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勢主義-Offensivism

攻勢主義社團專屬論壇
現在的時間是 2024年 3月 28日, 22:18

所有顯示的時間為 UTC + 8 小時




發表新文章 回覆主題  [ 2 篇文章 ] 
發表人 內容
 文章主題 : 1935年型英國陸軍野戰勤務準則
文章發表於 : 2015年 11月 17日, 12:56 
離線

註冊時間: 2008年 4月 1日, 22:25
文章: 831
英國陸軍野戰勤務準則
1935年版(第三冊)
作戰級-高階指揮準則

FIELD SERVICE REGULATIONS
VOL. Ill
OPERATIONS—HIGHER FORMATIONS
1935

索引

第一章:武裝部隊的組建與指揮
1-1:戰爭的本質
1-2:如何在戰爭中控制武裝部隊
1-3:戰爭之準則
1-4:軍事力量的指揮統御

第二章:會戰之準備

2-5:綜合考量
2-6:海外遠征
2-7:展開登陸
2-8:海外基地與通信聯絡線

第三章:戰役之預備

3-9:戰略性偵查
3-10:起手調兵
3-11:戰略之機動
3-12:作戰計畫
3-13:接觸與展開戰鬥序列

第四章:高階編隊戰列的指管控制

4-14:指揮官
4-15:聯絡官
4-16:指揮所的選定與移動

第五章:攻勢戰鬥

5-17:攻勢展開與戰線穿透
5-18:攻勢之準備
5-19:主攻勢
5-20:預備隊
5-21:裝甲機動編隊的攻擊
5-22:追擊戰
5-23:空軍部隊

第六章:防禦戰鬥

6-24:綜觀概說
6-25:防禦線的組織與準備
6-26:逆襲戰

第七章:撤退戰

7-27:綜觀概說
7-28:撤退的決定
7-29:爆破與處份

前言

本書是英國陸軍野戰勤務準則(1935年型)第二冊的補充本,相對於第一與第二冊的基層戰術,本書將更為聚焦於高級大戰術~作戰層級的不同武力之聯合行動、編隊、應用層面。本書是由英帝國軍事委員會所編,而1934年型之訓練準則,應於領受本準則後悉數廢除。

第一章:武裝部隊的組建與指揮

1-1:戰爭的本質

1.一國必須為了保護其國家利益與安全,乃至於參與到國際社會體系之中,為了扮演好這些角色,國家便有可能單獨的、或著與其盟友一齊,與另一個國家或國家集團進入對抗的形勢。為了要達到其政治之目的,使對手屈服或妥協於我方之主張,國家必須得使盡其一切手段發揮影響。

這意味著國家將對其異議對象施以外交、經濟、財政、商業等各種可能的施壓手段,乃至於最終不得已時,使用海、陸、空的武裝力量以遂行其目的。

然而,武裝部隊僅僅是眾多用以達成成功的政治結論與外交妥協的其中一種手段,軍事力量的使用將使敵對國或集團的意願遭到挫折並改變:同時在外交、經濟與其他手段的壓力下,使我方的盟友獲得鼓舞並羞辱敵國的威望。

2.一個國家的終極戰爭目標,應是迫使敵人放棄其原本之目標,撤回其武裝部隊,並且願意考慮我方所提出之和約。為了要達到上述目標,可想而知敵國會持續抵抗直到被我方壓倒,這種壓倒的形式可能是我方佔領敵國土的一部份、或著是敵國土的全境、或著是打擊其海陸補給線與通商路的致命節點,使其不得不為其國家自身的存亡作考慮;或著是以武力嚇阻敵國,使其瞭解到他們所提出的政治主張在我方的介入下,不可能在任何意義上實現而妥協。

而海、陸、空軍的聯合行動將會為了遂行我國之意志,粉碎敵人的抵抗。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經常得通過擊潰敵人的武裝部隊來挫折其力量,使其無法保有選擇或談判之籌碼,或提出符合其利益之要求。

空軍,可以迅速且直入敵國中心的脆弱心臟部位,使敵人的抵抗遭到軟化,並加入到海軍與陸軍的聯合行動中挫折敵人。因此在決定發動一場戰爭的政治決策中,政府與議會勢必得投入足夠的資源及人力,並與三軍首腦部密切合作,去發展並強大的武裝力量以準備戰爭。

