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勢主義-Offensivism

攻勢主義社團專屬論壇
現在的時間是 2024年 4月 19日, 10:11

所有顯示的時間為 UTC + 8 小時




發表新文章 回覆主題  [ 5 篇文章 ] 
發表人 內容
 文章主題 : 日本陸軍重機槍開發停滯史&一次大戰後的輕機槍發展史
文章發表於 : 2012年 3月 12日, 18:19 
離線

註冊時間: 2008年 4月 1日, 22:25
文章: 831
(以下轉錄自我在PTT上的發文)

日本陸軍其獨特的思維方式是使得他們的武器越改良越走回頭路的一大致命傷,而採用霍奇克斯機槍與其保彈板概念,更是使得後世日本輕兵器長達三十年光陰都在原地踏步的罪魁禍首。

相對於可以選用彈鏈與保彈板兩種供彈方式的法國原裝貨,日本在國產的三年式(6.5子彈)與九二式(7.7子彈)等後繼的國產重機槍全是使用30發保彈板設計。在此給不懂槍械的人們解說一下吧,所謂的保彈板便是一種功用類似彈匣、但只是給一排子彈托住便利進彈的薄片,簡單地想像成類似栓式步槍的彈莢片那樣捆住30發步槍彈編成一排的裝置,就應該能容易理解了。

圖檔
如附圖,保彈板與保護套

日本這邊的理解是,早年機關槍連續射擊時將導致過熱甚至膛炸的問題,不僅浪費子彈而且危險,所以使用保彈板裝填的話,就可以強制限制機槍射手的連發射擊,在換彈之際自然使槍管冷卻了。同時,相對於馬克沁式的布製彈鏈容易因為折痕、濕氣與污泥而導致進彈故障,或是金屬彈匣的高單價成本與冗重,使用保彈板不但節省材料、輕便而且又相對地高信賴度。

這乍聽之下似乎是個不錯的想法,但是保彈板式構造當然也有它的一筐子缺陷。與可以保護子彈免受泥沙混入的密閉式彈匣不同,保彈板因為是開放構造所以也一樣會吃沙受潮而發生卡彈問題,因此得使用紙製的保護套包裝起來,或是裝進彈藥箱裡,到要用時才撕開包裝紙進行裝填。而這就在戰場上造成了非常漫長的裝彈空檔,顯然不是實用的設計。雖說理論射速有每分450發,但考慮到連發射擊時平均每4.5秒就要更換一次保彈板,就算再純熟的射手也需要2~3秒時間拆去包裝紙或是打開彈藥箱裝上彈藥,若要發揚火力則一分鐘最多可能會裝填八至十次───所以顯然是不太可能達到理論上的最大射速。

不管是面對國府的二四式機槍,乃至美國的M1919白朗寧、英國維克斯等可以使用彈鏈行連續射擊、而且擁有水冷套筒以延長槍身過熱限界的重機槍對手,這種只能使用30發保彈板、裝填漫長、持續火力貧弱的重機槍,顯然都不是理想的面壓制火器。

這是因為日本陸軍基本上不把重機槍當作別國的重機槍使,實際上日本使用重機槍的方式更像是集中編成的一個砲兵連那樣使用。相較於可以兩人運用的MG34、M1919白朗寧,或是三人運用的M2五零機槍,日本給他們的重機槍班編制的十分厚重───需要用上11名士官兵與兩匹馱馬,才能運用這麼一挺重機槍。

雖然這是種只能打三十發的重機槍,但考慮到含腳架在內近60公斤的可怕重量,那用上這麼大一個班只為了操作一挺機關槍倒也挺合理的。搞了這麼一個龐然大物的東西出來,持續火力貧弱,運用困難,到底能有什麼好處?

結果日本陸軍的答案是給它加上光學瞄準鏡當狙擊槍用。確實,近60公斤的重量可以吸收所有後座力不成問題了,彈道穩定性想必非常優秀───但事到如今,還有人記得這是把機關槍嗎?擔憂浪費彈藥、過度強調一擊一殺精度的日本軍於是交出了這麼一份答案。

相較於德國的MG34/42給出的簡單答案:縱使它擁有每分1200發的驚人射速,但也僅僅是加上一個可以單發點放的次扳機,就使得一切浪費彈藥的困擾迎刃而解了。連續射擊時的過熱,則可以用快換槍管克服;同樣地,它也擁有光學瞄具,要拿來作長距離狙擊一樣勝任無礙,不含腳架11公斤、含三腳架也僅30公斤而已。

於是我們看到了相對於德意志的「合理主義」,日本式的兵器研發有更濃厚的「堅持自我」特色存在,面對彈藥不足的困擾,他們並不是用改善後勤來開源,而是限制本身的彈藥消耗量去節流,從而造成了整體攻擊力與作戰效率的受限。雖然是說想要省錢,但是考慮到霍奇克斯、三年式與九二式重機槍一挺要十幾來人扛著牽馬拖驢的操作,這並沒有節省到哪裡去啊?

一把槍爛或一種武器差可以說是偶然的不幸───例如德國人也弄出過G11無彈殼步槍這種昂貴又會自爆的囧槍;法國人有過史上最爛輕機槍朽朽;俄國人有過沒有保險的托卡列夫;美國人有過像TBD這種除了當靶以外想不出什麼更好用處的爛飛機。

但如果是連續幾十年一整個系統的武器樹全出了問題,從老槍到次世代的新槍都明顯有著嚴重的缺陷,那這就不是偶然或以偏概全,而是整個研發體系乃至背後的運用哲學必然有著什麼非常可怕的疏失。

而戰後自衛隊採用的豐和六二式笨蛋機關槍,與六四式解體步槍出問題的原因,據日本那邊的陰謀論指出,是由於政府希望扶植國產軍火廠家,但自衛隊員額又鐵定不夠滿足廠家的市場需求,日本又不可能出口軍火───於是就演變成設計時刻意增加零件的數量,增加精密複雜度與製造工時成本,延長交貨時間,如此一來就可以花上二十年時間來換裝一型步槍還換裝不完,完全足夠撐到自衛隊開始打算換下一型步槍綽綽有餘,工廠員工們就不怕失業啦!

