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勢主義-Offensivism

攻勢主義社團專屬論壇
現在的時間是 2024年 3月 29日, 13:20

所有顯示的時間為 UTC + 8 小時




發表新文章 回覆主題  [ 27 篇文章 ]  前往頁數 12  下一頁
發表人 內容
 文章主題 : 一個軍武宅來看Muv-luv世界的反思
文章發表於 : 2012年 7月 20日, 14:40 
離線

註冊時間: 2008年 4月 1日, 22:25
文章: 831
一個軍武宅來看Muv-luv世界的反思
高仔/kau76901

一般來講,作為一個軍武宅來說,我平常是很低調的。我的信條是少說話、多看書、作研究───儘管到目前為止,少數的成果是寫了幾篇沒什麼營養的文章和賺不了錢的翻譯作業。

但是看到K島與PTT上幾篇討論新番動畫的文章後,我不禁感到非常汗顏。何時我們軍武宅成了堅持己見與偏執狂的代名詞?曾幾何時,本應是兩群相當知識豐富的人們,卻陷入了指責另外一方誰是誰非的口水戰,卻仍自認清高?訴說著有嚴重偏差的知識,甚至要以此來教育另一方?

畢竟作為一個有在收看新番、也對Muv-Luv的世界觀有些皮毛瞭解;同時對於古往今來的各種軍史進行研究,並期待能夠持續推廣冷門旁偏知識的軍武宅,我認為該是時候,出來釐清一些可能遭到了廣泛誤解的概念。

◆常見的迷思:核彈有可能會被誘爆嗎?

核爆炸是一種非常嚴苛的人為條件下才有可能引發的臨界效應,除非讓核武的引信因到達目標地而自行照原始設計引爆,否則在大部份的狀況下,將核飛彈本身擊落是不會引起核爆炸的───當然啦,當若是在終端落下階段進行攔截,彈頭的碎片與高濃渡的放射性物質還是會繼續挾帶著強大的加速度落下,並造成與之相應的一定程度質量性傷害。但是由於已經不會造成核爆,所以其造成的損害基本上是可以忽視的程度。

◆投入核武真的比傳統武器便宜好用嗎?

核武本身是一種製造昂貴、維持昂貴、而且有使用期間限制的武器。為什麼大家會說生化武器是窮人的核子彈,是因為窮人真的不可能玩得起核子彈。核武所需的武器級鈽需要在專門的反應爐進行同位素提煉,耗費龐大的能源與費用與時間將之製成彈頭之後,並在極端控制外部環境的條件下將彈頭封存,即使如此,核彈頭若不使用也通常會在10~15年內左右過期而成為啞彈、維護條件不好的自然狀況下則是放置3~5年就會過期。

本來全世界都很擔心蘇聯解體後,其庫存的22000枚核彈頭是否有外流的可能,但是這麼多年下來,卻是什麼事情也沒發生。除了要感謝美國政府、俄國政府當局合作努力圍堵核武外流的可能性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蘇聯解體後許多核武設施基本上由於缺乏維持費用,於是直接斷電停止了維護操作。當許多可疑人士還在湊錢打算搞來一兩顆核彈時,這些封存的核武也就都自動過期失去實用意義了。

雖然說一枚百萬噸當量級的核彈,還是比幾萬人的陸軍要便宜,但一枚核武的製造與維護價格仍然是非常昂貴的。即使小當量的戰術核(比如千噸單位的核砲彈或核地雷)所需的鈽元素較少而壓低了造價,但是在維護方面的問題仍然會是對前線部隊而言相當地困擾。

因此,考慮到效果對費用這一點的話,使用核武進行飽和攻擊是相當不切實際的作法。使用需要液態氮冰箱封存的嬌貴彈頭配備到前線,然後一次發射幾千幾萬發戰術核,其中卻有半數以上將會遭到攔截,無法引起核爆而令寶貴提煉的武器級鈽變成髒彈掉在不畏放射線的BETA群中,而剩下那些成功達陣的核武能造成的損害也是令人懷疑的程度。

◆攔截率與核武攻擊的機會成本問題

其實在現實世界,自從冷戰結束後,隨著各大國之間裁減核武的數量與冷凍下一世代火箭載具的開發,而同時美國又著手開始投入NMD(國家飛彈防禦系統)的研製時,就曾經引起軍事界的一陣話題:倘若核武的總量減少、而被攔截的可能性提升;則是否有可能在不久後的近未來,出現打破了核威懾理論下,大國不與大國直接對決的這種默契呢?

當然NMD目前還是一套尚未整合完畢、包括大量雜多現有裝備組合而成的粗糙體系。NMD包括有已經被腰斬的以747為載台的YAL雷射攔截機、勃克級神盾驅逐艦搭載的標準三型(SM-3)防空飛彈、陸基的愛國者三型(PAC3)與未來會逐步淘汰掉愛國者的戰區防空飛彈(THAAD)。

鑑於能進行上升段攔截的相關計畫如YAL都已經被取消或停止了,在近地軌道執行中段攔截的東西大概都在SDI星戰計畫的範圍內,事實上現存NMD系統能作到的事情也就是和BETA差不多的程度:在目標地上空,進行最終落下階段的動能硬殺攔截。

BETA的光線級與重光線級雖然充能慢,但因為享有命中率100%的BUFF,所以在面對ICBM這種高價昂貴的投射工具時實在是非常的吃香。現實世界的PAC3實戰中的命中率大約是20~40%前後(不含誤擊),THAAD期望達到的命中率是兩彈一殺的50%以上,與這種很明顯是開掛的程度是無法相比的。在這種環境下就已經不是「多發射幾顆就能有一定的機率突防」,而是一個很簡單的加減乘除問題:在目標區周邊,估算可能的光線級數目後、發射大於這個數量以上的核武,就能保證命中目標。

舉例來說、在彈著點40km半徑以內,倘若有15隻光線級存在,那麼要進行核打擊的門檻值就是15+N發的問題。但是這麼做,就算成功直擊目標,又有多少實質的意義呢?請繼續耐著性子看下去。

◆低空投放核武的突穿攻擊是可行的嗎?

1950~60年代西方國家曾經開始流行起一個理論。比起發展高空轟炸機、在低空進行貼地巡航攻擊的轟炸機,要更能夠躲避敵國的防空網,深入其腹地投下自由落體核彈進行核打擊。

其中性能表現最佳、也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便是變態紳士國度打造的TSR.2低空超音速偵查攻擊機。其設計構想是,在高高度以2馬赫速度飛往目標區,然後在進入高威脅圈範圍之後,將飛行高度降低到200英呎左右,以0.9馬赫的高速進行超低空巡航,以避開敵國的防空武器執行核子攻擊或是戰略偵查任務。縱使作為一架1960年代的飛機、但是它卻擁有著足以傲視1990年代新銳機種的超音速巡航能力,無論是航電設備或是飛行性能都是一時之選。

然而這個計畫隨後由於不斷的費用膨漲、政治上的困難與工黨的樽節政策,而遭到了腰斬。假設這一類超音速極低空攻擊機發展成功、並且在1970年代趕上人類對抗BETA的生死存亡之戰、那麼它能使得核武投放的效率因此提高嗎?

其實使用超低空投放核武的方式,固然比起高角度回歸地表的ICBM或是SRBM要具備更理想的對BETA生存性,但所謂的生存性也僅僅是縮短了可能被攔截的距離而已。隨著核武載機穿越BETA佔領線開始,它們不論飛得再低,地球曲面始終會使它們最終暴露在某一批光線級的射線下,終究只是時間問題。現實世界中,超低空投放自由落體核武終究是ICBM技術尚不成熟下的一種發展方向,在ICBM與SRBM發達後便很快使這種戰術消失了,而在Muv-luv的世界裡,也還是得考慮到寶貴的飛行員一去不回與最終攔截點的問題。

另一方面、使用無人的巡航飛彈來投放核武又效果如何呢?首先要談論這個話題我們必須要搞清楚,巡航飛彈的工作原理與基本性能上的一些限制───巡航飛彈之所以可以貼地飛行,主要的原因在於應用了地貌攝影追蹤與GPS全球衛星導航這兩項技術的結果。換言之、巡航飛彈並不是追蹤著地形高低起伏低飛,而是按照預先輸入進電腦裡的地貌地形資料飛行。

由於低高度飛行時遭遇到的空氣密度大,阻力也大,因此在這種環境下進行高速飛行將會導致燃料的消耗過快,同時電腦也來不及進行地形交叉比對的工作;因此普遍來說,為了兼顧航程與命中率,多數的巡航飛彈都是以500~800km/h的次音速飛行進行低空巡航。

但是、巡航飛彈光憑地貌追蹤是無法辨識目標的。若要讓它擊中目標,則必須讓尋標頭有一個清楚確定目標物的機會,於是巡航飛彈在最終抵達目標前將急爬升至500~1000m高度,然後居高臨下以影像比對原本輸入的目標區資料,一口氣加速朝地面撞下去───嗯,這種時候我們只好期待那附近的光線級都恰巧正在裝填下一發了。結果要用巡航飛彈進行攻擊的話,數量的飽和還是唯一的命中保證條件。

另一方面,可以貼海飛行又能做變態的三次元亂數迴避機動的超音速衝壓反艦飛彈,又跟巡航飛彈的條件不太一樣,海面畢竟大體上是平的,只要不是風浪特別大到會把飛彈捲走的程度,那基本上要怎麼做迴避機動都有很大的空間。同時不需要追蹤地貌地形也使得反艦飛彈沒有必要限制它的極速,這個條件與在陸上操作巡航飛彈是有截然不同的。

而且就算是射程長達四、五百公里,且能以三馬赫速度低空飛行的蘇聯製反艦飛彈,在現實世界操作時也始終一直面臨著教人頭痛的問題:飛彈飛這麼低,射程又這麼長…那飛彈究竟是要怎麼鎖定目標啊?蘇聯在冷戰時期的對策主要有三個方向:一是讓飛彈本身使用慣性導引+終端制導拉高索敵的兩種飛行模式,換言之超音速反艦飛彈最終還是得拉高高度作索敵與鎖定的動作。二是派出一大批的Tu-95/142海巡偵察機,讓它們半自殺性的衝向目標為飛彈標定美軍軍艦的位置。三則是使用蘇聯打上太空的海洋監測衛星系統,用偵測海面波動的科幻方式來為飛彈作視距外標定,但這項技術至今據信都還沒有發展成功。

◆核武造成的破壞力從何而來?

核武能造成的破壞基本上主要分為三種主要的能量傳遞方式:

1.熱幅射。核武的爆炸將在直擊點(Ground Zero)附近一定距離半徑範圍以內,造成瞬間足以加熱到攝氏數千萬度程度的高溫,而這種高溫足以令大部份物質氣化或被融掉。

2.衝擊波。核爆超過一半的能量將被地表吸收,形成類似「海嘯」般,將空氣壓縮推擠出去而產生的強烈暴風,以及在地面上傳遞的震波。衝擊波將使大多數地表上未特意加強過的建築物都被推倒,同時地質也會被巨大的能量傳遞給「震鬆」,而形成一定半徑範圍以內地表的泥沼化。

3.電磁脈衝(EMP)。強力的電磁波將使得相當廣範圍內的通訊與電子零件都受到干擾,甚至可能會直接將無保護的回路燒壞。

基於官方設定中對於BETA的生態解說,我們得知了BETA作為一種人造的碳基生化工程機械,它們體內並沒有生殖器官與消化、呼吸器官等地球上生物應具備的致命弱點,取而代之的是能耐受極大範圍氣壓變化的強固外殼;同時事實上等於是用肉作成的這些機器人,因為體內沒有電子零件,所也不會被電磁脈衝所影響。

換言之,核武的殺傷力中範圍傳播最廣的電磁波與衝擊波,這兩項基本上是不會對BETA造成什麼特別嚴重的損害。只有在直擊範圍內形成的熱幅射殺傷圈裡,幾千萬甚至上億度的熱線可以將BETA直接炸到氣化掉不成問題;在稍微外圈一點的範圍,我們大概會看到突擊級被核暴風掀飛起來滾了幾圈的模樣───但大致上也不算什麼致命傷。換言之,人類在使用核武對抗BETA時,幾乎跟在宇宙中使用核武的困境是一模一樣的:由於構成核武最大威力所在的衝擊波無力化了,於是核武的殺傷半徑就急速衰減了。

當然,假設將核彈的引爆方式作成指向性的,使熱幅射的擴散成為面的集中而非放射線的全周擴散,那麼相信這是可以大幅地提升熱幅射的殺傷範圍與距離,並增強對抗BETA的致命機率。因此可以推測指向性核地雷之類的武器,會是很理想的對BETA裝備。

因為只有熱幅射能構成有效的殺傷,因此百萬噸當量級的核武以BETA為目標時將只剩下半徑5~8km的殲滅效果,同時這個效果是一次性的。哪怕是放大到億噸當量單位的沙皇巨彈,假使參考那顆五千萬噸的試爆彈直接x2倍當量考慮,由於是全方位的放射狀能量擴散,那麼大如沙皇彈的對BETA殺傷半徑大概也只有40~60km的程度,半徑200km範圍內的BETA會被剩餘的能量與衝擊波搞亂隊形一陣子,也許有些小型種可能會受到致命量的熱幅射而被烤焦,但對大型種來說不構成太嚴重的致命傷。核武可以一口氣摧毀相當數量的BETA、但是因為BETA基本上不害怕幅射線與衝擊波,也沒有傷亡導致士氣崩潰的困擾,所以只要後續梯隊數量足夠,它們還是可以立刻補上陣位持續發動攻擊。

鑑於熱幅射可以有效的摧毀BETA,但是無法阻止它們繼續增援的一次性殺傷特質,以這點來說、小當量戰術核武的實戰意義將大於大當量的戰略核武,因為它能容易投射比較多發,成本上也比較可以接受。

同時在一定點著彈10發戰術核砲彈,老實講跟1發著彈的效果是不會差太多的。一次大戰後期是人類發展出近代砲兵戰術的革新期,其中最重要的教訓就是,所謂的砲擊永遠只有第一波打在敵人頭上的那一陣彈著、才是最有效的。比起密集對一定點作Over Kill的浪費彈藥,更合理的作法是將砲擊分為兩種截然不同的攻擊模式:短時間內一齊發揚最大火力的效力射、與維持長時間壓制力的持續射。

但倘若要維持長時間的火力壓制,舉例來說每30分鐘進行一次戰術核打擊的話,那麼前線需要的就不是2發或20發的核砲彈───而是如剛才所說的,15xN2次+N1發的計算公式,因為你每一次運用核彈突防都要承受一次被光線級攔截的投射門檻。換言之、倘若要運用核打擊進行有效的密接支援,則需求的彈藥量會隨時間成正比而以非常驚人的倍比級數增長。

更糟糕的壞消息是,雖然上述的衝擊波與核脈衝EMP對BETA無效,但卻是對人類與人類駕駛操縱的各種武器載具,以及地球的環境,是有效的。

◆使用核武造成的軍事層面影響

我不是要扯什麼放射線之類的蠢話,核爆所能造成的放射線殘留與核電廠的外洩相較之下實在是小得可憐(雖然核武放射線殘留的問題一樣會足以致人於死,但畢竟快慢程度有差,也不致於像石棺屋頂上暴露五分鐘你就烤焦的程度);而是要討論電磁波、暴風與土壤液化的問題。考慮到軍用載具上滿載著昂貴的電子儀器,而也不是全部的載具都有空間與價值來實施對EMP保護的加工,因此要投入核武攻擊以前,勢必要一定在一定半徑內進行疏散與撤退。人類在核武著彈前勢必要停止作戰行動撤出殺傷區、但BETA沒有這方面的問題,它們在核武落地前、落地時、落地後都還是會保持繼續前進而不受影響。從這點來說,核武器干擾人類軍隊自己的程度,或許還多過於阻滯BETA的效果。

隨後,核暴風將摧毀所有地表上的基礎建設,破壞鐵路、公路、電力網與水道網,並使得土質鬆軟化成為沼澤地。也許土地液化是能對BETA造成一些小小的困擾並拖延它們進軍的好處,但是站在長期的立場來說,人類要反攻被密集核打擊過的地區也就成為了成本高昂而不划算的選項了。補給線路與據點都被摧毀、可供進軍與補給的聯絡通路被摧毀、而要將地質回填修復並重建基礎建設,實在是反攻時不可想像的惡夢般頭大問題。雖然BETA佔領下一樣會拆毀人類的建築物、都市房舍等以回收資源,但起碼它們會把地形整平,基本上反攻回去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冷戰時代蘇聯軍曾考慮過要讓坦克車在核打擊下作戰,而建造了擁有四條履帶的坦克車Obj.279───難不成為了對重度核打擊區域展開反攻,所以人類需要把所有的運輸車輛、火砲、戰車也都比照蘇聯標準作成四條履帶的嗎?因此,投入核武攻擊縱然能爭取一時的戰術優勢,但在戰略大局的角度上來看,也等於永久放棄了該防區或是反攻的可能性,或是大幅加重了反攻的後勤負擔。

