(正五品)/上朝議次呂(從五品)/朝議次呂(從五品)/上承議次呂(正六品)/承議次呂(正六品)/上奉議次呂(從六品)/奉議次呂(從六品)

東班承務官:
宣德中加(正七品)/宣議中加(從七品)/徵事少加(正八品)/承奉少加(從八品)/登林子加(正九品)/文林子加(從九品)

西班參上官:
領軍贊景(正三品堂下)/上雲麾贊景(從三品)/雲麾贊景(從三品)/中武贊景(正四品)/將武贊景(正四品)/宣威贊景(從四品)/明威贊景(從四品)/定遠贊景(正五品)/寧遠贊景(正五品)/遊騎公方(從五品)/遊擊公方(從五品)/昭武公方(正六品)/耀武公方(正六品)/振威公方(從六品)/振武公方(從六品)

西班承務官:
上公乘(正七品)/少公乘(從七品)/上公代(正八品)/少公代(從八品)/上公士(正九品)/少公士(從九品)

珀明開國以後,長期編組在羽林院(軍事中樞機構)名下的司法行政機構,勢必出現改組及完善的必要,因此除了確立中央部門(和仁治付刑工)都享有一定比例的司法管轄權限外,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派遣式會審機制,例如:

1.王、公、侯、內圈大臣會審
2.公、侯、伯、六部會審
3.特務機構、地方派遣機構會審

雖然珀明存在著南北面官的官僚系統組成差異,但是在令制道、領制萬戶旗,和一些特殊地區,仍然配合行政分權系統設置了「法佈政司」一類的司法機構,以下官員有政四位元位法參政、正五位法左、法右參議、正七位理問、從七位副理問等等官員,並一直持續到近現代。

附帶補充的是,珀明司法系統在現代以後,將法官官俸同行政官俸分離開來,確立中央權力分權及司法體系內部分權的措施,建立各個等級的民刑推事(法官),官俸在100-160朱玄銀圓不等。任用資格則在20-60歲間,建立法政讀書學堂訓練司法人員;刑部省按照分權原則,重劃為法議事司、法行事司、法判事司等等,約略有三權分立的意味。

〒未完



【國政列表】
執政任別任期     內閣總理任別任期
01 907-909 張敬澤
02 909-910 張盡揚             實權元弘範
03 910-912 張榮棟  01 910-912 元弘範
04 912-915 姜鼎榕  02 912-915 元弘範
05 916-917 元弘範
06 918-923 李惟奉  03 918-923 孫從慶
07 924   李惟奉  04 924   孫從慶 實權尚文復
08 924-929 元弘範  05 924-929 尚文復
09 930-935 元弘範  06 930-935 尚文復
10 936-940 元弘範  07 936-940 尚文復
10續941   尚文復  08 941   高泰堯
11 941-946 高泰堯  09 941-945 高泰堯
11續941-946 高泰堯  10 945-946 高泰堯
12 947-952 闕朝璽  11 947-952 高泰堯
13 953-958 魏群   12 953-958 薛令德 實權高泰堯至980歿
14 959-964 魏群   13 959-964 張琮曦
15 965-970 季培彥  14 965-970 趙思雋
16 971-976 馮懷緯  15 971-976 高文宇
17 977-982 張琮曦  16 977-982 高文宇


第14屆內閣(965-970)長任大臣名單:

*樞密院主席大臣、協和勞動黨主席:高泰堯邦爵
*執政大臣、協和勞動黨副主席兼秘書長:季培彥
內閣總理大臣:趙思雋君騎尉
內閣協理大臣:樊公德
典行大臣:張琮曦任騎尉
治潤大臣:魏群君騎尉
咸禮大臣:甫興科
廠衛大臣:越子長
度支大臣:高文宇(泰堯子)
清華銀行總裁:蔣少瓊
--------------------

內閣部門:
典行(外務抉策)
治潤(國家計劃)
----------
咸禮(典禮、外交執行)
五兵(軍務行政)
左民(民事內務)
直事(綜合內務)
廠衛(社會安全)
宣徽(工業)
將作(工程)
計授(戶計)
象和(人事)
冑常(學務、文化、宗教)
度支(財經標準)
農林(兼紙纖)
鹽鐵
遞信(郵傳交通)
塊處(環境標準)
----------
清華銀行(國家銀行,以前叫願友銀行)
--------------------

典行語出典客、大行
咸禮語出萬國咸寧、禮維義範
象和語出天官政和,天則天象
冑常語出冑子、太常
塊處語出大塊噫氣,其名為風,或出或處,或默或語



【人口分布】
約3299萬人左右。

泰國人口數字:
http://www.populstat.info/Asia/thailanc.htm

基本上做為珀明的參考值。地球─風硝為1970─970。因此,梅茵蘭曆1010年時,珀明會有7100萬人口。這個人口增長幅度略大於日本,但是符合珀明經濟發展的需要。珀明的國土面積比前滿洲國大,因此最高人口負載為9億,因此、珀明人口增長幅度,遠不會出現人口過剩的問題。

據此推算,珀明在820年代以前,全國總人口大約在350-400萬左右。因此,以前拿破崙時代的封爵數來估古代珀明的封爵,大約是10:1(「法一帝」人口4400萬),也就是:公爵7、侯爵36、伯爵38、邦爵72。現代封爵數:公爵18、侯爵63、伯爵128、邦爵187。



【貨幣】
圖檔
珀明法定貨幣稱為「立朝文圓」,簡稱「圓」(P¥),大抵是依立朝地區一銀元價格的千分之一換算制訂的,國內物價相對比例與現實台灣等差不一,一明斤魚在內陸為307圓,一明斤白菜為46圓。硬幣最大面額50,紙鈔最大面額5000。



【經濟】
形成中的大企業:京陵、願友、經杉。

雖然工業化是國家現代化的時勢之趨,但是珀明的工業化也有偶然因素。首先是原料取得的優越條件,除了國產原油並不能說是首屈一指,珀明原煤、原木、原材料資源豐富,鐵礦可以自足,菱美礦、紅柱石、金剛石、硼等礦產為地域之首,在已發現礦產的137種中,儲量居神州首位的有9種。肥沃的黑土和氣候資源為發展現代農業提供了天然條件,珀明農業也確實有質與量的提升,但是在當時內外環境下,還不能將農產品價格提高,讓農民獲利並進行再投資,因此有計劃的推動讓製造業或第二產業的國民收入在收入比重逐步提高,國家則扮演介入和主導的角色。基於國家安全,並企圖透過農業為工業累積,國家獎勵積優農戶,並將一般農民借貸利息以國家力量壓在30%以下。10世紀中期以後,由於當局持續擴大儲蓄活動,因此投資財源自給度略升了10%。完整的傳統鄉校、私塾教育為工業化提供了人力,望族的連續性家庭觀念則讓珀明的生產單位一開始就有集中的趨勢,由此發展出來的企業單位因此更具有擬親緣的性質,民眾因為害怕孤立與不安,更習慣於服從合法性權威。國家政黨負責褒揚和維持埋頭苦幹、奮鬥犧牲的精神,另一方面則統合內道德與外道德,在「克從五典」之外,積極完備公眾秩序的「第六倫」關係。舊的中階層透過與固有勢力的結合,事實上成為新的集體的支配階層,他們支持國家面對新情勢發展強而有效的政策。

在與玄北市場的整合上,採取部份進口管制、有條件自由化的平衡戰略,儘量提升勞務和服務的附加價值,然而迄至960年代,珀明服務進出都不及世界的3%,而且當時珀明也唯有透過模仿玄武、呼應玄武發展的利益導向、參與玄武帶動的社群,才能維持自身在神州區域結構內的競爭力,主要也是因為珀明在安全議題與資金上離不開玄武所能提供的彈性。不過、整合要求的是區域內成員共同體意識的形成,和相應的運作完善,足以使成員確信較長時間可以預期的變化,但是珀明民族仍然比較重視同中存異,重視自我民族的愛國情操所帶來的社會凝聚和公共秩序,根植於那塊土地上分享的歷史,捍衛過去歷史所存在的價值,這點在現在、將來都沒有也不會根本改變。宣徽部的補助以整體國家利益目標為主,在當時主要鼓勵生產方式改革。民間貸款不需要得到政府的保證,但是政府和民間保持密切的接觸。治潤部門由經濟和統計學家組成,雖然欠缺技術(如肥料製造)上的知識,但是透過抉策能力和經驗,該部門結合預算、外資連繫與公營事業等發展有計劃性的經濟政策。投資被優先分配於規模製造業,採重點式的開發電力、交通等基礎產業及公共建設,以突破基礎部門的瓶頸,謀求外部經濟效果,誘導產業結構改善。960年代正在朝進口替代工業化計劃,經由奠定自主工業和推動出口(因為國內市場畢竟不大)努力,進一步則謀求長遠方向上普及重化工業化。不過因為當時的工業發展仍集中在紡織、木材加工、輕巧機械、印刷、食品加工(計算上附屬於養殖業)、窯業上,而偏偏對中小企業和公平交易的政策空洞、土地規劃相對僵化,而規模500人以上的企業在950-960年代還不及10%,所以要實踐完成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另外、投資規模的擴大也帶來外債本息償還的負擔。

由於本土南北面的固有差異以及中心是丘陵地和環海地理環境,政府得以透過引進新作物、更新漁、牧業設備和改變飲食習慣的方式,壓低食用油和米、麥價格,進行漸進的土地改革。政府輔導佃農承包農田並給予技術培訓,嚴格限制土地用途,打擊偽造土地買主的不法行為,規定地主不得隨意撤毀租約,以新式技術重新丈量土地等等,還讓出售土地和出租土地超過20年的地主獲得獎金,鼓勵出售零星地。從910-940年代,國家分期向地主償還了農地產出年產量的150%(很多是賴掉的),終於使佃農比例從53%下降到21%。一些小土地擁有者則以國家僱用的方式結合成集體農莊,由於後續的經濟恐慌,國家也不得不維持這個缺乏競爭力的部門,約佔農業人口的12%。從東南海港勝海,到西北知慶拉了知勝鐵路,這個地段不是那麼平整,但是連動整個珀明菁華區,所以很紮實的先修這段。西方面海地區路況很好,鐵路修築活動反而較緩。文投、辜明、積張等道發展礦業、林業,木材可順江而下。東部、東北等道以林業、牧業為主。幾條大江上游修築水電站。江後、江前各道仍以牧業為主。西北長.宇等道營田、紡織,亦有工礦業,主要出口北島。南部丹海各道以精耕細作為主,一些個別傳統產業,如建材紙業也頗有國際空間。

透過技能測驗制度,政府制定技能等級的標準,再用測驗方法據以發給證書,以便勞工能更適當的應用;生產力中心和工業界會選派學員出國深造。大多數的珀明公司只有一個工會組織,勞資問題都是在公司內部由工會和僱主直接進行。工會幾乎不例外的不贊成將勞資關係帶到管理領域去,而且由於忠誠度和安全感,勞工的流動性也不高。不過增進勞工福祉必要的深度民主化滯足不前,只是廣大群眾也無力翻轉結構。各種工會、協會取代傳統核心成為社會理性控制的有利因素,間接也因為共享價值決定了珀明人穩定的投票行為,國家機器和執政政黨運用強有力的政治.經濟手段,從事對社會活動軟性控制與操縱的基礎工作,巧避系統化發展,進而達成國家利益極大化的行為,政府在不受外力影響的情況下,大量進行個別勞動法令的制訂,非競爭性的層級節制被政府認可和特許,實質的協商和民間聯盟力量是不存在的。日後政府的教育分流與住屋規劃,著眼點也仍舊是控制。不過從正面來說,保守菁英對稅賦改革的抵制卻也能透過修改法規加以憚壓,普遍性的政治空間也還是有形貌上的民主。珀明由於在離開傳統社會的現實上走得很平緩(儘管政爭激烈),加上經濟緩慢但持續的發展,就將民眾的自覺性轉移到「民族主義是自由主義的前提」上。總體政治意見的變異性和碎裂性在高泰堯奪權以後基本解決。

珀明金融是封閉性的寡佔市場,地方性財閥在緩慢的變遷過程中消解,成為官股主導的主要銀行體系,生產者以銀行體系為主要的資金來源(很大一部份是外資),政府與銀行關係密切,銀行有信用分配的作用和專業分工,透過長期信用對大型生產提供貸款,政策性融資的主要來源則是郵政儲蓄。企業為了避免零散籌資的高成本,也就和銀行體系結合在一起,很多時候雙方是透過默契而非法律層面達成監督,或是延緩借期、擴大融資,企業的收買、擴大因而能加速進行,而不良債權的問題即使經歷經濟恐慌,也不被認為是內生的,所以危機後的珀明融資仍然維持這種特色,並反而成為日後發展的優勢之一──政府對市場和企業的干預也不是透過法律,而是透過「指導」進行。940年代以前因為社會秩序動盪、工資漲幅快速,使外國人投資略趨不振。但是憑藉良好的技職教育和穩定物價的努力,950年代外人投資金額遽升以億計。但是經濟恐慌後,政府追加了公共投資,在資本累積和使用上,為了另一手擴大內需造成投資增長一再反彈,資本難以回收和呆壞賬的金融風險隱然存在,不良資產將持續超過gdp的10%。但日後政府也不會用縮小財政負擔的方式維持競爭力,而是透過技術官僚強力指導,不斷擠壓出資金加以挹注進行線性發展。960年代婦女勞動力還沒有從傳統蜂窩型社會組織中徹底解放,以暫時性勞工的身份影附在工業生產中,加上週期性人口因素,青年勞動力略顯不足,加上基於公平性考量,均分家產繼承制以法規形式保留下來,造成青年離鄉意願沒有提升,許多人則是為了逃離小農身份而棄農從工。從850到960年代,工商業人口(以支薪方式評估)從16%提升到27%,從數據來評估,960年代珀明仍稍遜於納東。