───雖然僅僅是個日本軍迷之間流傳的謠言,但套用同樣的邏輯到九0式戰車或是F-2支援戰鬥機上,卻又突然顯得合理好解釋所有關於日製武器為何價格高、產量少、換裝慢的種種質疑了。當然,不管怎麼樣苦了的都是在第一線操作這些東西的兵,不是後方作這些決策的官。

最後我要特別為自己和日本辯護一下。雖然我乍看之下經常發一些黑日本捧美帝的文章,但我其實是很熱愛日本的。沒有日本我就沒新番看、沒ACG可以享受、也沒有(洋人做的)幕府偷偷窩可以玩───我只是基於在課堂上、書本裡、網路中對日本的瞭解,加上一點個人的研究,所以會對日本的問題提出一些愛之深責之切的評語罷了。

同時,戰後的日本有戰後的問題,但這已經比起戰前的日本要好上幾萬倍,我完全是願意承認戰後日本擁有獨步的技術力,比如電子科技、精密加工與微型化技術等方面,均有非常傲人的成就。HONDA的引擎贏過好幾次F1賽車、而中國、韓國大多數所謂的國產車引擎蓋底下,也都塞的是日本製造的引擎。

但日本還是喜歡搞獨自規格、喜歡研發一些實際上無三小路用的東西、總是搞一體均霑人人有獎的分贓式競標案…呃,好處與壞處、光與影總是一體兩面的嘛。

總之,發這些文章是希望大家更能客觀地、輕鬆地去看待實際上存在的那個日本。

雖然不知道為什麼會變成機關槍的話題,但總之先請各位看個影片吧。實地操作好過空口白話,比有圖有證據更上一層樓的就是有影片有證據了吧。

http://www.youtube.com/watch?v=83yDO4Gc ... re=related
教育班長哈特曼大人為歷史頻道拍攝的”Lock’n Load”節目,機槍篇第二集

約莫從16:00開始,魔鬼士官開始實彈測試M1919白朗寧與92式重機槍,各位可以很明顯地感受到兩種機關槍在戰場上的實戰效益差別。

雖然魔鬼士官與他的部下都是美國佬,可能在操作這種異國槍枝的技巧上並不如當年日本皇軍機槍手們熟練,自然裝填保彈板的動作就會頓頓的,但是我想缺乏訓練也與太平洋戰爭後半期那些領紅紙上前線的日本動員兵,是同等的條件。

美軍也因為日本機關槍獨特的低射速槍聲,以及每射擊三十發後便會停頓裝彈的特性,給日本機關槍取了一個極為傳神的外號───啄木鳥。與此相對的,美軍則稱呼根本聽不見清楚發射聲的德國機關槍MG42為───希特勒電鋸。

就算日本重機槍班透過大編制來增加攜行的備彈基數,但是那又有什麼實際意義呢?以最大射速射擊時92式每分鐘需要更換10~12次保彈板來維持火力不中斷,原本就很慢的射速更會降到理論射速的一半左右,照影片中的表現我們可以看出,光是打完十個保彈板300發就是要命的大工程,而日本重機槍班是兩匹馬馱四個彈藥箱,一箱是540發18支保彈板、四箱就是2160發共72支保彈板───就算完全忽視敵人的反擊讓你開無敵金手指好了,在戰場上要噴完一個基數的子彈究竟要射到民國幾年?你是機槍手你有那個力氣換72次保彈板嗎?

而拿德軍的MG34/42來對照,2000發子彈差不多是他們可以一分半內噴完的彈藥量。一名彈藥兵可提250發彈箱兩個、一名射手與四名副射手就能攜行一基數的一千發彈藥與腳架和瞄準具及三根備用槍管,倘若拿日軍的11人班建制來扛MG34/42的彈藥箱,那就是可以扛2500發子彈,遠比日本式編裝的彈藥基數大,而且還可以省略兩匹馬。而實際上,擁有射擊調節裝置與次扳機的MG34/42也根本不會消耗這麼多彈藥,但在必要時刻,它也可以發揮一挺能在一分鐘內摧毀一個步兵連的壓倒性火力。

如果跟彈鏈式機關槍相比太不公平,那我們拿同樣是30發裝彈、但使用彈匣式裝填的捷克造Zb.26機槍來比吧。倘若仿效英制機槍班建制,那麼就是一個班包括一名輕機槍射手與七名步槍兵,正射手本身攜帶6個30發彈匣共180發彈藥,而其他班兵每人帶一支步槍與60發散裝的步槍彈藥、以及一人兩個30發機關槍彈匣的另外60發彈藥,一班共計600發機槍備彈+420發步槍彈(雖然這實際上是同一款互通的彈藥),不必馱馬,班規模小,沒有重裝備需要牽引分解馱運,極其適於進行機動性的攻擊與滲透作戰之用。

───實際上這也就是為何後來日軍實戰中會將主力機關槍切換至新造的九六式、九九式這些彈匣式輕機槍的理由。日軍重機槍與輕機槍使用同樣尺寸的彈藥、同樣數量的裝彈,攻擊力不差多少,但重量卻大上五倍,完全不適合前線基層小單位的運動戰形態。倘若在進攻作戰裡扛著60公斤重的機關槍與兩匹騾子才揹得動的大彈藥箱上前線,這絕對是頭殼壞去的運用法。

雖然可能會有人批評這是以偏概全,但我的觀點是,倘若一個囧兵器的誕生是不幸的偶然,兩個爛東西的發明則為悲傷的巧合;但倘若是幾十年裡推出了好幾個型號的東西都是換湯不換藥的東西……那想必一定是其背後主導開發的思想經緯出了什麼差錯。

我們不妨來仔細看看日本製重機槍的發展史吧。
1902年:採用保式機關砲(霍奇克斯M1897),三0式6.5mm保彈板30發氣冷式。
1914年:採用三年式重機槍(保式的國產改良版、改吃三八式減裝彈,彈藥不兼容),日規6.5mm保彈板30發氣冷式。
1932年:採用九二式重機槍(三年式的改膛版、改吃九二式子彈,彈藥不兼容),日規7.7mm保彈板30發氣冷式。
1938年:採用九八式重機槍(九二式的水冷套筒版),日規7.7mm保彈板30發水冷式。
1942年:採用一式重機槍(九二式的改膛版、改吃九九輕機的減裝彈,威力下降),日規7.7mm減裝彈保彈板30發氣冷式。

那麼各位注意到了嗎?沒有錯,在長達半個世紀裡,日本陸軍的重機槍開發史,其唯一且從頭到尾都持續的特色便是……三十發保彈板。而每一次的改版都是換子彈給前線官兵製造麻煩,但性能卻沒提升多少的莫名其妙計畫,也許只有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試圖把輕重機槍子彈統一規格化的一式,算是對後勤比較親切───但性能沒提升反而還下降了的改型。

假使我們穿越到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夕駐紮在中國大陸上的日本陸軍裡服役,那我們可以看到這麼一個非~常之奇特的景象。

以下是你跟你的戰友們可能使用到的輕武器列表。
三八式步槍(6.5mm減裝彈)
三年式重機槍(6.5mm減裝彈)
九二式重機槍(7.7mm標準彈)
九六式輕機槍(6.5mm減裝彈)
九九式步槍(7.7mm減裝彈)
九九式輕機槍(7.7mm減裝彈)
十四年式南部(8mm手槍彈)
一式手槍(7.65mmACP手槍彈)

也許聰明人已經發現到了吧?