附帶一提,蘇聯軍也試作過在坦克上加裝助推火箭與噴射引擎,以嘗試讓戰車克服泥漿的作法。但這些很炫的改裝到最後也都沒起什麼作用,助推火箭可以讓坦克有了阿斯拉加速器去參加世界戰車錦標賽,而噴射引擎坦克後來變成拿來撲滅化學火災用的超級吹風機。

◆使用核武造成的大戰略與政治層面影響

在Muv-luv的世界觀中,人類能有效控制的地域已經急速衰減,北美的加拿大毀滅、而歐亞大陸的淪陷亦使得幾個重要的穀倉地帶、油礦資源地帶均已經喪失。即使地球上的人口衰減到只剩十幾億人,但是物資層面的壓力依然巨大。在這種環境下,不論是使用核武進行攻擊前的火力準備或是防禦戰時的密接支援,所將帶來的損害都是相當致命的。

舉例來說、已經成為歐洲最後橋頭堡的英國如果在水際灘頭直接運用核武來對抗BETA,那就算守住了一時,南英格蘭也將因為核幅射而導致短期間內勢必要疏散居民形成沒有生產力的無人地帶,而疏散的過程中亦加重了其他地域的人口壓力與治安混亂。

而運用核武反攻,方才我們已經提到了純軍事面考慮,使用核武進行轟炸將會導致進擊時補給線的壓力問題。同時也不能忽略掉,政治上應該是沒有人會希望反攻回自己的國土時,國土已經被炸成了液化又有幅射的廢土的場面吧?縱使這些國家已經成為了寄人籬下的流亡政府,但是某些人主張的完全無視這些流亡國家的聲音,逕自發動核武攻擊的後果,其結果恐怕是將使人類更快因為內鬨而自取滅亡。

當然,倘若是使用小當量的迷你戰術核武,例如威力僅有20噸當量級的大衛克羅核子無後座力砲,來對BETA進行視距內直射接戰的攻擊,那相信是不會造成太多政治或軍事面上的困擾吧。雖然說大衛克羅的設計目標主要也是以製造小範圍的幅射污染區以拖延蘇聯軍的進攻,這方面的原始功能無法期待對BETA同樣有效,但是直擊時產生的威力應該也是足以摧毀幾十公尺範圍以內的BETA集群不成問題,同樣的這種迷你戰術核恐怕也就只能一次摧毀若干隻的BETA個體,而無法期待能產生決定性的效果。

其實只要投入的彈藥基量大到某個程度以上,那麼不論傳統武器或核武,乃至於軌道上投落的質量炸彈,大概都會產生破壞基礎建設、地質的變化、導致日後反攻困難等後遺症問題。不過因為核武很容易造成在局部投入超大質量的Over Kill效果,而其造成的後遺症也特別明顯嚴重,因此而有必要特別挑出來說明。

◆戰術機與戰車孰優孰劣?

基本上這是一個功課做的不夠多的人才會脫口而出的假議題。理由很簡單,戰車與戰術機都很重要,而且它們同時併肩戰鬥,看不出來有誰取代過誰的問題。有玩過戰略版<暁遥かなり>的玩家都應該可以理解,戰車的火力陣地與戰術機張開的防線,都是缺一不可的存在。相對於僅有6+12共計18發120mm砲彈的戰術機而言,擁有40發砲彈的坦克,其強大的重火力與持續力實在是寶貴的存在。

撇開遊戲不談,稍微聊聊Muv-luv世界觀裡的坦克好了,由於120mm砲的翼穩脫殼穿甲彈還是有足夠的威力擊穿突擊級正面,同時要對付要塞級以外的大部份BETA也都能起到有效的傷害,而榴彈與箭型彈也依然可以殺傷大範圍的小型種;因此可以說戰車仍然是陸上的王者,這點相信是不會有太多疑問的。

然而、戰車部隊面對的困境便在於它極其差勁的SA(狀況意識),於是使得戰車倘若缺乏隨車步兵與裝甲車或戰術機的伴隨支援下,卻極有可能遭到士兵級或戰車級等小型種的BETA接近而慘遭生吞活剝。有搭乘過戰車或是玩過比較Hard Core派戰車模擬遊戲的人都應該曉得,戰車不開艙蓋時那絕望性的視野實在是不太可能看到正面以外的其它方向有什麼東西存在。因此,配備36mm速射砲的戰術機便成為了掩護戰車的重要輔助戰力。

另一方面,在所有人類配備的各種陸戰載具之中(包括戰術機在內),其實出乎意料之外的,仍然是戰車擁有總體而言最佳的防護性與承受攻擊的能力。早在第二與第三世代的戰術機開始配備反雷射塗層以前,主力戰車就已經進行了對抗光線級的裝甲改造作業,目前還在服役的主力戰車群都已經普遍配備了反雷射塗層與散熱裝甲,也跟戰術機一樣有配備初期鎖定照射警告裝置。

但殘酷的現實是,面對光線級以G元素作為反應源、輸出以百萬MW為單位計算的強大雷射火力,主力戰車的裝甲優勢也不過是讓它們被打穿的照射時間多延長了另外3秒左右的程度───即使這個成績已經是比大多數配備反雷射塗層的戰術機好上一倍,但還是不夠長,仍然對於增加乘員生還率或是戰場生存性沒什麼太大幫助。

同時面對時速170km/h的突擊級大群衝鋒,即使戰車部隊在此一狀況下大概是不必擔心被光線級攻擊的問題,但是要談平安撤退,那也是絕對不可能的。

最後一點就是,根據喀山與明斯克兩次巢穴的攻略經驗都顯示出,BETA巢穴的構造內部是呈現垂直分怖,最大會形成地上700m、地下深達2000m以上的「蟻穴與縱坑」的巨大高低落差,這個非地球自然形成的奇異環境對於一度壓制了巢穴外部、並派遣突入部隊進去的蘇聯軍機械化部隊而言造成了莫大的震撼與困境。在喀山戰役中使用步兵嘗試垂降進入巢穴深處的嘗試不必說,下場是災難性的。

在這種特殊環境下,戰車不要說是作戰,甚至連運動都形成了嚴重的困難;而明斯克巢穴攻略戰時雖然嘗試開始投入蘇聯製的第一世代戰術機MiG-21,但最後卻因為後續缺乏預備部隊與補給,而戰術機部隊在巢穴內部也欠缺砲兵和戰車的火力支援,最後在地道戰中幾乎覆滅,只剩少數倖存部隊帶著情報脫逃出來。

很顯然的、戰術機作為巢穴戰中唯一可以充份發揮戰力的兵器,帶有著它不可取代的存在價值;而在地表戰鬥時,也由於它進可攻、退可守的彈性而成為了重要的奇兵隊。然而、由於戰車具備更豐富的載彈量與強大火力,同時戰車的造價與人員培訓成本,也都低於戰術機的需求,戰車仍然是人類對抗BETA的戰線中,陸軍的中堅骨幹成員。

◆既然不能取代戰車,那戰術機的角色定位是什麼呢?

從戰術機的英文縮寫(Tactical Surface Fighter, TSF)與它們使用的機體型號就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了。基本上戰術機從1970年代以後取代了我們這個世界的戰鬥機───差不多就像是這樣的感覺。話又說回來,TSF是怎麼取代戰鬥機的?要談這個話題,我們得從一開始說起…可別抱怨我喜歡講古啊,我本來的專長就是講古嘛。

從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人類首次開始大規模地將航空武力使用在軍事用途上,並且在這場戰爭中,大致上依序誕生了幾下幾種類型的軍用機。

負責探知敵軍動向與兵力分怖、並支援友軍砲兵觀測彈著、協助輸送指揮官來往各地的偵查機。
搭載大量炸彈、對敵軍設施與地面部隊展開攻擊的轟炸機。
負責攔截、擊落上述兩種飛機的戰鬥機。

當然,在那之後隨著發動機出力的提升、機體製造技術的提升、電子技術的提升等條件,而陸續出現了運輸機、攻擊機、預警機等新的機體類別。但大體上可以說,後來新出現的機體分類,若追尋其演化的始祖終究還是會回到上述三種類別裡,而軍用飛機主要的任務,從誕生之時就相當明確,時至今日未曾改變:支援砲兵、令自身成為空中的砲兵、並阻止敵人運用空中的砲兵。

在Muv-luv的世界中,人類於喀什戰役中,首度遭遇到了光線種,其號稱40km以內100%的命中率,在很短的時間內便擊落了大量的飛機,而使人類喪失了空優。在這段時日中,中蘇聯軍所遭遇到的處境大概是有損失多麼慘重呢?我們也許可以從現實世界中稍後發生的贖罪日戰爭來作一個比較。

1973年10月6日,埃及為了奪回蘇伊士運河與西奈半島,朝以色列發動了戰略性奇襲。鑑於在先前幾次中東戰爭裡以色列空軍與裝甲部隊展現的神威,埃及軍方這一次作足準備,透過蘇聯顧問團進口了大批的SA-6防空飛彈與ZSU-23-4防空自走砲。

面對以色列以主力戰車為核心的防衛部隊,埃及陸軍使用配備了RPG-7火箭與AT-3反坦克飛彈的機械化步兵加以反制,迷信全裝甲主義的以色列戰車部隊由於欠缺隨伴步兵的支援保護,莽撞地向埃及步兵發動反擊,而在開戰後三天以內就被擊破了超過400輛以上的坦克。面對此一劣勢,以色列不得不拿出他們的王牌,也就是空軍部隊來展開反擊。

開戰前夕、以色列空軍配備有561架的戰鬥、攻擊與偵查機,並以世界第一流的訓練水平而自豪。然而,嘗試飛往蘇伊士運河上空支援的以色列空軍卻遭到了前所未有、多達36個防空飛彈營或自走野戰防空營的旺盛火力熱烈招待。以色列空軍在開戰初期的損害率高達3架/200架次,這是一個高到不可能接受的損失率,因為這意味著他們在每一天的對埃及空襲行動中將會折損15架軍機,並且其中將會有一半的飛行員陣亡。

這樣的損耗持續了一個星期之後,以色列空軍已經被擊墜了102架飛機並損失了超過一半的飛行員,空軍主要一線戰力中的三分之一已經報銷,而剩下來另外三分之二的飛機也由於過高強度的激烈出擊耗損,而陸續出現故障與不得不殺肉拆機補機的情形。

在這個緊要關頭,美國人於10月14日起伸出援手,發動了對以色列的緊急支援計畫五分錢行動。以色列空軍獲得了美國支援的86架戰機與12架運輸機增援,以及大量的零件與飛彈,乃至新型的電子設備,使得以色列空軍得以恢復元氣,並且迅速破解埃及防空網的雷達掃瞄波段與攻擊模式。補充了先前慘重損失的戰力,以色列在接下來一個星期發動反攻,又將戰線推回了蘇伊士運河周邊。

對於看慣了近代空中戰爭,特別是兩次伊拉克戰爭與阿富汗戰爭的我們來講,1970年代的這場贖罪日戰爭已經是距離我們有點不小鴻溝的存在吧?但是,相對於實力差距懸殊的單方面屠殺而言,這場在不到三個星期之內拼掉了以色列100餘架、埃及側200架以上,雙方報銷了超過2700輛以上坦克、裝甲車的戰爭,才更像是一場真正的高強度戰爭應有的本來面貌。

這樣講吧,以一場合理的高強度空戰來說,倘若兩個實力相當的人類國家交手,那麼在開戰後將會出現的戰況,最有可能成真的結果將是這兩個國家在第一個星期裡把各自手頭上的空軍戰力拼掉了三至五成左右,上百架的飛機作了鋁片。之後雙方將會溫存手中的空軍戰力,時間可能是幾星期甚至幾個月,這段期間只維持低強度的小打小鬧,留待殘存戰力整編完成後,才再度出動空軍展開高強度的航空戰。以阿戰爭、印巴戰爭、兩伊戰爭的過程都證明了這一點。

而Muv-luv的世界不同之處在於,在喀什戰鬥的中蘇聯軍並沒有獲得五分錢計畫之類的國際援助,而他們展開的戰鬥規模甚至要比這場號稱庫斯克會戰結束以來世界最大規模的陸戰要大上數倍,而人類的空軍在初次面對光線種時,不同於平均命中率5%的薩姆飛彈,損害率大概也不只3架/200架次,而是會翻上好幾倍高的損失率,就算到100架/200架次恐怕也不會是什麼太令人吃驚的結果。更糟的是,在被擊落上千架飛機而急需進行體制與指揮系統的再整編與休養時,BETA也同樣地在繼續生產更多的單位、擴建更大的巢穴───

哪怕是富如美國,也不可能承受得住這種天外數字的消耗戰。贖罪日戰爭的戰訓發生後,五角大廈曾經以此推算倘若華約在國境線上配備的部隊都是與埃及軍這種水準相似的程度,則北約諸國的空軍共計約4500架的戰力將會在第三次世界大戰開打後9~12天內消耗殆盡,而要補上這批耗損掉的軍機,就算不考慮飛行員的訓練速度,也至少需要四個月的時間,更別談訓練合格的一名飛行員至少需要2年時間。二次大戰當時的戰機是一架重量2噸至5噸前後,造價五萬美金左右的活塞式螺旋槳飛機;1970年代的戰鬥機卻是10至20噸前後,造價百萬美金起跳的昂貴噴射飛機;更不必說2012年的現代,戰鬥機已經膨漲到了30噸重、造價千萬至億美金起跳的怪獸等級。就算考慮進通貨膨脹的因素,現代武器比過去貴還是不爭的事實。

要用二次大戰的那種量產幾萬架的方式,來不計成本地生產現代的戰鬥機,在實務上是根本不可能的結論。就算真的能做到,飛行員的訓練成本也將會高到無法忍受的程度。

於是,在人類面對BETA的戰爭中,空優武力便暫時地退出了戰場───之所以說是暫時地,是因為人類在摸清楚BETA的習性後,大部份空軍的傳統裝備還是能夠找到自己的新定位而繼續服役下去。

舉例來說,轟炸機、運輸機、偵察機、預警機等單位,在Muv-luv的世界裡並沒有消失。轟炸機如B-52和Tu-95等機體在有光線級威脅的環境下,可以擔任巡航飛彈母機在戰場外圍負責長距離的火力支援、與分攤飽和攻擊的一部份火力輸出;待光線級被消滅後,它們也會掛載炸彈出擊執行傳統式的地毯式轟炸任務。運輸機則在全球聯合作戰的趨勢下,因龐大載運量的需求而越益大型化,甚至是需要用背負式貨艙的方法來加強其運用彈性,最終蘇聯軍的An-225夢想式、An-124魯斯蘭式這兩款重型運輸機取代了其它中小型的運輸機,被量產成為人類世界的共通運輸機。高空高速的戰略偵察機如SR-71在1970年代仍短暫地活躍了一陣子,直到相當於BETA們的高射砲的重光線級出現───在1980年代之後,偵察機就已經普遍的UAV化,成為戰場上的消耗品存在了。

然而,在這之中,僅有戰鬥機陷入了一種非常尷尬的地位。戰鬥機的天職是消滅敵對的飛行器而不是對地打擊,但是BETA不但沒有會飛的東西可以供戰鬥機去消滅,而且戰鬥機就算掛幾顆炸彈兼職去做戰鬥轟炸機,也有很大的可能性會撞山或是被光線級打下來。

於是戰鬥機就像是20世紀初遭遇到壕溝戰與機關槍的騎兵,或著是面對航空兵的海軍一樣,不得不展開必然的轉型。結果便是,戰鬥機「降落」到了地表上,成為介乎空中與地面單位之間的邊際存在了。戰鬥機落到地上成為戰術機,並不代表它們要跟坦克車搶飯碗吃,相對的,戰術機還是跟它們的老祖宗一樣,為了能夠使友軍自由地運用空中砲兵、壓制敵人使我方得到空優運用的主動權,於是戰術機便肩負著跳進BETA群梯隊深處,消滅光線級與重光線級的突擊工作。換言之、戰術機改為肩負起了戰鬥攻擊機的「野鼬」角色。

所謂「野鼬」便是指為了突破敵軍的高強度防空火網,而由一批改裝過、具備優越電子戰性能與靈活性的戰鬥攻擊機先行殺入敵陣,冒著敵軍的猛烈火力一一找出鎖定自己的敵軍防空陣地所在,並以反幅射飛彈或集束炸彈將其一一撲滅,為後續的友軍攻擊機與轟炸機開路的先遣部隊。

因為戰車若不殲滅第一波的突擊級,則它們根本沒有機會看到後續梯隊的光線級加以攻擊的可能性,反過來說戰術機卻能夠直接無視掉突擊級的梯隊,「跳」過大批BETA直接進入後方著陸,接近光線級與重光線級的陣地後將之撲滅。在完成了任務的同時,戰術機也就隨之獲得了飛行的自由,於是它們又可以起飛回到一線陣地,協助戰車撲滅BETA的前沿單位。

隨著科技進步,包括反雷射塗層與重金屬雲煙霧(AL彈)的實用化,戰術機本身也具備承受一定程度光線級照射的能力,儘管這所謂的承受大概只有2~3秒程度而且是一次性的效果,但是在熟練的駕駛員操縱下,這差不多已經剛好是戰術機執行一次跳躍、直接落到光線級陣地裡的暴露時間。同樣的科技也有被運用在戰車上,但戰車就算有5~6秒的掙扎時間,這段時間也還是不夠讓他們接近光線級的陣地或是及時開砲還擊。