3.海軍,控制著海洋這條支撐著大英帝國的高速公路,以及聯結我帝國在全球任何一角落的利益之角色;控制海洋聯絡線是我國於戰爭時期最首要的國策目標,而陸軍則必須臨陣當先地,投射到任何地方去防禦海軍基地以供我國海軍展開行動。在我國的海權沒有遭到敵人有效打擊挑戰的情況下,我方的絕對制海權也將使我國陸軍能夠以最有效率的方式投射到地球上任何一處,不論是攻或守,以確保遂行我帝國之國益。英帝國有著太多的資源、利益散布在世界上需要保護,一方面要保護這些資源需要妥善決斷分配兵力;但另一方面我國陸軍受益於海權帶來的高機動性,因此能夠以絕佳的效率迅速集中於任何一點。

然而,我國的所有遠征行動都必須非常小心地計算損益得失。大部份的主要戰爭中,大英帝國都會有非常多的盟邦聯軍助陣,同時我們也經常得作為某個聯軍組織的成員之一而派兵,這意味著英國軍事武力的使用經常是會關乎到國家的、甚至聯盟總體的、具有高度政治敏感性的議題。總的來說,英國軍事武力的核心乃是奠基於海洋政策之上,不論我帝國是單獨出戰或著拉幫結派助陣,這點應該也被所有陸軍軍人牢記在心。

4.不論戰爭是以何種形式展開,而軍隊又是如何建置展開,我國陸空兩軍之間應該盡可能的密切合作進行聯合空地戰鬥。陸軍需要為空軍佔據並防禦住可用的空軍基地───而空軍則以基地為據點前往打擊敵軍地面部隊與通訊網───因此空軍應與陸軍在各方面建立協商溝通的合作平台。

5.近年來,各種新兵器的開發使我國陸軍的機械化程度顯著地提升了,但除了機械化部隊在戰略上與戰術上所帶來的種種野戰優勢以外,指揮官諸君也應當小心考慮到這些機械設備會消耗大量的、我們國家有限的戰爭資源。這種龐大的戰爭物量消耗,唯有動員了國家總體的產業能力才得以滿足其缺口,也因此在承平時期,相關的民間產業動員計畫就應該預先擬定以備不時之需。一個戰爭機器應當在產業的指導與人力的運用上明智地考慮,這也是為什麼英國軍人應該時常關心我國產業界的發展與庶民生活的運行。一個英國軍人應當能理解,要如何將民間力量轉用到軍事目的上,並且在各領域上發揮最大效能之方法。

6.儘管在戰爭中使用毒氣已經在1925年的日內瓦公約中加以禁止,但是並不是所有列強國家都已經批准並加入此一公約體系。因此當戰爭爆發之際,英政府會盡可能的與其盟邦,避免對公約未簽訂國使用生化武器,並遏止其使用的意圖。

即使全世界的輿論觀點均反對將毒氣使用在戰爭中,但是一部份國家可能會輕率不計代價的,或著是一部分中立國面對強大的敵人軍事威脅時而會不惜將這種武器投入戰場,不論其敵人或自身有無簽署日內瓦公約,公約都可能在緊急狀況下遭到違反。因此每一個指揮官都必須作好準備,讓他的單位能夠隨時面對敵軍可能的毒氣威脅。關於毒氣防禦的一般軍事原則,請參照本35年式野戰勤務教令第二冊第二章40頁。

如果敵軍決心使用毒氣,不論是在其本土、作戰基地或著某一戰區上,我們大致可以認為唯有航空器將不會受到毒氣的影響而能正常作戰,其他單位應無法長期在毒氣影響範圍下戰鬥,所以可以想見這種毒氣進攻通常會發生在宣戰的瞬間,敵軍將以毒氣攻擊遲滯我方以爭取給他們的武裝部隊動員、集中的機會。

7.平民與一般人正常而言不應該被捲入與敵方軍事部隊的戰鬥之中,但考慮到如果發生了毒氣攻擊這一類狀況時,則一定要有相應的民防工作在承平展開,並生產充足的防毒裝備以供應給所有人口。