除了九九步槍搭輕機、三八步槍搭三年重機或九六輕機的組合以外,上述全部的彈藥都是無法共通的獨特規格。換句話說、一個步兵中隊裡最多有可能出現三~四種的異規格彈藥,而它們不僅長得像、尺寸像、而且還完全無法互換使用。許多士兵領到彈藥箱打開,想把子彈塞進彈倉裡時才會驚覺大事不妙。

日本陸軍不是沒發現這個問題,他們很早就覺得想把九二式與三年式這種垃圾扔了,對三八式步槍的威力太弱也抱怨連連,所以1939年的裝備整頓計畫中,推出九九式輕機槍搭九九式步槍的組合,全軍統一為7.7mm一種彈藥口徑來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

不過日本倘若這麼有錢就不必打世界大戰了,所以結果變成九九式步槍、機槍只換裝了約20%的部隊,而生產這種異口徑規格的武器發放到基層卻又換裝不完的結果,是更嚴重地使前線的彈藥補給工作陷入萬劫不復的絕境裡。

而這僅僅是陸軍步兵的情況,我們還沒有把陸軍的車載機關槍、航空機槍、海軍陸戰隊用的槍的口徑也算進來───這樣一來我們又會多出英製.303、八九式7.7空用機槍彈、7.92毛瑟彈藥等完全不能通用的五、六種子彈口徑,加入補給清單的群魔亂舞派對之中。

圖檔
總而言之,前線的日本兵大概是這個樣子想的。

話講回來到三十發保彈板的部份,陸軍航空隊的人比在地上爬的陸軍要更早注意到這個問題,畢竟一開始他們裝在飛機上的機關槍就是悲劇的霍奇克斯與十一年式歪把子,與它改裝而來的八九式迴旋機關槍。試想一下在空中戴著皮手套的機槍手,要一邊發著抖一邊咬牙努力塞彈匣片、插保彈板、拆換馬鞍形彈盤的痛苦場景,就會覺得那些日本轟炸機的機組員真的是精神可敬了。而戰鬥機方面,陸航倒是很明智地從一開始就選用了馬克沁空用型───畢竟在半空中爬出機艙外更換保彈板,那已經不是空戰而是空中馬戲團的業務範疇了。

認識到再這樣放任惡搞下去,他們總有一天會死光光的陸軍航空隊,於是迅速地從軸心盟友那邊進口了德製MG15空用機槍、與義式的SAFAT重機槍,航空隊的機載武器也迅速從彈匣與保彈板式進化成比較正常的彈鏈式,終於成功地保住了一時的航空優勢。

但相對於陸軍航空隊積極引進洋槍自強,陸軍地面部隊卻似乎完全是在另一個平行宇宙裡獨立發展似的不受影響,堅定地在保彈板的路子上走了半世紀,事實上可以這麼說:從成軍到覆滅,日本陸軍的重機槍從來都只有這麼一把───霍奇克斯M1897與其子孫們。

而在這背後,造就了這種結果的研發機構、體系與其背後的思考哲學,大概都是相當值得我們深思推敲的嚴肅課題。

_________________
作家、史家、專家、戰略研究者;都是場面好聽話,

尼特、軍宅、嘴砲、場外亂入廚;方為吾等真面目。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Re: 日本陸軍重機槍開發停滯史&一次大戰後的輕機槍發展史
文章發表於 : 2012年 3月 12日, 18:20 
離線

註冊時間: 2008年 4月 1日, 22:25
文章: 831
一次大戰的新生兒:輕機槍誕生

嘛,談了這麼多爛槍囧兵器之後,我們再來回頭看看一些經典的舊世紀兵器吧。

好東西成為經典不見得是因為它受歡迎或大量生產,有時更是其設計理念、方法與工藝水平對後世造就的革命性影響,這就已經超越了單純的一支好用的武器,而成為了改變歷史的重大發明。

在二十世紀的機關槍發展史上,承繼了十九世紀旋轉機關砲、後座反動式馬克沁構造的成果,機槍的威力在一次大戰的歐陸平野上得到了證明。然而當年的機槍無一例外地過於沉重,五六十公斤的機關槍顯然是不太可能跟隨步兵班排一起發動攻擊向前運動,所以世界各國均開始研究(也有的是先知先覺地早於一次大戰)可以被少數士兵攜行、不必做拆裝馱運就可移動的輕型機槍。

於是,參加一次大戰的列強諸國很快地按照各自的軍事思想與兵工潛力,對這個課題陸續提出了答案卷。

英國:劉易士輕機槍(氣冷式、12kg、47/97發單/雙層彈鼓供彈)
德國:MG08/15輕機槍(水冷式、18kg(可拆水筒減至15kg)、250發彈鏈供彈)
法國:Mle1915朽朽輕機槍(氣冷式、9kg、20發半月形彈匣供彈)

英軍採用的輕機槍劉易士毫無疑問地是傑作槍,它的可靠性優秀、重量尚在單兵可負擔的範圍內,而巨大的彈鼓則賜予了它強大的旺盛火力、與在壕溝戰的骯髒環境內保護子彈免受污染的便利性。甚至由於它輕量大火力的特色,劉易士機槍很快地成為了世界上最早的空對空武器。

然而,劉易士機槍的陸戰型還是看得出許多問題。英軍雖嘗試延長這把氣冷機槍的過熱限界,嘗試加上散熱板、甚至運用流體力學原理加置縮喉與包筒強迫空氣流通加快散熱,導致了此槍高昂的生產成本,但是不管如何努力,劉易士機槍大概打了2~3個彈鼓之後就必定會開始過熱卡彈,再連續射擊的話就會出現膛炸或子彈自燃的現象。因此,在面對德軍的集中攻擊時,劉易士機槍作為一把難以連續射擊的輕機槍,其極限也就暴露出來了。

雖說如此、劉易士機槍仍算得上是一次大戰的傑作兵器之一,至於它所產生出的後續問題,那又要留待十年後讓捷克人來解決了。

至於德國人的解決方式,則非常的直線思考───既然重機槍太重,那把它減肥不就成了輕機槍了嗎?基於這個想法,所以德國人很爽快的把整把機關槍裡最重的部份,也就是三腳架給扔了,改為裝備一具可折疊的雙腳架以方便進行迅速的臥倒躍進射,並挑選身強體壯的士兵加以訓練,讓他們可以習慣用帆布製槍揹帶跟腳架,將此槍固定在腰際來作藍波式的行進間射擊。

所以盡管德國人給出了一個不是答案的答案,顯然地MG08/15並不是一把輕機槍或新槍,但這作答反倒是異常的有用。水冷式的MG08/15完全沒有會過熱的問題,而且重量也稍嫌偏重,但是它的重量也還尚在單兵可以負擔的極限範圍之內,反正子彈與冷卻水可以交給其他人扛。而且其旺盛火力完全不是當代其他輕機槍可以取代的,特別是在突入壕溝進行接近戰的混戰中,相較起準度或可靠性、火力與壓制力才是一切。

而稍後當德國人發現一件事情,倘若我們可以自由地把一把機關槍像丹麥人的麥德生機槍那樣,自由地在雙腳架與三腳架之間更換───而造就了一次二十世紀輕兵器史上翻天覆地的大革命。

法軍提出的答案是一個極富野心的設計,那就是名震天下(各種意義上)的朽朽M1915輕機槍。基於上方供彈式的彈鼓或彈匣會妨害射手視線,所以法國人認定必須要從下方供彈,而為了解決下方供彈在臥射時有長度限制的問題,所以他們使用了半月型的彈匣供彈。

M1915朽朽是少數在一開始設計時便考慮到量產性的武器,本槍應用了法國當時位居世界最先端的沖壓製程技術,所有零組件皆為全金屬製,便利短時間內大量低成本的生產,是一次大戰四年半混戰的期間內產量最大的輕機槍(26萬挺以上)。然而,它如此龐大的產量,並沒有使法國工藝成為世界標竿───反而使得臭名滿播天下。