【貴族】
元祺604-615 太宗康武羲王 景道
佑麟616-619 世宗昭烈羲王 景孝
興正620-647 穆宗文明羲王 景希
貞熙648-662 戴宗道璽羲王 景嘉
天稟663-698 魏宗應慶羲王 景氏
弘奉699 明宗仁襄羲王 景涵
觀元700-714 康宗懷仁羲王 景緒
慶泰715-733 道宗和豐羲王 景堯
時諄734-751 桓宗孝明羲王 敬淑
真乘752-754 毅宗光孝羲王 敬紘
崇光755-759 貞宗慶緯羲王 敬繁
宇規760-774 元宗祿永羲王 敬諧
光狩775-787 宣宗清永羲王 維敬
熹壽共和777-787
慶裕779-800 肅宗德永羲王 淳遠
壬煦801-802 直宗壽明羲王 端遠
芬祚803-820 敬宗霞永羲王 棣衍
照聖821-836 嗣宗麒永羲王 顯純
麗壽837-866 定宗弘裕羲王 博夏
衡觀867-871 熙宗覺敬羲王 元同
資感872-876 裕宗顯明羲王 淳錫
慶淳877-883 文宗仁應羲王 耑儀
端德884-888 正宗元中羲王 善年
嗣徽889 順宗照豐羲王 寬嚴
省符889-893 商宗真應羲王 熙貞
雍峻894-896 誓宗應泰羲王 熙潤
舜冊895-899 光宗會宇羲王 瑞慶
慶願900-903 德宗上瑞羲王 時臻
閑鴻904-919 齊宗嘉攝羲王 兆衡
尊秉920-951 譽宗慶永羲王 廷瑀
聞明952- 聞明羲王 胤琦
----------
追尊:
光孝羲王 善璇
文嵩羲王 熙乘

兆衡是熙乘的兒子,時臻的養子。
胤琦時開始規定一世一元、尊元同號。
尊秉:〈後漢書.禮儀上〉:「普尊大道之郊域,秉率百福之休靈…六合之內,靡不蒙德,永永與天無極」。
聞明:〈史記.孝文本紀〉:「聞歌者,所以發德也,舞者,所以明功也…為昭德之舞,以明休德」。

*羲王
*左和王(羲王儲);*和王(舊制比較類似職位);*中里和王;*中予和王
*內公爵、公爵
*內侯爵、侯爵
*內伯爵、伯爵
*內邦爵、邦爵
----------
*任親尉、任騎尉
*衛親尉、衛騎尉
君騎尉(有功授譽,類似sir)

王后
爵夫人
國公主
貴族姬

「*」只授宗室。侯、甸、男、衛原本是殷代四種服役內容,後世的理解是「邦內甸服,邦外侯服,侯衛賓服」,其實不是原意。侯、甸、男、衛因為是外服官,被珀明用以自況藩國爵制,訂出高下。「男,任也,任王事」,男改稱任。甸改稱邦。公、侯、伯、邦依其意義,享有沐邑,加贅「某地多少戶」,按當地歲收換比賜祿,但是是象徵意義,金額不多。「內」代表父系(「內親」)。中里和王、中予和王世襲罔替,其小宗不得襲爵;其它爵稱自公爵起賜,一代減一等,襲盡除爵,王族也不例外。

大王子稱為元子,確定儲位的羲王王子稱為御世子。王子出生後先取宮號,確立在襲盡前成立的新宮家。之後命名、取院號。例如:誠宮.崇慶院君.彥恕。

王宮內所有妃嬪及宮女均屬內命婦,一旦舉行世娙禮,一生不能婚嫁,要離開王宮只有兩個可能,一是年老體衰或疾病纏身,一是服侍的王上病逝。只要不是羲王真正的後宮,離開王宮後允許除節婚嫁。

太王太妃(不設品階)
太妃(不設品階)
羲王妃(不設品階)
御世子婕(不設品階)
羲王嬪(從一品)
御世子媛(從二品)
羲王左昭儀、右昭儀(從三品)
御世子左良則、右良則(從四品)
--------------------
餘略。



【風俗文化、節慶假日】
珀明民族的婚姻制度,保留著群婚制的痕跡,婚嫁不論行輩,甚至可以「妻母報嫂」,於是出現了外甥女嫁舅舅,姨母嫁外甥等現象。大族經常互通婚姻,為了鞏固相互的權勢,保留上述現象,幾代人不論行輩嬌嫁。女子嫁給上一輩的人稱為「抬輩」,被認為是好事。一般來說,舅舅家的女兒可以嫁給姑母家的兒子,可是姑母家的女兒若要嫁給舅舅家的兒子,會認為是「骨血倒流」,情況就少一些。沒有收繼婚,改嫁不被認為可恥。

在珀明,較甚重的行禮稱為「千禮」,方法是a手按a膝,b手下垂,a前b後微微半蹲,如果是高者向低者先行此禮,低者須以千禮相回,但通常自然是低者向高者行千禮,高者只需要點頭就可以了。其它還有撫鬢禮、抱見禮,官員和軍人用的是克薩爾禮。

家裡生男孩時,要在門左掛箭,生女孩時在門右掛彩色布條,出生3天的嬰兒,要放在放有戒指的澡盆裡「洗戒」,滿月時「洗繁」,在澡盆裡放入花心、柑葉或三塊小石子,代表富貴、繁榮及勇敢,周歲禮用酒或油飯祭拜祖先及守護神。

「採生」和「開奶」:嬰兒看到的第一個外人被稱為採生人,意為採生人將對嬰兒產生影響,有的還被認為乾爹乾媽。開奶是請多子女的婦女給嬰兒喂第一口奶,意謂消災無病好養活。

將一個兒女雙全又有威望的老太太(稱為姥姥)接到家中,用一根大蔥打孩子三下,邊打邊說:「一打聰明,二打伶俐,三打明明白白」。說完,孩子的父親將大蔥扔到房上,親友們一齊向孩子的父母道喜。

嬰兒掛車:嬰兒的舅父在滿月這天要送給一個悠車,親手掛起來,悠車以經人用過的為佳,俗稱「養活孩子吊起來」。

睡扁頭:讓嬰兒枕著裝有糧食的小枕頭,「頭枕糧倉」,日後大富大貴,並叫嬰兒仰面躺著,把嬰兒的後腦勺睡得又平又扁,嬰兒後背也睡得扁平、肩寬。

珀明人敬老愛幼,在路上遇到老人,騎馬者要下鞍、步行者要讓路,兒媳每天都要向公婆請安,老人說話時不准插嘴,年過六旬的男人基本上不下田,晚輩不能直呼長者姓名,所以也常有祖父母去世,孫輩還不知其名的情況,家中老人要請坐在南炕溫暖的地方,等等。

由於早期是馬上民族,有遷徙之慮,又經歷經常打仗的歷史,要處理出征將士的遺體,形成葬禮用火葬,但是又將骨灰罈埋在地下,立碑。火葬時和棺材合燒,做「七」時另外焚燒裝有玉器或銅錢的錦袋,也是埋入地下。

萬壽節(今上羲王誕辰)
天元節(太宗羲王誕辰)

長樂元旦(新曆-01.01-)
新年。由於舊曆的11.20同時也是百衲女神的生日,後來就會由朝京畿沿神寺公告來年慶祝女神生日的日期,再配合新曆元旦放連假。講究的人家會到寺院迎火回家,新火未至,就禁止人們生火。人們先案供神明回天堂的旅費,再把這些錢送給小孩子壓歲。女神像會遊街,人們爭獻花籃,當年的花朵會堆成灌木叢的樣子燒掉。寺院祭司會手持綁著草繩、紅紙、果子的鋤頭,在接受信眾或農民的祝禱後給予寬恕,然後植下紅豆。人們飲用屠蘇藥酒保祐新的一年健康,用精美的漆器喝貢拜過神明的甜奶粥,吃韭菜和丸子象徵永久團圓。農民會用香水為馱獸洗澡,繫上紅、白、金色的繫繩和鈴鐺。人們在這天用拉繩、對詩、對藥帖、插花的方式「鬥草」。

建國節(新曆01.10)
珀明建國紀念日。

天中節(新曆03.03)
受到上巳影響的節日,上巳要舉行祓除畔浴,所以是跟水有關的水瀨之日。這天要拜天拜日,行禮的方式是先袖手微俯身,稍退身,跪左膝,蹲右膝,左右搖肘,搖袖下拂膝,上至肩,再以手按右膝,單跪左膝而成拜禮。古時在這天會用木頭雕出兔子的形狀放在草叢裡,參加活動的人分成兩隊,每次每隊出一人,騎馬急馳射之,先中者為勝,負者要下馬,向勝利者敬酒,勝者在馬上接酒飲之。後來改成用兩端裝飾絨球的小棍,在小木盅沾酒點在兔子木雕的額頭上。這是對兔子生育力的反面崇拜方式,也顯現出珀明早期的尚武風格。上巳要在門口灑水,以示祝福。在河邊飄放形似蓮花的燈,點燃其中的香、燭,冀望未來的美好。香燭製成鳥巢形,象徵初春一切恢復生機。這兩天舉辦的兒童猜謎,往往以愛父母、愛國家為主題,所以稍稍雷同於其它國家的父母親節。丹海地區的農漁戶會花衣弄舞,祈求生子和農產豐收。這天要吃馬鈴薯燒羊肉或豆子羊肉湯,祈求全家遠離惡魔,身體安康。

忠明節(新曆03.05)
祭祀過去的殉國英雄。實際上取自「寒食」中,忠臣為國主屈死的事蹟。這天要吃放冷的湯圓。

宸拱節(新曆04.06)
更換「嚴迴」的繫線或佩戴袪災錢的節日。「嚴迴」由棉線或絲線和金或玉製成,斜掛在頸部或肩頭,是弱冠時可以佩戴的護身物。人們會清掃煙筒,再燃燒舊絲線,薰祈避免來年的祝融之災。宸拱節也是燈光的節日,人們在燈火間川流,替崇筠神像的心臟更換經紙,將舊經紙用線繫在飛禽尾部,送上八花天堂,也有送亡者一路好走的意思。蓋上紅面具的神像,會用華轎扛出來在街道上弄舞。崇筠神的形象是叼著老鼠的花貓,是避免鼠疫和死亡的神。在這天吃五穀飯,吃塞有栗子、核桃等堅果的餡餅,喝祈禱耳聰目明的靡酒(一種用感染腐霉的水果釀成的無害甜酒)。有些地區會玩跳跳板或摔跤一類的傳統遊戲,在這天吟詩吹笛也很盛行。這一天要努力展現古時的藝術、手工藝和音樂,市集上會展示傳統的木雕、地毯編織、針織和刺繡、陶瓷模製、景泰藍燒製、蛋殼繪畫和細密繪畫等技藝。江前江後一帶會讓牧羊或明牛賽跑、屈膝;度勉地區則是以羊隊繞市,像釣魚一般用木枝餵食羊群。

追遠節(新曆05.30)
建國忠靈節頒佈後,為了表彰慎終追遠,又立前一天專祀祖先。

九如節(新曆05.15)
建國紀念日,節名取自祝頌辭「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這個節日在古代就有了,慶祝時要在放飛的風箏綁著小竹筒,裡面藏有寫下願望的紙條。

建國忠靈節(新曆05.31)
祭祀殉國英雄的日子。由古風時代宮中的神饌、王靈祭儀演變而來,有招魂、鎮魂的儀式。

百中節(新曆07.15)
「百中」就是多種農作物成熟、豐收的意思,又有「魄縱」的意思,為了告慰父母在天之靈,在這天舉行「薦新」祭拜。百中節最初只是御廷做戲織麻的固定日期,後來祭農神的儀式普及民間,於是這天大家都放下農事,唱歌跳舞慶祝,彼此感謝大家的勤勞生產,後來又明訂為年度性的節日,慶祝勞動者對社會和經濟的所做的貢獻。在這天使用粘土層中湧出的龍泉水進行茶禮,據說可以消除神經痛的毛病。這天少不了抬轎、花車、鼓笛隊伍,各地展示當地繫有紙花綵球的三色長條旗,立旗的地方,人們在象徵純潔、虛心、忠誠、尊敬的藍、白、綠、紅紙條上擇一寫下願望,用細繩升向天空。百中節過去是在舊曆07.15,後來因為計歲習慣改變,直接挪到新曆當天。

得水節(新曆07.20)
取自「為有源頭活水來」的典故,是開啟智慧的節日。有些晚冬播種的農作物在這個時候收成了,所以有學習有成的意思。在這一天要吃花餅,實際上就是一種月餅。