就算是遭遇到無法安全跳過的光線級密集戰區,有能力挨近前線戰鬥的戰術機本身也會成為最佳的偵查載具。比起與BETA的交戰,戰術機更有價值的地方在於它們在交戰同時標定了BETA活動前線與密度之情報價值,它們挨近甚至深入前線的戰鬥,等於是為友軍砲兵爭取到了更佳的射擊諸元情報。只要依照戰術機的支援請求投放火砲,基本上毫無疑問地就能達到最高效率的殲敵。

也許會有人認為,為什麼同樣的偵查工作不能交給UAV或UGV、甚至是人造衛星進行呢?其實相同的問題美軍在越戰時也問過,但當時得出的結論實在是不太理想:無人載具得到的資訊太豐富了、結果反而失去了軍事上的實用價值。

為什麼太豐富反而沒有價值呢?偵察機、人造衛星是機器,它們所拍攝下來的影象本身對於機器沒有任何的意義。這些資訊只有在上傳回司令部、透過分析人員的判讀後,才會成為有意義的軍事情報。但是過量資訊回傳的結果是使得司令部遭到了情報之海的淹沒,分析員數量不足以解析所有的情報,結果當解析完畢的情報傳達至前線時,這些情報早已喪失了時效性。在越南叢林中,季節性豪雨也會使地形發生改變,但是部隊作戰時往往過於依賴衛星或戰略偵查機空照製成的地形圖,結果就發生了各式各樣的慘劇。

反之,倘若負責進行偵查的是人,不論是戰術機、戰車或是特種步兵,只要是受過相關專業訓練的軍人,他們就會懂得過濾無效資訊,只對司令部回傳必要的少數情報,甚至是直接作出對策的建議───例如「賽文河據點B附近發現敵大批集群由東方接近中,請求砲兵支援,依以下座標實施效力射」,這樣一句通訊的內容,甚至使得情報直接可以跳過了分析與傳達的階段,直接轉換為對砲兵部隊的射擊口令了。

戰術機與BETA保持接觸來讓後方獲得有效情報、並且能柔軟彈性地視狀況來切換戰車支援或是光線級撲滅的兩種不同角色,最後再加上巢穴攻略戰中,不可或缺的三次元立體機動能力;以上的要素使得戰術機成為了Muv-luv世界中,人類對抗BETA的戰鬥中不可或缺的要角。

_________________
作家、史家、專家、戰略研究者;都是場面好聽話,

尼特、軍宅、嘴砲、場外亂入廚;方為吾等真面目。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Re: 一個軍武宅來看Muv-luv世界的反思
文章發表於 : 2012年 7月 20日, 14:45 
離線

註冊時間: 2008年 4月 1日, 22:25
文章: 831
這可能是在看了這麼多篇關於TE論戰的文之後,決定出來作一些解釋與整理的第一彈文章。

以後會視我有無空閒、心情與資料來陸續進行補充與後續的寫作。

_________________
作家、史家、專家、戰略研究者;都是場面好聽話,

尼特、軍宅、嘴砲、場外亂入廚;方為吾等真面目。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Re: 一個軍武宅來看Muv-luv世界的反思
文章發表於 : 2012年 7月 20日, 21:21 
離線

註冊時間: 2008年 4月 1日, 22:25
文章: 831
◆為什麼戰術機需要高達18公尺長?

Well,最直覺的解釋就是因為照抄現實世界戰鬥機的性能諸元,所以現實世界戰鬥機長18m重30噸時,戰術機也理所當然的是這個尺寸大…嗯,不管怎麼說,這個回答都有點太偷懶了,雖然這應該是最接近事實的答案。

較為合理的邏輯是,因為這個尺寸是能有效對付大部份BETA的理想大小。戰術機的始祖是在月面戰爭時,美國NASA所投入的動力裝甲「Hardyman」為起源。這些高度約3~4公尺、基本上是給太空人直接套上外骨骼的武器在月球上同BETA戰鬥了數年時間,但結果仍然是無法挽回頹勢。

很顯然的,人類在月球上無法取的優勢的理由很簡單,因為人類能發射上太空的武器重量受到了科技發展的嚴重限制。50噸重的主力戰車如百夫長或M48要對抗當時的BETA是綽綽有餘的,但是要把坦克車改裝並且發射上太空就又完全是另一回事了。就算運用彈道飛彈或質量炸彈來轟炸月球表面,但在缺乏有效手段征服巢穴的情況下,軌道轟炸僅能治得了一時,而無法徹底逆轉月球被BETA逐步蠶食征服的事實。

Hardyman已經是人類的陸戰隊在月表上所能運用的最重型裝備,但它能攜帶的火力實在是不足以面對戰車級與要擊級這種尺碼的怪獸大舉來襲的場面。

基本上人類近代武器載具發展的歷史上,總是不脫一個簡單的基本邏輯,那就是「Bigger is better」。於一次世界大戰時登場的早期戰鬥機是重量只有百來公斤的木頭與帆布拼裝成的紙飛機,很快地到了二次大戰變成重量兩、三噸,以杜拉鋁製成的應力蒙皮拼起來的飛機,隨後到了二十一世紀的現在,成為了重量三十噸、以鈦合金、複合材料打造的噴射機。

現代屬於單發輕型戰鬥機的F-16,拿回去二次大戰的話其體積與噸位都相當於雙引擎中型轟炸機的尺寸;而雙引擎的重型戰鬥機如F-15和F-22,時光倒流回二次大戰時也都相當於四引擎的重轟炸機如B-17的尺寸了。

不僅是飛機的進化是循此路線、坦克與軍艦的發展史也基本是按照這個定律在進行的。二次大戰初期各國都還在流行2~3噸的迷你戰車、與10噸前後的輕戰車搭配的組合,但很快地大家就發現這些輕量級的戰車無法打穿敵人的戰車,也無法幫助步兵摧毀防護堅強的碉堡,於是很快地,這些輕戰車不是從前線消失、就是改裝上大口徑火砲成為自走砲或驅逐戰車來應急。

蘇聯在二次大戰開戰前期,是擁有超過一萬輛坦克的戰車大國,但蘇聯所擁有的坦克大多都是較輕型且重量只有10~15噸尺寸的T-26、BT等輕坦克;結果在經歷德蘇開戰初期的慘重損失教訓後,蘇聯很快地將生產的重心由10噸級的輕戰車切換至30噸量級的中戰車T-34、與45噸級的重戰車KV這兩個系統上。

大量登場的蘇聯中戰車、重戰車給德國人帶來了真正的震撼教育,意識到手中15噸量級的三號戰車與25噸量級的四號戰車對T-34與KV構成不了威脅的事實後,德軍開始加快腳步研製更優越的中戰車與重戰車,來與蘇聯進行對抗。其結果便是40噸的五號中戰車豹式、與55噸的六號重戰車虎式。

很顯然的、只要在基礎科技處於同一個時代水平的前提下,那麼同樣用途的武器肯定是越大的載台越能配備夠大的砲、夠強的引擎、夠多的裝甲與更多的附加設備。在這種趨勢下,二次大戰最後幾年世界各國陸續放棄了輕戰車的生產或研製,德國人廢棄了二號戰車與其發展型的二號L型魯克斯;蘇聯則放棄了水陸兩用車系的T-70與高速戰車BT的後續開發,英國人的巡航戰車也拋棄了過往的輕裝高速理念,走向重巡航戰車百夫長的裝甲至上。可以說、中戰車與重戰車的發達,消滅了戰場上輕型坦克的生存空間。

世界主要列強中僅剩下美國還在持續開發輕戰車。其主要的理由也很簡單:美國於二次大戰期間生產的輕戰車,如M3/M5斯圖亞特,及其後繼型號霞飛,都是擁有相當於它國中戰車的裝甲與火力的規格外產物。因此美國並沒有很明確地感受到,輕戰車在戰場上的地位已經被更大型的中戰車、與更小型的輪車偵查載具所劫奪的趨勢。

然而,在越戰之後甚至就連美式的輕戰車發展都受到了嚴重的挑戰。繼M24霞飛之後,冷戰時代美國的新一代輕戰車是M551薛里登,但是它的鋁合金車體在面對越共配備的RPG時成為了致命的缺陷,同時不可靠的152mm主砲與低妥善率的砲射飛彈,更進一步降低了它的實用程度。

為了接替先天不良的M551,彌補美軍快速空運投射地面戰力出現的空缺,看起來投入資源研製新型輕戰車成為了必須的選項───但是,很快地美軍就放棄了M551的後繼型號:M8AGS輕戰車計畫方案。

其理由顯而易見。面對已經普遍裝備120mm主砲與複合裝甲的第三世代主力戰車,配備105mm低壓滑膛砲、重量被限制在20噸、裝甲基本上跟沒有差不多的輕型戰車;這種東西在主力戰車橫行、步兵人手一支反坦克火箭砲的現代戰場,還有多少生存的空間呢?20噸跟60噸的東西比起來,能塞得下的裝備實在是差太多了,即使將不同量級的單位放在同一個領域相比並不公平、但戰場上本來就不講公平這回事。

同樣受到了這種以大吃小的壓縮之苦的,還有另一個苦主,那就是冷戰時代的蘇聯坦克。蘇聯由於地形惡劣與缺乏基礎建設之故,他們在運用重坦克上存在著許多先天不足與後天失調的惡劣經驗,這種經驗使得蘇聯軍方下意識地抗拒任何尺寸大於50噸量級的重型戰車。蘇聯最後放棄了重坦克的研製,而決定專心發展30~40噸量級的T-55、T-64、T-72這一個家族的中戰車,中戰車理論上擁有更佳的機動性、更便宜的造價與更低的維護成本。

嚴格來說蘇聯式的這種思考並不算錯誤,但殘酷的現實在六日戰爭與贖罪日戰爭中,狠狠地煽了蘇聯的軍事顧問幾下巴掌。特別是在贖罪日戰爭中的淚谷會戰裡,以色列軍以180輛50噸重的英國製百夫長坦克、對抗敘利亞軍的1400輛大約30~40噸重的T-55、T-62等蘇援戰車,這場戰鬥的結果是、雖然以色列在戈蘭高地配備的戰車隊蒙受了幾乎全滅的損害───但是,敘利亞陸軍的全部的裝甲戰力則如同字面意義上的,在淚谷全軍覆滅而留下了數以千計的坦克殘骸,堪稱鋼鐵的墳場。

在將近一比十的懸殊交換比之下,這已經不是什麼猴型或是廉價型可以解釋的問題,而是蘇聯戰車很顯然地由於在噸位上差了他們的歐美對手將近一倍;即使火力可以對等、但防護能力卻是絕對不可能平起平坐的。在幾次中東戰事的教訓下,世界各國列強的第三世代主力戰車都日趨走向類似的發展途徑:配備複合裝甲或外掛式反應裝甲,火力以120mm砲為基本要求,防護力以正面能對抗120mmL44砲的APFSDS為目標看齊,並且配備1500匹馬力的發動機以保證在重裝甲的同時維持起碼的機動性。這些條件都齊備之後,現代主力戰車也就自然地往增肥之路上不可回頭的走去,而來到了60噸重的領域裡。

海軍的話,也許會有人認為戰列艦的消失不正是Bigger is Better的反證嗎?但與此相反的是,在二次大戰之中通常排水量只有1000噸~2000噸上下的驅逐艦,很快地在戰後五十年內進化成了現在萬噸上下、名為驅逐艦實則與二次大戰的重巡差不多大艘的巨艦。

飛機的尺寸增加也逼迫航空母艦得把自己的尺寸放大,為了要裝得下20~30噸重、18公尺長的巨型噴射艦載機,航空母艦由二次大戰的三至五萬噸,很快膨漲到今日的核動力十萬噸排水級的超級航艦。現代的超級航艦根本就已經無視巴拿馬運河的尺寸了,所以每當要進行太平洋至大西洋的兩洋調動時,美國海軍都得繞南美洲走麥哲倫海峽的危險航路。

戰列艦雖然從水面上消失、但這只不過是將它們的角色移交給另外一群發展迅速的載台上:核動力潛艦。從美國海軍的命名可以很明顯的發覺,搭載核彈道飛彈的潛水艦繼承了過往戰列艦級的命名而同樣採用州級制,它們的噸位也從二次大戰的千噸不到膨漲成為了數萬噸的水下戰列艦,不僅威脅著敵國的海軍艦隊、更以艦上的飛彈威嚇著敵國數以千萬計的百姓人命。

扯了這麼遠,回到戰術機的話題上吧。綜上所述、當一種武器沒起什麼作用時,大體上軍方可以有兩個因應的選項:一是放棄它另循它路、二是把它改良放大。基於Hardyman這一類裝甲步兵,在人類對抗BETA的戰鬥中有不可取代性的地位,那如果要讓它變的有用,合理的思維,就是把它放大。恰好、這種思維趕上了空軍內部思考戰鬥機轉型問題、而擔心起在人類滅亡之前自己就會被裁員轉業的戰鬥機飛行員與技術人員的苦惱,於是兩種思想一併結合,便誕生了一種大型、可飛行、配備充實火力的裝甲步兵───戰術機了。

_________________
作家、史家、專家、戰略研究者;都是場面好聽話,

尼特、軍宅、嘴砲、場外亂入廚;方為吾等真面目。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Re: 一個軍武宅來看Muv-luv世界的反思
文章發表於 : 2012年 7月 20日, 23:22 
離線

註冊時間: 2008年 4月 1日, 22:25
文章: 831
◆話雖如此、但戰術機的造價肯定很昂貴吧?昂貴的話還有實用性嗎?

昂貴與否基本上並不是絕對性的問題、而是相對性的問題。舉例來說吧、在冷戰時代面對高科技的蘇聯防空網時,我們會覺得投資建造一架2億美金的高科技轟炸機是非常合理的投資、但在只需要打打恐怖份子炸炸第三世界國家的低強度衝突,那麼使用高齡60歲的老奶奶古董轟炸機大概效果也是差不了多少的。在後者的環境下,使用高技術的兵器自然會是相對昂貴;但當你的敵人強大到不可戰勝時,那什麼奇怪的妖魔鬼怪兵器都會因此誕生出來。

隨意舉一個例子來說吧,在二次大戰期間,原本是用來支援步兵的無砲塔戰鬥車輛「突擊砲」,由於省卻了複雜的砲塔迴旋機構而搭載固定的大口徑火砲,因此大幅度的節約了成本,又能使得傳統缺乏機動性的火砲能跟上機動部隊的快速行軍,支援機械化步兵實施近距離的重火力支援射擊。

然而、由於大口徑火砲不只是能摧毀敵軍要塞或殺傷步兵,而也同樣對抗戰車有效,因此在大戰中後期,戰況較為吃緊的德、蘇兩軍莫不開始大量生產這種無砲塔的突擊砲車型。當然突擊砲欠缺迴旋砲塔的弱點使得它一但側翼暴露就會蒙受致命的打擊而無力還手、但低矮車身與廉價的優點,倘若只限定使用在防禦戰的話,足以抵消各種劣勢而綽綽有餘。

戰後,也有許多國家依照突擊砲的模式,製造或設計了類似概念的無砲塔低底盤戰鬥車輛,其中最佳的例子,就是永久中立國的瑞典,由於其國防政策是本土防衛而不考慮侵略它國,因此採用了Strv.103無砲塔戰車、通稱S坦克,堪稱是冷戰時代最具代表性與特色的無砲塔戰車。

然而即使是瑞典陸軍,也在21世紀初放棄了S戰車,改為引進德製的豹二型戰車接替S戰車的工作。很顯然的是,無砲塔戰車廉價低矮的優勢,隨著科技進步而逐步變成了無足輕重的要素;更重要的是,戰場上其它兵科的與時俱進,也使得無砲塔戰車的生存空間進一步受到了壓縮。

首先是無砲塔戰車雖然低矮,但缺乏砲塔的特徵使它能欠缺崚線射擊(躲在山丘曲面後方,依托地形掩護射擊)的彈性,為了彌補缺乏砲塔的問題,於是無砲塔戰車不得不使用昂貴、複雜、易故障的油壓懸吊裝置來調整車身高度,如此一來便等於抵消了廉價低成本的優勢。有砲塔的戰車要達到崚線射擊,所需的難度並不如無砲塔車輛這樣高。另一方面、現代化反戰車飛彈的發達,也使得S戰車傳統的「埋伏在一點等待敵軍自投羅網」的戰術,受到了步兵與步兵戰鬥車所配備的反坦克飛彈所挑戰,形成了大家共搶一個飯碗的不利局面。

在廉價的步兵也可以擔負起S戰車的角色之後,繼續使用無砲塔設計也就成為了不必要的堅持;即使豹二式戰車的造價確實是比S戰車貴上兩倍左右、但是考慮到戰力的消長與角色置換的問題,則瑞典軍換裝豹二戰車又是必然的抉擇。

…那我講上面那個故事到底是跟Muv-luv或是戰術機有什麼關係呢?基本我想表達的概念就是,當戰場的環境改變時,就算是放棄一種較低成本的裝備、使用一種較高成本的新裝備,這種情況也並非不可能的。戰術機的發展是奠基在「空軍戰鬥機、戰鬥攻擊機喪失了自己原先所扮演的角色」、「戰車無法獨自勝任對BETA戰」、「步兵的火力不足以掩護戰車」這三個要素上,而最終形成的一個綜合解。