其最大的一個原因便在於,設計師當初想讓士兵便利地確認彈匣殘彈數量,所以雞婆地在其彈匣側面加上了一條開口───如此一來就能讓士兵看到子彈剩幾發了。但同時、壕溝裡的雨水與泥巴也會從這條開口上侵入彈匣,污染子彈。這在現代並不是什麼異想天開的點子,不過1915年當時還沒有塑膠壓克力…而朽朽機槍的彈匣與彈倉接合部設計上有缺陷,所以就算士兵們用膠帶與厚紙板把彈匣開口貼住防止沙塵侵入,仍然有高達60%的機會,在打完一個20發彈匣之前,本槍至少會發生一次進彈失敗。

法國陸軍接收了這種爛槍不到幾個月就陷入了大恐慌,前線單位紛紛嚷嚷著要退貨,退不掉的士兵開始花費心思改造或是盡可能避免讓這槍連續發射,盡管朽朽輕機槍的命中精度也十分糟糕。即使M1915投入量產後不到8個月內就全面喊停關閉生產線,但它那過度先進的低成本沖壓製程使得這種垃圾槍在這八個月內就已經生產了堆積如山的二十六萬挺…

於是法國人便開始思考要如何減少損失回收成本,碰巧這時海對岸的大西洋有群美國佬嚷嚷著要為露西塔尼亞報仇而參戰了。於是這批剩貨便大批運交到了不知情準備跳進一戰巫婆鍋的美國大兵手中、同時也輸出到了戰況緊急的俄羅斯、比利時、羅馬尼亞、塞爾維亞、希臘等歐洲諸國…很快的,法國人就讓這把新奇的機關槍成為了世界知名的品牌(各種意義上)。嚴格的說,M1915朽朽應用了許多稍後的傑作武器都會使用到的全新概念,但是因為部份的設計失誤,而沒能得到它應有的名聲。

而受到M1915朽朽機關槍衝擊最深(各種意義上)的美國人,迅速地在一次大戰下課鈴敲響前繳出了他們的答案卷:BAR白朗寧自動步槍。

白朗寧不愧是個黑科技傾聽者,他使用了雙排彈匣設計一下就解決了M1915朽朽的半月型彈匣大而無當的問題,同為20發供彈氣冷輕機槍的BAR擁有一切朽朽的優點,但卻解決了朽朽的所有缺點,盡管這時極初期型的BAR沒有腳架,也沒有射速調整裝置,只能依靠把帆布揹帶纏在身上壓住槍身來壓住槍口,有著連發射擊時難以控制的缺點,但是它便利、可靠、輕巧(以一戰標準來說)的特性卻贏得了所有前線將士的歡呼聲。

我們看完了一次大戰的傑作兵器,以後假如有機會的話,我們再來談談戰間期列強是如何去克服他們上述兵器的問題,在黑暗中尋找那條通向勝利的光明火花吧。

戰間期的大躍進───捷克人的新發想

在一次大戰與二次大戰之間,那段二十年的休戰期內,世界列強開始針對在一次大戰中受到的教訓進行總結與反省,並改良他們的武器以準備好下一場戰爭。當然也有人完全沒準備、或是準備錯了方向的───這都足以決定接下來在戰場上要增減幾萬人份的流血。

英國人的劉易士機槍雖然堪稱一次大戰期間最性能均衡、兼顧輕量、大火力、準確度、可操作性的傑作武器,但散熱與彈鼓大的問題卻令英軍感到有種甜蜜的負擔。

如前所述,劉易士輕機槍雖然火力強大,但卻有槍管容易過熱的問題,而且就算是使用了構造複雜的散熱設計也都依然無濟於事。同時、彈鼓式供彈造成的困擾是,彈鼓過於巨大沉重,需要使用專門的彈鼓包攜行,機槍手一人揹兩片、槍上裝一片彈鼓已經達到負重的極限,要叫其他士兵分攤則沒有夠大的背包可以塞得進大得嚇人的彈鼓,因此持續火力是很成問題的。

顯然地這兩大缺點若不在下一次大戰到來前盡可能修正,則英國人本來就所剩不多的壯丁又會浪費大批無益的流血。

而在1926年,中歐的捷克斯洛伐克,這個歷史悠久的小國提出了一種全新的設計概念:快換式槍管。倘若槍身過熱是無可避免的、那準備好備用的槍身不就萬事OK?在這種思考下誕生的便是勃諾兵工廠ZB.26捷克式輕機槍。

ZB26的設計單純而堅實,其槍管能夠耐受300發連續射擊、也就是十個30發彈匣的量才出現過熱現象;而在過熱之後,射手僅需捉住槍管旁附加的側提把,就能夠不穿戴石棉隔熱手套地迅速更換槍管───而更換槍管的整個動作僅需5~7秒鐘左右的短暫時間!如此一來,ZB26做為一把氣冷式輕機槍便可以省略所有一切前輩們苦心加上的散熱環、散熱套筒、冷卻導氣裝置等設計,不僅壓低生產成本、減少保修困難、更重要的是,減輕重量。捷克式ZB26輕機槍全槍含30發子彈匣僅重9.6公斤,完全可能以單兵攜行運用,而且機槍手可以自己帶上自己用的備用槍管無須鄰兵支援。

很快地ZB26輕機槍就成為了戰間期的當紅炸子雞,這把槍迅速地被東歐諸國如南斯拉夫、羅馬尼亞等鄰居制式採用,然後是英國與中國也都注意到了這把武器,很快將其列裝導入本國軍隊配備。而英國這方制式採用、改吃.303不體恤英國彈,並使用香蕉狀彈匣的ZB26英製版,就是英國協軍在二次大戰的主力布倫輕機槍。

乍看之下布倫輕機槍相較起一次大戰的劉易士前輩要減弱了火力(30發彈匣與47發彈鼓),但實際上布倫輕機槍加裝三腳架當作固定武器運用時,也可以選配100發彈鼓不成問題。而使用30發彈匣最大的便利性在於,彈匣尺寸小巧,誰都可以攜帶。英制步兵班的教範與編成於是跟隨著布倫機槍的引進作出了全面改寫:所有的步槍兵都可以幫機槍手分攤彈匣重量。這也就是英國步兵二次大戰胸前那兩個大奶…呃,大彈包的由來。而布倫機槍手與李恩菲爾德步槍兵共用同口徑子彈,也表示在緊急狀況下必要時,例如當步槍兵打光了身上的彈莢片,他可以把彈匣裡的子彈拿出來繼續打。

而另一方面國府軍制式採用的ZB26則在抗戰爆發後,給日軍造成了極大的困擾。雖然國軍士兵訓練素質低劣,槍法也很不準;但是多虧日本配備的制式輕機槍是構造奇特的大正十一年式歪把子,由於開放式彈倉構造使它極其容易進污故障,一定程度上相對地抵消了日本步兵訓練精良的優勢,從而在ZB26的槍口下造成了大量死傷。

很快地,實戰經驗會說話,日本士兵紛紛決定扔掉他們的歪把子,上刺刀捅翻對面的國軍後搶走他們的ZB26來自己用───日本人稱之為捷克機關槍、或是無故障機關槍(這個稱呼不難看出ZB26的高可靠度與歪把子的…)。日本在佔領大沽兵工廠後,也保留生產線繼續生產7.92毛瑟彈藥以供應軍中擄獲的ZB26不致斷炊,就這樣撐到了日本無照山寨版的捷克式:九六/九九式輕機槍登場為止。