1-2:如何在戰爭中控制武裝部隊

1.武裝部隊的統率必須要有統一而直接的指揮權。而政府透過日常的演習活動、並與三軍首腦密切協調,制定戰爭方略並提供軍方必須的人力與物力以供軍事行動之用。

2.我大不列顛的法定三軍首腦,分別為第一海務大臣(海軍總長)帝國參謀本部總長、空軍總參謀長三人。三軍為求圓滑的聯合行動,這三位大臣將密切地與彼此接觸合作,協調三軍事務,而非獨自為戰。當戰略或政治決策下達之際,在必要之際政府將會在帝國防衛委員會之下,成立一個總參謀長聯席小委員會以供三軍協作。此一小委員會的決策最終將會受政府的官方公認,制定成為相應之政策並據此實施作戰。

3.所謂戰爭狀態,在我國是透過皇家宣言之公告而成立。在任何外國勢力決心佔開軍事行動,以侵犯英皇陛下任何一處領土的時間點,此一行為就將被認為是對英國宣戰,這時候最靠近現場的高級指揮員,便有義務與責任去採取適當的行動,去防衛其指揮部、視情況保障需要的國家利益,並盡可能迅速地向政府高層回報最新狀況。

4.當宣戰已決之際,執行軍事計畫的權力便從政府轉移到了海、陸、空三軍與他們的首長大臣、及各戰區司令官肩上,這些高級將領乃受英皇陛下與他的政府所委任指派。

各軍種及戰區參謀長將透過帝國總參謀長的指導,並受內閣戰爭部秘書之節制,以保證每一位指揮官的行動、指示均是經過政府授權,且指揮官也可以集中其精力在軍事項目的指導工作上,使他所接收到的資訊均是對完成其任務有益而相關的材料。指揮官應為其決行的會戰計畫負全責,並接受來自政府的命令,必要的話應盡可能反覆確認命令的真切性。

1-3:戰爭之準則

1.大戰略乃為將全國力量妥善分配於最有效率、最有用、最符合國家方針的一種管理藝術。大戰略包括了外交、經濟壓力的使用,以及和盟國達成適合的一致立場,國家工業產能與人力資源的動員組織,最後就是海陸空三軍部隊的展開與聯合行動也是大戰略的一部份。

2.在此框架下,戰略計畫的核心理念精神,可以根據過往歷史的經驗總結為幾點,但話先說在前頭,任何「定律」的觀念都應該是我們儘量避免的。然而,本書又必須要使讀者能清楚理解到他們進入戰爭時應該遵守的基本規範,而在同時又能使讀者理解到作為一個指揮官必須知道,不論戰略或戰術,都沒有一個如同自然定律或法規那樣可供遵守的定則,畢竟戰爭不是科學,只要能保證固定的條件就永遠能產生固定的實驗成果。要說的話,戰爭之規則也許更像是某種遊戲規則,同樣是犯規但根據比賽的狀況也許會有重判跟輕判的不同懲罰結果。先人過去的成功經驗會導致我們誤以為不這樣作就會帶來風險與失敗,但實際上許多成功的作戰計畫,卻不是拿著教科書照本宣料制定出來的。

3.以下將一些最有用且重要的戰略計畫與行動準則列出。

I.方向原則。戰爭全體與作戰本身之計畫,必須要盡決定其終極目標,並堅決執行之。當國家總體的戰爭目標已決定時,發動會戰的政治目的將更加的明確,例如將敵軍從某地驅逐,或著佔領敵國的首都,或著是封鎖切斷其海上與陸上的資源物流網,或攻擊敵國所關切的國家利益所在,或更延伸的方向比如支援我國的盟邦戰鬥,或著是去保護我國在世界上某處重要的國家利益等等。目的也有可能是以上幾點的複合產物。這些目的可能會導致我國需要展開一支或多支遠征軍,前往挫敗敵人武力、佔領重要的戰略點,而每一場遠征都必須給予不同的作戰目的予以決行。要選擇正確的作戰目標以符合戰略需求,需要指揮官的優越知識與決斷力,這個作戰目標必須是能在當前合理的、可動用的軍事力範圍內能達到的項目,而又同時是經過妥當計算為最符合戰略需求與資源損益的結論,才能成為一個好的作戰或會戰方案。當目標既已決定,就必須盡一切的努力,在可能的範圍內持續且不間斷地實施,直到該計畫最終結束為止。