立成節(新曆07.31)
一個起源跟狐狸有關的節日。狐狸通常是冬天出生的,長到8個月就夠大會做怪了,所以家家戶戶門口掛著假的狐狸尾巴,假裝是「自己狐」。人們到公園或近水的草地,將油、蠟塑造的花草、鳥獸擺在燈架上燃燒,將燒剩的油蠟捐到「集閱所」。油、蠟怕狐狸偷吃,所以會調成苦味的,結果很多人在這一天大冒險…。人們在「集閱所」索取加持過的淨水回家沐浴,闔家品嘗酸奶製的點心。人們在集合點或自家投擲豆類,順利入筒的視為「良菽」,人們會包在精緻的紙包裡互贈,表示祝福,當然是越多越好。掉在外面的豆子洗乾淨,當天吃完,表示楣運stop。許多人在這兩天,到「狐博士」像前抽表格玩填字遊戲,填出來的關鍵字代表下半年努力的目標。節慶結束時,營業的店舖要封門靜居,停止一切交易活動,以祈求風調雨順、人壽年豐。讓當年8歲的孩童穿上華袍,穿越鮮花拱門,並且向護城神虔香致意。

慈瑞節(新曆09.20)
也被戲稱為「順妻日」,也有「討個老婆好過年」的意思,所以也是情人節的變體。古代社會流動緩慢的時候,少數幸運的男生突然成為富人,就不要原本的髮妻了,為了糾正社會風氣,因此將本日提升為國家節日。另一個典故是倒過來的,就是妻子嫁給後夫後,後悔前夫發達了,想不開自殺了,因此也是勸人珍惜生命的節日。

共同新節(新曆10.11,原東南部安秋曆剩餘日1)
按照古代天文學觀天模式,東部、東南部安秋在周天星座軌道確定幾個星座,其中東南部安秋分類法的南天星座被想像成10個飛禽類星座,當它們的主星在地平線上方連成一線的時候,剛好都會落在《東南部安秋曆》的「剩餘天數」上(《東南部安秋曆》1年10個月,每月36天,一年共有360天,「剩餘天數」就是洋式太陽曆剩下來的6-8天差數),所以將它的出現作為開年的標誌。這一天要刻木頭小柬,表示出嫁的女兒已經接回家住了,小孩子在這天「開筆」,婦女在這一天不做針線活,這一天不能動繩子。

礽德節(新曆10.12,原東南部安秋曆剩餘日2)
整理家戶、做年糕、釀米酒、發豆芽。早餐後,中青年男子拜訪鄰居拜年,正值20或30歲的男人則儘量不要出門。家家煮好醋米飯等等,順便發壓歲錢給大家,裝壓歲錢的信封是白色的。礽德日被訂為嘉華君神(旱獺神)的生日。各地神宮展開動物祈福的儀式,更換主宮供香的「聖灰」,神龕「洗新」經過的路面用鮮花鋪就。人們相互交換夾著桂花或梅花的繡面小冊,題詞祝賀。

安禧節(新曆10.13,原東南部安秋曆剩餘日3)
這天要清洗水井,將過年發的豆芽投入水井,引神鳥來吃,讓牠們能搭成天橋,送下凡休息的神明回天上。也被當做新年的收尾,這天晚上放煙火或打棋牌將假期盛大畢成。

文化同盟日(新曆10.31)
(該日為全克薩爾地區的「水晶音樂節」)

精誠節(新曆12.10)
開始準備過冬的節日。古代的精誠節也會祭拜山川,祈求不要有地震,因此被提升為祈求國泰民安的節日。因為要用甜點祭祀,所以演變成大吃美食的日子。有向塔祭拜、祈求整年好運的習俗,塔是王權的某種象徵。

天令節(頒金、冬至,新曆12.20-12.21)
「頒金」是生氣勃勃的意思,以篝火的形式舉行儀式進行聯歡。在這一天吃餛鈍,餛鈍的形狀像是乾坤互報,符合節令天地之氣,或是說因為狀如元寶,吃餛鈍討吉利。這天是「數九」隆冬的開始,陽氣初萌、冬盡春回,冬至以後白天一天比一天長,是可喜可賀的日子。這天伴有雪祭、背燈祭等傳統祭祀活動,和焰火晚會等節目和遊戲,準備各種各樣的荷包鏽品以及打糕、粉餃、酸湯、酥葉糕等食品。長輩與晚輩之間相互交流,總結過去的得失,盤點今後的打算。北方吃細花糕和金錢花糕,都是用烤爐烤出來的酥餅,南方吃菊花糕,用麵和糖酥做成餅,餅要多層,中間夾果仁、山楂、葡萄、青梅,上面粘以菊葉。


最後由 biassus 於 2013年 11月 22日, 18:59 編輯,總共編輯了 132 次。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文章發表於 : 2009年 8月 21日, 17:32 
離線

註冊時間: 2009年 1月 11日, 19:22
文章: 959
【國防】
圖檔

捷策軍(新編陸軍)階級章:長方形階級章做為野戰服領章時,統一用小五角星,喻義:視死如歸。長方形階級章(大版)做為常服肩章時,將、領、校級星階改為精雕梅、櫻。士、兵級領章的水平分割上側,施以兵科色和兵科徽章。領章還有梯形萬用版,搭配各種衣領。

下表就是廣義秋國末年的世爵與珀明世爵的不同:
六羽都統 ——————和王(後取消)
五羽都統 ——————公爵(義和範)
四羽將軍 ——————侯爵(靖和範,jingkini-hafan)
三羽將軍 (副將)——邦爵(武和範,As'hani-hafan)
兩羽將軍 (參將)——任騎尉(愛和範,adaha-hafan)
羽官 ————————衛騎尉(拜和範,baitalabure-hafan)
半羽 ————————君騎尉(拓和範,tuwasara-hafan)
註1:內世爵不在內。來源亦與此不同。
註2:此外還有賞給陣亡者後人的恩騎尉,做為一種變相的撫恤金給給銜,等級大致與君騎尉相當。不過後來因為承平而漸少,遂併入君騎尉。

六羽都統又稱大將軍、上將軍,半羽以上稱為各種章京,世爵改名後,將軍、章京號做為武官職名則仍然被使用,成為軍銜的來源。在珀明王國「元代」以後,改革原先兵農合一的制度,新的軍事單位是隊(nirou)──團(zhalan)──旗鎮(gusa-feniyen)。北方牧區的義務兵制,差不多是400-500人一營。南方農區募兵制的辦法是,隊下轄5個伍(16人),大約100人;一個團下轄五個隊,大約500-600人。鎮的長官就是御臣章京(goqika amban zhanggin)正將軍(正四位上),副手旗嚮章京(mereni gusai amban zhanggin)副將軍(正五位上),以此類推,後來又創設從五位上的協領,位在參領之上,統領一「協」軍隊作戰。

鎮台兵軍官品階相應修正:
正將軍(正四位上)——旗鎮(gusa-feniyen)的主官。
副將軍(正五位上)——旗鎮(gusa-feniyen)的副官。
協領(從五位上)———協的主官。
參領(正六位上、下)—團(zhalan)或營的主官。
佐領(正七位上)———隊(nirou)的主官。
驍騎尉(正八位上)——騎兵什(「伍」)的長官。
護軍校(正八位下)——步兵什的長官。

近代陸軍建立後,這些武職的名稱都演變為軍階,這也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942年(尊秉23年),在樞密院主席大臣高泰堯邦爵等人的聯席建議下,譽宗廷瑀批准了修正後的捷策軍新軍階表:
上將軍(乣級)/正將軍(旗級)/副將軍(協級)/協領 (團級)/參領 (群級)/佐領 (營級)/驃騎校(都級)/驍騎校/護軍校/副軍校/元士/上士/中士/下士/兵長/一等兵/二等兵
與此前受王聯影響而制定的軍階表比起來,主要的轉變有:
1、取消了都元帥,同時也就合法地取消了羲王的最高統帥權。
2、取消了元帥,削弱了軍方在和平時期的發言力。
3、將副軍校實際上列入軍官,取消了其作為預備軍官的獨立性。作為一級「特務軍官」而保留。
4、將司務長改為元士,取消了這一特殊等級,歸入士官。
5、設立了兵長,類比「代理下士」級。
雖然看上去仍有一些王聯遺風,但實際上基本消除了王聯的影響。加上同年徹底廢止了軍官生制度而採用軍官候補生制度,珀明的陸軍至此也就進入了新的階段。

珀明王國建立後,太宗康武羲王更訂內世爵如下:
大北若(大君)———————左和王
和碩北若(院君)——————和王
北若(道君)————————中里和王
多羅北若(府君)——————中予和王
和碩太啟(持節節度使)———內公爵
太啟加大將軍————————內侯爵
太啟(節度使)———————內邦爵
多羅太啟加參將———————任親尉
多羅太啟(刺史)——————衛親尉
閒散公室。
珀明王國建立早期,內世爵有很多特權,在國政上也有不少發言權。但是不久發生了四和王之一的親軍昂邦章京太啟百常(後來雅尊文毅大君)發動政變殺死左和王景忻並幽禁父親,擁立嫡出的四弟景孝為羲王的事。後來元和王系的宣懿支持景希打倒百常和嫡系景寧後,宣懿懼怕有人仿效自己的作為,因此削弱了公室們的權力,而大量引任外樣公士主掌中樞大權,從此公室們大多食祿而已。

941年前珀明王國兵科色(受王聯影響深重):
步兵:梅紅色(與軍禮服同色)/騎兵:藍色/炮兵:紅色(裝甲兵屬於炮兵)/工兵:黑色/衛生:暗綠色/禁衛:天藍/邊防軍和守備部隊:綠色。

943年後珀明王國兵科色(改制,改從王國.玄武的傳統):
步兵:梅紅色(做為傳統沒有變)/騎兵:銀色(包括裝甲兵)/炮兵:紅色(包括陸航防炮部隊)/工兵:黑色/衛生:白色/禁衛:金色/邊防:綠色/輜重:灰色/航空:藍色/參謀(945年以後):黃色。



◇捷策軍
定宗弘裕羲王時代,殖民勢力相繼開始與珀明王國交流,珀明王國雖未飽受欺壓,但是也認識到強兵然後富國的道理。隨著王聯被聯邦擊敗,珀明王國又回到了原先的宗主國神州帝國手中。玄國雖然也對珀明有許多「建議」之處(政治與經濟等),但較少干涉、各方面也比較開明,因此在羲王放手讓李惟奉、元弘範等人領導下,珀明加速向近代化軍力進步。珀明人深知,在大爭之世,軍隊也要保持中庸,不能窮兵黷武、不能放棄國防,珀明非常注重防務聯盟和軍力平衡,稱為「捷策軍」的近現代陸軍和一支新式海軍(清軍)相繼被組織起來,主要軍事戰略仍然是防禦型的,軍費開支保持在較低水準。

舊制新軍時代,擔任軍事顧問主席的王立聯合指揮官:
879-882─維克多爾.施泰菲克拉斯諾夫(Viktor Yegorovich Shteiffi-Krasnov)
885-889─帕維爾.史古拉耶夫(Pavel Kazimirovich Shkuraev)
894-897─康斯坦丁.席多蘭斯基(Konstantin Valerianovich Sidoransky)
902-905─彼得.凡諾夫斯基(Pyotr Aleksandrovich Vannovskiy)
916-920─康斯坦丁.特里葉夫(Konstantin Vasilyevich Teriev)
922-924─安納多利.亞札留夫(Anatoly Sergeyevich Yazalyov)
924-926─彼得.揚庫爾涅夫(Pyotr Fyodorovich Yankulnev)

捷策軍主要包括八個。旗(gūsa,股、部隊):護兵(hashan,護衛、籬笆)團;輜重(ilhi,副從)團;工兵(bayara,先鋒)團;騎兵團(4個騎兵都,1個馬拉重機槍都,重機槍X6);炮兵(ujenchooha,重裝)團(四個營。75毫米山炮、75毫米野炮各24門;上三旗為75毫米野炮36門,120毫米野炮12門);通訊營;野戰醫院X2;步兵協X2;總兵力19500人左右,上三旗為22500人左右。步兵(tumen,一萬):兩個步兵團,一個勤務營、一個炮兵營(120毫米步兵炮X12。上三旗為75毫米山炮X12)、一個輜重營、一個通訊都、一個偵察都等。6500人。步兵(jalan,節、段):三個步兵營,一個迫擊炮都(80毫米迫擊炮X6)等。2500人。步兵(minggan,一千):四個步兵都,一個重機槍都(重機槍X8)等。700人。步兵(mūkun,部落、家族等):三個步兵隊。步兵(niru,箭):兩個步兵組(kuren,伍。各14人),一個輕機槍組(輕機槍X2),一個迫擊炮組(60毫米迫擊炮X2)

其它單位:珀明王國還嘗試編組了四個騎兵協,名義上屬於四正旗,但實際上獨立。每個騎兵協下轄兩個騎兵團和一個戰車大隊(16輛戰車),大約3000人。另有一些老式的未整編步兵營組成步兵群(feniyen,人群)。每個步兵群下轄三到五個步兵營和一個炮兵營(有的無)。兵力在2000-4000人之間。

珀明王國的軍管區稱為乣(ju),一共有四個「乣」。從「兩黃旗位正北,取土勝水。兩白旗位正東,取金勝木。兩紅旗位正西,取火勝金。兩藍旗位正南,取水勝火,水色本黑,而旗以指麾六師,或夜行黑色難辨,故以藍代之」裡,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各「乣」所下轄的各旗,也許可以看出珀明的佈防重點(上三旗配置地域)是北部和東部,但實際上是南部和西部。各乣當然也下轄騎兵協和步兵群。戰時最大單位稱為「軍」,其實軍和乣在珀明中發音一致,根本就是一個語源。只不過寫法不同而已。