而且根據日本陸軍自己的內部測試,證實了7.92x57毛瑟彈藥的動能遠勝過7.7x58的日本步槍彈(4000焦耳比3500焦耳),換言之九九式輕機遠距離射擊時的彈道表現將會遠不如正版捷克式,所以大沽兵工廠的7.92毛瑟彈藥就這樣一直生產到了日本投降為止(反過來說、日本步兵班裡又多了一種彈藥)。

在談完了ZB26的可拆換式槍管造成的大躍進之後,我接下來會談到德國人的大革命───也就是通用機關槍概念的誕生。



通用機槍的誕生───德國吹響了革命的號角

一次大戰戰敗後、威瑪德國雖然被凡爾賽條約限制了陸軍的發展,但是德國傳統的工藝技術不會被條約限制隨之剝奪、而且國防軍內部也一直在悄悄進行著人才訓育與新兵器開發的活動,等待著有朝一日能夠浴火重生的時機。

由於英法協約聯軍在西線慘遭德國人用機關槍宰割屠殺的慘痛經驗,因此德國人愛用的MG08/15這種彈鏈式的重機關槍,在凡爾賽條約中遭到了全面禁止。而坦克車、軍用飛機、大型軍艦等的限制便不多說了。

而德國人採用的偷吃步戰術,便是發展一款可用彈匣、彈鼓給彈,但卻可以隨時改用彈鏈上彈的輕型機關槍。而德國透過瑞士、奧地利等中立國逃避英法諸國派遣的觀眾員監視,於是成功製造出了MG13與MG30兩款輕機槍。

而其中,MG30根本就是彈匣供彈版的MG34───或著我們該說,MG34就是裝上了彈鏈的MG30。基於前一把槍MG08/15大供彈量的成功經驗,德國人認定他們需要的下一把機槍重點將在於以寡擊眾的瞬間高火力輸出,因此雖然只有30發彈匣供彈,但MG30依然採用了射速快得不可思議的短行程後座機構,這使它擁有了一分鐘900發以上的超高射速。當然這意味著,扣緊扳機的話,30發彈匣撐不滿兩秒就會打光。

因此為了節約彈藥,MG30加裝了一個可以進行單點放的次扳機,於是你可以把它看成是一把30發子彈的半自動步槍───或是一挺能在2秒內噴光子彈的散彈槍來用,任君選擇。這個要準可準、要快可快的特徵也被後繼的MG34一併繼承了。

而最重要的是,MG30採用了ZB26快換槍管的概念,因此作為一把輕巧的氣冷機槍,它也同樣地能夠實現快換槍管,雖然沒有側提把使它槍管更換時需要準備耐熱手套,但是這使得槍管重量更加減輕從而達到了減重與減價化的優勢,與ZB26一樣,它也只有9公斤出頭,足以配備單兵運用。

隨著希特勒上台撕毀凡爾賽條約、德軍展開了再武裝的腳步,於是偽裝成彈匣式機關槍的MG30也就迅速脫去了偽裝、轉職成它當初設計真正的本意───帶34年式三腳架、使用彈鏈供彈的MG34通用機關槍。考慮到當年MG08/15的布製彈帶易濕、易髒污的問題,MG34採用了更高可靠度的金屬彈鏈,並以彈鏈鼓或彈箱保存起來。

單論機槍本體的機械構造與設計,MG34與MG30是大同小異,因為改吃彈鏈而稍微增肥到12kg,屬直系進化的子孫,然而MG34重要的是在於它外掛的配備:彈鼓盒、光學瞄準具與34式三腳架。

自帶折疊雙腳架的MG34平時作為跟隨步兵班推進的班用輕機槍,機槍射手可以一邊奔跑一邊以腰射姿勢實施行進壓制射擊、亦可以臥倒在地張開雙腳架進行精確點放,而且在這過程中彈鏈是捲在彈鼓盒內保護起來,不但減少了子彈污染導致的進彈不良,而且也使得機槍手不必披著彈鏈勾東掉西的製造麻煩;但在陣地防禦或壓制射擊時,只需裝備上34式三腳架與附帶的瞄準鏡,就能轉為有效射程3000公尺的精準殺手,或是能在一分鐘內撲滅整個連的重型機槍。

儘管MG34不是沒有缺點,它造價昂貴、做工費時、需求製造工業基礎高、換裝部隊很花時間…但這些缺點都在後繼的MG42完全得到了克服,盡管也犧牲了些許精度作為代價。MG34可以自由切換輕/重機槍兩種角色的多變性,打破了傳統軍事家對機關槍的定義,並且開創了一個全新分野───通用機關槍(GPMG)的領域,並很快地在二次大戰後,成為美、蘇等超強集團勢力陸續仿傚的輕兵器概念,也隨之誕生了PKM、M60、FN-MAG(M240)等可以拆換雙腳、三腳架的現代機關槍,可以說MG30/34是第一把具備現代意義的通用機槍。

而在2012年的現今,包括聯邦德國在內的歐盟諸國軍隊,仍在使用改膛為7.62版本的MG42──-也就是MG3作為他們的主力通用機槍。也許這就是一個具備跨時代意義的經典最佳的不證自明。


失敗的挑戰者們───被遺忘的其他戰間期輕兵器

有光便有影,有勝利者自然就會有失敗者,有名作自然會有囧東西,此乃一體兩面,無可避免。某種意義上我們該感謝這些勇敢的挑戰失敗者,因為他們有勇氣與野心的嘗試,或是成為了單純的墊腳石,才能襯托出好東西的成功。

自從Mle1915朽朽輕機槍的大挫折,戰後法國人經由美國BAR的設計得到了啟發,使用了較為可靠的槍機與進彈部設計,因此使得妥善率得到了提升,得出的成果是Mle1924/29式輕機槍。原定Mle1924要使用8mm列貝爾步槍彈20發彈匣供彈,但在法軍發現新式的小口徑7.5mmx57彈可以塞更多發子彈後,就改為採用25發7.5x57彈匣供彈,很快地Mle1924式輕機槍就開始批量生產取代部隊裡的朽朽式。

然而法國人很快發現到,7.5x57mm子彈由於倍徑和7.92x57mm毛瑟子彈雷同,於是容易造成補給清單與採購上的混亂,這使得法軍在好不容易快把朽朽淘汰完的1929年作出了一個致命的決策───再度更換全軍子彈口徑,這次新的規格是7.5mmx54彈藥。所有使用7.5x57mm口徑的Mle1924式輕機槍均與子彈一起廢棄,改為生產吃新彈藥的Mle1929式輕機槍。

這看似為了統一後勤所作出的決策實際上是自己搬石頭砸自己的腳,因為很快的,同年發生的經濟大恐慌也一起吹垮了法國財政,於是換裝到一半的Mle1929式輕機槍便無限期停止換裝,此後一直斷斷續續生產了九年到1938才交足法國政府所要求的編制常數。更要命的是為了對應德國的再武裝,所以法國也開始徵兵擴軍,於是這批本應早該銷毀的Mle1924式就退不下來,為了保證供應這些舊款機槍的彈藥,所以又得花錢重開7.5x57mm彈藥的生產線…