II.集中原則。本節所談判的是第二個戰略準則,那就是集中的原則。指揮官應當盡最大的努力───不論精神的、肉體的或物質的───任何可用的戰鬥力集中展開於最具決定性的時間、地點之戰場上,以達成作戰目標。這也代表我軍應當在各方面與各軍種、各國家聯合作戰,與軍民領袖一同聯合作戰,與海軍、與陸軍、與空軍、以及與軍隊各個部門單位一同聯合作戰。而集中原則的延伸層面上,就意味著要在次要戰場將手中戰力經濟地使用:我軍可以從主戰區派出一些分遣隊展開多面戰場,使敵軍不得不為了安全上的顧慮而分兵阻擋之,或著拱衛我主力部隊免遭敵軍威脅。這種分遣隊應該規模夠大到足以達成其目標,但又不致於大到會削弱我軍主力在主要目標上的戰鬥力為佳。

III.保全原則。對致命脆弱節點施以合理的安全保障乃是一切會戰計畫應考慮的根本部份,不論是國家或著軍隊來說皆極其重要。對弱點加以保衛在另一層面上,是為了使我方能有足夠的資源、保有行動選擇的自由。以國家大戰略的角度來說,對敵軍空襲或海上登陸而進行本土防衛準備是為了保障國家發動總體戰的軍事能力;那以純軍事的角度來說,保障我軍的基地與交通聯絡線就是為了使軍隊能保有續戰的能力。這原則當然不是叫你避免冒一切危險,大膽行動乃是贏得戰爭的重要元素之一,而最佳保全我軍的方法,便是在攻勢中擊潰敵軍,進一步威脅敵軍的保全,剝奪其行動選擇的自由。

IV.主動原則。勝利顯然不可能只號被動防禦得來,所以採取攻勢行動將會是戰爭的基本形式,當情況條件符合時我方應該盡可能挑起攻勢。然而這不代表著所有的時候都需要冒進地發動攻擊,而是應該在我方佔據絕大優勢時,有眾多選擇的行動自由時,高昂的士氣、戰鬥力也足夠使敵人遭到壓倒等條件配合時,才應當展開攻勢作為。

V.奇襲原則。出其不意是戰爭中最有效的武器,通常能對敵方士氣造成重大的打擊;我軍應盡可能營造使敵方出其不意的形勢,這可以攪亂敵方的既定計畫,並迫使敵人得匆促且無準備地在短時間內展開應對行動。然而奇襲的效果通常是與時間的長度成反比,隨時間的流逝敵軍必然會對我方奇襲採取有效的反擊措施進行因應。另一方面戰略上也有可能在承平時代透過新資源、新兵器的發展,或著是藉由密集的準備、工業生產的有效組織、動員計畫的快速實施等,皆有可能達成某種形式的奇襲效果。除此之外我方更可以透過保密的與公開的情報混淆敵人,使其遭受矇騙,搭配我方出其不意的反應速度與行動方針使敵人遭受到奇襲效果。如果不能好好把握奇襲狀態進行有效善用的話,其效力將會迅速消失───例如說,當一場奇襲攻擊由於預備隊的不足而無法及時擴大戰果,或著是新武器在未經完整測試與累積數量之前便投入戰場曝光,這種準備不足的奇襲往往是事倍而功半的徒勞無功。

VI.迅速原則。在各種意義上,我軍如何能更快的採取行動而領先於對手,這種能力概括可稱之為機動力,機動力是戰略準備與執行層面上極其重要的一個環節,其重要性甚至可以說超出了作戰層面而有戰略層面的意義。機動力可以透過良好的訓練、良好的組織、良好的紀律、良好的參謀作業、以及指揮官的技巧和意志力來進一步地發揮。

總而言之,身為一位高司參謀人員,你若欲實施成功的戰略計畫就必須注意:

#明智地挑選一個具體可行的作戰目標。
#集中所有你可能運用的資源去遂行目標。
#經濟地、技巧地節約兵力,但又足夠保全你的弱點與交通線,以作為你發動攻勢的良好發起點。
#不放過每一個可以給予敵人奇襲的機會,並運用機動力去迅速發揮奇襲效果。