◇清軍(海軍)
近代、當王立聯合拜訪珀明時期,珀明水師根本無力應對入侵的可能性,近代化時期,珀明王國並未刻意重建水師。珀明重新附玄以後,玄國對於珀明發展海軍並不是很支持,珀明亦缺乏海軍人才,因此事情被擱置,但是珀明從玄國購入了幾艘防護巡洋艦和3艘退役的裝甲巡洋艦(做為訓練艦)組織了滄浪軍,總司令官稱為提督都統,並設置艦隊和防區,以章京(zhanggin)為司令官,主要母港有岐天、鞠口、相呂。這個階段珀明滄浪軍的主力是雷擊艦隊,戰略是近海防衛。運河戰亂形勢不利於玄國、南方普雷斯坦也開始崛起,玄國遂扶持其控制得比較穩當的珀明以牽制西神州海各國。955年,珀明王國開始進行「新制清軍十年建設計劃」,最後因為預算分攤和北島各國互相開戰,緊迫性下降,到965年並未如期完成。在下馬部份計畫後,966年建設計劃結束。

裝甲巡洋艦X2(從玄國訂制)注:取消1艘。
新式輕巡洋艦X4(2艘從玄國訂制,2艘自行拼造)注:後追加訂購1艘。
潛水重炮艦X3(全部從玄國訂制)注:因它故,最後一艘未交付。
艦隊驅逐艦X4(2艘從玄國訂制,2艘自行拼造)注:因國內裝配能力缺陷,取消2艘。
二等驅逐艦X16(16艘從玄國訂制)注:因國內裝配能力缺陷,取消2艘。
高速驅潛艦X12(12艘從玄國訂制)。注:全部完成。

平時,巡洋艦以2艘同類型艦組成一個戰隊;驅逐艦以1艘艦隊驅逐艦搭配4艘二等驅逐艦組成一個雷擊戰隊。作戰時,1艘裝甲巡洋艦搭配2艘輕巡洋艦組成一個編隊。



◇航空力量
和神州多數國家一樣,因為受到玄武巨大的影響,珀明王國並沒有設立空軍,而是將航空部隊劃分為陸軍航空隊和海軍航空隊。因為玄武的航空力量起步很晚,因此珀明王國也就得不到什麼援助,不但沒有自己的航空工業,連航空力量都很弱小。陸軍航空隊方面,以驅逐機為主,主要是從沙諾和聯邦購買的老掉牙的P-52革命家(大約150架),兼充日間戰鬥機和教練機之用。從王聯購買的30來架Fvt-3新伊卡式戰鬥機已屬於該國絕對主力。王國的J-24G日間戰鬥攻擊機「匕首」是該國主要的對地支援戰機(大約40架)。防炮的性能也很落伍,最大口徑也就是從玄武進口的75毫米高射炮。不過考慮到實際上周邊國家也沒有多少強大的空軍部隊(甚至就是玄武的航空力量也並不是太強),珀明王國陸軍航空隊雖差,但也不算太離譜。

珀明王國陸軍航空隊編制:
教導大隊「晶仁」:20架P-52T革命家教練型;10架J-24G匕首。
第一大隊「光禮」:20架Fvt-3新伊卡式戰鬥機,10架P-52N。
第二大隊「光信」:10架Fvt-3,20架P-52N。
第四大隊「光誠」:30架P-52X。
第五大隊「光勤」:30架P-52X。
獨立中隊「光生」:10架拆除了機槍的P-52P革命家偵察型。

珀明王國仍然採用落伍的三機小隊制,三個小隊組成一個中隊。三個外場中隊和一個內場中隊(無飛機,檢修狀態)組成一個大隊。珀明王國海軍航空隊與陸軍航空隊編制和組織大致類似,擁有三個大隊,主要裝備P-52S水上型革命家、P-52N革命家和玄武制JW-5振武五年式雙座攻擊機「策雷」。陸航和海航總共擁有戰機400架左右,其中300架可用,其他處於維修準備狀態。



【軍區與備戰】
時清院乣(軍區)
洪古黃旗─嘉明道.時清院
懷輝黃旗─江後北道.有冬

源章乣
宣極白旗─敦紀道.小霖磨
光徽白旗─宿來道.源章

珒新乣
長信紅旗─長明道.珒新
輝遠紅旗─虞明道.楓紬院

伽華院乣
彥紹藍旗─辜明道.長騰
朝譽藍旗─京都道.芷沙院
元和禁衛旗─京都道.伽華院
--------------------

世界戰爭時期備戰備遣軍編制

稱號:德
編成時間:?
總兵力:≒38000

聯合督鎮(司令):上將軍:星仁孝
聯合參謀長:副將軍:千信博
司令部下轄7個特編營,主力來自彥紹藍旗,兵力850*7≒6000

懷輝黃旗.派遣特編(特編缺員從宣極白旗調來)(整合漢.玄3步1炮制)
 旗長:正將軍:葉穎廷
 參謀長:協領:長立雪
戰時補員從源章乣選補,他們與駐在玄軍有比較多的交流
 步1、2、3團
 炮1特編群(轄4營)下轄軍樂隊、氣象委員會、測量委員會
 偵蒐、通信、工兵、補充、勤務營不等
兵力≒19000,人數和平時差不多,但編成方式修正(ins. 騎兵團不出征),其它兵力編入預備營

獨立混成第1協(選編自輝遠紅旗)(陣地守備)
 協督鎮(司令):副將軍:沈毅彥
守備炮兵團特編75山.野各28門(珀明比較強大,平時就各24門……)
勤務營加編,最後兵力≒13000

若確定參戰,軍馬直接由農林部從修明、江後國營牧場直送補充。



◇士氣篇
捷策軍軍歌〈願望在晴天飛翔〉
實際詞/曲:biassus
群山長揚 綠海高梁 土地的堅韌將收割 多少盈眶的歡唱⤇驀然望鄉 內心是淌血的愁悵 靜默中惟有抹去決堤的淚水 休止那難褪色的闇傷⤇但縱使奮力揮舞著我那對 為了自由而飛翔的羽葉 欲言又止的蒼穹卻淋漓不絕⤇赤壤洪荒、乍臨朝陽 抑鬱含屈的子民呀 拋顱引玉齊鳴槍⤇挺起胸膛 突破那敵人的陣仗 用實踐繪出可貴幸福的圖象 追覓那似曾相識的遠方⤇誓言擔下沈甸義務與責任 對人民盡誠對國家忠貞 堅定不疑昂揚精誠勤樸精神⤇你安秋列祖在天上凝望 激勵他的世冑重現榮光 頃刻鐘響 恰似我們願望 翳入晴天飛翔✲


最後由 biassus 於 2013年 11月 22日, 16:42 編輯,總共編輯了 46 次。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文章發表於 : 2009年 11月 9日, 16:42 
離線

註冊時間: 2009年 1月 11日, 19:22
文章: 959
【精神內涵】
珀明神道的運用是很世俗的,修者追求道德的極致、人生的真意,還有為保存家系而奮鬥的精神和由此獲得的名譽,宗教的作用是為此目的獻身的誠意和制裁力。由於相信神的保護和懲罰作用,共同的信仰強化彼此的共同感,使它成為個人與集體、集體與鄉里密切聯合的精神紐帶,使敬神敬祖意識能適應時代的變化,在社會與政治生活中發揮頑強的作用。珀明神道是實踐性和禮儀性的宗教,相對缺乏道德性和系統化的宗教形式,所以透過實際的行動,如祈禱和促進共同體的平穩繁榮,以把握信仰的本質。共同體精神超越個人意志與自由,個人依附做為集團競爭領袖的族長,而祀權與戎權也由上而下做為一族門第高貴與財富力量的啟發,永續性的「族」觀念由此變得更具現實意義,是必需以忠信、義節直接體現的倫理道德。由於珀明神道是缺乏教義的禮儀宗教,誠意成為具有普遍意義的道德基礎,少了誠意,禮儀便只是一齣鬧劇,因此禮儀與生活行為經常隱喻祓禊這種除惡、淨化的儀式,其功效目的就是要以誠意壓制私性。在珀明,幼兒初學要背的口訣就是「忠恕廉明德、正義信忍公、博孝仁慈覺、節儉真禮和」。

雖然也有流派強調要在意識的活動中發現根本統一的意志,但是面對世界觀中玄明二元或近代以後東西方二元的實相,受此影響,一般還是認為要透過雙重否定融會充塞於太虛的本質並達到神人合一,這種本體屬性中帶有心.物二元二向動性,而且與行動主義和神道信仰互起矛盾的哲學特質,明顯看得出來是奠基於克薩爾時代的哲學傳統。珀明的「氣」哲學處在氣理二元的框架中,強調理氣不相雜的側面就倒向主理論,強調氣理不相離的側面就倒向主氣論,主張理貴氣賤則通往一種去神明的唯心論,各家既融合又互相批判,莫衷一是。整體來說玄武的氣哲學具有本體或發生論的意涵,在珀明則做為一種方法論。珀明式的虛無主義做為一種真正的意義,是由於覺悟到一切有限存在的世界,現象的世界是一種根本的空無。它不僅是一種否定的超越,而且在這種否定的超越之中,可以想像到永遠存在的世界,本質的世界也就加以被否定了。由於採取了行動主義,就不會透過封閉自我的方式知善去惡,而是將外部的事務投射到自己的內心,將一切還原到自己,尋找自己的心靈深處,與它成為一體。這樣就產生了神道與哲學無法直接結合的斷裂性,人們是感知自身的有限而與絕對無限的力量合一的,對生死的意識讓人不能回歸本體,卻可以也不可以與神合一,或是由此直接否定了神的存在(例如追求直接經驗的主客不分,或是追求神格的自我)。珀明民族精神的深層結構就是矛盾,帶有空寂為本與陰性(例如任性)的氣質。歷史上頻繁的政權交替與動蕩使珀明社會經常處於政治上的分裂,但是沒能打破它做為一個內生割據區域的相對封閉性,這種狀態使珀明自古就有一種強烈的自我意識及內在協調的特點,所以相對狹隘的民族主義容易產生。珀明既不是大陸也不是島國,做為一種橋樑的身份總是有根深柢固的不確定感,民族具有封而不閉的心靈特性,也有主張自我同時控制自己的心理,這種「淚水與笑臉同在」的半島性格,來自於對大陸文化的既優越又自卑,以及對島國文化的猜忌和漂渺。由於吸收了各種文明優秀的成果,容易使珀明民族對本民族身份認同產生強烈的敏感,固執堅持文明的創新、改造能力與獨立性,還有強說哀愁的悲情主義。

長昕理學指的是珀明元代到中上代時期的理學發展。神州傳來的學問體系,在珀明通常稱為「書道學」,這是與古代克薩爾「禮道」相對應的。珀明裡層文化中有珀明自己的神道學問,但是卻借用克薩爾的全光學做外層,也是構成政治哲學的主要部份,延伸到律令學、小學的各個領域。不過在屹代建國後,全安秋地區出現討論神州學的熱烈傾向,其中,偏向克薩爾物質哲學的理學特別被安秋人喜歡。

理學的出現來自於一系列的政治主張,這與神國半島在7世紀封建國家化的發展,很能契合。做為實踐的理學,最重要的模仿形式就是「學」,透過把規範內化的作法,再延伸到社會關係中。早期珀明理學的代表人物是告爾易,他申張了理中有理,精中有精的論點,格物最終的目的是至敬而表,這是一種從抽象端點導向社會倫理關係的論點,與神國半島那時人心不安的實際需要有關。「模式」是需要被發現的,每個人可以各自去發展自己的思想,因為人體是宇宙的一部份,而宇宙元素本來就是調和的。「告學」還帶有濃厚的全光第二主義。

理學有關制度的理念,就是不主張透過政治規劃加強社會財富,而是要建立民間道德秩序。這跟就克薩爾學是完全不相容的,但是對四國時代的神國來說,封建力度並沒有辦法普及民間的每個階層,所以對理學政治哲學就採取調和的態度。可是君王與理學之間的緊張關係沒有根本解決,所以一般理學家都保持與政治維持距離的態度,一直到書院制和中央家格制興起,理學才以學問官的國道思想的身份,進入政治圈。

由於全光學對身體物質的排斥,繼承這一脈絡的珀明理學就傾向認為,生理結構扭曲和限制自然的充份發展,所以會出現有偏斜和私念的人,這些人的聚合導致和諧社會無法產生。所以理學的「學」的目的,就是要發現自然規律,帶回社會中去應用。理學的「理」在珀明人的解釋中,就是「一致性」。但是這種「理」是不是能夠推演而來的?人心有沒有可能去充份掌握「理」,從這個觀點分歧出了理本心學。另一個分支方向是,「理」能不能離開「氣」而存在,由於「理」「氣」之爭牽涉到克薩爾物質哲學正統性的爭論,所以比起「心」「理」鬥爭,「理」「氣」鬥爭才是後來珀明哲學鬥爭的主流。如果偏向完全的主氣論,就會偏向到人心有沒有自覺的反思,這在哲學討論上是不會有結果的,而且這也會聯繫到人類情欲的討論,在男女風氣自由的珀明,這是很難處理的部份。

主張理的一派,在回應政治制度、抉策實務時,也會有理論的尷尬,如果道德的意義會隨著情況而改變,那「理」應該被放在什麼樣的地位。一般珀明官員都同意,「德以行言,善以理,古今之德皆可師,而制行不同,無拘於定師」。可是珀明社會又有學問官之間的學派鬥爭,持平的說法很難被討論出來,書院體系事實上是干涉政治的,這樣各學派間就更陷入沒有結果的討論中。