兩種機關槍子彈還僅僅是法國陸軍自殺式混亂的一個縮影,由於前述的財政困難,不只是7.5x57mm彈退不掉,一次大戰時法軍使用的列貝爾步槍8mm子彈也一樣退不掉,同時法國人病急亂投醫,為了對應急速擴軍所以也採購了舊式的英國劉易士機關槍與美國BAR自動步槍,結果導致1940年德軍面對的法國陸軍,同時配備了以下幾種口徑的主力步槍彈───8mm法國舊步槍彈、7.5mmx57法國舊機槍彈、7.5mmx54法國新機步槍彈、7.7mm英國彈、7.62美國彈…毫無懸念地,穩佔數量優勢的法國人輸了,輸在自己的後腳跟上。

嚴格地說來Mle1924/29並不是一支爛槍,但實在是生不逢時,而且誕生時便已經落伍,它沒機會成為在戰場上揚威痛擊德軍的神兵,卻成為了拖垮自己人後勤的累贅。

相較於因為法國早早投降所以顯得在華人世界不那麼有名的Mle1924/29,另一支爛槍大正十一年式輕機槍,卻因為抗日戰爭中老祖先們給他取的外號而非常有名───歪把子。

大正十一年式輕機槍誕生的相當早,以日本這個沒上過一次大戰正面戰場的國家來講,於1922年就推出了第一號國產輕機槍可謂手腳迅速,然而這也就意味著,日本沒機會吸收列強諸國根據一戰經驗總結、而開發採用的第二世代輕機槍之快換槍管、腳架構造等設計。

開發大正十一年式的理由其實很單純,因為三年式(九二式的前身、6.5mm有坂子彈版)實在是真他媽的太重了,就算這世界上沒發生一次大戰,日本還是遲早會研發它的。三年式重機槍雖說是為了取代水冷式的笨重馬克沁而研發,但卻因為氣冷式構造不耐連發射擊而只得加粗了槍管並加上散熱環,結果諷刺地導致重量遠遠超過了馬克沁的後繼改良型:不含腳架重25公斤、含腳架重55公斤,不管是哪一國的士兵都會運用的很辛苦,顯然要由這把槍演化成輕機槍有物理上的障礙存在,所以需要另起爐灶。

其設計者南部麒次郎可算是非常有先見性的人,他從英軍在一次大戰期間劉易士輕機槍兵與步槍兵戰鬥的經驗中發現,步槍兵就算和機槍兵共用一款子彈,但到了彈鼓/彈匣打完時,步槍兵卻不可能把他的填彈條遞給機槍手用,同樣的機槍手也不太可能把他的彈匣或彈鼓裡的子彈挖出來給步槍兵用。

於是,他想出的解決之策是───為什麼我們不能用填彈條來給機槍上彈呢?這也正是一連串悲劇的開始。

為了要配合這種填彈條也能現插現用的條件,於是彈鏈式或彈匣式構造就立刻被排除在外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開放式的漏斗狀供彈系統。然而理所當然的,一個開放式的槍機部就意味著所有的飛沙走石蚊蟲蒼蠅都會飛進去裡面作亂…同時,日軍教育士兵們要給步槍子彈上油的教育貫徹的太為徹底,也導致子彈沾染污泥的情形更為普遍,從而造成了大正十一年式的頻繁卡彈現象。

就算使用了防塵蓋、或著在無菌無塵的實驗室裡發射好了,它也依然會出問題,根本的原因在於6.5mmx50有坂子彈的膛壓太大、而其槍機部位過於脆弱,所以在使用三八式步槍的標準彈進行連續射擊時,會有一定的風險使其槍機部爆炸或尾閂鬆脫。結果是為了要正常操作十一年式輕機槍,日本陸軍開始生產專門的6.5mm減裝彈,才能避免膛炸毀槍的風險───但這樣一來,使用獨自彈藥規格的十一年式也就完全失去了它當初開發的目標,也就是與步槍兵共通彈藥。

除此之外十一年式的缺點當然也多不勝數,例如以壕溝戰主體思考,為了便利潛望射擊與保養塗油而刻意折彎並向右偏的槍托(也正是歪把子此一渾名由來)、卻極其不利於機槍手臥倒在地或依托地形射擊時瞄準,且容易因後座力無法完全吸收造成槍口上揚,槍管構造複雜容易過熱且不易更換;但這類缺點相較於同時代的其他機關槍也都還在尚可容忍的範圍內,然而那獨特的進彈構造引起的惡評實在是無法忽視,所以日軍最後也還是決定採用了九六與九九式這兩款捷克ZB26的徒子徒孫,而捨棄了歪把子。

後世眼光來評價,南部設計的十一年式輕機槍可說是早生了一甲子的FN Minimi這種「能插彈匣的班用機槍」,但這樣的創意與野心卻撞上了現實的障壁,未能開花結果而只留下了遺憾的殘跡。儘管用心良苦,但收獲卻不見得與付出成正比。

_________________
作家、史家、專家、戰略研究者;都是場面好聽話,

尼特、軍宅、嘴砲、場外亂入廚;方為吾等真面目。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Re: 日本陸軍重機槍開發停滯史&一次大戰後的輕機槍發展史
文章發表於 : 2012年 3月 12日, 18:21 
離線

註冊時間: 2008年 4月 1日, 22:25
文章: 831
來聊聊機槍以外的東西吧---光學瞄具


另一方面我們再來談談除了機關槍之外的話題好了,像是說日本二次大戰時使用的輕武器光學瞄具吧。一般比較少有人會去注意二次大戰步槍、機槍的選掛配備,諸如夜視鏡、槍榴彈和光學瞄具之類的,不妨來趁這個機會一窺究竟吧。

相對於九二式重機槍所使用、偏向於壕溝與防禦陣地運用傾向的(更正為94式潛望鏡與96式直接瞄具),攻擊精神旺盛的日軍更加傾向運用較輕巧的九六式、九九式輕機槍,與他們傳統的栓式步槍三八式與九九式作為攻擊時的主力武器。自然,倘若要運用有限的火力提高精準度殺傷敵軍,則配備瞄具來提高命中率就是十分重要的手段了。

而在這之中較為普遍運用的是2.5倍率的九七式狙擊眼鏡、以及4倍率的九九式狙擊眼鏡。另外,九六式、九九式輕機槍都有自己獨自運用的2.5倍光瞄(96/99式照準眼鏡具),因為裝在槍身中心線會被彈匣擋住視線,所以設計成側裝式,與步槍用的狙擊眼鏡不能通用。這些瞄準具主要也都是日光、東芝等著名大廠所生產(及授權發包製造),做工相當精良。

日軍在二戰期間配發光學瞄具的比率達到驚人的高水平,事實上輕機槍當中約有三分之一的射手獲撥得這種2.5倍光瞄,重機槍也是達到每座都有一顆瞄具的水準。

然而、這一如所有舊日軍的武器一樣,並不是沒有缺陷的。不曉得有沒有人玩過Arma或RO/RO2的,那裡面煩人到不行的新兵訓練很大一部份課程都是在教導士兵如何運用各種輕兵器的表尺與瞄具,進行各種歸零、變矩、超越射擊。

讓我們來同時比對一下日本、德國、美國步槍所用的光學瞄具吧。

圖檔
德國Kar98K搭ZF39四倍鏡。

圖檔
德國Kar98K搭ZF41一點五鏡。

圖檔
美國春田M1903搭M73式2.2倍鏡。

注意到這些步槍瞄準具上方或側面的調整器了嗎?記住了這些畫面之後,我們再來看看日本的瞄準具長什麼樣子。

圖檔
日本用的九七式狙擊眼鏡、二點五倍率。

圖檔
整個九七式狙擊鏡唯一可調整的部位───裝脫選擇鈕。

…那各位注意到差異了嗎?