這些原則在戰略或戰術上同樣有用(詳見1935年型野戰準則第二集第二章11節),總結起來雖看似簡單,但是各種要素複合起來之後就會變得需要詳加考慮、計算的複雜問題。例如說,時間與空間的取捨計算,地形與高度等地理條件,我軍部隊的數量、士氣、裝備等狀況,甚至也要考慮敵人的,而敵人的軍情又通常是我方無法全盤掌握的。敵人的目的與計畫也幾乎是很難事前查知而只能靠推測估計。補給的問題、調兵遣將的實務困難,諸如此類等等。這些要素都應該被每一位指揮官列入他的作戰規劃中考慮,而參謀人員也必須去解決這些問題,並考慮另外兩個關鍵要素───政治的需求與盟友的需求而作判斷。

1-4:軍事力量的指揮統御

1.關於領導統御的才幹需求,在舊版1933年訓練操典第二章第二節中便已經有很好的詮釋。這些人格特質將會是所有層級指揮官所應具備的良好典範,一言以蔽之:部隊野戰參謀、高階司令員必須具備盡可能廣博的通才知識,從社交應對到軍事問題皆能通曉。現代戰爭已經不再是單純的軍事問題,一場大戰很可能會影響到整個國家的國運,牽連所有國民百姓捲入戰火,而顯然地民間聲浪也將會直接地影響到軍事作戰的制定。一位高階指揮官必須要懂得衡量政治之輕重,即使他應該也能懂得用純軍事的專業眼光考量戰爭議題。指揮官必須要懂得入世考慮一般非軍事背景的普通平民之心理、生活習慣,因為這些活老百姓很可能會在短暫的臨時軍事訓練之後就成為你所指揮之軍隊的主要骨幹。

2.在純軍事事務上,指揮官的眼界也必須廣泛。我們確信未來的下一場戰爭必然會帶來很多驚喜,許多新點子、新武器、或著舊瓶裝新酒的改良品。裝備的不斷進步,也可能會在某個未來的時間點促成整個軍事組織的變革到來。一位未能在心靈上作好迎接未知事物成為其觀念、僅墨守舊日經驗成規的指揮官,必將步上失敗之路。指揮官必須在任何作戰計畫中,將天候狀況看的與地面狀況同樣重要。將來不論何種軍事行動中,陸空兩軍的密切合作都是極其迫切的需求,也因此一位越能理解研究空軍戰力和其技術限制的軍事指揮官,他在未來戰爭中就越能有掌握戰區之全盤眼界能力。

3.指揮官在面對其下屬並發布命令時,指揮官必須給予明確的任務,清楚地解釋其作戰的意圖,並且讓下級指揮官享有充足的行動自由,採取一切可能的手段來遂行其任務。過動中央集權化、一元化的指揮架構體系長遠來看是有害的,因為這將使下級指揮官畏懼於承擔指揮的責任,而甘於接受上層部的完全控制操縱。此外,若要確保命令與任務之傳達能夠清楚而減少誤解,指揮官對其部屬的關切用心是非常重要的環節,且指揮官也要以絕大的自信與決心來激勵部屬執行任務。任何一位指揮官,無分階級高低,都應該謹記:戰爭是人在打的,人類的天性是決定所有軍事計畫、行動、作戰成敗的終極變因所在。

_________________
作家、史家、專家、戰略研究者;都是場面好聽話,

尼特、軍宅、嘴砲、場外亂入廚;方為吾等真面目。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Re: 1935年型英國陸軍野戰勤務準則
文章發表於 : 2015年 11月 19日, 20:02 
離線

註冊時間: 2008年 4月 1日, 22:25
文章: 831
第二章:會戰之準備

2-5:綜觀概說

1.所有軍事計畫的大前提,必須是良好的情報。戰爭處總參謀部需負責收集且保持一切最新的外國強權武裝部隊資訊,包括其數量、特徵、裝備,甚至是他們有多少移民散居在英國控制的未開發國家內,並可能成為我軍第一時間遭遇接敵的對象。再加上敵國的資源、交通設施、通信設備等任何可能對我方之作戰構成威脅的要素,均應該詳細調查。

對於戰場的詳盡空照地圖資訊也是極其重要的,特別是野戰部隊近年來的組織形態有了巨大的改變:例如說,裝甲戰鬥車輛的活動就非常依賴於戰區的地理條件,而在已開發和未開發國家的物流輸送手段,也需要依我們對當地的瞭解程度而決定。良好的情報將使我英帝國能夠適切因地制宜,對那些未開發國家派遣出符合其環境、經過最佳化調整的特編部隊進行遠征。