對於生物如何融入自然,這種觀點自然導致宇宙統一性的討論,可是宇宙如果是統一的,為什麼萬物卻可以根據各自的「理」而運作?理學──神州的書道學是沒有辦法解釋這個問題的,理學在這邊也是與珀明神道、全光教完全斷裂的,一般珀明人在這個點上都有人格分裂的問題,一方面謹事明神,一方面用理學禮完成社會關係,細節的部份就都忽略不提了。由於家族的興亡與它的資產和勢力有很大的關係,一般有學問的尊閥都傾向把家族建立成一個道德實體,做為社會的一部份。可是珀明人對一些被正統理學攻擊的「淫俗」,都抱持無所謂或遵守的態度。

長昕理學發展到8-9世紀之交,出現了將「道、理、誠、天」混合的天守學,主張「在天為命、在義為理、在人為性」,它的代表人物就是學者底山彤。底山彤首先從方法學入手,他在界定一個範籌的時候,是在與其它範籌的區別與聯繫中做界定,而不是對思維對象的分割,然後他再把思維過程倒過來綜合。這樣就建立一種思維對象多元、具整體性的特色。「理」是道德修養的準則,而「心」跟「欲」是相平對待的,「性」則有與生俱來的特質。底山彤不講二律背反式的辯證,但是他的辯證方式是有實務考量的,底山彤的「道」是治道,這種精神開啟了日後實學的先鋒。底山彤認為,仁義禮智信的初心要達到內外合一,日用的常行是「當然的準則」,而在「當然的準則」之外,底山彤是認為法律要與時俱進的,繼承中要有所損益。底山彤的「理」是天理,實理有實,重點是要能夠實踐,而要發掘能夠實踐的理,只有透過格物。底山彤沒有詳細解釋理的分殊現象,但是他主張,心能夠體悟理,但是心要有一定的標準,也就是公心與愛心,心不是隨著理去調整的,而是要以心發掘世界,底山彤並不主張心即理,但是他認為「元者善長」,心可以被調整到相同的素質去體驗理。底山彤的氣學是從一物兩體的觀點發揚的,承認氣有清濁尊卑,這點多少也是為政治服務了,因為這種學說支持社會階級的存在。底山彤也進行了各別的富民、保民、教育理論的探討;不過底山彤史學講的是「以一兼全」,因為從他的理、性學說出發,古今聖賢所要達成的至道、至理是沒有差別的,所以只要對局部史做到格物,就可以將格物所致的「知」運用到其它歷史細節上,史料只是開放的故事,掌握事件因果並不是史學的目的。底山彤的史學概念是飽受批評的,這跟珀明的國宏學派習慣用社會過程看待政治變遷史,是很不一樣的。不過底山彤理學確實是珀明學術的一個里程碑,對於後來珀明走向實學,再走向科學都有啟發,是重要的始祖。


最後由 biassus 於 2013年 6月 7日, 22:21 編輯,總共編輯了 6 次。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文章發表於 : 2009年 11月 11日, 18:21 
離線

註冊時間: 2009年 1月 11日, 19:22
文章: 959
【地理環境】
圖檔
┌京─區─里
├廣域府─區─里
└道┬督道府*─里
  ├遂*─里
  ├鎮─面─里
  ├邑─面─里
  └界(縣)─鎮、屬阜─坊、社

督道府、遂次分區以號碼按當時需要組織劃分,遂等同於台灣的縣轄市。
道以下取消郡一級,減少行政層級,避免官僚主義。
在珀明,將大道(大街)稱為「駋」,路隨機稱為「條」或「䟫」,「䟫」原本音cheng,珀明人仍將它讀成lù,街稱為「衍」,巷跟弄多數用數字編號。

地方上,本來以道、旗萬戶;郡、縣千戶;鄉、里百戶;村、面什戶四級行政體制為基礎,且有南面(農區)、北面(牧區)之分,亦有跨越令制政區的都尉將軍府、封領、氏邑。經過幾百年行政改革以後轉變為道─遂鎮邑兩級地方自治政府和面里自治組織的模式,亦取消南北面之分。道設宣慰巡撫一人,群牧知事一人。群牧知事為該道人民代表會議選舉產生,是該道自治首長。宣慰巡撫則是中央政府委任的專員,擁有比較濃厚的威權色彩。群牧知事實際上只能在地方經濟與民生事務上有主導權,故而地方自治並不完整。府遂鎮邑面里的地方自治比較完整。有直選的府遂鎮邑人民代表會議,另選舉出自治首長。不過一個府遂鎮邑的力量是很小的。府遂鎮邑會分別派出區公所和面公所做為派出機構,不過這兩個單位並沒有什麼完整的權力。里選舉自治委員,村里老人也有重要的發言權,勢門有財務優勢。

珀明的國家性格是以人倫型態持續其統治,憑著訓戒與管教,賦予全體秩序,但是珀明國家秩序的階梯性根基,也就是相對封閉性宗族構成的社會關係,在外力入侵珀明前就浮現出與東洋意義的近代化接軌的特質,國家內部在自身中泯滅對立,但是保持競爭,官僚化機構得以趁勢深入下層,地方政權由以重組和擴大。由於國家要求最基層的村莊建立財政制度以資助學務和防務,封建史使地方領導需要合法的權力場域,組織相關的宗教、教育和水利事業,國家也就透過支薪和穩定職業建立科層,由於進一步需要資金,就建立了以村莊為單位的分攤模式,加強「公會」、「社會」的持續性與合法性。近代化浪潮後,透過收編吏役進入仕途,很快就建立防止權力濫用的監督環節,在國家控制面向的政策循環和結果上,與先進國家齊一。珀明後續採取了務實主義的盟主政黨制,對絕對的中央集權和區域寡頭都有所警惕,所以地方行政上把握調動地方政府積極性的原則,考量到行政與政治權力不分會妨礙效率,使司法和監察權力不能獨立彰顯,珀明地方自治的步驟是輔導競爭機制的成熟方才擴大參與,這當然也是珀明長期歷史發展所決定的。中央不打擊,但是統合個人私性空間,因為沒有實際運作的黨國主義,不會將制度化分權當做不符合黨利益的發展,反而透過地方分權來加強中央集權。值得一題的是,珀明透過無賴的方式:將督辦事業收歸國有後精簡、接收列強事業、寺產國有化和排擠中飽私囊者的軟文化模式,儘可能將近代化事業造成的追加稅賦成長壓在年增4%以下,但是也相對砍掉近代化工程項目,以致於珀明普遍民生評比只有一★的情況。不過珀明相對壓寶在以德化民和知識經濟的戰略上,將治安、工程、甚至一般行政項目壓縮出來的經費,全力灌注在司法、教育上,為未來發展鋪平道路。

圖檔

京融轉運驛
開俁綜合高級書院
翔琅機場
奉圻阪顯忠聖公墓


最後由 biassus 於 2013年 7月 23日, 02:35 編輯,總共編輯了 8 次。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文章發表於 : 2010年 4月 11日, 16:48 
離線

註冊時間: 2009年 1月 11日, 19:22
文章: 959
【備忘瀏覽區】
草稿歷史分期(實際已完成):
早諸明時代
諸明時代

(古風文化期)
0-200 御宮汗國
200-400 繼承人戰國.舒淵汗國
300-500 松葉汗國
400-600 白煦王國(屹代前國)

(國風文化期)
300-400 沛仰王國
400-550 真丹王國
300, 500-740 廣義秋國戰國
604- 珀明王國
約650-? 四國時代:珀明(西)、裕禮(東南)、天濟(南)、屹代(北)


最後由 biassus 於 2013年 2月 15日, 21:53 編輯,總共編輯了 4 次。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文章發表於 : 2010年 4月 13日, 00:37 
離線

註冊時間: 2009年 1月 11日, 19:22
文章: 959
【神國半島歷史辭彙】
◇古代世門
家族分類:目─氏─房─支;高階貴族泛稱「真骨家」。

神垠目:
海陵農氏(天上家)
神陵農氏(農氏舊本家)(無世襲爵)

長白家:
朝根目.法陵容氏─容豐延的後代,世襲伯爵罔替
神垠目.宇嘉安氏─安宛名的後代,世襲任騎尉罔替(與農氏同宗)
關中目.周禧遠氏─遠憲導的後代,世襲邦爵罔替(勳家)

宇紘家:
關中目.鐵暨留氏─留曜真的後代,世襲邦爵罔替(勳家)
關東目.晏琳薩氏─薩明就的後代,世襲任騎尉罔替(勳家)
唐目.愛松秀氏,世襲邦爵罔替(順義公家)
亞目.用慶榷氏,世襲邦爵罔替(順義公家)
鄴目.隆旃晴氏,世襲伯爵罔替(裕禮順義王家)
亶目.獻冶星氏,世襲伯爵罔替(天濟順義王家)
應目.閑院歌氏,世襲邦爵罔替(順義公家)

莒光家:
碩享目.有旭齊氏
碇禹目.長淮時氏
鎬隈目.碁彬英氏
崇勉目.滋遠典氏
關中目.修啟楊氏─楊君丹的後代(勳家)
關中目.殿莊柳氏─柳景蒔的後代(勳家)
關中目.筠禮葉氏─葉敦的後代(勳家)



◇珀明史上出現過的官府、官職、身份:
官位是決定官品,也就是俸給的銜稱,大部份官位已經跟職位分開了
堂上官主要是依據家品登庸;上三家以外的公家也可以給進蔭職

官位、職位、差遣分開,
官「品」與職「位」有理論上的對應關係,
官職也依據家品任命,
例如:
正一品.上銀青光祿大夫 正二位.左對如.中納言  鐵暨留氏
正四品.上中散先呂 正四位下.調位尚書

內衙里:羲王能夠直轄的核心地區
議政廷.諮議裁丞(職位):相當於國會議長
議政廷.會能謁御(職位):相當於議員
尊閥:真骨家以外的封建世族,約略分為「相氏」跟「宿氏」,家督稱為「宣知」
使君(身份):封領元首的敬稱
府翊(身份):氏邑元首的敬稱
銘次(職位):都尉將軍府元首,相當於內屬藩主
守(職位):郡元首,羲王御詔任命者加「欽命」銜
領道職(職位):令制道的協調領導
宣慰總督、宣慰巡撫:道元首
如斐:敬稱,相當於中文「大人」、日文「大殿」
都官御訪史:王廷派到地方的提政官,類似共產黨書記,後來可以走馬承受公事

羽林院:軍事中樞機構
御牙帳:羲王署辦軍務的中樞
行台御所:臨時首都或羲王行在
駐:相當於軍區
道路禦備軍:令制道的番上兵或常備兵力
御蒐禮:軍事民主制的機制;秋季大閱兵
馮翊達古帳:中里、中予和王署辦軍務的中樞
典爰省、亥倉省:曾經長期將稅務系統編制在軍務系統中
騎下八勳:開國的八個勳臣家
內書闕、辭修闕:內政外務的諮詢機構;闕的首長稱為「襄席」(職位)

恭訓院:宮內事務院,宗正、朝覲、庶務等,都編到這裡
恭訓上席(職位):是職位不是官位,是恭訓院首長
理和寺:或稱少府寺,典型的庶務機構,如掌管甄官、協律、東園等等
廷告省:存在過的法務機構,編組在恭訓院名下,也管過襲封事務

尚書院:初期是地方政務的顧問,當時幫羲王宣旨、督辦
    國初(元代)王權來自於軍事,
    行政上,羲王放任地方,地方尊重羲王
宗正院:王族事務跟宮內事務院
粟磨省:存在過的農業部門,有比較多國營色彩,管買管貸
調位省:掌度支
蘭台、禁書省:秘書省
禁書監、文淵領事:秘書省長官

省官:珀明把類似中國的尚書、中書、門下
   收編起來合為政務分權的一權,
   行政各部稱為各「省」,
   沒有正式的官府和稱呼;
   屬官理論上集合在闊眺樓辦公,
   所以也稱為「樓院」、大政事院

統領護國─左右對如:冢宰─左右僕射
統領護國:並不常設,大多當做榮銜
左對如(傅宰)兼中納言
右對如(保宰)兼中內史
領議政:因為時下表現而出台的最高領導人,
    也就是所謂「人主蒞位、爭臣議權」,
    珀明君臣之間有這種默契;
    領議政只是一種泛稱,實際上沒有這個職位
    珀明的抉策風格就是:坐下來談個共識,
    一直到現代都是這樣

軍機五大臣:左對如兼中納言
      右對如兼中內史
      大納言
      大內史
      羽林院.軍國執權
      (其中一人按默契成為領議政)

黃門、廣評:相當於門下省
東台、大納言:侍中
徐事納言、中納言:黃門侍郎
舍人納言、少納言:給事中
外書:員外郎
嵐閣、紫微:相當於中書省
西台、大內史:中書令
通事內史、中內史:中書侍郎
謁台內史、少內史:右散騎常侍



◇珀明開國以後的歷史辭彙
天朝:神州帝國(朱、玄等國)
天使:神州皇朝的使節
御之上、上上、越古天冊陛下:神州皇帝(朱、玄等國)
鳳韻:神州語京兆音

神世詞:克薩爾.梅茵蘭古代語
天眷、星族:克薩爾人
東音、神代韻:克薩爾語
祇代:御宮汗國

島人(語):北島人、伊努人(語)
鐵韻:北島語
甲府天皇陛下(延用此稱呼)
納東天皇陛下(延用此稱呼)
法王陛下:出雲神主
觀元征島:康宗朝攻打伊努人的事
觀元璧瑕:被伊努人反攻的事