換言之、戰術機並非取代任何一種現存的兵器,而是適時地填補上了人類部隊戰力中存在的缺口。也許戰術機是昂貴、複雜、不經打的嬌貴玩具,但是只要戰場上有存在對於這種兵器的需求,那麼進入量產程序後,任何昂貴的武器在大批量生產下都能夠壓低成本。

在現實世界的軍隊中,採用一項武器也並不是一切都依照成本來思考的。與成本同樣會被放在一個高度上考慮到的,是這種武器所扮演的角色是否具備不可取代性。

即使一架運輸直昇機的造價高達1200萬美金,是三倍於主力戰車與六倍於步兵戰鬥車、10倍於裝甲運兵車的程度,但考慮到運輸直昇機具備戰場上跨地形運動的彈性,則採購運輸直升機和採購裝甲運兵車這兩件事,乃是毫無衝突可以同時進行的兩個選項。因為我們看不出來,就算裝甲運兵車一樣可以運輸士兵而且成本更便宜,但是它有什麼辦法可以飛上天,跟直昇機一樣跨越地形的障礙,更甚至是有資格談取代直昇機了。

與運輸直升機一樣,戰術機也具備它的不可取代性作為賣點。戰車與配備了反坦克飛彈的步兵一樣都能對抗BETA、艦砲與多管火箭的支援射擊也比所有戰術機的火力更猛烈;但是只有戰術機能夠在光線級存在的高危險區進行敵後運動的反光線級S&D作業,也只有戰術機能夠在巢穴攻防戰時發揮完全的戰鬥力。

…縱使如此,戰術機的戰力還是建立在多兵科聯合此一不變的根本大前題上。倘若缺乏戰車的持續火力、砲兵的打擊、宇宙軍的軌道轟炸、後勤支援的不絕這幾項要素,那也是不可能發揮完整的實力。可以說戰術機作為一個巨大的軍事體系裡的齒輪,雖然少了它不會讓這部機器停止運作,但是有了它會使整個體系運作地更加順暢───差不多就是這樣的感覺吧。

_________________
作家、史家、專家、戰略研究者;都是場面好聽話,

尼特、軍宅、嘴砲、場外亂入廚;方為吾等真面目。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Re: 一個軍武宅來看Muv-luv世界的反思
文章發表於 : 2012年 7月 21日, 14:43 
離線

註冊時間: 2008年 4月 1日, 22:25
文章: 831
◆Muv-luv世界中的其他陸戰兵器:直昇機、砲兵與步兵

基本上動畫中雖然有淺淺帶過,但是很多人可能因為作畫崩壞的關係而很乾脆地無視掉了這些傳統兵器的存在吧。大體上來說,由於直昇機與戰術機同樣具備在雷射級威脅下進行NOE貼地飛行的生存性、砲兵具備足以穿透低強度光線級防區的強大投射火力、步兵則因為普遍配備了火箭筒、無後座力砲與肩射飛彈,具備擊倒大部份中小型種BETA的火力;基本上、這些現實世界的傳統武器仍然是對抗外星侵略者的重要存在。

首先我們來看看直昇機,在這裡我們先集中討論用於作戰的攻擊直昇機(AH)、或是攜帶了武裝兼差來打醬油的通用直昇機(UH)與觀測直昇機(OH),暫時不討論在後方低威脅區作業的運輸直昇機(CH)。

近代武裝直昇機一般而言,其主要的攻擊模式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以拉高高度、俯衝、掃射、脫離的俯衝攻擊型;另一種則是停留在樹梢高度,執行水平懸停攻擊的伏擊型。前者以越戰期間發展出來的AH-1眼鏡蛇攻擊直昇機、以及Mi-24雌鹿多用途直昇機為代表型、後者以1980年代發展出來,配備了高價電子裝備與地獄火飛彈的AH-64阿帕契與其改良型64D長弓阿帕契為代表。

原則上這兩種攻擊模式在現代戰場上各有優劣。伏擊模式具備高生存率與突襲震撼的匿蹤優勢,但是限定只能使用紅外線與雷達導引飛彈發動攻擊的此一戰術,使得採取伏擊型攻擊模式的直昇機只能精確地逐一點人頭幹掉目標。俯衝攻擊模式則有長時間暴露在敵方對空火網的危險,但是卻能夠令無導引武器進行大面積的縱狀長條掃射,最適合用來解決密集擠在一條道路上呈縱隊進擊的大批敵軍。

然而、光線種的存在使得Muv-Luv世界中的武裝直昇機除了低空樹稍伏擊之外,別無其它選擇。很理所當然的,採用俯衝攻擊模式的攻擊直昇機很快就在這個世界裡滅絕了,要不然就是改裝成可以進行樹稍伏擊的改良款式。也因為這個原因、至今大部份在Muv-luv官方設定或二創作品中,登場的武裝直昇機都是最初就以樹稍攻擊為目的開發的AH-64D長弓阿帕契。

以長弓阿帕契來說,雖說配備了旋翼頂雷達的索敵優勢使得它在戰場上能夠獨立接敵作戰,且不同於那些跑不掉的戰車,也有足夠的速度優勢(360km/h)能夠保障它們擁有對BETA接戰或撤退的自由選擇權。然而、被限定只能以樹稍攻擊模式獵殺BETA的長弓阿帕契也因此被嚴重限制住了其火力與續戰力的發揚程度。

長弓阿帕契直昇機的翅膀兩翼下共有四個派龍掛架(對軍事外行的人不妨想像成、阿帕契直昇機有四個裝備槽可以帶四樣裝備),一個派龍架可以帶上16發70mm火箭彈、或是4發地獄火導引飛彈。換句話說、在攜帶火箭時阿帕契可以最大搭載72發彈藥,但在攜帶飛彈時卻只能攜帶16發彈藥,就算我們忽略地獄火飛彈的彈頭部太小所能造成的殺傷力十分有限之事實,純粹計算為可以一擊一殺地解決掉16隻BETA,這之間的火力持續性差距是不言而喻的。基本上現實世界的阿帕契為了任務彈性都會採取兩種各掛一半的混裝搭載,也就是36發火箭配8發飛彈的組合,但在Muv-luv世界裡考慮到直昇機應該很少有拉高高度用火箭執行俯衝掃射的機會,所以純飛彈的搭載模式才是主流。除此之外、阿帕契直昇機也配備有1200發彈藥的30mm單裝機關砲,這對小型種的BETA或是突擊級的後方都能造成有效殺傷。

相對於配備有40~50發主砲的主力戰車,或是配備18發主砲彈藥但卻同時擁有2~4門以上36mm機關砲並用有6000發起跳的彈藥、而且能在前線使用空降貨櫃迅速裝彈補給的戰術機而言,武裝直昇機的續戰力低、無法靠駕駛員自己手動完成補充油彈的作業、必須要往返於後方基地與前線間奔波的特性,使得它們不可能擔負起長時間掩護地面部隊的保母角色。武裝直昇機僅能夠在戰場上瞬間發揮威猛的對BETA火力、但可能在2分鐘的齊射接戰後,一待飛彈打空就得立刻返航到野戰機場補給了。對於一架造價1450萬美金、相當於四倍於主力戰車水準的寶貴武裝直昇機,要將它們投入到低空突防獵殺光線級的任務也無疑是得不償失的行動。

沒有配備雷達射控裝備的通用直昇機則可能會在觀測直昇機的指揮導引下,將飛彈打空之後在前線繼續保持低飛遊蕩,擔負救援傷患與被擊落之戰術機、直昇機駕駛生還者的任務。但大體上來說,它們所能發揮的火力仍然是瞬發性的、就算能搭載機降步兵輸送往前線降落,但機降步兵所能攜行的火力面對BETA,實在是不怎麼有希望的絕望對比。

最後就是、在巢穴戰當中武裝直昇機雖然與戰術機同樣具備立體機動的能力,但由於巢穴內部不規則的造型恐怕並不是處處都適合讓直昇機飛行,同時武裝直昇機也同所有定翼機一樣會有失速的問題,因此要用無法克服旋翼脆弱問題的武裝直昇機攻略巢穴,無疑像是把直昇機開進隧道裡飛行一樣相當自殺性的舉動。

在Muv-luv的世界中,由於享有投射重火力至視距外,在雷射級威脅不到的地球曲面掩護下射擊的能力,砲兵依然穩坐戰場之神的地位。從官方設定與作品中,日本軍方有配備MLRS多管火箭砲與75式自走砲來看,我們應該可以合理推想,世界各國也都普遍繼續裝備著傳統的多管火箭砲、自走砲乃至於傳統牽引式火砲來對抗BETA。

基本上現代砲兵的主要武器,大體上可以區分成四種類型。

1.射程百公里左右的短距離戰術飛彈。(例如ATACMS或著伊斯坎達爾)
2.射程30~40公里遠、有導引或無導引的多管火箭。
3.射程20~30公里左右、搭載於車輛上的輪型或履帶型自走火砲。
4.射程20~30公里左右、依賴拖車牽引、移動到砲陣地裡展開放列的牽引火砲。

為不瞭解軍事的人解釋一下,所謂的多管火箭砲,就是像鹽水蜂砲那樣一口氣點燃大量沖天砲灑向敵人以達成同時飽和攻擊效果的武器;另一方面,自走砲或牽引砲,則是以一管大砲向敵軍持續不斷的長時間投射砲彈的武器。而戰術飛彈,可以想像成縮小尺寸版本的迷你彈道飛彈…但即使如此,它的尺寸還是比火箭要大多了。

在此所列出的所有砲兵攻擊手段,無一例外都是透過高仰角的彈道攻擊,以達到跨越地形打擊敵人的曲射效果。這也理所當然地意味著、所有的砲兵火力打擊,其拋射出來的彈頭都將會是光線級與重光線級攔截的對象。

在這種條件下,能夠在短時間內噴射出強大火力、擁有強力瞬發攻擊效能的多管火箭砲自然是成為了Muv-luv世界裡各國廣泛配備的主力砲兵武裝。但是、多管火箭砲的充填速度緩慢,備彈量也較自走砲要低下的缺點也將會嚴重限制著在快節奏的對BETA防衛戰中,火箭砲能夠發揮的機會。

以美軍制式的M270MLRS多管火箭砲來說,搭載標準的227mm火箭彈時,一車可以搭載兩個LPC火箭彈貨櫃,一個LPC貨櫃裡能搭載6枚火箭,因此一車攜帶的總彈藥量是12發。

一輛MLRS將在一分鐘以內以5秒一發的速度連射12發火箭彈,相對於光線級一隻能夠進行攔截的回數是每分鐘5.5次(12秒一次充能),我們可以樂觀的相信MLRS一輛的火力可以飽和2.5頭的光線級防禦效能。每一發227mm火箭彈都可以撲滅一個足球場尺寸裡的目標,12發火箭恰好夠讓MLRS撲滅一平方公里內的所有目標。

然後───在那之後呢?一輛MLRS配備有兩輛M985彈藥補給車,一車會攜帶8具LPC火箭貨櫃,兩車就是共計16具貨櫃96發備用彈藥,足以進行8次的齊射攻擊。然而MLRS裝填兩個火箭貨櫃進行彈藥補給的動作,需要8分鐘的時間(恰巧與衛士們初上戰場的生存時間是一樣的…不妨把它腦補成人類每一次用砲兵進行掩護飽和射擊的波次間隔吧)。由於使用模組化系統,這已經是人類世界所知最快的多管火箭系統再裝填速度,我們可以將它想像成火箭砲裝填速度的最低下限。

考慮到MLRS使用的227m火箭擁有45公里的射程,這意味著它們必須貼近前線到這個距離以內才能發動攻擊。面對時速170km/h的突擊級,MLRS每齊射一次的8分鐘空檔裡,就意味著前線已經被拉近了10km的距離。在接下來被突擊級踩過去之前,MLRS只能夠再進行4回的齊射,這甚至是連一半的彈藥基數都還還來不及打完。

理所當然地,為了遲滯BETA的進軍速度,光靠多管火箭是不行的,於是擁有比較持續性火力的自走砲就派上用場了。現代化的155mm自走砲比起舊式傳統火砲已經有相當多的進步,以德製Pzh2000自走砲來說,它擁有3秒鐘連射一發的速射性能,一分鐘足以噴出20發155mm砲彈,而車內的60發彈藥足以讓它毫無顧忌地連續速射長達3分鐘的密集火力覆蓋時間。縱使每一發155mm砲彈的威力都是遠遜於227mm火箭砲,但是相信先進自走砲一輛投射的火力便可以飽和4頭光線級的防禦效能,因此它們確實是有存在於戰場上的必要。

然而自走砲在把自己的彈藥打空之後,也還是一樣需要裝彈的。我們可以假設這個世界的自走砲不像我們一樣得用人力填彈,而能夠採取同MLRS一樣的模組化貨櫃填彈法(例如瑞典155mm班德卡農的12發一入的彈匣式半自動裝填設計),但那再快大概都還是不脫八分鐘空檔的危機。考慮到長時間的火力持續性,果然還是只要有彈藥堆棧、續戰時間就等於無限長的牽引式火砲要來得更加可靠吧。

但是不論自走砲或牽引式火砲,基本上若不使用火箭增程彈或底緣灌氣彈,那大概都頂多只有20公里上下的實用射程。就算使用了先進的增程彈,頂多也只能再延伸射程至30公里遠───看天候與地形跟風向而定。這意味著它們比起多管火箭砲要更靠近前線,而它們所處的位置也更危險。基本上,當前線的戰車部隊防線被突破後,這些自走砲或牽引砲單位的兵員都差不多應該放棄鎮地並且搭乘直昇機撤退了,這搞不好也是Muv-luv世界裡直昇機最大的活躍空間所在。

在更多的時候、由於防線被突破的速度超乎預想而缺乏應變計畫,導致整個撤退到下一防線的作戰演變為潰逃的軍事災難,演變成有如1940年的法國陸軍那樣,恐怕也是時常出現的景況。

對於發射器單價2000萬美金、含兩輛彈藥車與彈藥在內共計價值達4500萬美金一組的MLRS來講,白白地無謂損失在這種撤退戰途中也實在是太令人心痛了。這種價格高昂的裝備除了美軍自己財大氣粗而配備了1000輛、西德陸軍要面對蘇聯的鋼鐵洪流而配備了250輛以外、冷戰時代其它有配備的國家差不多也都只能採購100輛不到的數量而已。

在這種場合下,更合理應用MLRS的方法可能是將它當作一種快速怖雷載具,當光線級威脅使得空中怖雷的作法不再可行時,MLRS可以發射大量的227mmAT-2對戰車地雷灑怖彈,一發火箭能夠灑下28發足以摧毀中小型種的反坦克地雷、齊射12發一輪就是336顆地雷,以此方式在BETA接近前爭取時間在防線前方迅速怖下濃密的地雷原。而當BETA群開始接近戰區時,MLRS便上飛機、火車或輸送船撤出戰場,留下火砲部隊與砲台陣地擔任對BETA的主要支援火力,最後再以直昇機撤出這些砲兵以免它們被突擊級的海嘯所吞噬。

至於抱怨為何動畫中沒有看到地雷原的觀眾們,請不妨想像成BETA們已經踩過了那片地雷原,消耗了一定的數量後才出現在戰車與戰術機的防線面前的感覺吧。

至於ATACMS之類射程百公里的戰術飛彈,雖然是可以靠長射程提高MLRS的生存性沒錯,但是同時也因為飛彈的體積太大而壓縮了它一次能投射的彈藥數量。使用LPC火箭貨櫃一次只能搭載一發戰術飛彈,每分鐘只能發射2枚ATACMS就得進行8分鐘的再裝填;如此一來,便至少需要3輛以上的MLRS才能有效飽和一頭光線級的攔截火力───這種投資成本實在是太不合算,想想使用轟炸機作為巡航飛彈母機,可能會比使用陸上載具發射戰術飛彈要合理得多了。

另外一方面,在Muv-luv的世界中最常遭到忽略、但也是最勞苦功高的兵種莫過於步兵了。不論是在早期的月面戰爭,或是在戰術機出現以前的巢穴攻略戰之中,步兵都擔負著脆弱但不可取代的重要角色,由於二次大戰末期以來,火箭砲、無後座力砲與反戰車飛彈科技的發達,步兵也取得了足以攜帶這些「口袋大砲」的火力,因此在面對BETA的戰爭中,特別是在戰線後方供戰術機、武裝直昇機補給的野戰機場與補給基地中,這些攜帶反裝甲武器的步兵也依然是構成最後一道防線的主要成員。

雖然面對著小型的士兵級與鬥士級,以突擊步槍或是重機槍的小口徑輕兵器是可以造成有效損害的,而當面對要擊級與戰車級時,就必須依賴反裝甲武器對付它們。而更要命的在於高速、重裝甲的突擊級───基本上不先考慮怎麼把這東西攔下來的話,那談任何的步兵對BETA戰術也基本都是空談罷了。

