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勢主義-Offensivism

攻勢主義社團專屬論壇
現在的時間是 2024年 3月 28日, 19:42

所有顯示的時間為 UTC + 8 小時




發表新文章 回覆主題  [ 1 篇文章 ] 
發表人 內容
 文章主題 : 我觀賽德克巴萊上之太陽旗
文章發表於 : 2011年 9月 11日, 22:02 
離線

註冊時間: 2008年 4月 1日, 22:25
文章: 831
我觀賽德克巴萊上之太陽旗
高仔

做為一部千呼萬喚始出來、經過無數次跳票延期、歷經數次資金危機、同時受到所有媒體與台灣民眾關心的電影,賽德克巴萊的期待值顯然遠遠超出了所有既存國民擁有的待遇。而我曾擔心過這樣的期待是否會造成觀眾期望落差太大的反面效果,而在看過電影之後總算是可以放心的擱下心中一塊大石了。

最為二部曲的上集整部電影大致上是起自1895乙未割台之始,以致1930年10月27日早上霧社事件爆發為終,可以想見下集講述的就是隨後持續了一個月的戰役和次年發生的第二次霧社事件等故事。

電影一始,年輕的莫那魯道,以及那驕傲蠻橫的賽德克人,縱橫在叢山峻嶺中,恣意對敵對部落出草獵頭;強調著台灣自然山林之美、以及原住民戰士那男性健美陽剛之姿的體魄,俐落樸實的武打、毫不遮掩血肉模糊的大膽拍攝,都叫人為之驚豔。

不同於公視連續劇風中緋櫻那般,雖然同樣注重史實但卻比較刻意略去了血腥場面的作品(當然也不該忘記公視的預算是不足的),賽德克巴萊全片體現給人的就是一種在泥潭中、於血河裡、在梅雨下等各種骯髒、污穢、混亂的環境中,殘酷而逼真的美感。

常有人把賽德克巴萊和阿凡達作為比較,但我以為,攝影手法的性質上,阿波卡獵逃可能更適合作為塞德克巴萊的對比───不同於阿凡達刻意美化了未經破壞的自然天堂那種烏托邦式的描寫,塞德克巴萊也點出了原住民出草血祭的殘忍、血腥色彩。

如同幸村誠描繪維京人的漫畫海盜戰紀一般,維京海盜可以快快樂樂地去打一場沒有希望的必死之戰,也不願被人侮辱了他的名譽那種古老的固執;當我們看到賽德克的戰士們欣喜地提起敵人的頭顱並包進行囊裡,回到部落接受婦孺的歡呼稱讚…導演真帶著我們回到了十九世紀的台灣,而不是一些陳腐的、時代錯置的現代價值觀代入其中,盲目地嚷嚷生命價值,或是借用這個舞台鼓吹民族情操與抗日精神之類的混淆史實。

當然撇開一個軍迷的立場,從商業娛樂片的角度來說,賽德克巴萊也是很不錯的,整部片的節奏明快,在緊張的戰鬥與流血之際也適當的穿插著幽默,以及堪稱本片一大亮點的賽德克民歌。我相信會有不少人看過電影後考慮去收原聲帶的吧。

最令人欣喜之處,在於本片跳脫了一些既有國片乃至好萊塢片的窠臼,對於屠殺婦孺(不論是日本對賽德克、或是賽德克對日本)直接點出而不模糊帶過的勇氣,著實令人讚賞。

相較於過去幾部搭著「國片起飛」風潮,結果拍爛了的國片(特別是一八九五,一個血淋淋的拍壞的對照組),賽德克巴萊的中心課題明確、娛樂性質足夠、但也沒有因此犧牲其美感與教育性質,劇組的企圖心與努力著實該好好讚賞一番。

當然,有優點、亦有缺點。做為一些餘外之音,我在最後對賽德克巴萊提出一些個人見解與批評。

1.成本控制。魏德聖一慣他完美主義的風格,即使是在別的電影(如一八九五)被字幕一言帶過的歷史,都完完整整的用畫面呈現出來。李鴻章之子李經方同日本人簽下馬關條約,在北洋水師的水兵護送下離開,然後台灣第一任總督樺山資紀乘坐輪船航向台灣…等鉅細靡遺的描寫,固然是令人欽佩魏導用畫面說故事的能力,做為軍迷和歷史迷的我也很歡喜,但另一方面來說,這很可能也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多餘演出。

平常做為一個軍迷,我們總是批評珍珠港的劇組懶得做二戰道具船,筧橋英烈傳拍的很假又很不史實,一八九五的場面令人大失所望都是因為不肯多花錢,但對於賽德克巴萊,又不禁想要提醒他別花太多了。耗資台幣億元搭建一個霧社村,不過最常用到的場景始終還是霧社分室、小學與雜貨店,是否真有必要對場景如此用心?成本控制上倘若更加取巧,是否可能減輕一些資金的負擔呢?我想這都是劇組需要努力的方向。

2.長度問題。以一部電影而言兩個半小時實在是很長,但盡管如此還是可以看的出來有很多導演可能本來有拍,但卻忍痛割愛沒放進去的東西,比方說理應作為「日本良知派」角色的巡察小島源治,他的戲份和做為「壞日本人」的吉村巡察相比之下,真是太少了,於是在太陽旗一片中,對日本這方面的鋪陳就顯得有一些不足之處。但另一方面來說,很多場景(比方莫那魯道揹著父親逃跑、背景音樂放著賽德克歌謠)的段落就顯得太冗長,雖然催淚淒美,卻也是應該能夠精簡、更洗練的部份。

3.時空切換的模糊。魏導傾向用畫面而非文字說故事的手法,於是在電影裡面雖然可以看到日本明治時代軍裝、大正時代軍裝、台灣總督府警察的制服變遷,其實對內行人來說那都是一種「日本登陸後又過了幾年」的暗示。但是對於不懂歷史的大多數觀眾來說,他們是完全沒有這方面背景知識的!因此,從一八九五到一九三零年之間,觀眾們彷彿是看著那年輕的勇士莫那魯道,一夕間老了三十五歲變成頭目莫那魯道的。我想,使用文字輔以畫面,恐怕還是有其必要。

_________________
作家、史家、專家、戰略研究者;都是場面好聽話,

尼特、軍宅、嘴砲、場外亂入廚;方為吾等真面目。


回頂端
 個人資料  
 
顯示文章 :  排序  
發表新文章 回覆主題  [ 1 篇文章 ] 

所有顯示的時間為 UTC + 8 小時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7 位訪客


不能 在這個版面發表主題
不能 在這個版面回覆主題
不能 在這個版面編輯您的文章
不能 在這個版面刪除您的文章

搜尋:
前往 :  
cron
Powered by phpBB © 2000, 2002, 2005, 2007 phpBB Group
正體中文語系由 竹貓星球 維護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