泰上盛邦:王聯
泰古天命陛下:王聯萬王

天任命的撫育生黎的光明羲王:羲王
禮法陛下:羲王
時諄兆秋:桓宗朝統一神國半島
元代:珀明開國時期
諧韻、清音、國語:安秋語
太康御家亂:太宗始國時,農氏與容氏的內鬨
璿源錄:族譜(民間也可以用這個詞)

民本維新:王室內革命論,
     從嗣宗傳位到定宗,恰巧發生在王聯入訪後,
     太宗的嫡裔沒有斷嗣
     (醇內公爵百常裔、允內公爵景齋裔),
     但失去王位,
     定宗是太宗的弟弟景仰的後代
白金時代:王聯入訪前的陳平時代,約50年
珊瑚文藝時期:現代化前期的戰鬥文藝時期
禮道萬華:同樣主張現代化,但理學派與心學派的鬥爭(理學派是舊貴族)
     可是心學派獲勝後,其主流卻變得更唯物
照聖衛國戰爭:830年代,王聯入訪
尊秉衛國戰爭:920年代,玄武反擊王聯
尊秉朝京事件:941年,張榮棟的政變,高泰堯組織反擊
成均堂:爾孝倫請願事件前夕成立的組織,協和勞動黨的前身
《卡本奈爾的憂鬱》:希菲爾音樂劇,因為禁演,後續發生了政治事件
同心圓民主:漸進民主化理論
嚴棠事件(11月事件):珀明欽命官員在王聯逮捕留學生的事件,
           造成許多人轉往漢密斯留學,
           這一批人是民主珀明第二代領導的骨幹
「文化共和」:存在過的在野黨,李惟奉退下軍職後創立的;
       尚文復被鬥倒後,該黨被取締,解散


最後由 biassus 於 2013年 11月 22日, 17:16 編輯,總共編輯了 15 次。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文章發表於 : 2010年 4月 15日, 09:19 
離線

註冊時間: 2009年 1月 11日, 19:22
文章: 959
【傳播娛樂】
機關: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K, Nationale Kommunikationskommission)
白山訊息公共會社
各道府放送委員會



報刊:
《白山一週》(白山訊息公共會社)
《神國每日》(時代新聞)
《寰宇蒐奇》(時代新聞)(現代化普及刊物)
《共同每日》(捷策軍)
《求是每日》(治生新聞)(中道國家黨)
《滋長》(開俁高級書院)(教普刊物)



電影:
「白金珊瑚獎」
神國映訊(SY):國家公共煤體
.年產電影歷史劇
.歷史劇962:《分水嶺上的麥子》─熹壽共和時代的農家故事
.歷史劇963:《望鄉的牧神》─松葉將軍德末齊納別旭的故事
.歷史劇964:《日不落夢土》─白金時代女詩人蕭香媜的故事
.歷史劇965:《平均律》─法學家爾清弦的故事
.歷史劇966:《人子》─酒道家雲禎和的故事
.歷史劇967:《四色秋天》─道宗羲王與統一戰爭



足球:
珀明國家足球協會(UNFV, Uwaziener Nationale Fussball-Verbindung)
珀明職業足球聯賽(Die U-League):
朝京國訓(國家常備隊)
勝海京陵香水
知慶願友戴冠翼華
肇光經杉瓷音光年



野球:
珀明國家野球委員會(UNBO, Uwaziener Nationale Baseball-Organisation)
珀明職業野球聯賽(實訪聯盟,Die S-League):
嵩岩愛爾康雙子槿
勝海京陵海灣奇蹟
知慶知野聯浪漫櫻花
相呂相野聯神秘星


最後由 biassus 於 2013年 11月 22日, 19:12 編輯,總共編輯了 7 次。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Re: 【國別史】中庸致和:珀明王國
文章發表於 : 2010年 4月 15日, 14:52 
離線

註冊時間: 2008年 4月 1日, 22:23
文章: 449
說實在的,967年約等於現實世界的1941或1942年,這年頭電視還沒那麼普及吧……
聯邦這個開金手指的國家電視普及也就算了,但是你的珀明嘛……


說實在這年代最應該普及的應該是報紙或廣播才對,電視那可還是萬惡資產階級才買得起的稀罕奢侈品。

_________________
室內空調,你是人類的救星、革命的發明、民族的燈塔、文明的長城!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文章發表於 : 2010年 4月 18日, 17:53 
離線

註冊時間: 2009年 1月 11日, 19:22
文章: 959
【國體政治】
暫訂珀明政權體系,這樣是三權分立。羲王保留下來,不過政權應該歸類為執政、內閣總理領導的雙首長制,但、其實真正的政治排名來自於軍文倫理關係,還有執政黨內部分工。姑且將珀明稱為:人治框架的憲政主義政府。

文官階級章:珀明的公務員要穿自己所屬部門的制服上班,依職等配戴階級章。

圖檔

樞密院:
表面上是無責任的王室諮詢機構,實際上是權力的中心。舊羽林院轉變而來的機構,某種程度上扮演了其它國家貴族院的角色,舊真骨上三家的聲望派會被「禮邀」院議,軍方有一定資歷的勳揆也可以入院議事,開啟民主珀明的政壇元老也是座上嘉賓,院議人數大約也不超過30人;樞密院不能算是體制內的憲政單位,它跟歷史造成主義所產生的政壇元老有絕對的關係,歷任主席大臣是透過他們在執政黨內、或軍方的身份,對國家政治進行指揮的,那是一種「倫理」的指揮權;樞密院經費是從宮內內庫另外編成、撥下的,一般預料,在高泰堯去世後,樞密院會被裁撤。樞密院大臣一般是權力的中心,但並不總是如此,他們在樞密院會議上也只有主持會議的權力。

執政大臣:
決定國家大政方針的人,類似於玄武國的中書令,所以也被稱為「塚宰」或「令公」。他一般握有對外大權並掌握軍隊,因此他在某些特殊時刻也可能是武人出身的協和勞動黨領袖。在國際上,他以羲王的攝政的身份出現,訪問國家並接待外賓,儼然國家元首。但是在某些特殊場合,他還是必須待在義王身後。

最上法衙:
憲法法衛協議、各地裁判庭、行政上訴庭、審計所、國家審判庭

國家人民代表會議:
依人口比例決定選區,總席位的50%利用單一選區單一過關制選出,剩下的席位由政黨名單決定,選民投出候選人票與政黨票,政黨票計算採「補滿為止」式;960年代,依照每10萬人選出一人的原則,選出330席中門參議。

內閣總理大臣:主持國家內政的人。他主要負責經濟、民生和內政事務。類似於玄武國的「尚書令」,所以也被稱為「宗伯」、「相國」或是「首相」。他的主要責任是調理民生。一般是勤懇能幹、又有親民形象的技術官僚擔當這個角色。內閣協理大臣是他的副手。
典行大臣:該大臣人稱「大司命」、「外相」。他與其說是內閣大臣不如說是執政大臣的副手,他協助執政大臣處理官廳事務,並參與制定國家的外交策略。
治潤大臣:該大臣人稱「少司命」、「計相」。他可以說是內閣中僅此於首相的存在,地位甚至超過協理大臣。因為他主管國家的整體規劃,因此也是一個重要職務,擁有相當的獨立性。
以下都是屬於內閣總理可以自行挑選的閣僚:
咸禮大臣:人稱「鴻臚」、「禮相」。主要負責舉辦典禮、執行既定外交政策(如派出使節、管理使館等),因為存在典行大臣的緣故。與其他國家的外長權勢完全不能相比。
五兵大臣:人稱「司馬」、「戎相」。雖然一般都是由現役或退役將軍擔任,但是權力並不大。軍方在珀明也並不很強勢,所以不會出現軍方倒閣的現象。
左民大臣:人稱「司徒」、「民相」。主管全國內務行政事務。
直事大臣:人稱「太值」、「五官相」。對於各地方最高級行政長官,執行本部主管事務,有指示、監督之責;另就主管事務,對於各地方最高級行政長官之命令或處分。
廠衛大臣:人稱「勳紫」、「金吾相」。主管公共安全事務,後來也兼管一些國家安全事務。
宣徽大臣:人稱「司空」、「工相」。主管一般工商、技術事務,兼管勞工、福利。
將作大臣:人稱「少府」、「(大)匠相」。主管工程建設。
計授大臣:剛從左民大臣裡分立出來。人稱「太府」、「戶相」。掌戶計事。
象和大臣:原稱呼「右吏大臣」,因嫌官僚氣息太重而改。人稱「光祿」、「吏相」。
冑常大臣:人稱「太範」、「文相」。主管文化、宗教事務。
度支大臣:人稱「大史」、「藏相」。主管財政。
農林大臣:人稱「司農」、「粟相」。主管農林、水產、倉窖等。
鹽鐵大臣:人稱「北正」、「廩相」。主管國營重工業和軍工業。有時以軍人擔當,是內閣重要職務,被認為可以右進為副首相或計相。
遞信大臣:人稱「行人」、「通相」。主管郵政和交通。
塊處大臣:新近設立。人稱「南正」、「地相」。主管環境保護、資源節制。
清華銀行總裁人稱「少計」。



【政黨】
「協和勞動」:Arbeiterpartei der Eintracht(APE):珀明的盟主政黨,成立與分合很複雜,穩座國會龍頭,典型的國家主義溫和派,既左又右,強調和諧。
圖檔

「中道國家」:Mitteweges Nationalpartei(MNP):南珀明的民主政黨,自由主義中間派,主要在丹海地區活躍。

「社會民主」:Sozialdemokratische Partei Anqiuien(SPA):中間偏左,本質上與協和勞動黨沒什麼差別,其實也是因為派閥政治,從成均堂分流出去的,主要在中予、勝海地區活躍,對王室沒有敵意,但強調要釐清國民主權、完善憲法。
圖檔

「社會新黨」:Sozialistische Xin Partei(SXP):

「協和主義」:基本上,協和主義跟社會主義有分不開的曖昧關係,但是協和主義並不自認為是社會主義的分支或一部份,協和主義並不認為歷史前進的本質是「世界精神」的實現或生產方式決定論,低層次的人性反而才是社會具象的根本原因。貨品生產不可能只由人類需求所決定,因為被社會主義攻擊的「市場」本身,就是人慾的產物,正確的作法應該是發達和諧市場經濟。「去絕對」是協和主義一個很表徵的特色,這也是由珀明空寂主義所間接影響的。協和主義並不是協和勞動黨正式使用的詞彙,該黨在討論它自己的理念時,只會說是「柷英修說法」或「〈討論整理〉方向」。協和主義提出時,以革命事實為象徵的歷史理論並未真正形成,雖然阿卡加人民共和國是依照國際社會主義宣言建立的。資本本來就不是掌握在國家手中,和諧的作法是,把國家做為在世界體系中保衛集體利益的機制,由於人們習慣在習以為常的方式下生活、感到安全,民族國家是絕對必要的。「平等」所要求的同質性必然導致集權,所以不如一開始就建立民族民主政府,制衡過大的集權,抗衡廢除君主的偽形式。經濟自由與經濟平等是交叉的座標軸,多一點自由就會少一點平等,反之亦然,所以調和兩者的是博愛的精神,惟有自由、平等、博愛齊衡發展,才能完成協和主義。世界經濟內部的體系機制和反體系,都是由知識結構決定的,對結構性危機的意識本身是一種認知,所以求諸於本質以應對世界的方法,反而是隨機應變,也就是去意識型態、去絕對主義。「民主」所給予的無差別主義和「憲政主義」所給予的程序正義,才是民族國家最大的共識。世界不可能在非競爭的共產主義中運作,正命題與反命題的辯證才是歷史前進的動力,而又因為一切鬥爭就是一切和諧,所以依據「感知到」的和諧促進生活運行,才是追隨根本的作法,它是「能證最真」的(受克薩爾哲學影響)。協和主義沒有絕對採納的經濟措施,大方向上是發展合作經濟和實施國家宏觀調控,追求公平與效率的相對統一。與協和勞動黨相比,社會民主黨更強調永續發展的意涵,也更精緻的引入非均衡概念建立其增長模型,也有的建立有效需求、時間和貨幣對應關係的主張,但有點流於學院派,社會民主黨並沒有顯別於協和勞動黨的經濟政策。


最後由 biassus 於 2013年 11月 11日, 04:27 編輯,總共編輯了 5 次。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文章發表於 : 2010年 4月 19日, 17:11 
離線

註冊時間: 2009年 1月 11日, 19:22
文章: 959
【古代官制】
令制政區──領制政區:道──萬戶旗、都尉將軍府✖郡、縣──千戶旗✖鄉、裡──領百戶✖村、面──(領什戶)。「始本出兵制」的旗制官與理論對應出兵數(跟備禦都統、將軍分開來):羽:佐祿少始:300人✖段:參祿少始:1500人✖(便:左右中始:3750人)✖翼:長始:7500人✖旗:太始。