此外在現代化機械車輛、裝備的大幅更新引進之後,對於水運線(河川或著是運河)的完整情資就顯得對現代戰爭更為必要了。因此有必要編成特種架橋器材單位,或著是其他可以有能力進行渡河機動的材料都必須納入作戰考慮中。

雖然講了這麼多,但實務上要永遠保持第一手的最新情報卻又是不可能的,所以當面對緊急狀況的威脅時,我們應當先冷靜檢討一下情報源的供給與更新情況,如果有必要的話,就得展開特別的斥候行動蒐集情報。

最後就是,擁有精細且比例尺正確的地圖之重要性是無可取代的,因為一份精確之地圖將可以使我軍砲兵在無須校射前觀的輔助下即進行效力射(請見1934年型訓練準則第二章12節、1930年型軍事情報手冊第17章)。

2.考慮到戰時條件下是不可能像承平狀態那樣圓滑的給野戰部隊供應補給,因此必須要制定能解決前線部隊需求、顧及戰區內民生所需,特別是關於如何整合本土至戰區內物流輸送設施的快速化、效率化補給計畫。舉例來說,像是根據情況而定我們可能要使用苦力、駱駝等馱獸人力,或著水運,以及特種車輛───所以沒有關於該戰區的充足知識的話,要期待沒有延遲與損失的補給情況是基本不可能的。

所以戰區的補給計畫必須奠基在最詳盡的空照圖、以及當地情報資訊上,諸如馱獸的種類、車輛與相應的補給等所有項目,而要充實這些情資的最佳方法其實就是從平常開始準備起。

3.作戰計畫可能在承平時代就已經制定完成,但這些預製的作戰計畫必須盡可能的富有彈性,因為當危機真正到來時通常會跟我們當初擬定計畫時的狀況不太一樣。另一些作戰計畫則可能是在緊急狀況比如戰爭爆發後倉促製定的,但由於貼近需求所以往往也可以訂定的更為真確。一個計畫必須有一個明確的目的、為了達成某種清楚的狀態而執行。從動員所需的戰力、如何進行戰略調度與部隊集中、如何建立基地與聯絡通信線、如何估計需要多少時間來進行以上的工作、敵人有無可能威脅我們準備作戰的情報、以及該在何時開始讓這個作戰從紙上談兵轉換為踏出第一步棋。會戰計畫的決行由該戰區參謀長負責並指定,一個任務的難易成敗,將很大程度上視這位參謀長能夠多少地衡量上述因素,準備好一個作戰基地和確保這個基地的聯絡線通暢。

4.戰略集中是一種將所有部隊盡可能集中於某戰區來執行作戰的過程───不論是透過海運、水運、鐵道運輸、公路行軍、或著空運,乃至於以上幾種手段的複合運用。以不列顛的形勢來說,海運是這其中最主要的戰略集中手段(見本章第六節)。在戰略集中的過程中應盡可能避免、排除來自敵軍的阻撓行動,但是可以想見,在空中武力的發展下我們是越來越難以避免保全輸送線遭到空中打擊的威脅。因此,發展一支強大的空軍以取得制空權,保障並支持一切海陸運輸管道的保障是極為必須的工作。除此之外我們也必須選擇一個擁有優良掩體、支援設施的地區作為集結點,並將部隊集中的時間與空間妥當分散以避免遭一網打盡,又能巧妙安排使他們能適時的集結起來,並以防空單位分遣保護之。集結區應該要妥善加以防備以使部隊能抵禦敵人的陸上進攻,所以選擇有天然地形加持的易守難攻位置尤為上策。此外,這個集結區也應該盡可能地靠近作戰發動地點,才能節約時間跟縮短補給線。集結部隊的動作必須要力求迅速精準,否則每一點時間的延遲都會把作戰更向後推遲。以陸上戰場來說,我們通常會刻意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戰線堆積兵力進行戰略集中。若希望順暢地在短時間內往前線大量增兵───這包括建立新的基地、組織新的補給線等工作───後勤因素將會對往後的作戰成敗產生極大影響,乃至於影響不只是單一作戰,而是整場戰役的戰略性勝負。對我大英帝國來說,要將分散於遙遠領土上的資源進行戰略集中,往往是需要依賴海空權保障且又緩慢痛苦的過程。為了替大規模的遠征軍增援爭取寶貴的集中時間,我們派駐在偏地的小規模守備隊可能要面對質量都更勝一籌的優越強敵,直到戰略集中完成。