是的,上述所有光學瞄具都是無變倍、無按鈕、無法微調歸零的固定武裝,調整只能在後方的兵工廠裡進行,前線實際操作的將士完全無法更改其出廠時的設定。我沒看過九九式狙擊鏡長什麼樣子,但依照日文資料的說法,似乎跟九七式一樣都是一體成形的,只有倍率差別而已。

這些日軍大量發配的光學瞄具其最大的弱點就在於───無法歸零的一體成形構造。

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太平洋的叢林裡實際接戰的距離不會超過300公尺,實際上根據美軍的記錄、絕大多數日本狙擊手都是在100公尺內的至近距離放冷槍的,所以瞄準具能不能歸零或許不是很重要的事…嗯,也許有沒有瞄準具在這個距離也同樣不是很重要了。

總而言之,倘若很不幸你的槍口歪了幾度導致彈著偏下,那你也無法把瞄具歸零修正這個錯誤,而只能夠試著去習慣把你的瞄準點置於準心上方來自我修正,或更乾脆的,扔了這把換一枝新槍。而倘若你的瞄具從一開始在工廠裡就是調歪的,那…你大概也只能換一個瞄具或是把整個瞄具都後送大修了。

圖檔
傑克森現身說法表示:這槍沒有歸零啊啊啊啊啊~~~(被炸飛

日本陸軍使用這種一體成形式光學瞄具的思想,是認為倘若增加可變倍或可微調的按鈕,將提高瞄具的製造工本並增加損壞的可能性,某種角度上來說是難得地為了減少複雜精密、提高妥善率而作出的正面思考。然而實際上的運用,卻是在混亂且粗暴的野戰場合中,導致過於精密的瞄準具和已經有所耗損的實槍彈道搭配不上,反而造成誤導射手降低命中率的元兇(你瞄與你打是兩回子事),同時這些瞄具一但摔到了或碰傷了,那也完全無法在前線維修而只能退貨回日本原廠處理。

這種思想在日本陸軍中並不罕見,一如戰車被視為「天皇御賜的神聖兵器」而不可改造、不可偽裝、不可私自改良,面對美軍的薛曼坦克,開著九五與九七式戰車的日本戰車兵卻連堆沙包焊鋼板在車上都被禁止;輕兵器也是被賦予了這樣的運用概念,於是使得上級嚴令禁止前線官兵自行對槍械裝備進行個人化的調整、改良,扼殺了許多本來在前線誕生的小創意。

當然日本兵也是人,不是豬,就算上級禁止他們也會拼命想辦法改裝備,像是說九六式與九九式輕機槍掛了刺刀後可以提高腰射的精準度(似乎是因為刺刀太重、重心提前而抑制了槍口上揚?)、把突擊一番套包在槍口上可以減少進沙故障、甚至是用擄獲來的國軍與美軍單兵帆布製掛具以取代不適又不實用的皮製彈盒、仿傚美軍狙擊手在槍托旁貼一塊貼腮的皮革更穩定射擊等小撇步。但瞄準具這種拆開來就可能裝不回去的東西,打從設計時就沒留下改造調整的空間,於是就將好意化成了悲劇。

當然啦,日本不是沒考慮過製造可變倍、可調整的專業狙擊瞄準具。但那已經是1944年秋開始準備打本土決戰的時候了,所以前線官兵也沒什麼機會拿到這批新造瞄具───就算拿得到,這年頭老是挨炸斷水斷電的本土光學工廠,似乎作工也無法期待會好到哪裡去,可說是亡羊補牢、為時已晚。

客觀地說,日軍步兵訓練實際是二次大戰參戰各國中最精實的之一,就算跟列強相比也毫不遜色;但軍部對於他們擁有的士兵實在是太缺乏信心,倘若日本能在二次大戰更將戰術與裝備的運用權下放到基層,而非任由後方坐辦公桌脫離現實的蛋頭們掌握主導一切,並建立一套合理的裝備運用、戰術制定的回饋反應機制,我想他們是不至於像史實上輸得如此之淒慘的。

_________________
作家、史家、專家、戰略研究者;都是場面好聽話,

尼特、軍宅、嘴砲、場外亂入廚;方為吾等真面目。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Re: 日本陸軍重機槍開發停滯史&一次大戰後的輕機槍發展史
文章發表於 : 2012年 3月 18日, 00:01 
離線

註冊時間: 2008年 4月 1日, 22:25
文章: 831
覘孔、準星、表尺、照門與瞄準鏡───淺論輕兵器射擊原理

首先要來建立一個正確的觀念,那就是無論所有種類的瞄具,基本上都是為了方便使用者能延伸視野或是更好更迅速地瞄準目標───它們對於槍枝本身的彈道穩定性、射程與精確度等基本性能是毫無影響的。

同時,假使我們先忽略彈道曲線,不管是怎麼樣的瞄具,若沒有經過適當的調整,則由於安裝的位置上不可能與槍口出膛處在同一點上,因此瞄準線與射線也將呈現兩條永不相交的平行線。

而所謂的歸零,便是為了要讓這兩條平行線創造出一個交點所作的調整。當你調整表尺或瞄具,確認所用槍枝在特定距離上(比方說300m),打出的彈著可以正中你的瞄準點───那麼這就算是完成了歸零的動作。

當然啦,三百公尺處能正中目標不代表五百公尺或一百公尺就能命中,畢竟每把槍有它獨特的彈道曲線存在,所以需要更精密快速的射擊時,射手往往還得把所用槍枝在各距離的彈道射表記憶起來,以方便他快速在遠近不同的目標間切換瞄準。

而不能調整瞄具意味著日本狙擊手在為他們的步槍、機槍作歸零時,無法以瞄具準心為瞄準點,而是得記憶實槍打出來的彈著在瞄具視野裡的誤差值,並在實戰時改用這個「實際偏差的彈著點」來瞄準敵人。當然了,日本瞄準具相當繁多的鏡片內表尺刻度,是有助於用槍者去背誦記憶彈著誤差的效果,比方說當我射擊300m處目標時,此槍彈著會向左上角偏斜一個半刻度,所以我就改用這個位置去瞄準敵人…但這實在是非常不親切的設計。

與步槍同樣的,飛在天上的戰鬥機也一樣會作歸零動作。當一次世界大戰時,各國飛行員無不想破頭思考如何把機槍裝在機頭又不會打到螺旋槳的方法,最後雖然是德國福克單翼機使用的螺旋槳同調裝置勝出了,但是可能會有人想問:為什麼不把機槍裝在翅膀上而堅持要裝在機首對吧?