在主力戰車、戰術機、地雷原與砲兵的鋪天蓋地火力下,第一波的突擊級陸續倒下;而面對隨後接近的中小型種混成編隊,步兵與他們所搭乘的裝甲車開始用飛彈與機關槍,想辦法掩護並減輕戰車的主砲彈藥消耗速度。

這些步兵在對抗BETA的同時,由於他們具備比戰車更全面的視野與偵查能力,因此也成為了砲兵對前線提供精確火力支援的最佳觀測與戰果評估者;可以說只要步兵還在保持與BETA們交戰,在他們全滅以前,砲兵就能夠發揮最大效果的彈藥對戰果交換率。

然而,步兵的脆弱並非靠著攜帶重武器或是搭乘在機械化的車輛、空騎化的直昇機上就可以改變的。同時步兵並不只是在肉體上脆弱、心理上也同樣有著脆弱的問題。

脆弱的步兵存在於戰線各處的事實,成為限制住戰術核武或其它大殺傷武器使用的最重大要素,小當量戰術核武所能造成的破壞半徑有限,但幅射的對人殺傷範圍卻極大;以120mm的20噸當量級戰術核M28大衛克羅核子砲彈來說,就算步兵配備了核子火箭砲之後可以一發幹掉大型種的BETA不成問題,但是在著彈地點方圓150公尺內所有的人類都會當場死亡、500公尺以內則是會保證日後會幅射劑量過高而死亡。使用百萬噸當量的戰略核武,其造成的影響範圍更是不在話下。

雖然戰術核武造成的幅射在36~48小時內就會減低至無害的程度,但是在戰鬥中卻意味著使用戰術核武將會在戰場上造成大片步兵或輕型載具不可通過的真空區,而造成了防線的空隙。同時如果要把步兵、後勤輜重兵、地勤兵、牽引砲兵等肉身兵種從戰場上除去而完全機械化,或是全面配戴NBC防禦裝備,那恐怕也是人類後勤負擔不起的奢侈,同時配戴防護裝備也將會大幅降低士兵們的士氣,並降低其行動效率與加快體力消耗。

步兵的脆弱也使他們在容易在付出慘重傷亡之際,會因為眼前的恐怖景象而潰逃、喪失戰鬥力,其面對的精神壓力與主力戰車或戰術機的乘員而言是完全不同等級的水準。即使如此,這些步兵仍然低調且不顯眼地,在對抗BETA的戰爭中扮演著無所不在的角色。

_________________
作家、史家、專家、戰略研究者;都是場面好聽話,

尼特、軍宅、嘴砲、場外亂入廚;方為吾等真面目。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Re: 一個軍武宅來看Muv-luv世界的反思
文章發表於 : 2012年 7月 22日, 18:02 
離線

註冊時間: 2008年 4月 1日, 22:25
文章: 831
◆為什麼不能使用戰術機一樣的黑科技來改良現有的武器使用呢?

這是一個討論各種有科幻武器時,在所有地方都會有人問出來的老掉牙問題。舉例來說、為什麼不將鋼彈配備的光束步槍裝備在六一式戰車與戰鬥機上?為什麼EVA的絕對領域不能裝在N2爆雷飛彈上?為什麼銀河帝國不循飄浮機車的經驗量產更大型的飄浮戰車而得使用AT-AT?為什麼…(下略)

大體上這一類問題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結果,通常都是有人拋出一句「認真就輸了」,而使大家放棄了思考作告終。但倘若我們用軍事技術發展史的眼光來衡量,卻又通常能夠找出這些科幻作品中的脈絡邏輯是否合理,而那些提出反論或解決方法的對策又是否合理。

簡而言之,若要檢視這些聲稱可以替代戰術機的點子是否實用,最好的方式就是把當時所有的需求,列出來一項項添上去,最後再來檢視其扮演的角色,看看結果是不是實用的。

第一個檢驗的對象是武裝直昇機。這也是很理所當然的,由於Muv-luv世界裡武裝直昇機與戰術機同樣具備NOE低空匍匐飛行的能力,也具備足以擊倒大多數BETA的重火力,大家很理所當然地會聯想到把直昇機加強來取代戰術機的這種思路。

那麼戰術機在Muv-luv的世界中具備哪些方面的軍事用途呢?大體上來說我們可以將之簡單的區分為四項要素:
A.可以避開突擊級(20m)並在這個高度進行低空巡航以迂迴BETA主力、滲入後方獵殺光線級的機動性。
B.能夠伴隨戰車、步兵部隊與BETA長時間展開消耗戰的持續作戰能力。
C.短期間內、擁有不需要後勤人員支持,只要有貨櫃供應就能繼續補給戰鬥下去的野戰補保優勢。
D.進入HIVE內部展開地道戰的立體機動與通道戰能力。

由於武裝直昇機已經具備了要素A,因此接下來要思考的就是如何滿足B、C、D的要求了。針對B的問題,倘若要增加載彈量與燃料續航力、則最理想的手段就是將直昇機放大,而直昇機的放大就必將伴隨著發動機出力功率、酬載量的全面升級。C的問題則是引進機械手臂,藉此來實現同戰術機相似的武裝/油槽模組快速野戰更換機能。D的話則進一步強化武裝直昇機的裝甲,並在巢穴戰中切換成變型後可以著陸進行通道戰的陸戰模式…嗯,等等,好像哪裡不太對勁?

啊,這看起來就像是戰術…不行,這個是禁句。又很像是山斯卡爾帝國的…好像有版權問題所以算了。

總而言之這個長了手腳、可以自己為自己裝上補給貨櫃、擁有100發大火力反坦克飛彈的武庫容積酬載、搭配兩具推力合計45000kg的普惠製渦噴引擎、能進行20公尺高度超音速巡航、可以完全滿足甚至超越以上四項條件的新型直昇機,就決定命名為超級攻擊直昇機SAH了…

下一個檢驗的對象則是主力戰車。同樣套用ABCD四原則逐一檢驗的原則,那我們就會發現,主力戰車具備B的特性,但是卻缺乏除此之外的所有要素。

首先要克服的便是如何繞開突擊級的此一死活問題。大多數戰車最後的下場不是被突擊級踩平就是被小型種淹沒,所以讓戰車飛起來無疑是相當值得思考的點子。那首先我們可以站在1960年代俄國人已經小有成就的此一基礎上,來進行飛行戰車的研發計畫…

(請參考以下影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rNkV6kVPos

嗯,啊…果然要憑火箭或噴射引擎讓四五十噸重的坦克,像二三十噸重的戰鬥機或戰術機那樣飛起來是有點勉強了。或許是接地面積太大導致摩擦力增加而無法升空吧?那就試著減少接地面積,但這樣感覺好像會增加接地壓導致坦克變潛艇…那試著加大翼面積變成滑翔坦克…在那之前誰要來牽引坦克到天上去啊。而且感覺滑翔坦克在光線級的威脅下也並不是現實的點子。

對了,何必讓整台戰車飛起來呢。戰車的砲塔只有十至二十噸重量,與大多數戰鬥機與戰術機的噸位相仿,配備夠給力的發動機應該是足夠飛起來沒問題的。沒錯,就讓砲塔進行VTOL就可以了!從車體上起飛、越過突擊級頭上來到戰線後方進行空對地射擊…咦,什麼?你說這個很像馬O拉戰車?

這樣思考到最後,與其讓戰車或是戰車的一部份飛起來,搞不好發展可以把自己埋進土裡的鑽地坦克會是比較現實的想法。等待突擊級的海嘯通過之後,在敵陣後方衝出地面,再對後方的小型種與光線級大肆虐殺───但這樣一來誰要負責去扛戰線維持的倒楣任務,就又是另一個問題了。

總之不管這麼多。我們假定戰車擁有堪比XG-70出力的超電磁托卡馬克核融合設備可以提供無限大的能源,而且也把自己的重量減輕了,因此要飛要飄要三次元立體機動都不會是什麼問題。非常好,這樣A的問題就解決了。C的問題的話我們給坦克加上跟戰術機一樣的手臂…不許說這個長得像鬥狼!絕對是原創的,大丈夫、萌大奶!於是C的問題也獲得了克服,野戰油彈補給自行解決!

最後一項D是巢穴戰地形帶來的適應性問題。那我們讓這種坦克平時用履帶在地上前進、遭遇到垂直高低差過大的地形時用飄的、碰上沒辦法放平車身的崎嶇地貌時則伸出機械腳,成為多腳戰車來跨越障礙物…這就決定命名為先進主力戰車(AMBT)啦!

呃,這感覺看起來就像是機O警察裡登場的X-10多腳戰車嘛。說真的、配備了比戰術機更大出力的發動機、擁有更多對手腳與兩組以上並用的傳動系統,這樣的東西會比戰術機要便宜或是更有戰鬥力實在是很難想像的事情。而且減輕重量這件事本身也等於是把戰車本身具備的優勢B,也就是載彈量帶來的續戰優勢給自廢武功了。在物理之壁的限制下,這世界上沒有減少重量卻能增加酬載的黑科技。

結果當我們把所有需求都一股腦的塞進去,作出來的「超級直昇機」只不過是多了螺旋槳組件與可變形著陸腳構造的另一種戰術機。而「先進主力戰車」,任誰都看得出來這東西只會更加昂貴複雜,而且還模糊掉了自己本身扛戰線主力的本職工作成為一種到處兼差打醬油的曖昧存在。

這就像是「驅逐戰車」、「突擊砲」、「自走反坦克砲」這幾種基本上是一模一樣的東西,但單純基於兵種本位主義而作出來的換湯不換藥的玩意兒。

在二次大戰之前,由於裝甲師的成立與坦克部隊的地位水漲船高,可以帶著大砲往前線跑的坦克車令德國砲兵、步兵部隊的存在地位都受到了挑戰。砲兵部隊於是開發了運用坦克車的底盤改裝過來、不搭載砲塔的無砲塔自走砲「突擊砲」,來將砲兵送到最前線支援步兵以爭取戰鬥的機會。

步兵部隊由於他們經常得清掃戰場上殘餘的敵方敗軍,而這些敗軍之中還夾雜著不少坦克與裝甲車,以肉身或是普通的小口徑反戰車牽引砲對抗這些敵軍坦克無疑是自殺行為,但大口徑的反戰車砲又很難用人力推動。於是就出現了將大口徑火砲安裝到老式戰車或擄獲戰車的底盤上,沒有砲塔的無砲塔反戰車砲運輸車「自走反坦克砲」,來幫助步兵排除障礙。

…裝甲部隊也在戰況開始吃緊之後,發覺到了無砲塔戰車價格低廉、車身低矮、火砲給力的優勢,於是開始向砲兵與步兵伸手索要這些突擊砲與自走反坦克砲的指揮權。在索要不成之後,裝甲兵索性也開始投入資源來研製自己的無砲塔戰車,而稱之為「驅逐戰車」…就算名稱不同,可是功能相似的這些車輛用的可是同一批納稅人的血汗錢啊。

可以說,那些主張「把坦克或直昇機的性能加強、就可以完全取代戰術機!」的人們,只不過是因為一時興起而絲毫沒有認真考慮到為自己的發言進行驗證,同時在武器研發的思路上犯下了根本性的錯誤───也就是混淆了「武器在戰場上扮演的角色」與「武器的強度」這兩件事於一身的盲點。

現實世界的軍事史上,類似這種脈絡的笑話其實意外地還不少。

美國拍過一部軍事喜劇片,片名叫<The Pentagon Wars>,雖然中譯翻的很爛叫什麼烈火突擊隊的,但我還是喜歡它原本的片名:五角大廈之戰。電影裡主要講述的是美軍開發M2布萊德雷步兵戰鬥車,在長達近20年的開發案過程中,這一路上所發生的各種跌跌撞撞與冤枉路的故事。

所謂步兵戰鬥車(Infantry Fighting Vehicle, IFV)最初是起源於蘇聯軍在1960年代起配備的BMP-1步兵戰鬥車所帶起的潮流。配備了73mm主砲與反坦克飛彈的這種新戰車,不但具備搭載一個班步兵的輸送能力、同時還擁有兼差擊毀主力戰車的反坦克能力,同樣是在1960年代起開始採用的美製裝甲運兵車M-113,其火力與性能與BMP相比都遜色許多。

這種新型裝備的出現令西方世界,特別是美國感到了十分震撼,而隨即開始模仿蘇聯經驗進行相似的武器開發作業。

然而、與願意犧牲士兵的舒適性與車體防護能力以交換酬載空間的俄國人思維不同,在新型運兵車輛的開發計畫過程中,越來越多軍方各處的牛鬼蛇神都參了一腳進來,對新車的開發說三道四。裝甲兵出身的將官希望新車能搭載更多的反坦克飛彈、騎兵出身的將官希望新車能夠擁有偵查和對空對地兩用的機關砲、傘兵出身的將官希望新車能夠輕到足以空運和水陸兩棲…

於是、為了搭載更多的飛彈,開發小組拿掉了士兵的座位。
於是、為了能夠偵查和對空對地,開發小組加裝了一大堆昂貴的電子儀器。
於是、為了能夠降低重量,開發小組用了一打即燃的鋁合金來打造車體。

到最後,一個原本應該是「運輸並保護士兵到戰場前線、支援掩護其作戰」這麼一個單純目的之新型運兵車開發計畫,最終演變成了一輛載不了士兵的運兵車、火力遜於主力戰車的輕戰車、擋不了火箭砲的鐵棺材、價格可逼主力戰車的步兵戰鬥車。

當然現實世界的M2步兵戰鬥車是沒有電影裡演的那麼不堪,可這個歷經漫長開發計畫生成的產物,直到今天也仍然因為它高昂的造價而困擾著美軍。由於M2步兵戰鬥車的搭載量只有M113的一半(6人對12人),若想用M2完全取代M113,則需要兩倍於M113數量的M2───這種成本實在是負擔不起,所以美軍不得不讓老舊的M113繼續服役下去,到後來轉而使用廉價的悍馬車、LAV八輪甲車來彌補M2生產數量不足的問題。

走出電影世界,現實的今天也仍然有這一類現在進行式的笑話,比方說JSF聯合打擊戰鬥機計畫。

1980年代誕生的F-16無疑是美國有史以來最暢銷且優秀的傑作機之一。雖然是單引擎的輕型戰鬥機,但因為良好的氣動效力設計,令它得到了優越的纏鬥性能、驚異的低油耗、長大的航程、異常地多的載彈量等不像是輕型戰鬥機有的優勢。很快地,由於性能上的餘裕,F-16陸續開始推出了多款改版,包括加裝更先進的電子設備、更強的引擎、帶來更長續航力的適型機背油箱、從一開始的制空任務逐漸演化出對地攻擊型與反艦攻擊型,簡直是成為了無所不能的萬能戰鬥攔截攻擊偵查機。

受到F-16的成功所激勵,美國於1992年開始推動接替F-16的下一世代新型多用途戰機。提出這個方案的美國陸戰隊要求這種新型機應該要能夠具備以下的基本要求:

#適於野戰維護、補給。
#能夠進行垂直起降(VTOL)或短場起降(STOL)。
#要有夠大的載彈量。
#一定程度足以保護自己的空戰性能。

但在1993年,美國空軍插隊進來,希望與陸戰隊共享這個多用途戰機開發計畫的成果。基於空軍有豐富的機體開發協作經驗,陸戰隊也欣然同意了這樣的安排,於是成立了聯合先進打擊研發計畫(JAST),而空軍也跟著投入了自己對這款未來戰機的需求。

#要有匿蹤隱形能力。
#要有優越的視距外與視距內空戰性能。
#使用精準導引武器對地攻擊的能力。
#能夠進行超音速巡航的高速性能。

很快的這個消息也傳入了美國海軍的耳朵裡。在五角大廈安排下,基於節約預算與三軍共用戰機的後勤考量,海軍也放棄了原先進行中的A-12先進艦上攻擊機與NF-22艦上型猛禽的開發案,跟著加入了這項計畫,於是在1996年成立了聯合打擊戰鬥機(Joint Strike Fighter, JSF)的開發計畫。美國海軍也理所當然地提出了自己對未來戰機的希望:

#航空母艦上起降操作的艦載能力。
#為了承受降落時的衝擊、機體必須十分堅固。
#搭載反艦飛彈執行對艦任務的能力。

簡而言之,陸戰隊希望開發的是一款可以用來取代AV-8海獵鷹的新型垂直起降戰鬥機;空軍希望開發的是用來接替F-16、A-10等戰鬥機與攻擊機的萬能機;海軍則希望開發的是足以取代F-14與F-18和A-6的艦載泛用機。

接下來,英、法、德、日、義、加、澳、荷、丹、土、挪等世界各個國家也都陸續聞風而至,而對這個計畫展開了聯合投資與預購訂單,全世界各國總共下達了2,400架的預購量,可謂是未飛先轟動的暢銷程度───

───但是、背負了各方所有期待的JSF,實在是承擔了過於沉重的使命。「機動性」與「載彈量」「續航力(燃油量)」乃是完全背道而馳的兩個極端屬性,而「匿蹤性」跟「易於維護保養」更是相去甚遠的兩個光譜極端,要同時擁有對空對地對海的性能,也就意味著要同時把對空對地對海用的複雜偵測儀器設備全部都塞到同一架機體上…這並非不可能做到,只要這架飛機夠大、擁有夠強力的引擎,但這也就意味著更多、更多、更多的錢。