一個旗是千戶或萬戶,取決於它的經營成果。「令制政區」與「領制政區」政務、法務衝突時,早期以「領制政區」首長為優先,經過幾百年才將執法權收回中央。在領制政區封地內,山川、河流、山林、牧地、田產均歸領主所有,封領向政府擔負一定的徭役、稅賦。領主政府對人民有理論上的法務裁判權。一個「兵家」有3-5人對應「仕口」,所以總少始人數乘以3或4,就是一個旗的實際人口。「始本旗」經過百年演變,成為「戶本位」,「戶本出兵制」的出兵數:一個千戶出兵一隊,大約120人,一個萬戶出兵一營到兩個營,差不多是400-500人一營。

世爵在早期類似於秦的軍功爵,隨軍功遷轉,同時又帶有品級的色彩。羽校尉就食一羽之祿,地位相當於一羽的領主(初亦稱年祿章京,後改稱佐祿少始),不一定是一羽的領主(不過一羽的領主一定有等於或高於羽校尉的爵位)。珀明統一四國以後,仿照神州皇朝,建立了三省制,並引入神州品級制和各等爵的制度,世爵失去了軍事意義,但沒有真正領主化。雖然近代以前,珀明的歷代君主致力於爵職名實的統一,但封爵者眾而領主缺少,是故不能實際領有領民而在朝京坐食俸祿的世爵也為數不少,逐漸成為一個龐大的特權階層。這些人不但坐食國家從令制政區收來的大量俸祿,而且還有門蔭補官之權,即使參加科舉考試,他們也享有種種特權。而當兵食糧成為很多人討生的重要方式,兵丁除月兩外,年餉米15-25石,出兵另有行糧,經濟上形成一定負擔。朝廷在小幅更動體制的前提下,儘量實施常備化,降低每個「羽」的標準丁額;實際上,羽官因為有公中補、勛舊補、世襲補等差別,各「羽」在人員構成、隸屬關係、丁額上有頗大差異。

領制地區採取義務兵(通過封建法,確立封建義務);令制地區則主要通過中央稅法納稅,而不負擔兵役,只是通過國家募兵來彌補。實際上的發展是這樣的,珀明元代(開國時期)在原本設立令制郡縣之外,將官職、爵位綁在一起,也將貢納、軍事綁在一起,政治部門以軍事部門為中心,把原本軍區性職的「誓」、「廷」改成中央派出軍守性質的「幢」、「駐」,以「駐」為單位丈量土地,登記戶籍實施丁田,依照官爵授予軍官一定的對祿,對祿土地上的部份產出成為軍官的歲租。當時出任軍職、文武兼備的「士」稱為「法更」,每個法更依照他的祿邑有對應的「仕口」,他們是從傳統的社坊發展出來的,早期的社帶有亦社亦姓的性質,土地基本上是社所公有,但是社是地緣性的,勞動產品兼具公、私性質,但隨著國家制度出現,社坊也出現了對應的籍民與仕口,職敕人員取代耆老統治社坊,社坊供給國家的法更。法更有招募而來的特色,實際上是世職,他們以武強身,以歌舞陶冶情操,臨戰無退、殺生有擇。

到了珀明上代的650年左右,進一步依官職高低授予不等的田柴,又將世門尊閥收編為鄉吏,確立中央集權的貴族制度,這樣一來,貴族也不再以王族為中心,而是包括了很多外樣(近屬異姓)與外姓貴族。貴族有對應的位祿與職祿,另外又有給有位貴族頒放的實物琪祿,五品以上的貴族全免課役。五品以上的貴族有承蔭權,可以有家臣跟對應給事的帳內人、紹陳人(雜務侍),多輒50人,少輒20人;五品以上貴族嫡子在20歲以後會相容蔭受五品到八品的官階,而普通人依據科舉,從九品下累積資歷,需要30年才能爬到七、八品,可見蔭制相當不平等,而貴族之間,將總經濟收益通通換算成祿米之後,一品官有23000石,五品官只有260石,可見貴族之間也是巨大的不平等。

統一四國以後,科田制進一步深化,在職與退位官僚按其所在地授予職田收租權,而非所有權,但是收租權因為貴族制度,實際上是可以繼承的,久而久之,貴族家產不斷積聚,又能免稅免役,以致於熹壽共和時代,確認續統的德永羲王下令將科田買贖回來,建立統一的賜給機制。珀明的科田是指授予官員的相對俸給,而不是計口授田,所以不是均田制或班田制,基本上珀明採取春秋兩稅,在這個基礎上發展它的勞動關係。而、舊制所產生的法更到魏宗朝前後已經沒什麼戰鬥力了,珀明南部農區遂透過國家募兵彌補兵力。

9世紀初,朝廷才毅然進行了改革,確立了無軍功、無世職(不領民)者降格襲爵的制度,力圖變法圖強,以抵禦不斷前來「扶助」的王聯殖民者。不過出乎意料的是,這反而從某種程度上加劇了國家的不穩定。隨著王聯殖民者確立在珀明的太上皇身份,近代化浪潮席捲珀明,舊式的領主體制也開始走向崩潰。領主紛紛破產,領民紛紛逃亡。到「民主珀明」「建國」時,令領正式合一,所有的貴族都失去了領民的資格,不再分「有世職」、「無世職」了。珀明由於學習神州,從而採用了神州制度,形成了都省做為其最高行政機構,但是這個機構的權力是受到限制了,因為珀明統一四國後令制地區迅速擴大,所以實權類比遼朝南樞密院。以下是珀明舊制的大致情況:

◇中樞部門
「政事院」
(領議政)(身份狀態)
政事令(超品,虛位。世子臨朝時任官,或贈已故元老)(尚書則與各省主官同名)
左對如兼中納言(正二位,正相)
右對如兼中內史(正二位,正相)
左司梁唐(左司郎中)(正五位上)(左右梁唐都政事院各房)
右司梁唐(右司郎中)(正五位下)

「厥中務」
大納言(正二位,虛位,非元老重臣不除)
給事納言(正三位,副宰相)(實左對如兼)
舍人納言(正五位上,數人,負責起草詔書)
議甫(正五位上,左右各二人,諫官)
符瑞閣(官印管理)
崇文閣(研究,備員顧問,王族講習)

「至中務」
大內史(正二位,虛位,非元老重臣不除)
通事內史(正三位,副宰相)(實右對如兼)
謁台內史(正四位上,都六科事)
物甫(正五位上,六人,分掌封駁事)
四方閣(主禮賓、翻譯)
掖庭閣(主通進事務)

和部省:
尚書(正四位上)
左右梁太(侍郎)(正五位上)
理和司(選人事務)、中翔司(考績、勳賞事務)

仁部省:
尚書(正四位上)
左右梁太(正五位上)
仁部司(主計事務)、度支司(出納事務)

治部省:(主管典禮的奉常寺併入,外交事務移入四方閣)
尚書(正四位下)
左右梁太(正五位下)
治部司(貴族事務)、奉常司(神事、祭祀事務)
----------以上歸左班、以下歸右班----------
付部省:(太府寺併入)
尚書(正四位上)
左右梁太(正五位上)
付部司(米倉)、金部司(鑄幣金融等事務)

刑部省:
尚書(正四位下)
左右梁太(正五位下)
刑部司(主管獄囚事務)、律令司(主管律令編纂事務)

工部省:(廢建築水利寺)
尚書(正四位下)
左右梁太(正五位下)
工部司(主管建築、度量衡等事務)、水部司(主管治水事務)

各司皆設:
左外書(正六位上)、右外書(正六位下)

◇輔樞部門
禁書省
禁書監(從三位)
禁書少監(從四位上)
春秋閣(國史)
翰林閣(王敕文學研究、王族講習)
圭章閣(全國書籍、譜牒管理)

監正省(禦史)
監正洪先(正三位,虛位,非元老重臣不除)
監正中成(正四位下)
台閣(中央監察)
殿閣(宮廷監察)
察閣(行政監察)

大理省
大理太卿(正四位下)
大理少卿(從四位下)

宗正院
宗正太卿(正三位,內世爵任官)
宗正中卿(正四位上)
宗正少卿(從四位上)

冑子省(國子)
祭酒太卿(正四位下)
司業少卿(從四位下)

◇宮廷部門
恭訓院
恭訓上席(身份、兼職)
殿中應書(宮廷總管)(身份、兼職)
少府應書(供應)(身份、兼職)

宣徽寺(內句寺、供需寺併入)
宣徽太卿(正四位上,兼管對神州的織造、食糧)(別號宣徽北院使)
宣徽中卿(從四位上)(別號宣徽南院使)
.天驥坊、宮庫坊、天膳坊、禮客坊、閣門坊(宮門管理)、莊宅坊、內句坊(宮廷財務、宮人事務)、供需坊

天文所
天文中卿(從四位上)
天文少卿(從四位下)

軍械所(軍器製造)(軍械保管歸羽林院)
軍械中卿(從四位上)
軍械少卿(從四位下)

農牧藥所
農牧藥中卿(從四位上)
農牧藥少卿(從四位下)
樂農提政、樂牧提政、樂藥提政(臨時任務)

義禁廷(不常設,特別法廷)

◇軍事部門
羽林院
羲王兼羽林上席
軍國執權(正二位)(總執行官,位尊於左右對如)
崇政承宣(執行官)(差遣,位次左右對如)
崇政直學(正四位上,文學侍從)(貼職)
內書令、辭修令(內、外務主任秘書)(差遣)
都官禦訪史(提政官)(差遣)
都尉將軍府銘次(方面官)(差遣)
軍政內記、圖籍內記、庫械內記、駕牧內記(正五位上)
道路禦備諒(差遣)

珀明官制的律令化,基本上是將能夠參與國論的人數降低,或是以律令加以明確。中樞部門漸進式的都省化,沒有確切的時間斷線,在珀明史稱為「立愛化」。中樞官在早期只對新征服並且納入令制的地區行政,後來才正常化,一般的珀明官員以官品決定授祿,以職位決定在政體中的權限,以領職做為活動性實務。由於早期列國史造成的軍國特色,還有神意制的遺風,珀明官制體現了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的特質,輔樞官和宮廷官有傳統上的地位,雖然一般人在政治部門拜受職位,可是官員真正的權力來源常常是從羽林院幕職分出來的;也就是說,並不是行政官員被授予「辨章軍國」的身份,反而倒過來由軍事身份決定行政身份,官員在行政部門中對上司有時候只是體制上的侍從,在禮讓性上反而望重一些。左右對如基本上都是羽林院的知議,一般中樞行政官員有都有羽林院「望事」的身份。「立愛化」基本上讓官僚體系的王族血緣性轉向貴族血緣性,但是更早在百常傾朝的時候,事權就已經分流到外樣了。另一個意義是取消了終身性的職位身份,透過限任使制度更理性化。羲王地位的弱化反而鞏固了立儲權。而「立愛化」的整個過程也與封建化的加深有關。珀明基本上沒有將權力留在中央,或能夠行台地方的疑慮,珀明的領制政區本來就是獨立的,所以一直以來中央都把權力中心綁在羽林院,羲王做為最高統帥也有了名實相符的表徵。另外一個特色是,羲王不像北島大君主那樣具有神格,與神州皇朝相較,珀明君臣關係也比較親密,朝廷公議時大臣是坐議的,君臣可以一起在河裡洗澡,但是羲王的地位從來沒有被威脅過,可以說珀明人對政治象徵的關心比較冷漠,但是認同度高。官員權力不是以內外朝來判斷,也是以他在羽林機制中的位置,或貴族家格高低。下層官僚取士主要是考策論、詞賦、經義;而高階貴族即使沒有蔭補資格,也很容易奉禦、祇候。與平民「30年刻苦」相較,貴族子弟可以用一半的時間(基本上:150個月)升上七品,但也因此蔭補人數有相當的限制。孝選或戰功也是官員甄補的重要條件。


最後由 biassus 於 2013年 11月 22日, 18:04 編輯,總共編輯了 8 次。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文章發表於 : 2010年 4月 21日, 14:25 
離線

註冊時間: 2009年 1月 11日, 19:22
文章: 959
【語言】
一般說來,珀明和北嶺構成幾乎一致的神話系統,是在儀式、旨趣上才分異出各地特色,不過、珀明神名保留了其形成時期梅茵蘭化的語音。廣義的珀明語進入近代以後,已經「北嶺化」、和梅茵蘭口音脫離了,但是珀明人將這種「東音」當做「神世詞」記誦使用。在珀明,正式的古文經文與現代語是分離的。所謂的珀明文言與現代珀明語不僅在拼寫、語音、粘著方式上有差,文法更是抽象,應該說是一種邏輯句的組合,除了書面的工整用韻,形容詞受到雜帶的中汗國方言影響,母音可以依諧音率任意變化,造成很多同義詞。基於各種因素,珀明文言自然不被採納為現代官方語言。克薩爾.梅茵蘭.北嶺混合的早期文言稱為古風文言,進一步北嶺化的文言稱為國風文言。現代珀明語亦可視為北嶺語的方言,輔音超過20個,其中幾個用於拼寫外語借詞,元音的地區差異不小,諧音率較古語不嚴整,基本語序為主語在前、賓語居中、謂語在後,虛詞較豐富,可靈活表達語法意義。名詞有10個格,有音節式、輔音式兩種複數後綴,指人名詞有數的變化。動詞有時、態(不同於時態)、體、式、形動和副動變化。綜合考量下,官方語言是神州語。

古風文言:
「其需為多之事,其證他與其助,取推其是其斯」
要做的事情很多,在力有所及之餘給人幫助。

國風文言:
「事非常多,至于為力、定度與思、在與人助,其確」
要做的事情很多,在力有所及之餘給人幫助。

國語:
「Icihiyara baita umesi labdu, hvsun isinara ba de niyalma de tusa ara.」
要做的事情很多,在力有所及之餘給人幫助。