2-6海外遠征

1.展開海外遠征一向是英國軍隊在戰時的普遍工作,因此在承平時代制定的計畫將會為遠征軍召集並準備好足夠的船團(請見1933年型戰時軍事行動手冊,第八與十四節),軍隊動員後的沿路駐紮點、登船的港口等,以讓陸上部隊可以順利登船並航行至他們所投入的戰區。而如果將遠征軍派往海外的責任一向落在我國海軍與商船隊的肩膀上,而要如何保障海上輸送船隊免遭敵軍攻擊的防衛工作,則屬於海空兩軍的任務。輸送船的裝載、時間表都必須要小心地計畫,並在卸貨點或登陸點準備好必要的登陸卸貨設施,特別是在敵人領土沿岸的登陸戰更要小心為之。

2.現代的海外遠征行動通常會面臨兩個截然不同但又十分重要的問題:那就是登陸點究竟是會遭遇敵人反擊或著不會。登陸行動的問題是它很容易遭到來自陸上與海洋的攔截而受挫,現代又增加了空中武力這個全新的威脅,我們會在第七節加以討論這方面的問題。但倘若登陸行動預計將不會遭遇到太大阻礙的話,那合理的作法應該是將船團由港口開往港口,登陸在港口地區可以發揮最大的裝卸貨效率並獲得總體的許多便利,同時港口都市也會是面對空中威脅的有利防禦點,更通常是整個作戰區的通訊聯絡線中樞。

3.展開遠征以前,該戰區部隊從上到下所有官兵(甚至是不參與登陸的掩護單位),都應該要盡可能的被告知詳盡之計畫,並為他們的登陸行動、協同、掩護等動作戰行動盡到最大的努力(請見1933年型戰時軍事行動手冊第五十四節)。受命率領登陸作戰的指揮軍官,應在參謀長與戰區司令部登陸前肩負確保登陸點安全的工作,並集中其手頭上的已登陸野戰兵役去對抗敵軍的反登陸行動。登陸指揮官應該與被我軍佔領之當地民間政府機構建立起聯繫,如果有必要的話也得執行一些民政控制工作,此外登陸指揮官也應當組織起情報工作,並施行適當的情報管制避免走漏消息。

4.登陸作戰中應盡可能及早建立防空體制以保護登陸點與部隊集結區。這包括了應建立防空觀測哨戒網系統,對空監視網可以給我方空軍戰鬥機中隊爭取些預警時間,並使我方地對空火砲單位能準備好迎擊襲來之敵機。

2-7:展開登陸

1.在敵人領土沿岸有設防之處發動登陸作戰是極其困難而且非常冒險的行為,而且敵火下登陸又需要陸海空三軍的齊心準備才可能發動。要進行這種登陸作戰的準備之多已經遠超出了本準則篇幅能涵蓋的範圍,只有夠脫線夠大膽的將軍才敢於發動這種作戰吧。考慮到敵火下登陸需要生產大量的專用裝備並消耗巨量的資源,因此這種登陸作戰不可能頻繁實施,也不太可能在戰時以外的和平時代裡進行準備。

2.不管遠征軍之規模是大或小,要在沒有一座能在任何天氣季節通航之港口的情況下維持住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港口可以供我軍取得補給、援軍、並將傷患後送等諸多好處。除非是一場僅以掠襲騷擾為滿足的小登陸行動,否則幾乎可以論斷說任何一場登陸作戰的首要目標,都應該是佔領一座夠大的海港作為前進基地,接著才應該再談下一步計畫。但鑑於大多數海港都市都會被敵軍重兵設防難以登陸之故,所以登陸行動又只能於海灘上起始,待部隊登陸的夠多之後再行軍去攻佔附近的海港。