其中一點是一次大戰的飛機翅膀是用木頭、油紙與帆布糊成的東西,所以重機槍的重量承受不住、而輕機槍子彈不夠多,打光了之後駕駛員還得帶著彈匣爬到翅膀上換子彈會是很囧的舉動。

而第二點便是因為,一但把機槍裝配在偏離機體中心線的位置上,那原本就很難打中敵機的空戰就會變得更難打到了。把機槍裝在機首至少在歸零時只需考慮到彈道偏上偏下的問題,但把機槍裝在機翅膀上,除了上下問題就還得考慮到左右問題。相對於配置在機身中心線上的武器,配備在左右兩翼的武器倘若調校不精,則很可能根本發揮不了高於半數的火力,根本是浪費冗重。

但是隨著飛機引擎的大型化,而機槍升級到機砲的大口徑化,發動機與武器、甚至是後起之秀的機載雷達得爭奪前方空間時,武器搬家移動到機翼上變成一種不可違逆的趨勢。

因此,若要發揚機翼槍砲的火力,就不能採用常規的「讓子彈直挺挺飛一會兒」打法,而得故意調整槍口讓彈道歪一邊去───集中在特定距離上,令左右兩翼的槍砲火力形成一個交匯的夾角集彈區。而這種把左右兩翼槍砲彈道集中到前方一定距離的作法,也就是步槍歸零所用的方法之應用。至於現代的機關砲則大多都使用瞬間高射速的多管機砲,以火力彌補準度之不足,所以不再拘泥於左右兩翼平均配置與集彈歸零的方法了。

談完了天上回到地上,人類的肉眼本身就像一具照相機,跟其他動物一樣有一定程度的變焦能力,而覘孔式瞄具的設計原理,便是透過將我們的視線集中在一點上,從而使得對於遠距離目標的識別能力上升;這也就是為何古代中國的天文學家,會用以管窺天的方式觀察天象了───就算沒有望遠鏡,透過窺管看東西真的會比較清楚。這種視覺效果稱之為隧道效應。有放大倍率的瞄準鏡則是透過光學效應,使這種效果更獲加強。

圖檔
覘孔式瞄具

然而隧道效應並非全為益處,其帶來最嚴重的問題當然就是視野角度的受限。透過覘孔瞄準,使得我們只能使用慣用眼觀察目標,同時更因為眼球變焦將視線集中到狹窄的一點上,使得我們的視線會對覘孔以外的東西看不清楚甚至根本察覺不到其動靜,這也便是所謂見樹不見林的場面了。

同樣的,使用光學瞄準鏡觀察目標也會有類似的問題,而且更嚴重。通常因為光學瞄準具會裝在槍身中心線上方,所以會擋住槍枝本身自備的瞄具,使得射手只能透過鏡頭瞄準敵人───同時他也因此使得視野受限,而使他難以在不同的目標之間迅速切換射擊,特別是那些近距離的目標。就算我們將視線從瞄具中移開,使用肉眼來搜尋目標,也會因為我們的眼睛已經變焦到對應遠距離,使得視野所及一片模糊,要調整回正常視野需要一點反應時間,但往往這一瞬間就是關係生死存亡的關鍵。

這也是為何狙擊手或機槍手都會在旁邊至少有一個副射手或觀測手協助的原因,除了幫助計算彈道距離、更換子彈與排除故障之外,視線相對不受限的旁觀者可以幫助射手察覺到位於其眼光死角的其他敵軍,並作出提醒掉轉槍口消滅這些威脅。

圖檔
開放式瞄具

所以通常有需要進行快速射擊、或是專用於近距駁火的槍枝,就會配備山字型的開放式照門瞄具,以便利射手能夠更快地一個接一個、甚至是一群接一群地解決目標。當然,開放式照門對單體目標的射擊準確度將遠不如覘孔瞄具要來得高,但在索敵、反應速度、察知狀況的警覺度上都更勝一籌,更適於對應大面積廣角度的威脅。而近代有一些無倍率的紅點鏡或近戰瞄具等配件,其用意也都是為了幫助使用者更快地切換目標,以寡擊眾。

這也是為什麼就算覘孔射擊毫無疑問比腰射要來得精準,但軍隊還是會要求士兵掌握以身體中心線作概略瞄準,進行腰射或行進射等不大準確的射擊姿勢之理由了。在有必要對抗近距離多方向的威脅時,進行瞄準射擊所花費的時間,很可能會使自己陷入致命的危險處境。

_________________
作家、史家、專家、戰略研究者;都是場面好聽話,

尼特、軍宅、嘴砲、場外亂入廚;方為吾等真面目。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Re: 日本陸軍重機槍開發停滯史&一次大戰後的輕機槍發展史
文章發表於 : 2012年 3月 18日, 00:10 
離線

註冊時間: 2008年 4月 1日, 22:25
文章: 831
但另一方面,在北極圈裡打仗,也在旅順跟奉天駐兵的俄羅斯似乎從來不擔心水會結凍的問題,他們不但爽快地引進了馬克沁,在日俄戰爭裡打得日軍傷亡慘重,還改良出了俄式規格7.62x54彈藥的PM1910重機槍。

更諷刺的是俄國人似乎是嫌馬克沁還不夠重,他們給M1910使用了比較賤價的鐵而非散熱性好的銅打造冷卻水筒與槍身,還加裝了一塊15公斤可以擋住步槍直擊的鋼盾,而對於重量過大的問題,俄國人則是很天才的加裝了一對便利的車輪就完全解決了這種困擾,總重65公斤的M1910仍然可以輕鬆地被一名士兵拉車一名扛彈藥的運動,甚至還在紅白內戰時把M1910機關槍安裝在馬車上,成為了結合火力與機動的土砲兵器搭槍卡,根本就是二十世紀初的武裝卡車。

圖檔
令人驚異的俄羅斯技術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Gofoatz-20
內戰時代的歌謠:搭槍卡之歌+蘇聯製作的動畫。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7aVCax7Tvw
搭槍卡之歌中文歌詞,與電影中截取的實際運用戰術。

俄羅斯人似乎也不怎麼抱怨M1910的冷卻水難找,他們對於水冷機件唯一的改良就是把原本開在冷卻套筒下方的水管,改為一個開在上方的給水蓋,然後對於冷卻水會凍結的問題,則俄國兵的解決方式就跟他們對待自家的坦克車與戰鬥機引擎一樣---直接在下面點火來暖機。

實在是太可怕了,北方毛子的冷知識..........

_________________
作家、史家、專家、戰略研究者;都是場面好聽話,

尼特、軍宅、嘴砲、場外亂入廚;方為吾等真面目。


回頂端
 個人資料  
 
顯示文章 :  排序  
發表新文章 回覆主題  [ 5 篇文章 ] 

所有顯示的時間為 UTC + 8 小時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9 位訪客


不能 在這個版面發表主題
不能 在這個版面回覆主題
不能 在這個版面編輯您的文章
不能 在這個版面刪除您的文章

搜尋:
前往 :  
cron
Powered by phpBB © 2000, 2002, 2005, 2007 phpBB Group
正體中文語系由 竹貓星球 維護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