直接使用傳統上的正統字體:
却 脚 鷄 旣 飜 甁 餠 昻 兪 猪 着 鬪 豊 鄕 廻 携 敎 擧 裵 氷 爲 値 眞 甛 畵
在既存「書字」的下部加「乙」表示字音音節末加/i/、/ny/音:乫 乭 乶 乷
「國字」:
圖檔


最後由 biassus 於 2013年 2月 15日, 23:46 編輯,總共編輯了 6 次。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文章發表於 : 2010年 4月 23日, 21:38 
離線

註冊時間: 2009年 1月 11日, 19:22
文章: 959
【情報體系】
珀明現代情報體系的前身是捷泰軍第二部,在執勤時成立的遣隊也會有情報組的編制。但是後來的情報人員都是從公安或廠衛部門分出來的。首先是內閣情報委員會,為了因應國際局勢及社會複雜化,成立這個委員會進行機關情報蒐集,統整各種情報機關的資訊交流,組織上有濃厚的官房直轄性質。內閣情報委員會的分析委員是獨立運作的,另外還有總務跟經濟部門,私底下還有一個反情報委員會。為了賺錢,內閣情報委員會有時候會以民間基金會的名目為企業工作。海外情報理論上由典行部負責,不過實際上,最上法衙另外有法務調查委員會的編制,一方面是為了掩人耳目,另一方面是擔心公安部門掌握全部維持法律的職權,為了分權給正常司法體系才這麼做的。廠衛部設有不公開的公安警報組,採少數菁英編制,針對政治團體、宗教團體做調查,不受〈警備法〉監督,私底的私底下其實還兼負某些海外諜報任務。依據〈警備法〉,廠衛部指揮軍警性質的法衛軍(Die Gesetzgendarmerie Nationale),它有獨立的保衛司令委員會和軍事裁判委員會,有時候履行憲兵的職責。法衛軍的總政治委員會可以針對全國性事宜,對各道府支屬實行特別指揮權,另外在中央委員會所屬的警備總委員會之下,有一個外事委員會,實際上是針對重大刑案、恐怖主義而運作的情報組織。典行部與咸禮部做為外務機構,設有各自的國際調查委員會,通常將情報上繳內閣情報委員會進行統括,但私底下可以各自便宜行事。另外就是五兵部的情報本部委員會。另外、理論上,樞密院可以到各組織借將,不過樞密院一直有體制外的情報管道。珀明考量到自身為民主國家的事實,透過這種多頭馬車形式強化各組織的領導力,避免法律上被政黨領袖綁架(雖然實際上不是這樣)。但由於缺乏正式國家級的情報機關,時任各組織情報元首的領導能力就顯得比較重要,各調查組織如何轉型、預算如何行使、情報法律如何規劃,都沒有方向。而且在駐外官員秘密接觸途徑有限的情況下,對外情報的能力是也是有限的。


最後由 biassus 於 2013年 11月 22日, 19:15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文章發表於 : 2010年 4月 24日, 08:10 
離線

註冊時間: 2009年 1月 11日, 19:22
文章: 959
【教育體制】
珀明學制為春天入學,6歲入學,接受7年人民義務書院教育,經過學力測驗,理論上13歲進入基礎預備書院,基礎預備書院採3年制,之後接受全國學科分流考試,學生選考後不能跨組:A、奉事科:只考語言考試,考神州語、安秋語,另外選考特瑞希瓦爾特國語或漢密斯語,通過後可申請3年制應用學院:餐旅、語言、保美妝專科。B、工藝科:考現場手作跟神州語,通過後可申請工藝專修學院,通常要有1年的學徒實習認證才能申請到學校,工藝專修學院2+2年制,可以選擇2年畢業、拿「檢成畢業證書」,或是留下來念基礎微積分、基礎動力、物理實驗,拿「驗成畢業證書」。入學時間也很open,可以申請當春季生或秋季生。C、事務才藝科:考學科能力測驗,分發到5年制專科學院,學習初農牧、商事、化工、語言;或4年制基礎軍事、藝術、音樂學院。D、學術科:考統一文憑,考核心人文科目,可申請分發到5年制護理學院、4年制醫藥基礎學院(要當醫生必讀)、5年制師範學院、還有為了考高院的2年制進階預備書院。醫藥基礎學院可續考5年制醫學高級書院,1升2分組,最後通過國家考試成為醫生。進階預備書院畢業的學生,如果不幸沒能考取高級書院,可以參加國家資格考,取得修士學位。進階預備書院畢業可報考師範高級書院。師範高級書院畢業才能在進階預備書院教書。

一般高級書院也設有教育學程,提供想當老師的人的門檻。進階預備書院畢業,一種是直接報考5年制農理工高級書院,這樣畢業就22歲了。文科生升學,需要先考上2年制文法學程,再依才能保證分發至4年制法政、史哲高級書院。這樣畢業就23歲了。高級書院畢業稱為學士。由於珀明的高級書院經過比較複雜的篩選,因此成立「經典系」做為國家選士教育。「經典系」是在全國主要高級書院設分部,「校中有校」。畢業採中央與駐籍書院聯合認證,畢業直派公務或保送國營單位。珀明學術總院附設特級書院做為最高文憑單位,可以再攻研究士,採師徒制,沒有實際規定的修業年限。學術總院下設三個純研究的院:格致學院、人文院、藝術院。

朝京開俁綜合高級書院
✭農理學部
.國本學系┈農藝生命組/.國本學系┈森林生命組
.應用理論學系──化學學期套裝⇄物理學學期套裝
✭法政經濟學部
.*經典系┈國際政治組/.*經典系┈經濟組/.*經典系┈傳播組
.法學系┈知識法學組/.法學系┈司法組
.商學系┈會計學組/.商學系┈財務金融學組/.*商學系┈經典管理組
✭文史學部
.神國神州文學系
.克薩爾歷史及語文學系
.哲學國家學系
.語言與人類學系

勝海平珙文史高級書院
✭文化學部
.哲學系
.洋語文系┈和彌希亞與麥孚以語文組/.洋語文系┈特瑞希瓦爾特國家語文組
.沙諾和語文學學程/.浦貝爾.格理琛語言及文化學程
.神國神州文學系
✭歷史學部
.古代語言與人類學系
.央光與南希菲爾文化學系
.希菲爾歷史與宗教文化學系
.梅茵蘭歷史學系
.神國神州歷史學系
.國別史通識學分


最後由 biassus 於 2013年 11月 22日, 19:04 編輯,總共編輯了 8 次。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文章發表於 : 2010年 4月 24日, 09:02 
離線

註冊時間: 2009年 1月 11日, 19:22
文章: 959
【人文:傳統人名】
❀女生的民族「小字」

舉例:
本名叫楚蔚「涵」,小字可對應Turha;
本名叫修奕「芬」,小字可對應Fungal。

恩:Enggulen,恪守綱常、純正無邪──恩格倫
貞:Jenggulen,篤守貞操、純正無瑕──貞格倫
斐:Fekulen,愛好新奇、天真──斐可倫
愛:Ajituri,小冬──愛吉圖梨
森:Arsen,芽、泉──亞爾森
柏:Bojir,菊──柏哲
慈:Chakur mo,檀──慈歌爾茉
荷:Elh Taifin,平安──艾和太芬
芬:Fungal,羽、蘆──芬佳爾
歌:Gulhie,杏──古爾諧
和:Herha,松樹──和爾和
萊:Lamun,深藍色──萊夢
蘇:Sus Suvulin,紫絹──色斯芙玲
涵:Turha,一種染料花──圖爾和
信:Tilhin,夢──堤爾信
希:Uxiha,星──舞熙和
瑜:Urhan,圖畫──瑜爾涵
舒:Xihu,穗、冰凌──詩瑜
哲:Zhamer,玫瑰──哲茉爾
紅:Tivilhun,紅柳──堤維爾弘
淑:Shulhe,梨──淑爾和
琴:Yachin Inggali,柳絮──亞琴歌梨
茉:Mailasun,柏──茉萊萱
書:Suzhe Checheri,緞絹──書哲卻梨
詩:Sirechu,藤核子──詩勒徹
琪:Kiriba,隱忍──琪爾別
琺:Falasu,琺瑯──法萊色
合:Busehe,百合花──布色和
妍:Yengge,野葡萄──妍可
喜:Saksaha,喜鵲──薩薩和
篤:Doohanzhuchun,橋戲──杜涵純
維:Vexihun Gashun,上誓──維弘嘉珣
亞:Yarhin Hangxi,公正清明──亞信杭熙
綺:Iseraku,無畏──綺色勒古
芷:Zhurhan,仁義──只爾涵
華:Hualiasun,睦──華里亞萱



➵男生的民族「小字」

舉例:
本名叫千恕「澤」,小字可對應Bilten。

佑:Wehiyehe,扶持、扶佑──文希葉和
恩:Kesingge,有造化──克辛格
信:Akdun,堅固、信實──阿克敦
譽:Algin,名望──阿爾經
益:Aisingga,有利的、護佑──愛新嘉
平:Anwehe,像石頭一樣永久──安沃赫
恂:Boljonggo,善守中庸──博爾中格/Julungga──祝倫嘉
淳:Bolgo,清潔──博爾果
孚:Bekin,(缺)──別瑾
果:Dacun,敏捷──岱純
貞:Dahasu,和順──達和樹
修:Dasartungga,修靜──達沙爾同嘉
實:Doronggo,有道理──多隆格
禮:Dorolon,履行──多羅倫
德:Erdemu,崇德──額爾德穆/Erdemungge──額爾德孟格
康:Elhe,安康、太平──額爾和/Elhetaifin──額爾和泰芬(「康熙」)
厚:Elgiyen,豐足──額爾吉彥
盛:Etuhun,壯大──鄂圖弘
慎:Olhoba,謹慎──鄂爾和別
蘊:Olhoson,小心戒慎──鄂爾和松
榮:Wesihun,崇尚──維希弘
翊:Wehiyen,(缺)──維希彥
肅:Fafungga,有法度──法豐嘉
勉:Fafuri,奮勇向前──法伏里
友:Falingga,有交情──法霖嘉
襄:Fassan,有為──法森/Tusangga──圖桑嘉
謐:Fingge,(缺)──芬格
獻:Fengkin,請獻──芬勤
慶、祺:Fengsen,有造化──芬森
瑞:Ferguwecun,靈妙──費爾古沃純
懋:Fulungga,(缺)──傅倫嘉
恩:Fulehun,恩惠──傅樂弘
宣:Gehungge,(缺)──格弘格
昭:Genggiyen,清明──庚吉彥
敬:Gungnecuke,恭敬──公納楚克
懷:Gunicun,思念──古訥純
廉:Hanja,喜歡乾淨──翰哲/Hican──希倉
悅:Hebengge,情意相投──和本格
和:Huwaliyaka,解決──華里亞各
端:Hosonggo,方正──和森格
禮:Giyangga,有理且有禮──濟洋嘉
惇:Jingji,(缺)──敬濟
恪:Gingguji,淑敬──經古吉/Ginggulehe──經古勒赫
恩:Kesingge,承澤──克辛格
奕(翼):Kungdu,(缺)──崑度
直:Mujin,意志──穆經
和:Nemeyen,柔宛──內模彥/Nesuken──內樹堪
勤:Kicebe,勤勉──齊卻別
毅:Kiyang,有本事──齊仰
延:Saniyangga,(缺)──薩尼洋嘉
嘉:Saicungga,(缺)(造化?)──塞純嘉
雋:Saikan,標緻──塞康
庚:Sanggiyan,白庚──桑吉彥
哲:Sultingga,(缺)──蘇爾同嘉
穎:Susultungga,(缺)──蘇蘇爾同嘉
憲:Temgetulehe,(缺)──廷各圖勒赫
恆:Tomohonggo,心志已定──拓模弘格
寬:Oncokon,(缺)──昂秋肯
忻:Urguntu,(缺)──烏爾根圖
誠:Unenggi,竭誠、實在──烏念吉
紹:Sirangga,(缺)──熙朗嘉
徽:Yungge,(缺)──允各

◇諸繁不及備載
◇改女性化的名字加 na,例如:Fingge→Finggana/芬格→芬佳娜
◇改國風姓氏加 -ius, xs(拉丁人名化),例如:Gunicun(思念)──Gunicunes──古內楚內斯
當然、也可以加上神州姓氏的轉寫


最後由 biassus 於 2013年 2月 16日, 10:21 編輯,總共編輯了 4 次。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文章發表於 : 2010年 4月 25日, 16:51 
離線

註冊時間: 2009年 1月 11日, 19:22
文章: 959
頁面轉移。


最後由 biassus 於 2013年 10月 29日, 18:25 編輯,總共編輯了 9 次。

回頂端
 個人資料  
 
顯示文章 :  排序  
發表新文章 回覆主題  [ 144 篇文章 ]  前往頁數 12345 ... 10  下一頁

所有顯示的時間為 UTC + 8 小時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


不能 在這個版面發表主題
不能 在這個版面回覆主題
不能 在這個版面編輯您的文章
不能 在這個版面刪除您的文章

搜尋:
前往 :  
cron
Powered by phpBB © 2000, 2002, 2005, 2007 phpBB Group
正體中文語系由 竹貓星球 維護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