經過了近20年時間的開發,當第一批初期量產型的F-35開始少量試作生產的2008年,整個開發計畫已經消耗了3500億美金以上的天文數字花費。這個數字相當於阿波羅計畫的投資開發金額250億美金的10倍以上,就算考慮進1970年代的通貨膨漲率,大約也是超過阿波羅計畫三倍以上(1300億對3500億左右)的巨額支出。

而F-35的機體單價,也從最初大家樂觀估計的5000萬美金一架,上升到了現今的1億2000萬美金一架的程度。因為價格的膨漲導致許多原本打著如意算盤的國家,因為買不起而陸續退出了JSF計畫,而其中最悲情的無疑是原本打算建造航空母艦來配合JSF機體的英國,如今卻面臨著可能會造了航空母艦但卻沒有飛機可以裝進去的窘狀。

大家都開始急著想要快點看到成果,於是在檢討會議中決定刪去一些不必要的性能來節約成本───這時候空軍便指出「JSF計畫中、消耗最多費用的是陸戰隊的垂直起降型F-35B。只要刪除F-35B型的開發計畫、就能節約預算了!」

這對於當初一開始提出JSF開發案構想的陸戰隊,不曉得究竟是什麼五味雜陳的心情呢。也許這個現在進行式中的故事最後會逆轉而成為大團圓收場,但就算它最後徹底搞砸了,那倒也不失為21世紀初人類軍事史上一頁曲折的喜劇。

鑑於這些教訓,個人認為如果要從比較務實的角度來談「取代戰術機的計畫方案」,則理想的作法,就是把A、B、C、D四項角色徹底地分離,以專用機取代多用途機,進行分工合作的多兵種聯合戰鬥以節約單項武器的開發、生產成本。

以A的低空滲透攻擊來說,應該是可以交給改良過後的武裝直昇機擔任沒錯,而載彈量也當然可以合理地增加。但是長出手腳、降落到地面上戰鬥這些都屬於過度強求的多餘要求了。

在B方面,主力戰車既不需要飛、也不需要長出手腳,它們只需要繼續做好自己的本份就行了。使用更新式的自動裝填系統,以提高瞬間接戰的能力;與此相對的則需要加強載彈量,特別是主砲彈藥庫的尺碼以配合自動裝填系統的速射能力。

在C方面,最理想的選項就是運用動力外骨骼的步兵,在前線成立野戰機場來協助直昇機、主力戰車進行快速的油彈補給。只要彈藥庫與油箱都徹底模組化配置、那麼這些外骨骼步兵的地勤將可以大幅縮短火力空隙,甚至是連先前提過的火砲八分鐘空檔,也可以透過外骨骼地勤的勞動增進改善效率。

最後一項的D方面,我們實在是別無選擇,戰術機或是多腳戰車之類的新型載具是攻略HIVE時必須花費的投資。但因為少了A的低空滲透攻擊需求,我們可以使用Cost Down版,例如說不裝備噴射引擎的廉價版戰術機,當成一種放大版的外骨骼步兵用來侵入HIVE深處(為何需要這麼大隻而不縮小,請參見我對18m高之問題的文章)。在補給方面的問題,則可能會投入專門用於補給的廉價戰術機,背負補給物資與鋼纜,在縱坑構造裡建立可以自由出入洞口的急造電梯構造,協助這些廉價戰術機往HIVE縱坑更深處侵入,終至接近到足以摧毀巢心反應爐的距離。

當然,在這種發想下,戰術機也不會再叫戰術機了,就算一樣長成人形,但隨著它所扮演角色的改變,也可能會從TSF而變成Mobile Infantry(機動步兵)之類的稱呼。

任何一種武器,不論其性能或造價的絕對值大小,終究它都只是整個巨大的軍事體系中的一個小角色。若是沒有正視這個事實、忽略了它所扮演的角色,而淪落為追求性能的無意義爭執,則最後不論性能多麼優越───擁有戰鬥機的速度卻沒有足夠載彈量的轟炸機、是不及格的。就算會飛會跳、沒有維持戰線能力的戰車、也是不及格的。能夠發射一堆飛彈消滅敵軍和張開力場防護罩的航空母艦、既然這樣你還需要艦載機幹嘛?當然還是不及格的。

總而言之,我的結論是,為何不運用戰術機所具備的技術優勢去改良既存武器這個問題,其主要的理由是缺乏實質的應用價值,從扮演角色上來看也不過是徒增重疊性而沒有起到根本解決問題的徵結核心。但是、戰術機理應可以被以更有效率、更有明確目的之方式去使用,這點卻是毫無疑問的。

******

今天這篇文章出現了比較多動漫梗,於是口氣也就變得比較沒那麼嚴謹了。當然其中類比疏失之處所在多有,歡迎指證之外也請多多包涵。

因為基本上到此為止差不多就已經把大部份K島上已有之問題解決,接下來將會對PTT上曾經有人提出的問題:BETA的射擊管制、重覆攔截等,及人類對BETA作戰的理想防禦體系,進行回答與論述。

_________________
作家、史家、專家、戰略研究者;都是場面好聽話,

尼特、軍宅、嘴砲、場外亂入廚;方為吾等真面目。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Re: 一個軍武宅來看Muv-luv世界的反思
文章發表於 : 2012年 7月 22日, 18:31 
離線

註冊時間: 2008年 4月 10日, 22:51
文章: 33
高縂,K島那邊有新戰況,有一些島民覺得你前兩篇文章裏關於技術細節的部分有不少錯漏地方

http://2cat.or.tl/~tedc21thc/live/index.php?res=513332
其中一個
引言回覆:
他那兩篇和本作寫設定的一樣還是沒跳出作設定的一些單方面認定的迷思,看似合理的設定碰上實際戰場情況和軍事科技演進不見得會照劇本設定那樣發生(例如戰車和直升機的戰力和科技水準就一定不能高於戰術機 而必須讓戰術機去負責側面突擊光線種 或是低空戰機和巡弋飛彈就一定無法突穿光線種攔截 而戰術機就可以),之所以會照設定走那是因為導演要如此演出和作畫,一但牽扯到了導演大神的外力介入,那這設定的合理性基本上就不能自圓其說了。


我因爲對裝備方面真的不熟悉,所以不知道他們所說的技術裝備方面的錯謬在那裏- -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Re: 一個軍武宅來看Muv-luv世界的反思
文章發表於 : 2012年 7月 22日, 19:25 
離線

註冊時間: 2008年 4月 1日, 22:25
文章: 831
基本上關於為何戰車跟直昇機的戰力與科技水準不能高於戰術機的這個問題(當然這種發問本身就存在著邏輯繆誤),我在新發的第四篇文章中,稍微探討了一下"讓戰車跟直昇機的戰力與科技水準高於或等於戰術機"的議題,所以應該算是已經作出了回答。

另一方面、關於後面的問題。我從未說過低空戰機或巡弋飛彈無法突穿光線種攔截。請見我的文章中的原文,應該有講的很清楚:數量就是唯一決定命中與否的保證。

換言之,用稍微極端一點的說法,只要數量夠多的話,哪怕是汽球炸彈也足以突破光線種的防禦。高高度入侵的彈道飛彈由於暴露時間長與可能被早期攔截的機會大,因此付出的機會成本也相對高;而低空攻擊機與巡弋飛彈雖然相對地由於會遭到攔截的距離短,機會成本相對低,但這也並不能保證它們"一定可以突穿攔截網"。

隨意舉個例子來說,在滿編建制36架轟炸機的轟炸機大隊中,會編制有1架大隊領航機與3架後備領航機。為何會需要後備領航機,是因為大隊領航機被擊落後,倘若沒有人接替大隊領航機的工作,則整個轟炸機大隊也將會崩潰隊形、喪失精準攻擊的能力,而多預備的那幾架飛機,也就是所謂的"保險"。

但是實戰中也當然發生過整個轟炸機大隊4架領航機都依序被擊落的案例...1943年發生過很多次。在這種情況下,你大概只有兩個選擇。
1.放棄同類型的轟炸任務直到更好的武器或戰術改變局勢。(例如H2S明鑽雷達的使用、新型護航戰鬥機的投入、配備機鼻砲塔的B-17G就役)
2.增加一次投入的機體數量、與投入的導航機數量,以增加安全達陣的機率。(44~45年的千機大轟炸)

假使我們把領航機視為那些搭載核武的低空攻擊機或巡航飛彈,並把那些普通轟炸機視為搭載普通彈頭的其它飛彈、砲彈的話,我相信應該是沒有人會天真到認為"因為1000架轟炸機數量已經夠多了,所以我們可以只配備1架領航機來帶隊,敵人要打中其中的領航機機率太低了,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更別說光線種其實是有接戰優先順序的ROE規則、與某種程度的協調管制機制存在這個事實了。

於是情況就會演變成,我們進行突穿BETA防空網攻擊的機會成本,將會隨著侵入的距離與深度成正比而倍比級數的上升。理由是很顯而易見的,越深入敵佔區、遭受攔截的機會就越大、強度也越多。當然這並非不可突破的,一切都仰視你願意投入多少的資源來進行突防飽和攻擊為代價,但是普遍來說,隨著我們的攻擊機隊或飛彈群越穿透深入也就會付出越多損失,而可以用來掩護這些低空攻擊單位的廉價無導引武器如火箭彈、砲彈的射程大概都不超過30、40公里這個射程範圍,如果我們不能用1600發227mm火箭彈和60000發155mm砲彈去分攤低空攻擊隊所受到的攔截火力,那就意味著這麼多發的投射物,我們全都要使用巡航飛彈或短距離戰術飛彈來取代之。因此合理地思考下,我們能對BETA進行核打擊的投射極限不太可能超過30~40公里這個限度。

這是非常接近前線的距離,於是也就會限制了核武當量與引爆的模式。會造成廣域EMP效果的空爆很顯然不在考慮範圍內,而那些百萬噸當量級數的戰略核也不可能在如此靠近前線的範圍內使用,反過來說使用起來受害範圍小的戰術核,對BETA能造成的殺傷力也是相對低的,結果一樣是無法靠一兩次突防攻擊就逆轉戰局。而反覆實施此一突穿攻擊所需的飛機數、核武數、彈藥數都是相當驚人的。

此外我是基於原作、官方遊戲與設定集的內容來進行回答,而算是忽略了動畫的演出手法。在這方面不妨請想像成,海萊茵原作的星艦戰將小說、與亂拍一通的星艦戰將電影版之間的差異吧。(笑

_________________
作家、史家、專家、戰略研究者;都是場面好聽話,

尼特、軍宅、嘴砲、場外亂入廚;方為吾等真面目。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Re: 一個軍武宅來看Muv-luv世界的反思
文章發表於 : 2012年 7月 22日, 21:57 
離線

註冊時間: 2008年 4月 10日, 22:51
文章: 33
高總,好像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戰術核戰略核的數量和生産
核彈派的觀點似乎是冷戰時期的美國生産戰略核就像下蛋一樣快,有戰爭刺激的話只會產量更高,而且美國的庫存很豐富,足以構成核彈推進戰略

另外,他們表示空爆高度低於10公里,電磁脈衝跑不出暴風半徑,所以EMP問題是大丈夫
另一個就是,他們認爲讓全部步兵在整個作戰期間穿上核防護衣作戰是沒問題的,因爲蘇聯美國的末日戰略也準備過這樣的部隊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Re: 一個軍武宅來看Muv-luv世界的反思
文章發表於 : 2012年 7月 22日, 22:32 
離線

註冊時間: 2008年 4月 1日, 22:25
文章: 831
對於問題一:

首先是冷戰時代核產量最大的國家是蘇聯、不是美國。蘇聯長期佔去世界核產量的五分之三,美國以五分之二稍微落後,其它所有國家通通都只是個小零頭,原則上可以當做美蘇以外的國家沒有核武也無所謂。

在冷戰時期最高峰的1980年代,蘇聯一度擁有45000枚核武、而美國擁有25000枚;雖然蘇聯的核武擁有普遍為美國要大當量的威力與數量優勢,但這很明顯是為了彌補導引技術不夠而以威力彌補精度的做法。美國核武雖少,但因為普遍配備有MIRV多彈頭打擊技術而使得突防攔截率更高,雙方互有長短。

但要說美國的核產量像下蛋一樣快這很明顯是無視事實的說法。自1960年代起美國保有的核武產量就僅能維持大約20000~30000枚的儲量,而無法再擴大武庫規模,這是由於美國當時的核武產能要維持儲備量也就已經達到極限了。由於美國當時對於蘇聯核武儲量的急速增加感到恐慌,而於1968年啟動了戰略武器限制談判(SALT-I)來抑制雙方的核擴張;反過來說蘇聯長期希望追趕與美國之間的武器技術差距,而赫魯雪夫時代他又偏好核威懾與飛彈更甚於任何傳統部隊,結果無限量資金投入在核武方面的結果,使得蘇聯長期居於領先姿態是毫無疑問之事。

而在Muv-luv的世界中,蘇聯在戰爭初期大量消費核武在對BETA作戰上,直到歐亞大陸全面淪陷為止、假如沒有什麼突發的技術突破條件,我們可以認定人類世界已經喪失了三分之二的核產能。

對於問題二:

有一個很重要的常識是,防護衣只防吸入落塵背景幅射、不防核爆時的熱線與中子線幅射。要達到防禦幅射射線的起碼標準已經是太空衣的尺碼程度了,不是普通的化防服或鉛板之類的簡單裝備就能抵擋住的。

老實說、我真的是對於這種誤解感到頗不可思議的。核爆時部隊就在旁邊、與核爆後讓部隊通過,兩件事是完全不同的嚴重等級啊。

_________________
作家、史家、專家、戰略研究者;都是場面好聽話,

尼特、軍宅、嘴砲、場外亂入廚;方為吾等真面目。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Re: 一個軍武宅來看Muv-luv世界的反思
文章發表於 : 2012年 7月 23日, 14:20 
離線

註冊時間: 2008年 4月 1日, 22:25
文章: 831
◆一萬枚火箭的飽和攻擊!

引言回覆:
這一串還活著啊,趁沒人看到吐嘈一下

這裡就以完全按照遊戲的設定為前提
因為光線種的緣故,所以空軍的使用是無理的,那就不用空軍
很神奇的,BETA不會攻擊人造衛星,所以現在人類有了索敵的手段,那還欠缺有效的攻擊手段
核彈會造成污染,這樣不好,所以人類不用核彈,那我們現在把核彈拿掉

現在檢視一下狀況
敵人很多,多到不行,但是我們不能用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也不能用空軍大範圍轟炸
有什麼突破困境的方法嗎?使用巨大人型兵器?喔,不這樣效率太差,我們需要的是大範圍打擊用的武器

多管火箭系統,可以把整個目標區域犁上一遍,這似乎是個不錯的主意,讓我們來研究一下
戰爭靠的是數量,所以在這裡我們一次就發射一萬枚火箭吧,反正火箭也不貴
這時我們的火箭就要面對光線種的絕對防空攔截了,為了讓挑戰難度高一點,我們就給光線種突破天際的70%攔截力吧
於是一萬枚火箭只有三千枚能平安無事的命中目標區域,七千枚就在空中化為壯麗的煙火沒了

嗯,三千枚火箭命中目標區域

M270火箭炮能夠於1分鐘內全數射出總共12支火箭或2支ATACMS飛彈,而這12支火箭能夠完全轟擊1平方公里的範圍,效果雷同集束炸彈。因為這個原因,它有時被戲稱為提供「平方公里清除服務」

以上,吐嘈終了



這是偶然看到K島上提出的一個有趣問題。原則上這個發問相當深得我心,戰爭中靠的畢竟就是數量,可是不只有數量要多,種類的全面同時也是很重要的一環。

首先我們就來簡單計算一下,10000枚火箭彈的同時飽和攻擊,若要以12發火箭一輪齊射來看的話,那麼最少會需要833.33輛MLRS同時發起攻擊。為求方便起見我們取整數833輛來做基準好了。

非常湊巧地,833輛差不多是美國陸軍配備的全數MLRS前期型(840輛)之總合,換句話說,833輛佔去美軍擁有的MLRS數的90%、或著可以換算成全人類擁有的MLRS總數之七成五。

以建制上來說,美國陸軍是以一個師配備一個砲兵團、一個砲兵團內下轄一個火箭砲營、一個營包括有指揮車2、發射車18、彈藥車36與維修聯絡用車輛等若干,共計建制內人員750員一個營的大編制。833門MLRS差不多可以折算為46個火箭砲營,也就是46個正規師砲兵的總和數量,光是操作這些MLRS,就需要多達三萬五千名砲兵。不包括彈藥車與彈藥的成本,833輛MLRS差不多價值208億美金左右,可以造個兩~三艘尼米茲級的超級航艦。

就算是在Muv-luv世界裡MLRS這種大殺器非常受歡迎而廣為各國大量採購吧,833輛也絕對不是個小數字,最起碼不是一個普通國家拿的出來的數字,就算是美國,也是要派出幾百架C-5在全球滿場飛,努力調集起來才能湊出的數字。總而言之,喊出要發動一萬枚火箭攻擊的這種口號本身,就是極端非現實的理想狀況。這就像是說「有一萬輛豹式戰車,就能贏得世界大戰!」「有一萬架震電就不會輸給美軍了!」「有一萬發彈道飛彈就能統一台灣!」是差不多程度等級的妄想。

也正是因MLRS的價格太高、重量太重、運輸與操作不便等各方面現實的理由,美國陸軍到最後實在是吃不消而在2000年起,開始配備一款名為高機動火箭砲系統(High Mobility Artillery Rocket System, HIMARS)的廉價型MLRS。

HIMARS拋棄了過於高價複雜的M2布萊德雷步兵戰鬥車的履帶底盤,改採用六輪軍用卡車的底盤,雖然載重量與越野能力降低,使得HIMARS只能攜帶一個LPC火箭砲貨櫃而不是MLRS的兩個,但是HIMARS不但減重至MLRS的二分之一而可以由C-130進行空運,裝彈間隔縮短至四分鐘,同時HIMARS的單位操作成本也降低至MLRS的四分之一,也就是750萬美金/輛左右的程度。到目前為止HIMARS已經成為了美軍新建的機步旅、以及陸戰隊、空降部隊等輕裝步兵單位的師砲兵主力,並相當大地減輕了MLRS帶來的財政壓力。

撇開題外話不談,假設一切問題都獲得了機械大神的天降神力之助而解決,我們繼續來深究一萬發火箭彈攻擊可能帶來的結果。考慮到所謂70%攔截率是佐渡島攻防戰時的數字,嚴格來說70%並非定數,而是可以依此逆推出一個佐渡島HIVE的光線級數目與其攔截能量的最大上限,換句話說投入的火砲越多則成功穿透的機率越高,而投入的數目越低則穿透的機率也就越低。

但先不管這麼多,我們就真的假設一萬發火箭彈有70%遭到了攔截,而剩餘的三千枚火箭成功著彈,大約可以清掃250平方公里範圍內的所有目標,倘若戰線寬度是十公里,那麼這個數字意味著從前線起算內25公里範圍內的BETA全數遭到了殲滅───然而事情真的是這樣嗎?