3.一場意欲敵前登陸的遠征行動往往要面臨許多危機劫難的考驗,例如說被埋了一堆地雷的灘岸,敵人戰艦的打擊,潛水艇的偷襲,強大的防禦與反登陸設施,特別是海灘這種一望無際的環境也很適合毒氣攻擊。敵軍飛機也可以在登陸前與登陸後不斷空襲,甚至是不穩定的天候條件也會使登陸計畫受影響。敵前登陸行動中,制海與制空權的保持是勝利的關鍵點,而且奇襲也是這種大膽冒險中不可或缺的因素。登陸部隊通常會分成兩部份:先鋒部隊與主力部隊。先鋒適合由裝甲戰鬥車輛來組成,並可能的話配合步兵與砲兵行動,他們應該在登陸的第一波上岸並打出立足之地,並掩護後續主力部隊登上灘頭堡,甚至如果有足夠的條件,那應將坦克之類的重裝備在頭一波就送上灘岸戰鬥,扮演先鋒部隊的角色。除此之外來自海上的岸轟射擊、空軍的偵查與轟炸也會為登陸部隊提供有力的支援。

2-8海外基地與通訊聯絡線

1.對於一支海外遠征的野戰軍來說,其海外基地一般會建立在我國的、盟友的、或甚至是被佔領的敵國領土中的某處重要港口。關於如何建立這種海外基地與設立其聯絡線的具體方法,請見1933年型戰時軍事行動手冊第二、八、十章。如果通訊聯絡線實在是拉的太長了,那為了更圓滑的執行作戰,就有必要在更靠近前線的位置設立新基地來中繼。

2.這樣的海外基地與其補給聯絡線之保全工作是事關重大的,戰略上一個很基本的原則就是在保護你自己的大後方同時,應該要盡量去威脅敵人的大後方。基地防衛的第一原則應當是對抗空襲,具體方法詳見英陸軍防空戰鬥手冊第二集第八、第十五節。空襲會是最早也對基地能構成最危險威脅的手段,因為空襲能在第一時間摧毀我軍集結點與正在建設中之基地。防空部隊應該盡可能的,隨時保有一部份備戰單位進行警戒。然而,如果我軍選擇一個港口作為海外前進基地,而這樣的海港基地受空襲時,因為缺乏縱深所以是很難得到警戒的,特別是海岸方向根本難以提防。此外我們也應該防備敵軍的快速機動部隊,在第一時間對基地進行的騷擾掠襲。

3.一場作戰之成敗或一支野戰軍的存亡,都與後方基地和其後勤聯絡線之通暢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因為基地與補給線決定了你的給養、援軍跟儲備之供應量。總的來說,一支軍隊最理想的狀況就是他能全程控制他的後方聯絡線,而這條聯絡線能使前線和中央司令部保持理想順暢的溝通運作。對敵人來說這種保護的很紮實的聯絡線是很難威脅的,倘若敵軍想深入打擊切斷這樣的聯絡線,那敵人也很難不曝露出自己的聯絡線。另一方面,倘若把聯絡線輕易曝露在敵軍面前則為兵家之大忌,畢竟敵軍可以輕易攻擊你的聯絡線就不需要冒著暴露他自己的風險了。一個活躍的基地和其補給線,以及有多條補給線可自由切換的餘裕,將會為一支軍隊帶來自由機動的絕大優勢,這種優勢也能在作戰階層轉換成更高的機會,使我方對敵人發動意想不到的奇襲。我大英帝國的海權在過去曾給帝國帶來絕大的威望與利益,同時更給我軍帶來了能隨意便換後方基地與補給線的選擇自由。然而,受限於補給極限能供養的軍隊規模,對英國來說武裝一支小而精的裝備齊全陸軍,將能更有善用這種後勤優勢和迅速調度的優點。

_________________
作家、史家、專家、戰略研究者;都是場面好聽話,

尼特、軍宅、嘴砲、場外亂入廚;方為吾等真面目。


回頂端
 個人資料  
 
顯示文章 :  排序  
發表新文章 回覆主題  [ 2 篇文章 ] 

所有顯示的時間為 UTC + 8 小時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21 位訪客


不能 在這個版面發表主題
不能 在這個版面回覆主題
不能 在這個版面編輯您的文章
不能 在這個版面刪除您的文章

搜尋:
前往 :  
cron
Powered by phpBB © 2000, 2002, 2005, 2007 phpBB Group
正體中文語系由 竹貓星球 維護製作