近代自從一次大戰以來,砲兵的陣地安排、射擊計畫、時間表與後勤補給,便與動員計畫一同成為了軍事後勤作業中佔去最龐大份量的文書巨獸。這並不是無意義的勞動,而是為了避免無意義的火力浪費,從而達到最高的砲兵作戰效率而發生的演化。

從最初在索穆河會戰進行的七天七夜、英法聯軍以1400門火砲發射150枚砲彈的密集轟炸;到大戰末期德軍在皇帝攻勢中發動的一連串平均只有3~4小時長砲擊時間、平均一次只消耗5~10萬枚砲彈的短促猛烈急襲,雖然投射的砲彈量減少,但反而殺傷效果與攻擊效率都大幅提升了。

這並非由於砲彈的威力提升,而是因為經過科學的分析與計算後,妥善安排各種不同火砲與彈種的混合協調,再加上觀測飛機以無線電即時發怖砲擊觀測與修正量;而使得過去需要做好幾天連續射擊才能達到的破壞,如今只要使用幾個小時的時間與十分之一的彈藥量就能達到相同的目標。在更現代的砲擊計畫,由於每一枚砲彈與每一枚飛彈都有它們預定將覆蓋的目標區與要擊中的目標點,於是命中率的消耗也使砲彈的消耗與費用對效果比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極致。

我講了上面那麼一大長串的砲兵發展史,其目的是單純為了點出一個現實,那就是MLRS或著所有其它砲兵攻擊,所謂的平方公里清除服務乃是奠基在精密射擊計畫與戰場座標方格區的詳盡分配,所造就的產物。

而遭到了70%攔截(儘管我相信這個數字會隨著砲火投射量的提高而壓低)的情況下,這三千枚火箭的著彈也就不再是按照理想的完美方格配置,一發接一發地炸掉每一吋土地上的BETA集群,而是會在攔截火力下成為一片片像狗啃過的篩子般,不規則的零星著彈。假使我們要提高火力覆蓋的程度,那按照70%被攔截的這個量級來說,至少需要再投入大三倍的面積對火力密度,才足夠覆蓋整個戰場。但這當然也會造成人類更大的彈藥消耗與重覆攻擊的負擔。

換言之、也許飽和砲兵攻擊有機會突破BETA的防禦,並大幅度減輕地面部隊的壓力,但要期待能完全靠砲兵就消滅BETA,乃是極其不現實的想法。在上面所舉的那個10公里戰線的例子,也許就會演變成左翼方向的BETA都被消滅的差不多了,但右翼方向的著彈卻不足以延緩BETA的推進,結果戰線遭到突破,不管那戰線是被突破2公里或5公里寬的缺口,只要來不及撤走的後方陣地砲兵原則上都是死定了。

這就像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流行過的砲兵征服論───現實乃是不論多麼密集的砲兵射擊,都不可能達成百分之百的有效殺傷。砲兵唯一也是最大的效能,就在於它能夠「中和(Neutralize)」戰場上的敵軍部隊,使其作戰的效能遭受一定程度的抑制,有利於我軍的野戰部隊後續執行所有種類的軍事行動。

再重申一次,MLRS或其它各型種類的砲兵火器,就與所有的武器裝備一樣,都是巨大軍事機器體系中微不足道的一個小螺絲釘。在全面戰爭之中,沒有一個武器甚至是兵科或軍種,有資格聲稱自己是戰場上的主角,能夠獨自擔綱演出一齣八部合音的戰爭交響曲。

從以前到現在,軍事史上有太多次XX萬能論或是OO無用論的論調被提出,但這不過是一次又一次地證明了,終究這個世界上沒可能找到一把可以通用任何狀況的最佳解或萬能鑰匙。

******

這是對K島已沉的TE討論串做的回應。但是我在寫到一半時發現有人用了幾乎跟這篇開頭一模一樣的論述進行反駁,整個人頓時就傻住了…那人不是我啊!!

總之,這逼的我在原本只打算簡單回答的論述外,獨立成了一個新的主題。這還真是意料之外的發展…

◆敵我辨識、射擊管制與無效攔截問題

http://www.ptt.cc/bbs/C_Chat/M.1342773859.A.531.html

這是一個在PTT上看到的問題,我覺得相當有討論的價值。首先就故事中BETA的表現來說,光線種不會誤擊前方的BETA友軍是很明顯的事實,草率認定BETA沒有C4ISR與有效IFF的能力可能是過於武斷的評價───即使沒有人類定義下的C4ISR或IFF手段,它們也並非沒有組織的單純異形大軍,而是擁有精心設計過的良好程序植入大腦之中的生物兵器單元。光線種與或重光線都有它們接戰的ROE,有其選擇優先交戰的順位考慮,也有其禁止射擊的條件,同時擁有可以認為是最優秀水平的光學觀測器材設備。

另外就是BETA的接戰ROE也是會隨著人類的戰術改變而有調整的。在甲號標的攻略戰中,低軌道的宇宙艦隊與空降部隊,就遭受到了重光線級的猛烈迎擊,因此要說光線級不攔截低軌道的人類單位也是錯誤的假設。基本上只能說,在此之前BETA的ROE中,沒有要求它們去對地球低軌道上的人類單位如衛星、宇宙船、太空飛機進行接戰就是了。

附帶一提,現代的IFF敵我識別裝置也僅能夠作到「在一定範圍內識別我軍」的程度而已。很理所當然的,未使用我軍IFF信號的目標物就不會是友軍,但除了友軍之外的東西也並不完全是敵軍…在航管術語中,任何未經確認是否具敵意的非我方目標一律都會被先定義為Bogey(不明機),直到確認這是有敵意的對象後才會被歸類為Bandit(敵機)。

本來視距外飛彈接戰的技術在1960年代就已經趨於成熟發達,但事實是在那之後直到今天,絕大多數的空戰都仍然是在視距內挑起的纏鬥戰。會演變成這種情形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理論上雖然把所有戰區內未帶我軍IFF信號的不明機都視為敵機加以擊落,理當是最簡單的做法,但實際在戰略上這種作法有可能會帶來極大的政治危機───比方說擊落了第三國客機、或著是我軍盟友但沒有配備我軍IFF設備之類的無害目標。結果就演變成,戰機仍得冒著與敵人打纏鬥戰的風險,接近到目視距離內辨識對方的型號後(或著引誘敵機先開火),才能夠決定是否要與對方交戰。這一類例子也不僅在空對空戰鬥如此,這種敵我辨識不明狀況下遭誤擊開火而犧牲的最有名例子,應當屬1988年7月3日被美國驅逐艦文生斯號判定為伊朗戰機而打下來的伊朗航空655航班空難吧。

直到今天,IFF技術仍然不可能立即辨識「敵」,而頂多只能夠做到高確率判斷「我」的存在。對於精確的敵我辨識技術,還得仰賴平時蒐集的各種角度與高度下的雷達截面積回波、紅外線訊號、飛行特性、甚至是一點點指揮官的直覺,才有可能在目視接觸之前做出正確的敵我辨識判斷。

總之按照這個問題的提出者所言,我們先忽略BETA有協調火力進行有組織防空戰的可能性,而想像成它們是靠單純的火力密度優勢以達到防空網,於是這樣一來,欠缺有效協調的光線級防空網將會因為重覆攔截(多發光束打在同一個目標上)、無效攔截(發射光束照射一個實際上已經被癱瘓或失去戰鬥力的目標,例如已經被雷射擊穿而燒起來但還沒被蒸發的坦克)而使得攔截效率大幅下降。

上述的情況,確實理應會出現,而且不只是個別案例,而是會相當廣泛地在戰場各處發生。假如光線級的攔截真的是能做到連這種誤判都去除而達到真正的100%攔截效率,那人類就真的不用玩了。

不過,即使是在這樣樂觀的期待中,要用彈幕掩護核武突防的這個戰術仍然是有其重重限制與困難的。

我從未說過低空戰機或巡弋飛彈無法突穿光線種攔截。請見我的文章中的原文,應該有講的很清楚:數量就是唯一決定命中與否的保證。

換言之,用稍微極端一點的說法,只要數量夠多的話,哪怕是汽球炸彈也足以突破光線種的防禦。高高度入侵的彈道飛彈由於暴露時間長與可能被早期攔截的機會大,因此付出的機會成本也相對高;而低空攻擊機與巡弋飛彈雖然相對地由於會遭到攔截的距離短,機會成本相對低,但這也並不能保證它們"一定可以突穿攔截網"。

隨意舉個例子來說,在滿編建制36架轟炸機的轟炸機大隊中,會編制有1架大隊領航機與3架後備領航機。為何會需要後備領航機,是因為大隊領航機被擊落後,倘若沒有人接替大隊領航機的工作,則整個轟炸機大隊也將會崩潰隊形、喪失精準攻擊的能力,而多預備的那幾架飛機,也就是所謂的"保險"。

但是實戰中也當然發生過整個轟炸機大隊4架領航機都依序被擊落的案例...1943年發生過很多次。在這種情況下,你大概只有兩個選擇。
1.放棄同類型的轟炸任務直到更好的武器或戰術改變局勢。(例如H2S明鑽雷達的使用、新型護航戰鬥機的投入、配備機鼻砲塔的B-17G就役)
2.增加一次投入的機體數量、與投入的導航機數量,以增加安全達陣的機率。(44~45年的千機大轟炸)

假使我們把領航機視為那些搭載核武的低空攻擊機或巡航飛彈,並把那些普通轟炸機視為搭載普通彈頭的其它飛彈、砲彈的話,我相信應該是沒有人會天真到認為"因為1000架轟炸機數量已經夠多了,所以我們可以只配備1架領航機來帶隊,敵人要打中其中的領航機機率太低了,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更別說光線種其實是有接戰優先順序的ROE規則、與某種程度的協調管制機制存在這個事實了。

於是情況就會演變成,我們進行突穿BETA防空網攻擊的機會成本,將會隨著侵入的距離與深度成正比而倍比級數的上升。理由是很顯而易見的,越深入敵佔區、遭受攔截的機會就越大、強度也越多。當然這並非不可突破的,一切都仰視你願意投入多少的資源來進行突防飽和攻擊為代價,但是普遍來說,隨著我們的攻擊機隊或飛彈群越穿透深入也就會付出越多損失,而可以用來掩護這些低空攻擊單位的廉價無導引武器如火箭彈、砲彈的射程大概都不超過30、40公里這個射程範圍,如果我們不能用1600發227mm火箭彈和60000發155mm砲彈去分攤低空攻擊隊所受到的攔截火力,那就意味著這麼多發的投射物,我們全都要使用巡航飛彈或短距離戰術飛彈來取代之。因此合理地思考下,我們能對BETA進行核打擊的投射極限不太可能超過30~40公里這個限度。

這是非常接近前線的距離,於是也就會限制了核武當量與引爆的模式。會造成廣域EMP效果的空爆很顯然不在考慮範圍內,而那些百萬噸當量級數的戰略核也不可能在如此靠近前線的範圍內使用,反過來說使用起來受害範圍小的戰術核,對BETA能造成的殺傷力也是相對低的,結果一樣是無法靠一兩次突防攻擊就逆轉戰局。而反覆實施此一突穿攻擊所需的飛機數、核武數、彈藥數都是相當驚人的。

換言之、就像BETA們會做出無效攔截是理所當然可以期待的狀況一樣,我方的核彈或普通彈不管是被攔截而成為了無效彈著、或是我方為了保證命中而多投入保險用的戰術核彈重覆擊中同一個目標區,我們人類的火力投射為了穿透過這層防禦網,也一樣會付出無效攻擊的成本。

用經濟學的眼光來解釋這便是所謂的機會成本概念。舉例來說,一艘潛水艇所能造成的破壞有限,它只能夠攜帶數十枚魚雷,打完就要游回家補給,魚雷又不見得每發都會響,而它可能要用不只一枚魚雷來擊沉一艘運輸船,於是它就要一次發射三、四枚魚雷解決一艘船,造成了許多無效攻擊的浪費…

但是站在被攻擊的那方可不會這麼想。一艘潛水艇就算出擊好幾次打光魚雷都空手而歸,但哪怕一次也好,被它摸沉一艘萬噸運輸船就會損失數以百計的坦克、飛機、軍需物資時,這僅僅一艘的潛艇存在也會逼迫受攻擊方要投入資源組織護衛船團、研發反潛科技、甚至出動轟炸機、特務與特種部隊去破壞潛艇工場與基地。

也就是說,不管潛艇的威脅這件事到底有沒有實質的意義,但考慮到它可能讓你付出的損失代價,則採取防禦反制對策就是必須的行動了。

光線級即使面對著無效攔截的一定確率,但在此之前光線級存在的這個事實就足以使軍方必須在對某地發動攻擊之前深思再三,制定縝密的火力協調計畫,以對秒的準度展開掩護彈幕砲擊,將不致於誤傷友軍或造成後續其它影響的小型戰術核,乘以一定基數的倍率做為保險彈,夾帶在精算過時間差的誘敵彈幕砲火中奔向目標地。

假定這波攻擊裡共有4發戰術核被夾帶在彈幕中,而就算光線級對我們的核飛彈完全不加攔截吧,那麼1發本命彈與3發保險彈砸在同一點上,實質上我們也把那四分之三的火力拿來做了無效攻擊。但這種無效攻擊卻又是不得不付出的代價。

此外我是基於原作、官方遊戲與設定集的內容來進行回答,而算是忽略了動畫的演出手法。在這方面不妨請想像成,海萊茵原作的星艦戰將小說、與亂拍一通的星艦戰將電影版之間的差異吧。(笑

******

這是對某位PTT上防空單位的弟兄進行回答的論述,後段夾雜了一些我自己在論壇上回答其他人的問題時所用的段子,請見諒。畢竟大家會提出的問題都差不多,我也不想一再地重覆回答類似的問題,因此就移花接木地稍作修改沿用了。

我對Muv-luv的世界設定當然是有許多不盡同意之處,包括戰術機將之用來進行常規作戰實在是浪費資源的錯誤舉動,或著是就算光線級照射命中率100%。實質的攔截率也不可能會是100%,以及像是硬度15的謬誤,及其它諸多漏洞百出的越補越大洞設定。

但是、當初會寫這篇文章時,主要的動機是建立在「雖然有批自稱軍武宅的人講的好像頭頭似道,但把滿地種香菇講的完全沒後遺症、講的好像直昇機與砲兵不存在、講的好像給坦克車加裝核動力引擎就什麼問題都搞定了,這是鬧哪樣?」這樣的一時牢騷,最後不料寫成了至今的如此長文構造。

這一系列的文章表面上看似在為Age的官方設定背書辯護,實際則也有包裝了我自己的一些軍事觀點以向大眾宣傳的夾帶偷渡用意存在。

舉例來說,我個人是支持專用武器而反對通用多用途武器、支持大型高端裝備而反對小型廉價裝備、主張彈性準則與任務導向體制、反對死守中央計畫與嚴密的階級指揮架構;凡此種種的觀點在往常想要寫文章都覺太過空泛缺乏資料而遲遲未能動筆,結果反而是在這種無拘無束的架空世界裡獲得了機會來闡述,實在是教人意外的結果。

本來這一系列文章就有砲口一轉回頭來打Age設定的打算,但由於大家問的問題很多,我從大家的討論中觀察到的新問題也很多,所以決定再來一篇討論Muv-luv世界裡的戰略與軍政等後方問題的文章後,就回頭來砲打Muv-luv的世界觀,闡述「我心目中理想的對BETA體制」了。

_________________
作家、史家、專家、戰略研究者;都是場面好聽話,

尼特、軍宅、嘴砲、場外亂入廚;方為吾等真面目。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Re: 一個軍武宅來看Muv-luv世界的反思
文章發表於 : 2012年 7月 23日, 15:38 
離線

註冊時間: 2008年 4月 1日, 22:23
文章: 449
高你這次有兩個地方寫錯了。
高總書紀 寫:
從最初在索穆河會戰進行的七天七夜、英法聯軍以1400門火砲發射150枚砲彈的密集轟炸;

這是第一個錯誤,不過我想是漏字了,因為應該是150「萬」枚砲彈。
高總書紀 寫:
這一類例子也不僅在空對空戰鬥如此,這種敵我辨識不明狀況下遭誤擊開火而犧牲的最有名例子,應當屬1988年7月3日被美國驅逐艦文生斯號判定為伊朗戰機而打下來的伊朗航空655航班空難吧。

這邊的第二個錯誤是我記得文生尼斯號不是驅逐艦,而是艘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

_________________
室內空調,你是人類的救星、革命的發明、民族的燈塔、文明的長城!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Re: 一個軍武宅來看Muv-luv世界的反思
文章發表於 : 2012年 7月 24日, 14:11 
離線

註冊時間: 2008年 4月 10日, 22:51
文章: 33
高總,澄空那邊有人問炮兵相關、較爲深入問題

引言回覆:
]引用第50楼vestman于2012-07-24 10:45发表的 :

几个问题请教一下
第一,三千发这样一个大样本,每发炮弹受拦截情况有什么特征
第二,炮兵反制任务和火力准备任务有何区别
第三,现代炮兵火力分配是用什么做的


這個我真的答不上來了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Re: 一個軍武宅來看Muv-luv世界的反思
文章發表於 : 2012年 7月 24日, 19:11 
離線

註冊時間: 2008年 4月 1日, 22:25
文章: 831
◆測試飛行員和一般飛行員有什麼不同?

因為看到TE第四集播出後在各方都引發了誰對誰錯的論戰,本人並無意要淌進這團渾水中,僅以補充一些現實世界裡測試飛行員的相關知識,給各位觀眾當成天橋底下說書的娛興節目了。

人類自從萊特兄弟成功進行第一次動力飛行以來不過百餘年光陰,便已經進步到可以發射火箭探索宇宙、全球範圍洲際飛行的發達程度。然而,在航空發展史的初期,飛機大部份都是一些品質上近似於全自動滑翔自殺裝置的產業廢棄物,所謂的飛行不過就是把一堆用油紙與木板拼成的玩具像砲彈一樣射出去砸回地上的壯大特技表演…也因此在這段時間裡,通常只有敢於冒險犯難且經驗豐富的飛行員,例如一次大戰的德國王牌飛官兼特技大師恩斯特.烏德特,與設計飛機的航空工程師本人,例如萊特兄弟、德哈維蘭父子與安東尼.福克等人,甘願擔當測試飛機的危險工作。

在一次大戰至二次大戰期間,由於航空產業的發達成熟,包括競賽運動飛行、商業民航飛行、與軍事空戰飛行等多方面的需求,令航空器生產廠家如雨後春筍般的大量誕生,亦使得投身航空領域的專業人才越來越豐富。

然而,隨著飛機種類的增加與航空工業流成的技術熟成,飛機製造廠家們逐漸發現到,似乎並不是經驗越豐富、技巧越傑出的飛行員,就越適合擔任試飛員的事實。的確,試飛員的技術若沒有一定程度則不足以駕馭飛機,甚至是有很大的可能性導致新型機在測試途中機毀人亡的慘劇。而足夠的技術與經驗可以幫助試飛員在遭遇意外的發生時,能迅速作出判斷擺脫危險平安歸來,然而問題是發生在降落之後的階段裡。

舉個例子來說,一個技術高超但卻缺乏技術背景知識的飛行員,測試一架飛機後,他可能會作出這樣的報告:「本機動力缺乏、加速緩慢…最嚴重的問題在於舵面在高速狀況下控制困難,機體震動似要解體,反應急遽鈍化,有引起失速的危險…」

即使該試飛員所言一切皆為事實,但這些都是基於他在飛行中所遭遇的各種體驗與手感所作出的報告,雖然點出了問題的存在,但卻沒有指出問題的原因。於是為了搞清楚這位試飛員報告的問題出在哪,飛機開發團隊就要再把設計圖攤開來,把原型機拆開分解,由裡到外搞清楚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但是,倘若是那些有航空工程學技術背景的飛行員,他們在作同樣的試飛後卻可以從完全不同的角度來作報告:「引擎轉速大於2500~3000時,迴轉速率明顯發生了不安定的異常震動,或許得考慮使用較高品質的燃油或更換引擎來解決此一問題。舵面力回饋太重以致於高速與高G動作下難以控制,建議可由更動舵面配置與設置油壓輔助設備以改善此缺陷。由全機怖局觀之,翼面積對重量的比率不足是引起升力缺乏與失速頻傳問題的最大原因,可能有必要對翼形設計做出改良。」

換句話說,一位擁有技術背景的飛行員,由於能夠以技術角度正確評估問題的所在甚至是提出解決之道,他在試飛工作上所能作出的貢獻比王牌飛行員更多,也更能和開發團隊融為一體的合作進行測試飛行。

於是在二次大戰之後,於1950~1970年代的太空競賽熱潮中,試飛員這份工作逐漸地走向專業化,而有專門的訓練學校來進行培育。同時試飛員所需具備的知識與技術,也從最初的飛行技術,增加為對基礎物理化學、數學、航空工程學、流體力學、乃至於近代的電子學甚至是交流所需的語言學等全方位的需求。因此,說近代的試飛員既是飛行員、同時也兼具學者的身份,這種評價應當之無愧。

然而、即使是如此仍然無法避免一些測試飛行與前線需求、乃至軍部運用方針之間的落差與鴻溝。比方說F-104是令所有試飛員都比起大姆指稱讚的飛機,因為它具備輕量低阻高推力的特徵,以致於高空高速飛行的手感、操縱時的爽快度都非常令人著迷───但是當它被應用在低空對地攻擊的時候,高速成了撞山吃土的最大原因,低阻力的小翼面設計令它極易失速,前線接收該型機的飛行員們無不咒罵該機為寡婦製造者。

因此現代的機體開發、測試工作通常也會分成幾個不同的階段進行,以盡可能滿足技術團隊、前線人員、採買單位等各方面的需求。以美國為例,現行的開發體制流程大致如下:

1.軍方提出需求書。(例:單引擎、淨重一萬磅以下、對空用或對地用,全天候能力、續航範圍…)
2.廠商提出各自的設計草案。
3.第一輪篩選後、選出其中2~4家較有潛力的廠商,政府發出補助款,開始建造技術驗證機。
4.由廠商試飛員進行測試飛行,技術評估與改良。
5.進行最終競標,淘汰至剩下一家後,選定競標勝利機種作為制式裝備。
6.生產初期試作機、提供給軍方試飛員進行測試飛行。
7.吸取軍方試飛員的報告後,編寫教範手冊並改良量產設計,Cost Down作業。
8.推出量產機,軍方試飛員擔任種子教官,開始進行第一支飛行中隊的換裝與轉換訓練工作。

整體來說這樣的過程耗去5~10年並不奇怪,甚至還有開發計畫持續了15~20年以上才造出第一架技術驗證機的例子。當然其中若是軍方突然改弦更張、要求更換設計方針,都會造成整個開發計畫更加延宕推遲的後果。長期來看開始一架新機種的耗費達到百億甚至千億美金水準,也並不奇怪。

在此順帶提到一些現實世界活躍的傳說級飛行員吧。首先是在世界性地家喻戶曉的名人查克.葉格───雖然C洽版眾可能更清楚的是他在打擊魔女世界裡的化身,豪乳姑娘夏洛特.葉格吧。

對於一位參加二次大戰的美軍飛行員來說,葉格擁有一個與其他飛行員同僚們截然不同的經歷:在他成為飛行員之前,他在美軍裡擔任過了整整兩年的地勤,在辛苦地進行飛機修護作業同時,一邊進修自學、參加訓練課程,才修成正果熬成戰鬥機飛官。

在戰爭期間,駕駛著P-51野馬式戰機的葉格發揮了他的空戰才能,擊落了德軍11架戰機,其中甚至包括了納粹德國最新銳的Me-262噴射戰機。在戰爭結束後,由於其豐富的實戰經驗與堅實的技術背景,葉格獲選加入了NACA(NASA的前身)的超音速實驗機計畫,擔任X-1音障突破機的試飛員。在突破音障之後,葉格也持續試飛X計畫中各式新型的實驗機種,並擔任美國空軍航太研究飛行學校的校長,專責訓練要參加水星計畫與阿波羅計畫的太空飛行員。

直到2012年的今天,高齡89歲的葉格仍然硬朗地活在世上,受到全世界飛行員與航太業者們(或許還有不少動漫迷們)的一致尊敬。

詹姆士.杜立特也堪稱是傳奇人物。雖然是以從航空母艦上率領轟炸機起飛,發動了有去無回的東京轟炸特攻作戰而成功生還的英雄為世界所知,但其實他對航空工學方面的貢獻成就,更遠勝於他在軍事上的冒險犯難。

從小因為矮個子而被同儕戲稱為「吉米」飽受欺負的杜立特,是個好勝心強烈到後來跑去勤練拳擊、格鬥而把欺負他的人都打到滿地找牙的孩子王。在14歲那年初次目睹「飛機」之後,杜立特便從此立志奮發要成為飛行員───

杜立特的好勝心使他進入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並得到了MIT麻省理工大學的航空工程學博士學位;在一面讀書進修之際,杜立特也積極挑戰當時各種獎金飛行賽來賺自己的學費───像是橫越美國飛行、施奈德水上飛機飛行賽冠軍、湯普森飛行賽冠軍等成就,使他成為了戰間期家喻戶曉的飛行英雄。

但除此之外,他深厚的航空工學背景也使他積極地參加美國陸、海軍與各研究單位的開發計畫,並對夜間儀表飛行的技術、高辛浣值航空汽油的提煉技術、及多款戰鬥機、轟炸機、運輸機與民航機的試飛評估上,作出了紮實而廣泛的貢獻。

1993年,杜立特以97歲的高齡安享天年之際,美國出動了所有能飛的B-25一起對他作悼念飛行。

還有一位比較不為華人所知,但卻堪稱是試飛員中不可超越的傳說人物,那就是英國紳士愛瑞克.布朗。布朗從小就受身為皇家空軍飛官的父親薰陶而醉心於飛行,但在1936年布朗17歲那年,父親帶著全家一起前往觀賞柏林奧運,這件事情卻徹底改變了布朗的人生。

布朗見到的景象是在納粹黨精心安排之下,鐵翼蔽日、轟聲遍野的壯大飛行編隊,與各種華麗高超的特技飛行場面。這些為了宣揚國威而安排的餘興節目使得原本就醉心飛行的少年為之癡迷傾倒,在這其中,親切的德國特技飛行員烏德特,不僅親切地給了布朗親筆簽名,甚至還鼓勵他「來德國學飛吧!你一定可以成為出色的飛行員!」

於是回國之後,布朗於1937年考入愛丁堡大學德文系,鑽研德國文化與語言學,並自修習得了滑翔機與輕航機駕駛的執照。在僅僅一年的苦學後,將德語精通至滾瓜爛熟的布朗就匆忙趕往德國留學,當時德國政府正在積極備戰,因此在希特勒青年團、少年團等組織中大力推廣免費運動飛行,被布朗稱之為「飛行員的理想國」。

在烏德特的引薦下,年輕的交換學生布朗得以認識梅塞施密特博士、譚克博士、亨克爾、戈林等德國重要的航空技術界大師、空軍高層與一流飛行員。布朗與這些德國朋友建立了深厚友誼、被德國友人取了個親暱的德國名字「溫克爾」,而且還獲得准許可以到處參觀當時最新型的試作機,如Fw-200客機、Me-109戰鬥機、Ju-87俯衝轟炸機,甚至是親眼見識實機飛行…然而對飛行迷而言如夢似幻的人生,卻在1939年9月1日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打而突然破滅了。

面對英德兩國一夕間成為敵人,布朗在極其苦惱的掙扎後,匆忙收拾行李歸國,投身皇家海軍航空隊成為航空母艦的艦上戰鬥機飛官。命運做弄人的是,雖然布朗決心回祖國效力,可他返回英國之後於大戰中最重要的貢獻,居然是測試各種擄獲或是叛逃的德國飛機,研究其弱點及陪盟軍飛行員玩模擬訓練空戰───因為整個英國海空軍中,恐怕再也找不出比布朗更權威的飛行宅兼德國通了。

布朗在戰爭末期,更隨著德軍的大量投降而深入德國本土,直接與他當年見過面的那些德國工程師、設計師與飛行員們閒話家常,討論各種德國飛機與盟軍飛機的優劣,直接閱讀德文的教範與技術資料,隨即跨馬上機立刻就地進行擄獲評估測試。沒有國籍成見、有德國人脈幫忙、具備語學優勢與豐富技術背景的布朗,跳過了原本應該存在的漫長磨合期,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將所有大戰末期的德軍夢幻試作機都飛過了一遍───Me-262噴射機、Me-163火箭機、Ta-152攔截機、He-162國民戰鬥機、Do-335道尼爾箭式…在1945年這一年裡,他本人就試飛了超過60種以上的機型並提出了評估報告。

後來,布朗帶領英軍試飛團隊飛遍了英、美、蘇、德、日、義等世界各國的各式軍機,創下了擁有飛過487種飛機的世界金氏記錄。恐怕這個記錄在短時間內看來是很難再被後人超過了吧?

直到今天,92歲高齡的愛瑞克.布朗仍然住在英國的西蘇塞克斯,做為一個活傳奇而繼續寫下新的歷史。

******

收看新番之後臨時起意的寫作。原本預計要貼的東西、因為檔案損毀變得要重打了,就改為明天再貼吧…….

_________________
作家、史家、專家、戰略研究者;都是場面好聽話,

尼特、軍宅、嘴砲、場外亂入廚;方為吾等真面目。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Re: 一個軍武宅來看Muv-luv世界的反思
文章發表於 : 2012年 7月 24日, 19:33 
離線

註冊時間: 2008年 4月 1日, 22:25
文章: 831
引言回覆:
第一,三千发这样一个大样本,每发炮弹受拦截情况有什么特征
第二,炮兵反制任务和火力准备任务有何区别
第三,现代炮兵火力分配是用什么做的


從這人問的問題就很顯然他沒把文章看清楚啊。你覺得我應該要怎麼回答一個不曉得自己在問什麼東西的問題呢?

首先,三千發是攔截後剩餘的數字,不是受攔截的基數。這數字也不是我提的,我只是很單純地引用\10000發火箭的同時飽和攻擊與攔截率70%!/這樣一個某人提出的問題、無理矢理地強行令它實現就是了。雖然我本身並不相信BETA有能力面對10000發/每分的同時飽和攻擊能達到這種攔截率,但一開始就這麼說的話那我也就不用花那麼多時間回答那個問題了。

其二、你要進行砲兵反制任務則你需要預留足夠多的砲兵預備隊,戰場寬度與你手中擁有的砲兵並非無限,因此反砲兵任務與對BETA的火力準備(進攻)與阻絕射擊(防禦)的兩個任務之間,乃是屬性相斥的。換言之、你要進行反光線級射擊的話就必須讓砲兵保持停火直到觀測光線級的那一剎那間才開始發動反制射擊---這無疑將會相當大程度地排擠到前線支援射擊任務的優先性。

因此可以說,反制光線級的反制射擊任務,與援護前線的支援射擊任務之間,存在著需要指揮官拿捏判斷的微妙互斥效果。

其三、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砲兵在攻勢任務或是防禦任務中,都是依照預先制定的射擊計畫,對各自的責任區範圍展開砲擊,待此一任務完成後再轉作其它次要優先的任務。會有一部份砲兵專門被獨立出來擔任火力支援/反砲兵的預備隊,他們的任務就是等著前線FO打電話過來報告敵火力陣地位置或狀況危急之處,提供即效性的火力支援。換句話說,射擊計畫與前線觀測這兩點決定了砲兵的射擊目標。

_________________
作家、史家、專家、戰略研究者;都是場面好聽話,

尼特、軍宅、嘴砲、場外亂入廚;方為吾等真面目。


回頂端
 個人資料  
 
顯示文章 :  排序  
發表新文章 回覆主題  [ 27 篇文章 ]  前往頁數 12  下一頁

所有顯示的時間為 UTC + 8 小時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27 位訪客


不能 在這個版面發表主題
不能 在這個版面回覆主題
不能 在這個版面編輯您的文章
不能 在這個版面刪除您的文章

搜尋:
前往 :  
cron
Powered by phpBB © 2000, 2002, 2005, 2007 phpBB Group
正體中文語系由 竹貓星球 維護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